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红色文化参考文献范例【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2792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红色文化参考文献范例【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红色文化参考文献【第一篇】

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走进贵州遵义,一个个熟悉的红色文化场馆,时刻提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这是一座革命之城、转折之城。

每逢节假日,这些场馆里随处可见一群戴红领巾的讲解员,他们用稚嫩的童音,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们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近年来,遵义教育系统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用革命传统教育立德树人,带动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让红色基因在这片革命热土上代代相传。

传承红色基因,课堂内外润物无声

“一颗红心,永远向上”。寒假前一天,记者来到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红军小学。透过迷迷蒙蒙的烟雨,主教学楼上的红色校训分外醒目。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身着红军服饰,神态自若、仪态大方,11岁的唐鑫娓娓讲述家乡的长征故事,不时还引述经典革命诗词。在这所小学里,像唐鑫一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为了做好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娄山关红军小学联合镇里5所学校,充分发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编写了一套囊括故事、诗词、音乐在内的红色校本教材,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之中,让长征精神渗透到学生成长教育的全过程。

“要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从教20年,冯小丽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是少先队辅导员,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红色文化,她和同事们还设计了许多课外活动,“冲破封锁线、运送军粮等模拟活动,都是我们的特色体育项目,就是要让同学们养成不怕吃苦、团结协作、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2017年,遵义市启动“长征故事进校园”项目,以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播下精神种子,传承红色基因。经过3年努力,遵义累计培训德育校长、骨干教师640名,培养出近800名小小宣讲员。

用活红色资源,思政课实力“圈粉”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博士生,吴儒忠201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远在贵州的遵义师范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老师,“认定了这方热土一定能让我学以致用。”

“走出校园,到处都是绝佳的现场教学点。”吴儒忠尝试以长征文化为视角,鼓励学生们自主重走长征路、参观博物馆或者红色遗址,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实践课题设计调查,探寻书本之外的红色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习体验感,更有利于启迪年轻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思考。”吴儒忠说。

遵义师范学院还把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编写了《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长征精神》等特色教材。“这些课生动有趣,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意识、进取之心。”作为一名电气专业的工科生,梁智超上思政课的兴致一点也不低于专业课。他说,从红色文化中能领悟出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

“每年都有一大批毕业生奔赴基层工作,红色基因将成为他们踏实走好人生路的不竭动力。”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波介绍,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红色育人”已成为最鲜明的办学特色。2019年,学院有3名思政课教师获省级、国家级奖项,其中1人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融入红色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以前主要靠课本和影视剧来了解那段峥嵘岁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红色文体活动后,我们主动学习红色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黄光景是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初三学生,课余最喜欢跟父母及同学探讨红色革命历史,对英雄故事、经典战役更是如数家珍。

为了将“红色遗址”搬进校园,2016年,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在启用新校区时,特意搭建了一个红色文化展厅。“围绕长征主题,学校每年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合唱大赛等红色文化活动。”校长邹洁说,学校利用遵义红色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经过长期努力和不懈培育,遵义市各级各类学校围绕红色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红色校园育人特色。如今,全市大中小学校正通过创办“红色之声”广播站,组建“红色艺术团”,开展讲红色故事、演长征故事、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走进学生课堂。

“体验才是最好的传承。”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曾润云介绍,为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遵义正在建设一个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并依托其持续开展长征故事进校园工作,打造全国知名德育品牌,以培育更多有文化、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遵义人。

红色文化参考文献【第二篇】

红色旅游资源是遵义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遵义旅游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结构单一等问题日益彰显。本文在整理分析遵义主要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遵义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促进遵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许多红色文化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在革命斗争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实事件、革命历史遗迹及纪念地(包括革命圣地、革命根据地和领袖人物故居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开发成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旅游活动。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是红军长征时期“遵义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向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成为遵义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网络检索与实地调查发现,遵义红色旅游在知名度明显低于其他红色经典景区,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在开发、管理和保护各方面也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析,诊断目前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能为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遵义红色旅游资源条件

红色资源众多、知名度高是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为了进一步促进遵义红色旅游发展,文章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角度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析。

(一)物质文化红色资源

遵义作为一座以红色文化闻名世界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遵义中央办公厅于2004年颁布的《纲要》中,将遵义列为了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遵义就是其中一条,而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中遵义拥有7个。

由表1可以看出,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遵义市市区就有较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又以遵义会议会址最为著名。此外,风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革命烈士园陵等旅游景点也是重点的旅游景点。另一方面,遵义地区所有的红色旅游景点中,都辅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作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遵义的森林覆盖率达49%,同时遵义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使得遵义红色旅游不存在季节性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资源

物质文化资源带给大家的是一种表面的感受,而非物质文化资源却能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发,遵义红色文化资源除了物质文化资源以外,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资源,现今还流传下来的有红色文化故事、诗歌等。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见表2),给遵义的红色旅游发展增加一定的独特性。

二、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虽然遵义地区对红色旅游的发展有了较高的重视,但由于之前或者是特殊时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导致了许多的遗迹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景观破坏非常严重,而有的虽然有一部分还保存完好但也急需修缮,否则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将会面临覆灭的危险,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众多物质红色文化资源当中,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街等保存相对完整。较有特色和意义的赤水市枫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因缺乏修缮和管理破坏已经较为严重。海龙囤遗址已经被破坏面目全非,相关部门于2015年对其进行了修缮并且对外开放。红三军团司令部如今已不复存在,彭德怀和杨尚昆旧居已经被改建成民房,这样的破坏程度是已经没有办法进行修缮和重建的。

(二)红色旅游景点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异常的激烈,尤其是第三产业,旅游业是属于第三产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因此要想较好的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面对的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我国各地的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五花八门,加之遵义的红色旅游产品非常的单一,这也给遵义的红色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遵义的发展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这就需要遵义地区在进行红色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积极地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的红色旅游发展经验,再因地制宜的打造符合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三)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充分了解遵义的客源市场情况,能更有的效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及旅游策略的制定。按游客客源地来看,遵义的游客客源地主要以省内游客和川渝地区为主。

如图1所示,遵义地区的游客客源地主要集中于贵州省省内以及临近的重庆和四川等地,其中贵州省内为最主要的客源地,占到所有游客总量的%,其次是重庆占到了%,然后是四川占到%。这与遵义的地理位置和宣传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宣传力度比较小,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能够广泛覆盖到更多的地区,所以贵州省内的游客数量是最多的,遵义离重庆比较近,所以重庆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多。所以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想要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就需要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能够对遵义的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三、促进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恰当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保护意识

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只有保护好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才能为该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等多方面原因,许多物质红色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物质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阻碍了遵义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针对还没有开发的资源,管理部门与开发商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二者间的关系,对已开发的景点需要做好后期保护工作。同时对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应加强相关教育,形成保护资源的良好氛围,促进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遵义红色旅游营销力度

遵义在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量大、品位高的优势,但由于旅游发展基础差等因素影响,与其他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相比市场接受度较弱,为扩宽市场占有率,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上加强营销。如依托遵义深厚的酒文化、茶文化在各类博览会对红色旅游进行推介。在“互联网+”时代除了通过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还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介遵义红色旅游的相关信息,加强对相关网站的建设或者开发一个app软件,建立与旅游者的无障碍交流平台,为广大游客提供最新信息和旅游指导。

(三)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

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之所以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产品结构单一、体验项目少、观光类产品多是。增加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必须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增加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建立长征文化体验基地,目前已经在遵义会议会址后面修建了红军街,游客游览完会址后可去红军街购买民俗特产、品尝遵义特色小吃等。为了加深游客的体验,有必要在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长征时期黔北人民的生活方式体验基地,使游客在游览会址后还能够加深情感体验。其次排练出相应的情景演出或者是歌舞表演,再现当年红军长征时的历史文化故事以及遵义的其他文化,使游客深度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对有条件的景点可以策划面对高端旅游市场的动态旅游体验活动,如在赤水河畔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设计旅游线路让游客着红军装亲身体验四渡赤水时的情景,在遵义会议及红军街可以让游客体验当时会议的整个过程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深度。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工商学院旅游系)

红色文化参考文献【第三篇】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外服党委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1篇又1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红色文化参考文献【第四篇】

近年来,很多人选择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出游方式。在游览祖国的美丽河山,观赏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感受红色圣地革命岁月的激情。

参加红色旅,增强历史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是5000年华夏文明史的延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历史遗迹展示出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每年重要纪念日,或逢“黄金周”等旅游旺季,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就吸引了大量旅游者。通过这些红色旅游,我们可跨越时空,参观地域景观、回顾历史背景,学习历史知识,激发我们的斗志。

参加红色旅游,提高文明意识。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都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觉悟的真实写照,诠释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价值追求,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给人们带来美好而惬意的心情。然而旅游中,少数人却做出不文明的言行。有的做出违背公德之事;有的不够爱护环境;有的乱写乱画;有的乱扔垃圾也不收起;有的面对交通拥堵互不相让;还有的景区商家出现价格欺诈,导游误导游客购物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旅游中应当拼弃的。要做到文明旅游,在旅游中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增强爱国情怀,提升个人品格修养,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参加红色旅游,提高文化底蕴。民族气概、理想信念和博爱情怀等都能在红色旅游中得到传承和升华。通过红色旅游,使道德文化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可以学习历史,提升文化素质。在游山玩水、观潮听涛中学习革命先辈创业精神,感受和谐盛世和国泰民安给人民带来的幸福与尊严,让红色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和文化“菜肴”。

通过参加红色旅游,在参观祖国山川美景、历史名胜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达到“寓教于游,寓游于教”的目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4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