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集聚优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集聚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第一篇】
摘要: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时问题层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访谈,整理总结出大学生在初入学校、求职就业过程以及职场中存在的问题,汇总目前学者提出的主要解决方案,对于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阶段问题;解决方案
一、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在校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近几年,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情况不容乐观:社交障碍或困难,宿舍氛围紧张,甚至产生肢体冲突;恋爱心理脆弱,因为失恋导致一蹶不振甚至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学习没有动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挂科留级甚至退学现象不绝;不了解社会,对进入社会产生焦虑,一边渴望能够大有可为,一边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对学校、老师不能辨证认知,带有抱怨等情绪,行为较为极端,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等各类心理问题困扰着高校学生。笔者通过调研文献及实地访谈,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初入大学
1.认知能力较差
不能正确评价自我、他人以及新的学校和社会环境。因为高考前的埋头苦干,应试教育的苑囿,导致学生无暇抬头顾及教材以外的世界,学生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希望从现实中能够得到较高的认可和回报,现实的落差导致内心失衡。
2.学习心理压力导致异常心理
由于在高考前的学习阶段,不少学校、老师、家长都不正确地灌输拼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可以拼命玩的思想,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大学期间的挂科现象产生心理异常。各类课程、专业考试的压力使学生紧张、担忧,严重时影响学生考试中的正常发挥,甚至由于考试不及格会带给学生挫败感,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中国高考前的学习许多都是题海战术,学生都是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背书、做题,自主性较差。上大学后,除了上课,学生学习基本属于自我管理模式,没有人再像高中一样监督学习,学习与否全凭自觉。许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终于可以放松,便不再努力学习,考试前复习多靠突击,没有真才实学;还有学生学习认真努力,但缺乏高效的方法,导致努力学习但成绩平平。
4.网络依赖异常心理
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有的学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寻找自身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对网络上相识的好友产生好感,这样会使他们更加孤立,远离现实世界,这其中不乏一些不法分子比如传销、校园贷、赌球、艾滋病、校园欺凌等,利用大学生的单纯进行网络欺诈,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
5.规划的迷茫心理
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双重认识严重不足导致多重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对于毕业时的就业决策也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在校内,无法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信息,便无法做出真正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导致毕业后难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由于没有规划好之后的道路,在大学期间容易产生迷茫情绪,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缺少动机,学习积极性不够,对规划产生迷茫心理。
(二)求职、就业中问题
1.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
通过调研法和对比法,得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呈下降的趋势。从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研究中,许多大学生处于交际状况不佳、团队协作能力较差的情况;有的有极其严重的心理疾病、狭隘、自私心理,甚至存在暴力、自杀倾向等,使得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整体走下坡路。
2.入职准备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自身入职准备不足,有学者对参加应聘的大学生进行采访,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另外,求职途径狭窄,方向不准。不少大学生选择到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或希望通过熟人找关系获得工作,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3.存在不诚信现象
许多毕业生为了能够成功应聘,不惜伪造学历、证书、甚至履历造假。大学期间没有努力争取荣誉,考取相应证书,而是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企业信任,在工作后,能力不足情况突出,被企业发现造假,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三)职场问题较多
1.社会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一方面,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多只提供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内容的操作性,没有相应的课程用来实践,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有做兼职和实习的意愿,但选择的项目往往与最终的职业无关,盲目且没有目标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禁止学生外出兼职或实习,最终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职业发展规划欠缺,缺乏适应社会的自信心
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不够了解,职业发展要经过职业觉知期、职业聚焦期、职业沉淀期,最后到达职业释放期。即使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不代表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社会交往能力差
风云变幻的职场,没有了校园里的同学情谊,更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职场规则,与多数同事仅是工作上的关系,怎样在与学校社交大不相同的职场清晰社交显规则和潛规则,是一个需要学习和锻炼的技术。
而大学生初入社会,没有人指点,延续着大学时的社交技巧,在职场中无法适应,对于职场的认知多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能接受价值观的多元化,对许多现象不能很好理解,从而产生厌恶和焦虑。
(四)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
1.高校软、硬件教育资源的相应不足 一是高校软硬件教学资源更多针对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大学生自身就业技能的培养十分欠缺,学校虽然有毕业前的技能培训,但是在没有很好改变职业观念和心态前提下的技能培训只能是应试教育式的功利培训,这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像是一个求职工具,离我们想象的职业自觉有不小距离。
二是学校组织的实践较少,虽然有一些社会实践及实习,但是大学生的目标性较弱或是过于偏重追求金钱,学校不能提供较为正确的精神引导,导致达不到实践目的。
三是不少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过于偏向于行为管理,而针对大学生的内心成长相对缺乏,甚而对于社会化职业化与学校当下管理模式的矛盾未能较好对大学生进行梳理。
2.高校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自身职业定位模糊,虽然学校设有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但是缺乏职业及社会丰富场景感知,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定位相当模糊,并在面对真实职业环境时表现为相对单纯很多。
二是面临择业,许多大学生未得到专业的指导,一心选择考研,有逃避就业的倾向,虽然当时流入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减小,当研究生毕业时,会进入当期的就业压力中,报考研究生的就业直接压力不明显到考研增加的现象说明就业竞争增加也是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適应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3.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大学生成长规律矛盾
大学生父母对大学生的职业期待与其自身发展存在矛盾,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安稳,忽略了整体考虑大学生自身成长各阶段需要完成的成长目标。
二、学者提出的解决办法
(一)在学校教育层面
学者李双认为,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受挫、抗挫能力。学者学军认为应通过沟通训练、心理辅导、认知训练、“三自”教育、学习方法训练、实践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抗挫、认知、独立生活学习和应变能力。
学者康涌泉提出,通过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社交能力;通过提升抗挫折能力来提升心理素质;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加强课程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实践,提升实操水平。
学者吕新认为,强健体魄,多参加体育运动尤为重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提高合作、竞争、团队意识、沟通交往等能力。
黄娟则指出,素质拓展训练不仅适用于企业培训,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加强心理素质,提高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不失为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好方法。
郑祥专提出重建认知结构的策略,依托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高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淡化人生境遇,提升受挫能力,从而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力得到提升。此外施永青提出高校全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密切联系企业,加强职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
(二)个人层面
从大学生角度,王雁认为,大学生要有自觉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客观认识自我,还要培养正确的社会认知,再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此外遇到问题积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此外,唐朝华认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校方需耐心分阶段引导,学生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准备,提升人格、知识、能力各方面的素养;积极了解社会,有意识地向社会靠近;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实践,强化创新意识。
三、结语
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时问题层出,相关理论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缺少较成熟的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实践检验的方法;实操中,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实施存在过于理论化、形式化、片面等不足,未形成配套的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许木珠.高校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及应对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2]李卫平.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1(24).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第二篇】
【摘要】
本文分析关于现在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误区,探讨关于大学生出现规划误区的因素及避免出现规划误区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误区的因素;对策
1、现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误区
将职业生涯规划给忽视掉
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许多在校大学生严重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自然而然可以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也是为数不多的。还有的相关网络问卷的调查发现,在问及是否对自身制定过职业规划时,很多同学都是回答没有规划,回答有规划的学生是很少的,只有20%左右。
错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同于职业的选择
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比较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要准确的定向、自身自我的评估、职业选择、制定相关的行动方向、行动计划等几个步骤。而职业的选择,意义上指的是对于一份工作的选择而已,但是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是根据个人的爱好、能力等主要因素综合评价之后选择出适合自己并且可以胜任的工作的过程。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职业的选择只是职业规划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实际上不是等同的意义。
在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
由于现在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当下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直接的给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带来压力。目前普遍有很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着急考研,进而导致在放假或是在高校的时间内都是在不断的进行学习,并没有将求职方面的事情作为主要的考虑范围,社会活动也很少去参加。很多的大学生都存在盲目去考证或是参加一些培训等活动,却是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计划,还有的同学甚至还出现见异思迁者,看到目前社会中有哪些的职业收入高就会很想从事收入高的职业,而在过一段时间之后看到别的行业收入高,又会去想去从事另一收入高的职业,直接将自身的职业规划抛到了脑后。
错把择业当成自身的专业
在大学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择业时拘泥于所学的一些专业,其实从专业性的角度上来讲,在就业的时候选择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自然是会对以后的工作是有所帮助的,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是很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选择的都不是按照自身的意愿和选择来确定的,换句话说,现在大学生在校四年期间所学专业都有可能不是适合自身的专业,因此,如果说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第一个专业上的选择是错误的,就没必要在坚持第二个选择了,否则的话只会是错上加错。
2、导致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原因
社会因素
现在随着我国高校的精英教育转变成现在的大众教育,由原来的就业分配制度改变成现在的自主择业,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倍增,自然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对学生在指导方面不能做到细致入微。另外,我国的高校和社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义上就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实行落实的不够到位,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高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普遍存在误区和欠缺,然后只是单一的只强调一些经济收入。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的经济因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是占有重要的位置的,而且还有现在很多人在评价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时,还是会以经济状况为主来决定地位的高低。以上这些的种种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比较容易急功近利的主要因素。
自身方面的因素
首先大学生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由原来的社会中心转向为了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享受,严重的缺乏自我奉献的精神。然后很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重视度严重缺乏,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没有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职业规划上,而是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上网吧和玩游戏和谈恋爱上面,还有的学生没有重视自身的职业规划,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考研和各种活动中,其次是还有的学生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没有社会经验,就导致缺乏宽广的眼界。最后还有的学生是对自身认识程度不够,不了解自身的爱好、优势、缺点、,甚至有的学生自认为自身条件很好,做任何事情都能够轻而易举,认为工作能力很强,还有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心和自我竞争的意识。
3、大学生避免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对策
将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如一年级初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等,由于此阶段学习任务不重,可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学习。还须考虑是否要获得双学位、考研等。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强化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多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联系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找工作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寻找,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和院系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参考文献
[1]杨淑欣,鲍德媛.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研究与借鉴.
[2]王保义.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现代教育科学,
[3]张海华.从新生开始进行大学生就业辅导.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58):77-79.
[4]张莉萍,陈宪庚.对高校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0):143-144.
[5]李学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68-70.
[6]闵晓阳.试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高教论坛,2006,(2):154-157.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第三篇】
一、前言
当前社会的总体就业形势已经备受瞩目,由可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将要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降低,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供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社会学家分析,就业形势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难点之一首先集中在毕业生就业难。
在大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同时,许多的毕业生缺乏自主择业观,缺乏对自身的评估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之余,多关注社会,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去更好的练就自己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更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形势、分析自己毕业后的社会形势,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进行充足的评估。为自己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做一个客观、完整、全面的规划。这就是这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所在。
当然,我所认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仅仅是自己制定完整的步骤与目标去一步步去获得自己所想要的职业。在我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也应该包括在这么一段实现目标的时间里,怎么去改变自己,怎么来让自己得到充足的锻炼,怎样让自己获得想要的成功。
二、自身目标
自身设定目标:社会成功、职场成功的目标太过遥远,首先,还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身成功的人;并且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够适应今后的社会。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成功的人的定义,并非如今所普遍认为的在职场上或者在自己的身家上获得了多少,这只是社会上的普遍认知,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但对于个人来说,我所认知的成功是:
1.首先身体健康。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基础的一点。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校长和我们说过:一个人就像一样产品,学习不好是次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但身体不好是残品。
2.与自己的家庭与家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一个与自己的亲人都无法和-谐相处,无法正确处理自己与家人关系的人,想必在社会上、职场上都不会有很高的处事的能力。
3.至少拥有一个自己在里面小有威望、与几乎所有的人都保持着友好关系的朋友圈。至少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圈,说明你能够与别人能够正常的的交流与相处,不存在与大多数人的沟通障碍。这也是一个人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人格魅力,甚至是领导能力的一种体现。
4.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也是一个自我成功的人必不可少的一项,一个人所拥有的心理素质是否强大,是与这个人的处事能力成正比的。
一个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良好的人,能够正确的的观察到自身、他人的行为,由此分析出言行的动机,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更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同时,能够正确的分析出人的人格或者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更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一般性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自身在社会上、职场上的活动与实践。
5.拥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与专业素养。这也是人处于社会、职场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许多本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都是在学习中积累而逐渐拥有的。知识是能力的前提,为了我们将来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职业,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学这四年的宝贵时光,努力学习好自身的专业,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的专业素养,做一个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人才。作为一个学生,学业对我们来说永远都应该排在第一位。
6.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与除专业外的一定的特长。也许有的时候,一个人广泛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比你的专业能力更为实用,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维系自己与他人纽带。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特长,会提高你个人整体的素质与形象,在自己今后在社会的发展,在职场的打拼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三、自我评估
(一)个人分析:本人品行端正、善良且有社会责任感。性格相对而言的外向,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身处三四个相处较好的朋友圈,交友广泛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深交朋友。脾气好,有足够的耐性。性格多样,在不同类型的朋友面前表现不同的自己。偏爱安静同时也偏爱热闹,有时喜欢安静的一个人做一些事情,例如散步、看书、听音乐、写东西;但有时也会很喜欢和一帮朋友一起玩闹,谈天说地。无论是怎样的状态,都能让我感到舒心。喜欢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敬佩李承鹏、韩寒等人,有些愤青。
兴趣爱好:喜欢看书、听音乐、写东西、唱歌、散步、聊天,喜欢文学、历史、心理学、音乐。但是无法学好理科。
(二)个人缺点:做事无毅力,无法长时间坚持。偶尔脾气暴躁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方向感与目标,感到茫然。只能把有兴趣的东西学好。自控力差,无法遏制一些消极的想法。
(三)价值倾向:我渴望能力能受到肯定,希望能有不受条规限制与拘束的发展空间,乐意与正直却又懂得变通、有社会责任感与自身自责任感、上进心的人交往。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在大学的学习,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的价值倾向。
四、大致规划
(一)大学期间
1.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为自己的身体做一定的体育锻炼。注意各方面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尤其是自己的专业课程,考到英语四级证书与一些相关证书,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3.维持与家庭家人的良好关系,即使在外求学,也要培养自己与家人的感情。
4.广泛交友,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建立一个庞大的交际网络。但是要懂得认识他人,更应该明确他人的性格与人格是否值得交往。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的关系,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5.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更加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6.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学会抓住机会让自己得到一定的锻炼,加强自身心里素质与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今后出到社会做好全面的准备。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喜忧参半,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是经济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崛起,虽然也包含一定隐患,但在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情况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必将成为一个新兴的潜力市场,其经济与管理类行业在中国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如今不可回避的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并且,近年来,经济与管理类的专业一直处于填报大热的状态,当前社会上经济与管理类的毕业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因此,作为一个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做好社会环境的规划与职业分析的前提下,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的人,今后才能增强自己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
五、反馈与调整
自己所制定的大致规划中,有很多条都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并且目前一直有所落实。如果其中有预期未能达到,便尽力而为,或者及时调整或者重新制定自己的整体规划,能够较好的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需求。
六、结束语
这些就是我在大学里对自己的规划,当然也囊括了今后自己在社会一定的分析和规划,虽说并没有很详细,也没有很明确自己今后在职场上的目标。但是做出一份规划很容易,但是具体实施却并不简单。
所以在这篇职业生涯规划中,我选择的规划重点突出在大学阶段,对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培养上。并不是说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你所学的专业,在今后的工作上一定会用到,所以在还没有能够大概能够看清未来的经济形势与自身职业生涯之路的情况下,我觉得我更应该努力把大学的四年走好。并且让自己能够在大学四年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今后的职业之路做好最完善的准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实现还是要靠自己,无论将来社会的形势是怎样的,自己的心境和所希望获得的东西有了怎样的改变,但是只要自己做好了准备,以后的路上所遇到的,自己应该都会有能力去应对。
理想。事实上,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知识有的人可以学会遗忘,有的人却在坚持。做好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便是我选择坚持的第一步。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第四篇】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整体社会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Super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力图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
职业决策职业生涯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尝试期((1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
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
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
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职场等。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自己。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指导他们顺利的向职场过渡。本文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顺利地走向职场。
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和家长、老师多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
学校应该及早转变观念,变“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设相关课程,多举办讲座、活动,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增设相关咨询机构,指导各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努力完善其功能。根据毕业生专业和个性特征提供详细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