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熙凤人物分析800【范例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王熙凤人物分析800【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王熙凤人物分析800【第一篇】
王熙凤----《红楼梦》中人物,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在许多评论中,就是“恨王熙凤,骂王熙凤,不见王熙凤想王熙凤”,这恐怕是每一个《红楼梦》偏爱者都会有的一种感受。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这个形象具有独特性。
她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因为《红楼梦》不仅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作者还写了这个大家族中四百多个人物。如果没有了王熙凤,那么《红楼梦》的结果会如何。可以说,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从而突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这个原因,或者说是多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她有贾母的靠山,有邢王二夫人矛盾的牵制,当然还有她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同时也就把王熙凤推到了火山口上,成了众矢之的,众多旧矛盾的结果又成了新矛盾的导因。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王熙凤身上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一种家长理短的那种家务事,所谓叔嫂斗法、妇姑勃溪之类,不是那样的。因为在中国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家国是同构的,历来一脉相通,家是国的一种简化的形式。
封建帝王“家天下”内的权势消长、朋党倾轧、派系争斗,它的雏形,它的胚胎都可以在家族里面看到。所以从那个王熙凤,以她为焦点的,或者说她辐射出去的种种矛盾,就是给人一种纵深感,不能够就事论事的看成是一种家族的矛盾。以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所能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来说,也是其他形象难以企及的,比如,放债生息这样一个细节。王熙凤是把那个月钱拿出来去放高利贷,小说里面不只一次的写到,平儿说过,“每年少说也得翻出一千银子来”,连数目都很具体。这样的经济细节放在别的人物身上是不可能的,比如说老爷太太不会做这种事,不屑做这种事,姑娘小姐她们根本不理财,那么只有王熙凤能够承担。所以王熙凤这个形象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也就是说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是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
如果少了王熙凤,《红楼梦》在它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方面,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就不成其为《红楼梦》。王熙凤的“辣手”在更多的情况更多场合表现为逞威弄权、滥施刑罚。这方面《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描写,她素常惩治丫头的办法怎么样呀,说这个“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当她发现为贾琏望风的小丫头,喝命“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而且威吓她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小丫头的嘴,这种簪子叫做香闺刑具,戳人是很疼的,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丫头立刻两腮紫胀;另外你看在清虚观的时候,一个小道士,那真是一个小孩子,无意中冒撞到王熙凤身上,王熙凤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道士都站不住。这种地方,王熙凤的出手之重、之狠、之快,是名副其实的“辣手”了,在贾府的主子里面,像这样亲自出手的人并不多见。在下人的眼里,像那些小丫头小厮小道士的眼里,真是吓得心惊胆颤,这个时候王熙凤确实像一个恶魔,怪不得有些奴仆在背后诅咒她,说她是“阎王婆”,说她是“夜叉星”,那么在这个时候,所谓的“杀伐决断”就有一股森然的冷气,真是叫人不寒而栗。在这里还可以举出有名的“弄权铁槛寺”。这个情节,老尼求王熙凤办这件事,王熙凤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们也常常引用的,就是王熙凤说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这句话大家经常引用,而且有的人据此认为王熙凤不迷信。的确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气概,就是鬼神难挡,有这样的气魄,只可惜这种气魄用在了邪恶的方面。
在这里,并不是说王熙凤不迷信,王熙凤也像一般的妇女一样,她也供瘟神,给女儿起名求福祉,并不说明她不迷信,是说明她不虔诚,没有顾忌,毫无顾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计后果,所以在这个地方点明了,她是“弄权”,如果说,“协理宁国府”时是“用权”,那么,这里就是“弄权”。“铁槛寺”这一段说她玩弄权术,她府内府外,勾结官府,倚仗权势,在府里欺瞒长上,假借贾琏名义,神不知鬼不觉做成这样一种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道。如果说“协理宁国府”的时候是“用权”,权在威随,威重令行,那么在这里就是“弄权”,就是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上,假权营私。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小说里头还点明自此王熙凤胆识愈壮,更加恣意作为起来。可见“弄权”一节正是让人们领教王熙凤手段的一个“案例”。她这个辣手到了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的地步。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王熙凤和其他的妇女,和王夫人比起来,她没有什么“妇人之仁”,没有什么“恻隐之心”,她作了事以后,从来不后悔,而且她要斩草除根,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贾雨村对于知道自己底细的门子,最后是把他远远的充发了;那么王熙凤对那个落有把柄的张华父子,最后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治死。从这种地方,我们可以充分领教王熙凤手段之辣,这一点在别的人身上是感受不到的。“辣手”常常是形之于外的,机心则深藏于内,当然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尽管“机心”深藏于内,但同样有迹可循。人们常常说王熙凤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是形容她的心计之多,机变之速。可以从王熙凤的日常的表现来看。王熙凤日常的处人当中常常也有利害的权衡、得失的算计。有一次,为了大观园诗社的费用,王熙凤李纨姐妹在那里说笑,因为这个诗社要有点花销,王熙凤就笑李纨:“亏你还是大嫂子呢!”她就算“你一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又有个小子,足足又添了十两,---年中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通共算起来,一年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她们来闹我--”,就说了一大堆的话,李纨就回她“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说了这么一车的话--”,“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李纨的这句话虽然也是带些玩笑的性质,其实对王熙凤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她说“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
王熙凤的克扣月钱放债生息,不单是把下人的钱拿来克扣,她连老太太和太太的都敢挪用,都先克扣住不发,而且即便是“十两八两零碎”她也要把它攒到一起放出去。所以李纨说她“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一点没有冤枉她。王夫人屋里的金钏投井以后,丫鬟名额出缺,王熙凤作为管家,这个名额迟迟不补,为什么?她说等着人送礼送够了,因为很多人看上这个缺,觉得这是一个“巧宗儿”,大家都要来谋这个差事,王熙凤就拖着,等大家送礼送足了才补。诸如此类的事很多,“大闹宁国府”的时候还不忘记向尤氏要五百两银子,其实她打点只用了三百两,要了五百两,她又赚了二百两。王熙凤的算计之精、聚敛之酷,是出了名的,连她自己也都知道,她跟平儿说:“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放是放高利贷),都要生吃了我呢。”可见王熙凤的放债、王熙凤的聚敛,那是出了名的。这是她的算计,她的心机用在这方面,其实王熙凤的机心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凤姐出场(见《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他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着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
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前十数句关于凤姐衣着和外貌的描写,是细腻的工画笔,是实写,而最后两句则是充满了空灵之气的写意画,是虚写;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合眼如见。但作者到此还没交代这位少妇是谁。接下去我们先听到贾母的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一介绍虽然体现了这位浓妆少妇的性格特征和贾母对她的宠爱,但依然使黛玉不得要领。最后众姐妹告诉黛玉“这是琏嫂子”,黛玉这才想起昔日听母亲说过的情况,因而王熙凤这个名字才最终交代了出来。
凤姐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个人说话声。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手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至此,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凤姐的出场前后做如许皴染,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王熙凤人物分析800【第二篇】
《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的出场是极其精彩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个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如此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方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记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瞧瞧,多么奢华,多么华丽!
贾母向黛玉介绍,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从这句话也深刻的暗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在这么严肃的地方谈笑风生,这也说明了王熙凤深得贾母宠爱。而王熙凤也深知黛玉是外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先是极其夸赞,又提起他的母亲而悲伤,后又转喜为悲,匆忙的完成了感情的转变,最后关照了林黛玉。而这个样子完全就是做给贾母看的,为的就是在贾母面前讨好,从而巩固她的地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十分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八面玲珑,见风使舵。
她不仅有优点,还有缺点。凶残、贪婪、善妒、狠毒……有两个著名的事件足以说明:毒设相思局和毒杀尤二姐。
毒设相思局:贾瑞对凤姐见色起意,凤姐没有劝阻他,而是想玩弄他,将他至于死地,多么的狠辣!凤姐两次假约,并联合贾蓉、贾蔷要挟他,渐渐的病入膏肓,后从道士手中得到“风月宝鉴”,但因好奇心照正面,造成纵欲过度,导致死亡,悲惨的下场!
毒杀尤二姐:当王熙凤知道贾琏在外头娶了尤二姐后,大发雷霆,后来贾琏外出,王熙凤假贤惠,禀告贾母,把尤二姐接回园内住,王熙凤暗中将尤二姐告上官府,让贾母对她厌恶,后来贾琏又娶了秋桐,尤二姐怀孕了,王熙凤暗中让秋桐骂尤二姐,并找来庸医导致尤二姐流产,王熙凤装贤惠,博去贾琏好感,并找来看风水的,让贾连以为是秋桐和尤二姐八字不合,导致尤二姐流产。因尤二姐伤心绝望,吞金自尽,贾琏对秋桐恨之入骨。
看看这两个事件,可见王熙凤的恶毒、善妒、有心机。不仅仅有这两个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但王熙凤也很重要,设想这本书没有了王熙凤,那么内容就不精彩,没有了味。她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大到官府,小到丫鬟。所以她占据的地位可以和宝玉、黛玉媲美。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人物分析800【第三篇】
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位突出女性,是《红楼梦》中十二钗之首。她在书中是贾母的孙媳妇、王夫人的娘家侄女、贾琏的妻子、宝玉的堂嫂。她聪明能干、富有谋略,在为人处事,运用心计方面,挺帅的一位大男人都不及她。
王熙凤统治大观园甚至整个荣宁二府,上上下下没有不服的。作为一位小女人能顶起男人不能做的事情,而且干得井井有条、俐索干净,这就足称得上教人佩服。佩叹之余,再看看荣宁二府的那些连门口的石狮子都不如的男人们,你不能不理解贾宝玉所说的话:我喜欢灵秀女儿,讨厌世上的“须眉浊物”。
贾宝玉只所以持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因为从小身在女儿丛中,耳熏目染的多是身边亲密姐妹“言传身教”的影响,这其中最疼他的就有王熙凤。然而王熙凤只所以疼他,也多是因为他是“老祖宗”的命根子。王熙凤上对公婆,下对小姑、小叔们一向是讨欢有方的。她行事为人惯会使诈,在贾母面前是一套作法;背着贾母,面对下面的奴才们,她的拍马屁、奉称人的狐狸招术一瞬间变成凶神恶煞的老虎,心狠无情、毒辣有余。譬如她害尤二姐的那一套鬼招——竟连贴身丫头平儿都想不出这是主子的“引凤入笼”之术,还天真地认为是主子从此真的“洗心革面、一心向善”的呢!
王熙凤在贾府当家“泼辣”是出了名的,贾府那些年长有辈份的爱称她“凤姐儿”;小姑小叔们一些低于她岁龄的平辈们多以“琏二嫂子”(贾琏在兄弟只间排行老二)或“二嫂子”称呼。那一天凤姐无意中听到丈夫的“外遇”之事,差点没气死。可是又恨又恼的她并没有暴跳如雷、大吵大闹,而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在一个睛和的天气里,打扮地清丽脱俗、准备了贵重的礼物、带上俊俏的平儿,去“诚心诚意”地上门请尤二姐进大观园居住。尤二姐本是贾珍的小姨子,自从糊里糊涂做了贾琏的“二奶”后就一直心里不安。容颜出众的她,心眼儿却实在、善良,她很快就信任了这位“大奶奶”,竟在贾琏不知的情况下,随凤姐进了大观园。实指望能登堂入室成为路人羡慕的“候门媳妇”与丈夫在阳光中、人眼下,甜甜蜜蜜一辈子,认命的她并没想如贾琏所许的“等那泼妇一死,就扶你为‘正室’……”的话,她愿意和“大奶奶”和平共处、一个房檐下“共事”。她的想法当然使得贾琏更加爱她,然而凤姐心高气傲、又是何等人物?她怎容卧榻之侧有它人鼻息?可是封建礼教不容妻子对丈夫不敬,她既要做贤妻良母,又要讨老祖宗欢喜,还要压服周围一切都对高高在上的她恭恭敬敬、唯命是从,这就是她做人的准则。
王熙凤请尤二姐本没好心,尤二姐进大观园当然也就等于是羊入虎口,岂有不死之理?尤二姐死后,贾琏忽闻有人告他“强霸民妻”,一告再告,告的他有些害怕了,很是后悔自己当初不该沾花茂草,以至于如今“人财两空”——花钱娶的尤二姐死了不说,弄得尤二姐幼时接发的未婚夫又找上门来纠缠。这时凤姐走上前温言劝慰,并仗义花钱帮他平息事端,这让贾琏感激不尽,从此处处俯就于她。贾琏不知道,这是妻子的聪明之计。王熙凤贿赂穷困潦倒的张华(尤二姐的未婚夫)教他告倒贾琏——这样以来,不仅铲除了情敌(尤二姐),还狠罚了自己的丈夫,教他再不敢怠慢自己。偏贾府的男人个个是吃荤的主子,特别是贾琏素以淫为乐,前前后后光明处的除了尤二姐外还有秋桐、平儿两个女人。凤姐眼里是揉不进沙子的,这两位小妾只所以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存留一段时间,那是因为秋桐是公公赐给儿子的;而平儿则是她娘家陪嫁跟来的贴身丫头、是她的左肩右臂——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她更不会挖自己的眼珠的,这是她素来聪明的地方。
王熙凤待人心狠无情,毒辣犹似潘金莲,(其实她也就是另一种命运的潘金莲,她的丈夫挺像西门庆的)譬如她害贾瑞简直就是杀人不见血!不过她害的那色鬼男人的确该死——这有点像蒲松龄写的《聊斋》,她是变化了的狐狸精出没于“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看哪个不长眼的男人对她敢起色心,她就要笑着吸谁的血呀。
王熙凤在贾府呼风唤雨、一手遮天,干尽了本应该男人所干的“坏事”。她以小女人的醋心眼儿管束着丈夫,又毫无怯惧地以男人的大气豪爽统治着整个贾府。她是女人,却行事走路想着该男人做的事情;她是站错位置的潘金莲、生成张扬着的林黛玉、顽皮扑蝶的薛宝钗,诌着“一夜北风紧”辞别三小姐,去向四姑娘索要儿画——就是这样的一位泼皮、有趣、理性、胸气高傲的奇异女人,被许许多多的女人所心慕,但至今还没见有谁能超过她……!
王熙凤人物分析800【第四篇】
在高中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了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这就是凤辣子的形象,一个外貌很美的女人,但内心很毒辣,阴险的女人。她同时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将荣国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另外,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流,真可谓八面玲珑。她很会讨贾母喜欢,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在贾府中的权利很大。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除了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贾母的靠山,还有她对人情世故的巧妙周旋,她的聪明和才智。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王熙凤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一说,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说这个王熙凤通体透亮。其实王熙凤的心机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作妾,就是把这件事先跟王熙凤说,王熙凤一听,她就连忙回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她先这样说,觉得这个事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这个邢夫人呢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冷笑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老太太未必好驳回,埋怨王熙凤,说我还没有去你倒派我不是。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这话,知道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而且她举出例子,她说那个贾琏,贾琏有了不是,老爷太太恨得那样,及至见了面,依旧拿心爱的东西赏他。父母待儿子这样,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你看她这个出言何等现成,何等有说服力。当时邢夫人便又喜欢起来。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里,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机心,机变之速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
她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她是贾府里的大忙人,忙忙的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凤姐的理家才干,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为充分。宁国府都总管赖升,闻知里面委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见请了西府了的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侍侯才好。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了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个是有了名的烈货,脸酷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走马上任”,并宣布“施政纲领”道:“既然委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了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理!”她针对宁府的五种弊端,采取了“承包责任制”,做到是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加之他软硬兼施,“打一儆百”,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权威性确实是很强的,把那本是乱糟糟的宁府,治理的十分整肃。她的才能还表现在她能将平儿的心笼络住,以致平儿死心塌地跟随她,一切先以凤姐的正面和长远利益为重;在某些场合,平儿会违逆凤姐意图,但凤姐对这些其实很多时侯是睁一只眼闭只眼,而这正是许多成功领导的拿手好戏,试想:如果凤姐和平儿事必较真,平儿何敢阳奉阴违?而凤姐也就必定会失去平儿的忠顺了。她笼络住平儿这样一位得力心腹和助手,没有平儿,她将照顾不到许多方面,但若平儿没有凤姐,恐怕更难胜任林林总总的府中大小事物。
她是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厉害角色。她凭着伶牙俐齿讨得贾母欢心,在贾母面前谈笑自若。但表面光鲜亮丽的他暗地里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她为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的婚事索要了3000两银子的贿赂,假托别人的名义写信给长安节度使迫使守备忍气吞声收回聘礼,使得张金哥用麻绳自缢,守备的儿子跳河自尽。她还经常扣住丫鬟小姐的月钱放高利息贷款,逼死了贾琏的奸妇鲍二家的,还借刀杀人让贾琏的小妾尤二姐折磨致病,不堪忍受欺辱,吞金自杀。但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生命。”一辈子争强好胜的“凤辣子”曾经呼风唤雨,最终却难逃众叛亲离的命运,到死也只有一张破席包裹她的尸体。
她的判词就是她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就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悲剧,家族衰落的悲剧,儿女情长的悲剧,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剧。文章对悲剧人物的塑造更是丰满鲜活的,尤其是对“凤姐”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是让人觉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不论是怎样的人物都逃不出悲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