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关于中医馆建设方案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64623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中医馆建设方案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医馆建设方案1

近期,定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定陶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菏定政办发〔202-〕14号),现将《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方案》起草背景

为全面推进我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02-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鲁卫中医药字〔202-〕10号)文件要求和市卫生健康委有关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建设标准、责任分工、阶段安排、工作要求共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遵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区镇(街)联动”的总体要求,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全区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是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中医药科室为骨干,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使我区中医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中医药服务队伍,基本满足广大居民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推动全区中医药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第三部分是建设标准。创建标准确定八项内容包括:基层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基层中医药工作保障,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基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监督和考核,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等。

第四部分是职责分工。区卫健局为牵头部门,负责协调创建工作的开展。

区卫健局:具体负责区政府关于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部署和政策的落实和监督。组织实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协调政府各部门,收集整理各项资料,开展督导检查;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工作措施。

区发改局:负责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推进中医药事业的资源配置,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医药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

区财政局: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政府投入政策,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

区人社局:负责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政策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区医保局:负责研究制定相应倾斜政策,引导城镇居民应用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区委编办:负责健全落实中医药管理体系和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编制计划的制定。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药品市场监管,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督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切实履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职责,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全镇(街道)总体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辖区内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做好创建工作。

第五部分是阶段安排。根据创建周期安排包括宣传发动阶段,自查整改阶段,检查督导阶段,整合材料申报阶段,省评审验收阶段,国家评审验收阶段等共计六个阶段。

第六部分是工作要求。《方案》提出一是强化措施,加强协作;二是对照标准,抓好落实;三是巩固成果,强化基础。确保创建工作顺利通关,推进中医药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三、《方案》主要特点。

《方案》提出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标准、确定责任分工,对定陶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将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健康平稳发展,符合中医药发展的规律和特色,符合健康定陶的发展规划。

中医馆建设方案2

为了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医院决定开展重点专科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目标

根据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确定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为中医重点专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过1至3年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确保康复医学科进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力争进入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骨伤科进入荆门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使其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三、建设内容

(一)制定实施方案。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检查细则》(见附件)要求,结合专科发展实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和建设计划,报请医院审核同意后开展建设。

(二)开展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和平台,有计划地选送专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到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培养,逐步形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周期内至少选派1名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1年以上、3名业务骨干培训进修6个月以上。

(三)改善基础设施。在床位、人员、设备等方面对专科建设给予倾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高学术水平。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要制订专科3个重点病种的诊疗规范,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不断完善。开展学术交流和专科临床经验收集整理,研究开发至少1种特色疗法和1-3种中药院内制剂。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质量管理,建设信息平台,建立监测数据库,开展专科3个重点病种医疗质量监测,提高临床疗效。

四、申报

康复科、脑病科、骨伤科对照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备齐各种软件资料,填写申报表,医院根据要求选择基础较好、有技术优势和发展前途并能带动医院发展的中医专科分别向省卫生厅中医处及荆门市卫生局申报。

中医馆建设方案3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得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馆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得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大力培育与传承中医药文化得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得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与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得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得中医药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中医馆环境与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得房屋布局与环境得绿化美化,计划以二楼六间业务用房约120平米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得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得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与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就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得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得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得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得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与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得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得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得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得先进性与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得理念融入中医临床得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得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得信誉度与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得满意度。

2、提升我院得公众形象与品牌价值,提高我院得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得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得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得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得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得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与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得比例,增加中草药得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得总体要求,结合中医馆得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馆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得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更新中医药设施设备,促进中医馆快速发展、

1、对中医馆100平米得业务用房进行装修装饰,体现传统中式风格与文化特色、

2、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购置智能电炙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服务能力。

以上就是我院对中医馆建设得一些思路与想法,在场馆建设、设备配备、人才招聘、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主管局得大力支持,结合卫生院得实际情况,中医馆得建设大约需要2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中医馆设施、设备与中医药文化展板,然而资金有限,恳请主管局给予大力支持,我院一定会按相关要求与程序,严格管理与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得中医馆,为当地与周边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得中医药诊疗服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保障。

中医馆建设方案4

一、背景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公益活动为主,第二阶段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主,为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在深入总结“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

二、目标

(一)普及中医药知识方法,促进民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10%,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二)增进社会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营造更加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初步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体系和机制,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二)明确分工,上下联动,中央地方各负其责。

(三)总结经验,维护品牌,创新活动内容形式。

(四)线上线下,互动合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

(二)承办单位。

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牵头。

五、主要内容

(一)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平台

1.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的形式,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

2.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联合教育部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3.实施中医药新媒体建设工程。开通中医药科普微信、微博,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网站、栏目或频道,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及社交网络、电子阅报栏等新技术新手段,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范围。

4.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联合相关媒体,组织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共同打造中医养生类节目(栏目)的品牌。

5.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场馆。遴选推出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场馆,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传播平台,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实地体验。

(二)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理念

6.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依据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中医药健康教育基本内容,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中医药养生防病知识。

7.创作推广中医药文化作品。组织创作一批富有艺术魅力、体现价值追求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制作推出一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中医药科普作品,征集推广一批具有中医药元素、内容生动、易于传播的中医药音像作品,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影响,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转化为便于民众理解、掌握和应用的中医药养生方法。

(三)倡导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行为

8.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公共场所义诊,义诊进社区、下乡镇,国家医疗队赴重点地区义诊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服务群众。

9.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宣传活动。以“中医健康你我他”为主题,依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则,开展全国大型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通过设立讲座区、展览区、义诊区和体验区,推广中医药的理念、知识、方法和产品。

10.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以“生活处处有中医”为主题,围绕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以及《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设计赛程和题库,组织各界共同参与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向全社会宣传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内容。

11.组织开展全国悦读中医活动。以“悦读中医健康中国”为主题,以“传播中医文化助力全民阅读”为目的,围绕中医药图书、报纸、期刊,组织中医药院校师生、行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共同参与活动,向全社会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行业内的品牌活动。

12.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组织专家深入社区、农村、部队等,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讲授中医药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

(四)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保障机制

13.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掌握全国乡村、社区、家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基础信息和全国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14.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遴选培训,造就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管理人员,建立一支适应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15.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形成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的强大合力,多部门联合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发挥好专家的指导协同配合作用。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活动组委会负责领导“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实施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中国中医药报社组织协调办公室日常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组织实施中医药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国中医药报社负责组织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宣传活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负责组织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和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按照《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年)》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在广泛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论证活动可行性的基础上,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加以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各有关单位和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承担具体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鼓励社会捐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广辟资金投入渠道。

(三)强化督导考核。认真总结、及时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社会影响,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民生。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活动的开展情况于每年12月31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地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

中医馆建设方案5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年中医药发展省级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要求,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满足居民中医药服务健康需求,确保完成“十三五”期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目标任务,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经局党委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填平补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项目建设,改善群众中医药服务环境和体验,开展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方便社区群众就近享受规范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项目范围与内容

(一)项目范围

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项目内容

1.改善中医诊疗环境。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

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

2.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诊疗设备配备标准,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按程序接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健康信息平台。

3.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机构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区中医医院组织本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开展不少于2天的中医药服务培训。

4.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确保能安全有效开展和规范化操作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以及中药饮片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详见《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区卫健局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区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项目单位要制定项目工作实施计划,报区卫健局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

(二)资金安排

202-年省财政下拨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专项经费共20万元,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其中15万元划拨入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

5万元划拨入市区中医医院,用于开展全区中医药人员培训。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xx年12月底前全部执行完毕。

五、项目监督与管理

(一)项目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同时加快项目执行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完成后做好自评工作。

(二)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开展评估,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区卫健局将把项目建设工作纳入项目单位年度考核,项目执行实际效果将作为今后安排相关中医项目资金的依据。

(三)项目单位要切实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归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66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