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最新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一篇】
前段时间学校党支部给每个党员发了一本《谈治国理政》的书。翻开《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浓浓的书香气扑面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一文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回忆的画卷,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我们党永远年轻。十九大以来人民领袖在上海嘉兴瞻仰我们党一大会址,并在红船上共话建党初心,追忆历史、展望未来,丰盈思想、沉淀力量,弘扬“红船精神”。
小小的红船承载我们党的历史开端,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我们党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已成为我们党员的必修课。我们党的奋斗史,凝聚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印刻着我们党的艰辛探索,是我们党员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回望我们党曲折前进的征程,才能深刻认识到如今新中国新时代的来之不易;回首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征途,才能高瞻远眺未来。我们要始终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之苦,深悟当下之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坚守初心本色,勇担责任使命;坚持人民立场,永葆为民之心,从历史中汲取党性之力,从历史中凝聚党性之魂,让初心薪火相传、把责任铭记在肩,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服务当下、增强为实现十九大的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武装全党。无论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都是厚植党员干部的理论之基,增强党员干部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本领。看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他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真知灼见,彰显了我们党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最权威的教材。我们要将理论学习作为增强政治品格的首要任务,作为坚定政治信仰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政治素养的终身追求。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总结经验,凝聚力量。正是我们党对实践的探索,给予他们力量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愿我们党员干部,都能不忘初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一名党员,我们要不忘初心,不忘历史,学习历史,学习红船精神。在工作中把“红船精神”那个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并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理想,认真学习领悟理解,把教书育人作为我们毕生的追求,放下身子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上海我们党的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是我们党的根所在。我们教育工作人员要从中学习“红船精神”,服务于党的教育事业。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二篇】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图为2020年7月3日,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书城,市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专柜前专心阅读。中新社发 孙凛/摄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图为2020年2月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民在一家大型超市内挑选蔬菜。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将习近平同志79篇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通过细致阅读习总书记1篇篇重要文稿,我对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结合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谈几点读书体会。
一、明确今后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一条足迹坚实又特色鲜明的道路,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量论述,让我们认识到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这条路来之不易,是中华民族在持续探索和深刻总结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明确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作为拥有13亿多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如此“体量”的大国,如此复杂的国情世所罕见,解决这些难题没有先例可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中央领导集体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破解发展难题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中坚持提现党中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共同推进的理念;促进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炼,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名团结奋斗的品格。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实施,充分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人民基础,同时我感受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执政为民的信念,工作作风上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四、掌握推进工作的思维方法
一是学习掌握全局思维,把握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通过学习,我体会到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分管工作在整体工作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从细微的工作中推进全局工作,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多做利于长远的基础工作,努力把各项事业抓好抓实,二是学习掌握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看问题,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对任何形式都要客观的判断,既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看到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既不为一时的困难所迷惑,也不为一时的成绩所迷失,努力保持冷静的头脑。
五、加强拒腐防变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推进。在此基础上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的保障机制。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更加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始终保持政治本色,防范风险,坚持守住作为合格党员的底线,工作生活中都要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精神,把清正廉洁、反对“四风”作为基本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四篇】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中青班的必读书目,由于一直在基层,内心更关注农村工作。此书第2篇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1篇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文章中提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而浙江省已在2015年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户,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字面上来讲扶贫这一话题并不是浙江工作重点实际,其实不然,这更意味着,浙江扶贫工作已经从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转移到“融入和共享”的发展问题,转移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
以温岭为例,下有村集体福利,上有政策兜底,比如“五保户”每月有702元补助,远远超过4600,但还是有很大一个群体因弱、因病、因残而给家庭造成比较大的经济负担,更有一群人时刻“等待着”被扶持。
三年前我在下乡期间走访一贫困边缘户,父母都是弱智无劳动力,儿子健康但是嗜赌,女儿脚残疾但是在新河绿驹打工,全家的劳动力只有女儿。儿子和女儿对生活的区别让我想到:
政府扶贫要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创业平台、开展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比如在农家乐、来料加工点设立爱心岗位,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户提供就业,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确保精神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