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关于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50360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篇】

学习历史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死记硬背,绞尽脑汁,“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掌握好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用心学习,开动脑筋,积极发言,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历史并不难。同时,应当注意阅读每个单元的前言,了解每个单元的历史线索,主要问题和重要学习提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必须注意课文的学习导言,虽然短,但内容却是课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还必须认真思考课文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越多,越会引发我们思考更多问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我们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也绝不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

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休息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拿着卷子、书、资料什么的互相问答,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第二篇】

摘 要:小花苗是苗族的支系,分布于xx西部xx河两岸,南岸集中于xx、xx等地,北岸集中于xx沿岸乡村,大小花苗为苗族支系,是针对服务多花特征而言。服饰是民族表现文化的重要载体,苗族服饰蜡染图案纹样是表达独特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符号,不同地区生活习俗下,表现服饰形式不同,分数不同的支系群体。贵州水城县境内分布苗族大小花苗、喇叭苗等支系,各支系蜡染呈现独特文化特色,小花苗服饰中最鲜明特色是桃花披肩,是苗族服饰中特别的装饰形式。由于商品经济冲击,苗族传统工艺传承受到影响,许多传统手工艺濒危,小花苗蜡染工艺亟待传承保护。

关键词:苗族小花苗支系;历史文化;蜡染工艺

小花苗支系自称阿蒙,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地区,小花苗服装形制原始,装饰图案结构严谨,表现技法丰富多样,是研究小花苗支系的重要资料。小花苗因服饰图案缜密得称,操云贵川方言土语,分布于黔西北纳雍县与水城县等地。小花苗支系服装形制原始,由规则几何形状拼接,装饰图案造型抽象,制作技艺繁琐,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小花苗是苗族支系的分支,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服饰习俗,蜡染工艺承载小花苗族迁徙的历史,图腾文化,体现有源的历史记忆与民族古风。现有关于民族服饰图案研究资料多以图片形式为主,从民族文化等角度出发进行分类研究。涉及小花苗蜡染工艺研究资料有限。通过对小花苗历史文化与蜡染工艺研究,探讨少数民族对图案审美观,丰富我国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

一、小花苗族服飾文化

苗族历史悠久,民国时期研究少数民族学者陈国钧先生认为苗族是我国最古老民族,苗族种类名称繁多,大多由汉人明定,由于苗族深居山谷族间不相往来,以地域分野语言不同,依据其服装颜色等特性分类。如依附颜色区分为黑白庆红苗,以居住地分有高坡苗,东西苗等,以衣服花纹区分有大小花苗等。[1]

我国民国时期苗族支系已有因服饰外貌特色产生民族辨识,如白苗服饰多用白色,服饰图案是苗族外在群体对苗支系区分明显特征。康熙年间陆次云在《山同溪纤志》中提出古代苗族为盘古后代,据苗族分黑白红青等支系,每个氏族穿衣服用颜色区分。康熙年黄元《黔中杂记》提及苗族饮食起居方面很多相同,衣服颜色遵从各自部落习俗,说明服饰颜色是支系彼此区分明显特征。小花苗因服饰图案缜密小巧得称,分布于黔西北南开等地,水城位于贵州西部,行政区域划分为毕节市,由于各种原因苗族历史上频繁迁徙,虽然苗族村寨众多,但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不同苗族支系服饰造型,色彩方面等有很大差异。

毕节地区小花苗服饰款式分为南开式,穿南开式服装的小花苗分布于六盘水等地,六盘水是多民族杂居地区,苗族历史悠久,小花苗为苗族花苗小花支系,在六盘水所辖钟山区、水城县等地分布,主要居住于南开乡、金盆乡等。小花苗世代生活在高寒山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缺,封闭环境与传统观念等原因,一些地区保留小花苗传统习俗。小花苗生活在贵州西部气候寒冷,服饰外层会穿用花背保暖,黔西北不宜种植农作物,居住在南开一带的小花苗盛行牧羊,会使用毛织物制作花背。

二、小花苗族蜡染工艺

蜡染是运用纺织燃料等材料为媒介,通过图案形态在平面表现构成常与刺绣结合,苗族将对自然崇拜,祖先鬼神崇拜文化心理融入服装样式,蜡染技术体现苗族对自然的热爱,各方言区苗族对蜡染称呼不同,对不同裙子命名方式不同,有的根据裙子图案纹样内容命名,有的根据做法命名。[2]

蜡染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工艺,其工序繁杂,做成蜡染裙子需要熟悉蜡染技术。苗族用于制裙布料有一定要求,滇东北次方言区苗族村寨人们用麻纺织成麻布,苗族三月种麻,收麻时取麻杆,晴天晒干后喷水少许,将皮杆分离出麻线约3尺长,将麻线通过手工揉搓连接,缠成椭圆形,由于手上缠绕长度有限,需要用工具将麻线连接,用石灰粉漂白后洗净晒干。苗族人手工技艺高超,纺织的麻布不会起毛,经石灰浸泡褪去纤维脂质。蜡染布料尺寸因人而异,苗族有妇女世代相传经验总结专门丈量布匹的单位,布料要在织布完成后丈量裁剪。

绘蜡是考验手工功底的工序,技术熟练的苗族妇女能凭借精湛手艺画出标准的直线,画蜡是在麻布上绘画图案纹样。将裁好的布铺在板子上,找到可承受高温的容器装蜡加热至熔化,温度控制在60℃,用蜡刀蘸蜡在麻布上描绘图案纹样,苗族过去用蜡为自制,苗族有养蜂习惯,蜂巢上分泌物形成光滑的蜡状表皮,苗族人用炼制蜜蜡画蜡。由于长期迁徙养蜂人减少,工业制造黄蜡价格便宜实用,逐渐取代蜜蜡。蜡刀要根据绘画图案纹样选择,由于材料成本高,大部分实用铝制。蜡染裙先画裙脚,画出3条直线为一组,裙角画两组间隔10cm,然后画腰间部分,接着画中间纹样,最后用土啦置于锅中加热熔化,用布料敷设土蜡,用蜡刀照纹样刻画。

建国前苗族妇女只穿裙子,苗族是农耕民族,家务由妇女承担。由于白色裙子易沾染灰尘,苗族人用植物为裙子染色,以其丰富想象力熔化生活常见文化元素造就璀璨的服饰艺术。近代出现的染色材料为工业制品,与水兑制后不用加入麻杆灰可直接染色,但布料褪色严重。苗族自制靛染布料不会褪色,在苗族蜡染中使用靛大多为自制。染色后要加工布料,裙子系于腰间部分需要收缩,要经特殊处理,用长度与腰围同等一掌宽白色棉布,与蜡染布料用针线缝制。取白色带子缝于布料两端作腰带,最后用红黑黄等不同颜色小块布料镶嵌在空白处,完成蜡染群的制作。

参考文献:

[1]xx.贵州水城滇东北次方言支系苗族传统蜡染工艺传承与振兴[J].凯里学院学报,2019(05):6-11.

[2]xxx.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蒙阿苏支系“花背”探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第三篇】

美麗鄉村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党的十八大關於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宏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鄉鎮村振興戰略,不僅是在城鎮化進程中建築景觀、群落保護較為完整,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設計,美倫美奐的山水田園,為世人留下了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樣板。尤其是其通過發展保護開發古民居带動鄉村旅游和傳承中華文化,带動村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驗,非常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眼帘中的宏村印象

去年,筆者带著就如何保護開發古村落和文化這一課題對宏村進行了社會調查。進入宏村,給人第一感覺就是靈秀,動靜相宜、空靈蘊藉,宛如仙境。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08年中國奧組委向全世界推介的8大名片之一。

地理位置優越。隸屬於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地理坐標是:東經117°38′,北緯30°11′,位於黃山西南麓,黟城之北,全村面積平方公里,村落面積公頃,整個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

氣候溫暖宜人,旅游資源豐富。全村有耕地面積768畝,13個村民組,437戶,1368人。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全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37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是皖南古民居之最。獨特的牛形村落原型、舉世無雙的人工古水系、精良的建築藝術和美倫美奐的山水田園,構成了皖南古村落特有的景觀風貌,素有“中國畫里鄉村”之美譽。

宏村文化絕世精湛

漫步在宏村之中,撲面而來的是雕刻細膩的古建築群落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使人陶醉,流連忘返。留存千年的歷史。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為防火灌田,宏村祖先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而後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處處彰顯悠久的歷史和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宏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別具一格的建築。宏村的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築組群比較完整。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圍繞著月沼布局。住宅多為二進院落,有些人家還將圳水引入宅內,形成水院,開辟了魚池。比較典型的建築有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德義堂、松鶴堂、碧園等。南湖書院位於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興建的六座私塾,稱“倚湖六院”,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合並重建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書院”。

世人精湛的藝術。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可謂“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

宏村保護的啟思

近年來,標准化在提升鄉村城鎮化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带來了城鎮和鄉村“千城一面”同質化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鄉村、鄉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宏村通過旅游方式對傳統村落和文化在繼承中弘揚,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其啟思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突出民俗文化這個靈魂。宏村屹立在世上千年不倒,百世流芳,其原因也是最大的價值就是文化。這種文化鐫刻在宏村古老民居的每一個地方,包括建築風格、用材、雕飾,更包括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的規劃、建造。在近30多年的開發保護中,宏村對古人留下的這種文化遺產較好地把握了兩點:一是像愛護生命一樣地呵護。他們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對各種古建築進行保護性開發,使之得以光大弘揚;二是大力宣傳推介。當地政府利用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推介宏村文化,特別是通過發展旅游讓村民形成生態和環保意識。

(二)抓住農民增收這個根本。據村民講:本世紀初,宏村旅游業已經有了一定發展。但發生著的一件件怪事卻讓當地政府陷入了沉思:在旅游旺季,村民公然用馬車阻攔游客,甚至用牛馬糞塗牆,驅趕游客;古民居沒人維修,搖搖欲墜;游客花30元買門票,卻只能參觀兩個民居。不僅如此,736名村民還把該村所在的黟縣縣政府告上法庭,聲稱縣政府侵犯了他們的財產權。痛定思痛,當地政府深刻認識到:在通過發展旅游對古老民居進行保護開發不能把農民摒棄在外,而應該把作為保護開發工作的主體。對此,當地政府從解決旅游資源產權和經營權矛盾入手,並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開發宏村古村落旅游,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村民參與”的方式,啟動了實質性的古村落保護和整治行動,老房子得以修葺,古村落得以保護,旅游的興起,農民的腰包日漸鼓起來。

據資料,目前宏村景區村民收入的70%左右來自於旅游業。交談了解,10年來,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5倍。

(三)強化現代經營這個方法。宏村的旅游開發利用則經歷了三個時段,先是行政型企業運營;之後交付鎮里經營。但由於產權和經營權的關系沒有解決理清,各種矛盾糾紛一直不斷,嚴重影響了古民居和民俗文化的保護開發。2000年左右,他們將產權和經營權進行分離,采用轉移經營權方式,引入北京中坤集團的“黃山京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對宏村古村落進行旅游開發利用。旅游發展公司按照現代理念在保護古民居和民俗文化的大前提下,對景區開發經營,提高了服務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得到提升。

(四)貫穿“保”“開”融合這根紅線。一是把保護工作當作頭等大事。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游客巨增,在巨大商機和現實利益驅動下,村民紛紛改造老房子建旅館、開餐廳,或打通沿街牆體開店擺攤,古民居保護面臨新難題,。對此,當地政府先後編制了宏村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等一系列規劃,劃定核心保護區、建築控制區和環境協調區范圍,嚴禁在古村落內新建住宅和附屬物。先後處理違章建築50多戶,拆除違章攤點1350多平方米。二是推動保護工作制度化。成立民間保護協會,制訂村規民約,與農戶簽訂保護協議:凡存在破壞古民居行為的農戶,一律不發放年度旅游基金;對違法違章建設,一經發現立即拆除。三是對保護工作舍得投入。宏村規定:每年的門票收入中有33%要返還給當地政府與村民,用於古村落和古民居保護。隨著村民古村落保護意識的增強,宏村正實現從被動保護到主動保護、從單一保護到全面保護、從靜態保護向“活態”整體性保護轉變。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第四篇】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还深深的感受到忠孝礼仪这四个字的重要性,最近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吸引了我的眼球,叫做幸福秀,昨天播出的家庭故事叫家有四凤。几个儿女为了争夺老人的财产来到了这个节目,老人已经是中重度的老年痴呆。目光呆滞的老人看着几个儿女在台上唇枪舌剑,自己全然不知。在陌生人看来,老人是特别可怜的,可是老人的几个儿女脸上冷漠的表情,真是让人们寒心。难道现实的社会真的事利字当头吗?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和谁谈利益,是你至亲至爱的娘啊,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娘是怎么把你们四个人拉扯大的?孝顺孝顺,在孝顺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做到顺呢?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宝贝。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95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