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20305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一、甘英奉班超之命在开通丝绸之路上有创新精神的闪烁

西汉自张骞以来,汉使纷纷西去,努力打通一条东西通道,惠及天下百姓。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他出师不利,在前进路上由于遇到盗贼而没法到达目的地。没法前进只有退路一条,但退路早被获得新生的匈奴的残兵败将切断。进退维谷、势单力薄的甘英灵活应变,大胆做出向南发展到条支(今伊拉克)积蓄力量的决策。此开拓创新之举令人钦佩,因为之前几乎没有人到达过条支即西边的这条通道(丝绸之路南道)。班固在《后汉书·西域传》中这样写道:“前世汉使皆自乌弋以还,莫有至条支者”。最后甘英到达的“大海”,也称为“西海”,《后汉书·西域传》还记载有“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的说法。甘英到达的“西海”即今天的波斯湾。他为后继者们一步一步打通这条惠及我们千秋万代的经济文化历史大通道“丝绸之路”打下最初的基础,同时他身上闪烁着的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继续前进的不懈动力。

二、甘英出使大秦虽未到达目的地但他另辟蹊径,彰显了开拓创新精神

首先是搜集各方情报。甘英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但他亲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大半段路程,还了解到从条支南出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到罗马帝国的航线。而且还带回了大量关于中亚、印度、西亚、罗马等地的情报。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仅有利于汉朝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概貌,官方和民间的愿望,而且使汉朝在今后的交往中占有主动权。民间如此,官方亦然。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的使者来到东汉通好并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这个重大成果的取得不能不归功于甘英的开拓创新努力。这为东汉加深对中亚和西亚各国的了解,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是竭尽全力开展商业活动。甘英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安息(今伊朗)诸国,至安息西界的波斯湾。他们沿途从商人口中获悉安息等国的商人长期以汉丝及丝织品与罗马交易,并把此地作为中转站;他们不愿汉朝开辟直接通商的道路,在东西贸易中牟取暴利;条支地区和安息成为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且来自东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商品最多等情况。于是甘英和助手筹集大量汉朝商品与各路商人直接进行贸易活动。在繁忙的商业活动中甘英与助手们不忘使命,四处打听有关大秦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了解到公元前9世纪左右大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文明,并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这为成功打开西方大门,中西通好,顺利开通丝绸之路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甘英作为中国通向西方的一位伟大的探险者和开拓者,后人永远铭记和怀念他,对他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多加赞扬。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扮演两个重要角色:一是商人。他把中国的商品带到这里,又把国外的带回中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二是友好使者。他不仅了解中亚、西亚乃至西欧的大致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有利于我国更好地了解世界。同时,又把当时秦汉的博大精深文化和繁荣经济,以和平友好方式传递给西方国家,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推动了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

开拓创新精神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坚持开拓创新,就会锻炼出创新思维能力,就会有胆有识,信心百倍,思路就宽,办法就多,就能迎刃而解,柳暗花明。

坚持开拓创新首先要理论创新。所谓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革命,是认识和理念的脱胎换骨,因此,必须有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有一种彻底唯物主义者大无畏的气魄,让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过时的、陈旧的、错误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坚决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坚持开拓创新,准确了解、提高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将有助于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设计。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就能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思考别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将决定一个人的勇气、胆识的大小,谋略水平的高低。做一个成功者,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重复别人的事情,走别人的老路,在眼前或许能够取得一点点成绩,但是走不了多远。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是一个事业的开拓者。要有自己的思考、想法及方法。现代社会,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它与我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而要竞争就要不断创新。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破解前进路上的难题,开拓创新精神不可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用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探索新路子,融入自己的创新智慧,要始终从人民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开拓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为全党在新时代进一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开拓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开拓创新精神让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政党,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党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密码。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不懈奋斗史,也是开拓创新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创新思维、推进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发展。比如,中国有自己的具体实际,不可能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不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我们党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和既有模式,不断探索新路、开拓新局。比如,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系列新探索新实践,既确保了国民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也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开拓创新是一种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革除制约和束缚发展的深层次弊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激发了发展动力,释放了发展活力。9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0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面对前进道路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通过革故鼎新开辟未来,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