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集聚5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集聚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1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贵港市及我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我市营造的法治营商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注重作风整治,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警“五查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问题大查摆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程序、业务延伸、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为我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创新法制宣传,助推优化营商。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邀请了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市26乡镇分管法制宣传领导、依法治市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授课,内容包括《监察法》和新修订《宪法》。三是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深化法治园区、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法治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截止目前,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发放法律书籍4000多册,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达8000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6场次。
(三)拓宽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发展。一是组织律师为我市企业开展送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三是拓展公证业务,尽量为企业融资公证开通“绿色通道”,目前XX市公证处还没接到企业融资方面的公证;四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截止目前,已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115件。为我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二、“放、管、服”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好营商环境“加速度”要求,为我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本局实际,对照改进作风要求,我局及时梳理本单位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加强对本单位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培训,增强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群众投诉率已降低96%。
(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制定细化办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清单,将审批依据、办理形式、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审查方式及标准、办理流程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若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制定完善“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成果表。及时完善了XX市司法行政系统“一事通办”成果表,确保了本级与上级部门事项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部门群众满意度。
三、率先在工业园区成立法律服务站,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7月份在XX市木乐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指派律师轮流值班,无偿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高度赞扬,截止目前,共接受各类法律问题咨询1354人次,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法律保障主动出击,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XX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XX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贵通新能源事件、华盛酒店、超市等大规模的员工讨薪案,市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五、存在的困难
一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运用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模式。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法律惠民服务”的目的意义学习,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领会好精神实质,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二是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人手,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三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2
根据省、市关于《关于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我县及时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古城保护、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和第10届正博会等中心工作内容,对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一、领导重视,加强督导,形成合力
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成立了正定县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正定区县合一的实际,由政府县长孙鹏云同志担任组长,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县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基层。同时,强化督导力度,采取联合巡查、一案一督、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驻正单位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结合形势任务需要,吸收纪检监察部门进入,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乡镇、部门和单位,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LED显示屏和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工作指导上,我们通过深入查找和攻坚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倒逼营商环境改善。重点针对我县市场主体在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全过程存在的政策落实打折扣、项目落地不快、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整治的重点是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和电力、通信、消防等公共服务单位,做到同步开展、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其目的,一方面,通过切实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对标赶超先进县(市),让企业办理同样事项在我县做到提供材料最简、跑办次数最少、办结时限最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园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吸引人才方面的能力,把我县打造成聚集优秀人才、先进要素、优势产业的高地。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二、整治内容、方法步骤和采取的举措
(一)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落实、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园区承接、政府诚信、政务窗口服务,以及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等七个方面。着力整治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不给力、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府承诺不兑现、窗口办事不透明等问题,切实解决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高新区招商政策不优惠、硬件设施不完备、配套功能不完善、人才资本项目吸纳能力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方法步骤。主要采取了五个步骤,即动员讨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建章立制、总结巩固五个阶段,以便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整治行动,确保实现“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受益,打造全县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
(三)正在开展的8项重点工作。
1、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以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加强办事大厅管理,提高中心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明确专人,分时间段在大厅进行不间断巡视,对中心大厅办件情况、卷宗归档、服务质量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服务精细、规范、高效。二是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在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实行领导“周坐班”制和首席代表负责制,负责处理好服务对象的投诉举报,督促协调检查进驻部门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代表单位履行审批、服务类事项的办理和管理。三是实行办件回访机制。对在中心大厅办件人员进行回访,并列入日常考核。四是加强考核评比。每月开展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和优秀服务标准评选活动。通过选树标杆,对标先进,在中心大厅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五是开展现场评议活动。在进驻部门办事窗口安装了电子评价系统,对办件质量和服务态度时时进行评价,全面、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和评议。在大厅显要位置设立了“民主评议填票处”和“民主评议投票箱”,对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工作纪律及廉洁自律情况做出客观评价,评议问卷满意率100%。
2、逐步打造规范公平竞争为目标的市场环境。一是推进商事登记改革,解决企业“出生难”问题。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全县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90%。二是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解决企业“交易难”问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矿产交易、产权交易、工程交易等公共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进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企业“征信难”问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来,客商市场主体可供公开查询,为实施“宽进严管”监管体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解决行政执法“监管难”问题。建立“两法衔接”信息系统,实现了检察机关对县直20多个行政机关执法情况适时、同步、动态网上监督。五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调剂中心和搭建融资担保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3、开展入企帮扶活动。县、乡均成立入企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26名县级领导和38个县直部门以及17家驻正银行分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家)、重点家具企业(39家)、拟培育入统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及重点商贸企业(10家)。工信部门还在实际工作中,把解决问题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老问题,对接活动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工作方法,首先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抵押或担保物的贷款需求企业,组织填写《融资需求表》,发放的各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和自身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
4、扎实做好正博会工作。4月26日,第十届正博会开幕。本届正博会共设有1500余个展位,展示展销小商品类商品及各地特色美食,分设境外商品展示区、跨境电商展示区、省市行业协会精品展示区及特色美食展示区等。由于大力整治营商环境,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法国、巴基斯坦及台湾、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境外参展商达102个。我们重点在展销活动的专业化及品牌化上发力,旨在打造一个品正定特色美食、赏千年古郡文化、看全球商品博览的购销互动对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营商环境。展会期间正定县和陕西省延川县签署了缔结友好县合作协议,两县将在工业、农业、旅游、科教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
5、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架构。如高新区始终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和北京市方面始终保持高频度的沟通和协商对接,去年底双方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联合举办了《20**·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暨正定科技新城十三五发展推介会》,今年又对集成电路基地进行了重点推介。今年正博会,我们邀请京津冀三地25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展,并在正博会上对石家庄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了推介,进一步加强了三地经济合作。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县把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掀起创城新高潮。一是领导重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和部分县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设立办公室和社会管理创新、交通秩序整治、城乡联创、督导考核、文明素质提升、市场管理创建、市容环境整治、社区综合治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工作部,并由县领导亲任工作部部长。要求创城工作每天一报,随时掌握创城进展,对突出问题及时作出指示,部门间协调联动,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通畅。二是真抓实干。全县上下发扬“5+2”、“白+黑”的精神,从城区到农村、从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到校园,创建工作全域推进、全面开花,实现了城乡联动、乡村联动、政企联动、干群联动。三是督导到位。
县委安排抽调有督导经验的23名干部,组成由科级干部带队的6个督导组,对创城工作分单位进行督导协调,严格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检查督导的工作方案》、《正定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单位任务分工及操作要求》等文件要求,实施现场督办、书面督办、跟踪督办。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督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回访,并每天将督导结果汇总上报县创城指挥部。四是群众拥护。截止目前,县直部门、乡镇村街累计出动车辆1918辆(台班)、清理土方(含垃圾)50690方、拆除违建4456处9110平方米;平整、铺设路面11375平方米,清理广告牌匾2030块,粉刷墙体53395平方米。小区(楼院)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车辆437辆(台班)、清理垃圾351处1968余方、拆除违建105处930平方米;清洗、粉刷、修补290处22441平方米;张贴文明公约38063张;清理小广告50389个;新硬化、新修补道路2295平方米。
7、建立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实行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行“工程式推进”“挂账式督导”。重大项目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收费检查等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把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规定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外来投资企业“绿色通道”制度,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心全意为招商项目建设服好务;三是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对签约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全县重点招商项目,落实项目责任单位,每月一督导,每季一交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8、建设普惠企业的政策环境。一是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在工业生产上,把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得到各项政策扶持的实惠。二是规范税费管理。全面清理涉企行政性收费,改善税费缴交机制和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此基础上,加强涉企收费监督,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缓交政策措施。三是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制定出台优惠招商政策,如厂房代建、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团队引进、高端人才奖励补助、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减免、企业融资上市、企业职工技能创新培训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招商政策。
三、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正定地处京保石发展轴和京津石创新大三角的交汇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4+N”平台之一,投资潜力巨大,发展优势独特。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正式发布,第一次将正定县域纳入到国家战略,极大地拓展了正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发展层次。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正定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并将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协同创新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机遇与挑战同在。但是,在营商发展中,我县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地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二是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强。比如,在发展电商中,对淘宝村的政策支持还没有抓住切入点。三是缺乏抢抓机遇的主动性。需要紧紧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机遇,抓住鼓励现代产业发展的良机,聚焦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攻方向,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重点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旗舰型项目,推动园区产业向高新化、高端化、高效化迈进。四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客商的要求。五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四、下步措施
一是找准找实问题。指导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对我县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估,以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进行自查,同时广泛征求全社会各方面对我县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找出找准我县营商环境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
二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公开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我有问题要解决、我有建议要说、我要投诉”三个专栏广泛征集相关问题。
三是坚持阳光晾晒。对于工作方案和问题清单要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正定报、电视台、掌上正定等媒体进行晾晒,接受公开评价。
四是坚持边查边改、边找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
五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指导好各乡镇、各部门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规范,做到管用、实用、见效,以强力推进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统一高效的市场主体咨询服务投诉平台,并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估持续发布机制,推进长效化制度建设。
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3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贵港市及我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我市营造的法治营商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注重作风整治,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警“五查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问题大查摆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程序、业务延伸、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为我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创新法制宣传,助推优化营商。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邀请了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市26乡镇分管法制宣传领导、依法治市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授课,内容包括《监察法》和新修订《宪法》。三是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深化法治园区、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法治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截止目前,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发放法律书籍4000多册,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达8000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6场次。
(三)拓宽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发展。一是组织律师为我市企业开展送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三是拓展公证业务,尽量为企业融资公证开通“绿色通道”,目前XX市公证处还没接到企业融资方面的公证;四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截止目前,已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115件。为我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二、“放、管、服”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好营商环境“加速度”要求,为我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本局实际,对照改进作风要求,我局及时梳理本单位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加强对本单位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培训,增强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群众投诉率已降低96%。
(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制定细化办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清单,将审批依据、办理形式、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审查方式及标准、办理流程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若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制定完善“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成果表。及时完善了XX市司法行政系统“一事通办”成果表,确保了本级与上级部门事项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部门群众满意度。
三、率先在工业园区成立法律服务站,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7月份在XX市木乐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指派律师轮流值班,无偿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高度赞扬,截止目前,共接受各类法律问题咨询1354人次,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法律保障主动出击,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XX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XX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贵通新能源事件、华盛酒店、超市等大规模的员工讨薪案,市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五、存在的困难
一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运用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模式。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法律惠民服务”的目的意义学习,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领会好精神实质,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二是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人手,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三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4
今年以来,修武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暨护航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工作部署,将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全力以赴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守卫者”。下面,就我局今年以来所承担的服务企业事项办理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作简要汇报。
一、修武公安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
修武县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公安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推进,要求全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我局将全县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暨护航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会全面部署、推进。一是迅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办,明确分管领导,并结合实际制定我局工作方案。治安、交警、刑侦、经侦等责任单位也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积极推进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各单位严格按照县局方案及相关通知要求,迅速建立工作台账,对企业开展走访工作。三是各警种对自侦案件进行梳理统计。四是立足公安机关本职,重点解决“涉企窗口服务不优问题、损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执法不规范质效不高问题、执法监督不力问题、公安民警违纪违法问题、影响营商环境的黑恶犯罪”等问题。
(二)深化行政管理,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以企业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推动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公安服务。特别是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窗口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效能,尽可能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间,并开通办证服务绿色通道,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收费、即时办结”的优质高效服务,做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三)深入走访慰问,帮助企业排忧解困。组织全体党委成员、中层干部对分包联系企业及人大代表进行走访,诚恳接受企业对公安执法的监督,耐心听取企业对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需求实行点对点、精准式服务帮扶,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经营中涉及公安业务的问题、难题,因情施策,有针对性的逐一破解。截止目前,已走访企业64家,走访人大代表52人,收集涉企信息、建议26条。同时,结合“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及“百警进万家”活动,积极走访辖区群众及企业员工4000余人。
(四)发挥职能作用,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治安、刑侦、法制、经侦等部门重点围绕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恶意阻工、强揽工程、强迫交易等影响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犯罪开展专项打击,针对因“问题楼盘”、“拖欠工资”等引发的涉企矛盾纠纷开展重点整治。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共侦办涉企刑事案件3起,刑事拘留7人,查处涉企治安案件5起,行政拘留14人。其中,侦破省厅B级挂牌督办跨区域系列盗窃案,为中建七局项目部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受到企业好评;运用数据化实战模式,通过数据碰撞、串并深挖,打掉了一特大保险诈骗案犯罪团伙,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成功侦破一起食药环案件,查获生产窝点5个,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扣押大量涉案物品,总价值达一千余万元,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
(五)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一是围绕护航企业发展主题,利用专题展板、门面店LED屏,“修武公安”、“平安修武” 微信公众号专栏等宣传方式,并主动邀请河南省电视台、焦作市电视台、修武县电视台等电视媒体,《法制日报》、《大河报》、《河南科技报》、《猛犸新闻》、《焦作日报》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县人民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民警到各辖区企业开展防盗、防诈骗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对企业驾驶人员开展安全培训,进一步引导企业职工知法、遵法、守法、用法。三是制作悬挂宣传条幅38条,开展LED屏宣传标语38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了辖区企业和广大群众对专项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
(六)加强队伍管理,提供工作推进保障。以正在开展的“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和“纪律作风深化年暨以案促改活动”为契机,深入排查整治公安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由驻局纪检组、督察大队牵头,针对公安民警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违规执法、粗暴执法,损害执法权威的问题;违反“三个规定”,违规插手干预办案的问题;徇私枉法、办理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涉企窗口单位服务不优问题和涉企案件办理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投诉举报控告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反馈,为全面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目前,已处理县政法委交办“关于群众反映营商环境执法司法问题交办单” 事项5项。
二、县级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当前公安机关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应当充分认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主动站位大局、对焦发展,积极融入大局、促进发展,全力服务大局、保障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公安机关护航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项目建设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要把抓项目优环境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安机关必须站位全局、护航发展,全力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公安机关主动担当作为的政治责任。作为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必须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履职尽责,用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创造更优的服务和环境,赢得更大的机会和成功,以工作的新业绩、服务的新形象,为维护全县大局稳定、助推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公安机关回应群众期待的必然选择。************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进入******,企业和群众对公安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不仅满足于个体生命财产安全,还更加关注社会公共安全;不仅满足于过程和结果公正,还更加要求方式方法合乎情理;不仅满足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更加期待办事高效化、政策透明化等等。与这些新要求、新期待相比,公安机关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有不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做、必须做好。
公安分局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工作总结5
为切实做好全省地税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宣传工作,助力辽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省地税局制定了《第一届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方案》,以“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明确活动内容、方法、步骤等,旨在为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力量。经过省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地积极行动,分别制定本地区活动方案,并从5月15日起,集中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此次宣传周活动,-各级地税机关通过做好“三项措施”提升活动效果。
第一,创新宣传形式。各级地税机关通过开展启动仪式、召开座谈会、开办纳税人学堂、“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等多种形式、手段,拓展宣传渠道;还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在线访谈、网络直播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开展营商条例宣传;青年志愿者等骨干纷纷走上街头,并通过免费发放税法宣传册、悬挂政务公开条幅、设立税收政策咨询台、在各个平台及时推送政务公开信息和最新税收政策等手段,累计发放各类税收宣传资料6000余份,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果。
第二,对工作成效的宣传。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向纳税人宣传地税系统的一系列改革成果:一是创新工作方式,方便纳税人;二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主动简政放权;三是落实优惠政策,维护纳税人利益;四是拓宽服务领域,帮助纳税人;五是兑现服务承诺,取信纳税人。
第三,发动基层力量和各类媒体。此次活动,共发动13个市局及基层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纳税人的宣传活动,并依托报刊、电台、电视台及新媒体的优势,图文并茂、声画并行地传递地税优化营商环境“好声音”。
接下来,-各级地税机关还将开展“走进直播间答疑解惑助营商”“我为民营企业添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城市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获得感”,继续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有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