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第一篇】
《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24日发表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这篇不朽经典自诞生以来,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它的信仰者、追随者、坚守者铭心刻骨。它的思想的光辉依然照耀大地、影响着世界。今天读来,依然感到其生命所在。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也就是要求共产党人必须要有高度行为自觉和理论自觉。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揭示了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和根本宗旨。可见,始终坚持从严要求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和建设先进的、纯洁的、革命的共产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正是我们党在不断创新发展中理论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不仅要学习、学做,更要学会传承和发扬。
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是不朽的,需要我们再学习再思考再认识。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第二篇】
我是一名刚刚提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对于共产党的理论认识尚属最初级的阶段。从小到大,对理论的接触也仅限于政治课上学习的内容。但是,一直以来我就是在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氛围下成长生活的。抗日时期在日军的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身材不高且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手持炸药包嘴里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朝鲜人民志愿军邱少云烈火焚身的事迹。这些书本上的人物都让我觉得,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为了理想和人民的幸福,敢于献出生命的英雄。少年时期的我,成长在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一切都让我们这一代人沉浸在幸福中,不能体会到革命先烈所面临的抉择。
通过党支部的读书会,我们集体阅读《共产党宣言》,在热烈讨论中,使我认识到自己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不足。可以在读书会这样的活动中,跟同学们学习,向老党员请教,才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认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摒弃以前那种因为自己不是共产党员就在思想上放松的错误认识,积极学习,努力进步。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第一次认真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我就被深深吸引。《共产党宣言》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由于对理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我对于资产者和无产者一节有较多的理解和反思,因此,本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对这一节的一些体会。后面几节我以后会仔细阅读,并向支部内的老党员学习请教,利用身边的资源尽快提高理论知识。
在“资产者和无产者”一节中,作者对历史上各个社会的社会分层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学习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将传统的社会分层体系打破,将社会分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两个对立的阶层,这种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其结果是全世界无产者提高认识,团结起来,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方式。它预言道: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我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专业课的学习中得来的。__教授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一书中将“社会分层”定义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新中国的社会分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是具有不流动性的身份制决定的政治分层,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转变为经济分层。文章中提到:在我国从身份分层向经济分层演变的时期,我国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却又是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这就是中国在社会分层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够看到社会分层转变后的社会矛盾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例如,官二代、富二代,造成人们对社会财富和流动机制不平等的不满情绪,强拆、暴力执法,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保障等等。
社会分层或者阶级存在问题,__文中还提到:如果人们之间的地位差异或地位不平等是不能消除的,让最适当的人处在最适当的地位上是公平的。而在《共产党宣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阶级在各个社会中都是存在的,比较发现封建社会的分层更为多元和复杂,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层由于是两极对立,是非常不稳定的,而且人们之间缺乏传统的情感,因金钱关系变得人情冷漠,因技术的发展而缺乏人性的关怀。
《共产党宣言》中关注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其实也是关注工人无产阶级的生存问题。生存问题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问题,即“民生问题”。刚刚结束的__届_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我对《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还有很多不理解,是需要认真学习的。我相信,只有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在讨论和理解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进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苦,但我已下定决心,坚定地走下去。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第三篇】
带着无比的耐心,终于把伟大的《共产党宣言》读完了。把三万多字的历史巨作读完,我想每个人的第一读后感,都是累。呆在电脑前盯着荧光幕的我,更是觉得累!但无奈,最艰巨的任务还在下面……
不过,《共产党宣言》无疑是一本史无前例的著作。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当时条件下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而到2007年的12月10日,甚至在更久远更久远的12月10日,当天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得到世界的公认和肯定,从而迅速的发展壮大。到今天,这个伟大的组织已成为了世界上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试问,这样的功绩应该归功于谁呢?每一个伟大的团体要传承万世,都必须有代表其组织的思想。无疑,《共产党宣言》正是国际工人组织的思想代表。正是《共产党宣言》,让国际工人组织得到这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不仅在它壮大了国际工人组织,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在1882《共产党宣言》序言当中,不难明白到:《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在当时具有局限性的社会乃及世界中,《共产党宣言》大胆的预言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这个,也是当时的其他著作所无法做到更无能做到的。因为面对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人类根本无能力相信这个断定,也许,他们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永不会实现的预言。然而,以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直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所在。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驾御在资本主义之上(虽然某些资本主义分子没有认同这一观点),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还是会被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所取代。所以,《共产主义宣言》拥有了准确的世界发展分析能力。
且从世界谈到我们的祖国,回顾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革命历程,必然会发现一个顽强智慧的民族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在黑暗的旧中国,在《共产主义宣言》的到来之前,中国的土地上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的发展躺下鲜血,牺牲自己。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了一点: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在孙中山同志领导的辛亥革命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得到了终结,但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旧中国人民依然无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惨状。
路在何方?旧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求索,直到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来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了,清晰了。
在《共产主义宣言》光临我国之前,它曾在俄国掀起了正义革命,并最终了俄国走向了共产主义的起点。正是鉴于这一历史事实,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共产主义。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旅程中,好比一段漫长的航行,轮船走走停停,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船上的人被挤得前仰后合,但是,在前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他们还是到达了终点,让旧中国彻底的改观了,并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为这次“航行”指明了方向呢?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的大结合,并融合为一部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直到今天的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思想,一直源于马克思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把马克思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领我国迈出新的历程。
不妨再从祖国发展谈到个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思想一贯以来的理论品格,也是它之所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源。而与时俱进,这个不仅仅局限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创造力的重要性,源于它不可低估的力量。而创新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大胆创新,就是时代的强人。有时可能会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在我想,也许我们要从中学习到的,就是这个马克思思想的根源所在——与时俱进。大学生要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就是社会,一个关系到自身前途的问题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去想的。大学生要求具备的,是创造力,是一种结合社会和自身,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的能力。能在社会中拥有竞争力,生命力,要拥有的,就需要马克思思想中的与时俱进。
以上的就是我个人读完《共产党宣言》以后关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一些感受。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第四篇】
读完《宣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深刻的认识。160多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1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在当今社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十分必要的。回想自身工作,有时我们面对问题和矛盾纠结不已,苦恼不已,没有好的思路、好的举措,就是还不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没有从更高层面和更高层次来看待问题、来思考问题、来解决问题。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办到的,必须来源于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来源于对问题深入深刻的思考,来源于能把理论真正转换为指导工作的能力。只有多努力,方可做到这些方面,方可真正做好工作。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第五篇】
这是“政治立场”上的始终如一。
我们首先要关注《宣言》所持有的人民立场。理解和把握《宣言》,要把相关的“7篇序言”、正文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等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又强调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显然,《宣言》是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立言”的。
没有《宣言》,就不会有共产党,也不会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宣言》所确立的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强调,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如一
这是“基本观点”上的始终如一。
恩格斯在1883年写的德文版序言、1888年写的英文版序言中一再强调: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社会结构是每一历史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历史基础;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其实,还有一个基本原理虽然未明确表达出来,但贯穿于整个《宣言》之中,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第一,注重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来分析、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改革是要解决问题的。改革所解决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影响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正因如此,我们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二,注重运用历史发展过程原理来分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当前我们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根本任务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第三,科学运用《宣言》中的革命原理,注重以党的彻底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对《宣言》革命精神的坚持和发展。
坚持唯物辩证法始终如一
这是“辩证方法”上的始终如一。
《宣言》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一是《宣言》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宣言》运用历史尺度,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即“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是“资本”对“创造生产力”的作用。同时,《宣言》又运用价值尺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它把人们的关系“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二是《宣言》坚持“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辩证统一。《宣言》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对无产者、对活动着的个人的统治。同时,《宣言》又力求建立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在实质上是强调由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三是坚持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宣言》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同时《宣言》又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四是坚持批判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宣言》力求在批判“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世界中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基本原则的新世界。这是坚持“在批判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的有机统一。五是《宣言》还坚持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它既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进而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此谓“知”。同时又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对资产阶级统治进行不懈斗争,此谓“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来处理一系列矛盾问题,注重一系列矛盾双方的结合,这些“结合”主要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些“结合”处处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