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409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第一篇】

1、考评全区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及省市级实验小学,采用平时抽查和集中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学年至少集中考评一次。其他小学由各教育中心校按此标准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报局备案;

2、被抽查学校的积分以集中考评与抽查得分综合积分,平时抽查和集中考评的分值各占50%。

3、考评的具体办法是:听取学校领导汇报,查看校舍、校容校貌,查阅有关档案资料,问卷调查或测试,召开师生座谈会,观察师生活动,德育信息上传、各种德育资料上报、德育工作会议出勤等。

二、奖惩办法

考核结果计入学校教育管理考评积分,并作为评选德育先进集体(学校)、个人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积分低的学校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三、说明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1)严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2)教职工有违法违纪受处理,学生有违法犯罪的;

(3)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因失职造成责任事故的;

2、本考评方案从2007年3月开始执行。

3、本考评方案将根据我区的工作实际不断加以完善,并逐年修改,以便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推动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走向规范、深入、科学的发展之路。

贾汪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细则

考评内容与分值

分值

得分

积分

检查

抽查

1、按要求成立了德育处,人员到位德育工作分工明确(2′);德育工作计划、总结齐全(1′)。

3

2、能利用校会、宣传橱窗、升旗仪式和各种比赛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明礼仪、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校会每月召开一次,校会议程、讲稿、照片等资料齐全(1′);有宣传橱窗,每月进行一次更换,有底稿、图片资料记载(1′);有规范的升旗仪式,有旗手、护旗手安排纪录,国旗下讲话记录(1′);各种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2′).

5

3、能利用晨会、班会、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教育。各班级晨会纪录齐全(1′);班会、主题班会(每周一次)备课齐全(2′),学校有检查、有记录(1′)。

4

4、建立班主任月考核制度,有详细的考核材料(2′);建立班主任培训和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布置工作、进行培训或经验交流,有培训材料,有会议记录(2′);班主任津贴能按时发放,无拖欠(1′);班主任手册记录齐全,学校有检查、有记录,并纳入对班主任的考核(1′)。

6

5、建立文明班级考核评比制度,有考核评比细则(1′);有每日检查记录,有周汇总,有月评比结果,有月文明班级表彰记载(2′)。

3

6、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住校生管理制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违纪学生处理办法,文明学生、校园之星评比办法,并有检查、评比、处理、表彰等过程资料记载(3′);学生仪容仪表端庄大方,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女生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各类饰品,举止文明、待人礼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有良好的校风(2′)。

5

7、长期坚持学科德育渗透,有制度、有检查记录(1′)。开展读书活动,有必读书目,学生阅读规定图书每学期不少于2本,并建立了读书笔记(1′);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征文活动,有征文,有评比结果,有表彰材料(2′)。

4

8、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学生有心理健康教材(1′);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集体心理健康讲座(1′);建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室内的布置符合要求,各种制度齐全(1′);有心理咨询纪录;无各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事故发生(1′)。

4

9、认真推行“全员育人责任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教职工的考核(1′);能同各工作岗位签订全员育人责任状(1′),岗位育人职责明确,制度上墙(1′);能认真实施德育导师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1′),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有辅导安排、辅导纪录(2′)。

6

10、成立了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2′);制定了自我管理章程、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各岗位工作职责(2′);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检查和活动,能较好地开展工作(2′)。

5

11、能成立广播站、小记者团、学生社团等学生自育组织(1′);组织内部章程、目标、计划、职责健全(1′);能积极地开展各种自育活动(2′);能积极开展自育之星评比活动(1′);广播站每周播音不低于2次,每次播音的广播稿齐全(2′)。

7

12、能认真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制定评价实施方案(1′);能按要求做好宣传公示、评价、填写表格和资料收存工作(2′);学生成长记录袋按要求建立、保管(1′);推行学生操行评语改革,学校有具体要求,有检查记录(1′)《素质报告书》填写认真,符合要求(1′)。

6

13、重视团队建设,各种制度健全(1′),按规定发展团队员,手续齐全(1′);能按要求开展各种团队活动,资料齐全,有活动图片记载,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2′);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先进团支部(雏鹰中队)、优秀团队干部、优秀团队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活动(2′)。

6

14、能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1′)。在校园内有放大的校风、教风、学风要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内容,刻写、张挂在醒目处(1′)。校园、墙壁、室内等处张贴、悬挂伟人名人像、艺术作品、师生作品等(1′)。对办公室、教室、寝室文化氛围浓郁,有基本统一规范的要求,效果好(1′)。

6

15、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有学校讲稿、班级讲稿,有活动过程材料和图片记载(2′);有班主任家访记录(1′);有稳定的校外德育教师队伍和德育教育基地,并正常开展有关活动(1′)。

4

16、重视教师师德教育,有政治学习纪录(每学期不少于10次)(1′),能够按照《徐州市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每学期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一次考核(1′)。学校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职工热爱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2′)。

4

17、农村学校能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城区学校能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个人资料详细(1′);制度齐全(1′);能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有相关材料,和图片记载(2′)。

4

18、能重视德育信息上报工作,德育信息在各级报刊、杂志和网页上采用率较高(学校提供)(2′);能按要求上报各种德育材料(以局统计为准)(2′)。

4

19、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方案(1′);有学期工作计划、总结(1′);有创建过程性材料(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2′)。

6

20、重视德育研究和改革,积极参加区“两制”课题研究,有德育研究课题或“两制”子课题(2′);课题内容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德育、获奖等)(2′).

4

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第二篇】

关于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用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要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二、主要内容和做法:

1、教育内容:

《宪法》、《国旗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卫生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本校自编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常规教育管理要求》。

2、师资力量:

学校所有教师为普法工作基本师资。学校主任、班主任都要成为学校“法律明白人”。×××老师为我校兼职安全教育员,负责全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再聘请荫子派出所的×××同志为治安副校长,负责对全校的法制教育进行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参与法律培训;举办班主任法律学习班,使他们具有初级法律知识,逐步养成依法管理班级习惯,能解答一些简单法理。从而形成校级——班级——外聘三级师资力量。

3、教育时段:

⑴每学期,邀请治安副校长作一次社会及学校周边治安情况报告,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⑵每年的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邀请综治副校长分别与教师、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

⑶周一升旗仪式,结合上级要求或学校实际,安排有关校领导讲话。每学期不少于五次。

⑷每学期教导处要安排两个课时,由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⑸晚点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主任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法规教育。

⑹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班队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4、教育阵地:

(1)互联网。根据法制教育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上网学习。

(2)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二、四下午1:30~2:00由各班选派的小播音员轮流播出,内容由各班小记者采编,并经由学校德育负责人审核。

(3)学校 宣传栏。由校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资料,学校相关活动照片等。

(4)班级板(墙)报。由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配合上级、学校要求,在“法制”专栏上登载相关的活动要求、案例、警言等。

5、教育形式:

⑴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普法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培训、测试,使教师学法守法,并能依法施教,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

⑵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争戴雏鹰奖章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争戴环保章、小回收章、清洁章、消防章、法律知识章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中受到法律熏陶。

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小雏鹰活动”;配合消防部门,开展“11·9”少年消防警校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维权行动日活动等。

⑷家长会。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向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三、态度与决心: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合理安排,长年坚持,定期研究和落实,不断探索新思路,拿出新措施,使法制教育工作连年上台阶。

××完小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0__.3

附:

××完小

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荫子派出所副所长)

××(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

成员:×××(政教处主任)

×××(教导主任)

×××(安全教育宣传员)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第三篇】

一、做好讲解员。全县的学校布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等,赵大志心中都有一笔账,在全市组织的各县市党政领导在翼城的观摩会上,每到教育系统,他作为第一讲解员,给与会人员讲解。

说是讲解,也是汇报。赵大志在汇丰幼儿园的重点工程观摩会上讲解过,在每年高考期间翼城三中的监控室给县领导讲解过。一是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讲解,二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讲解,三是对县教科局制定的政策、方案、规划、制度的讲解。他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经历就没有表态权。正是因为他的讲解清晰,教科局的一些制度、举措、办法才得以政令畅通。2013年是教育系统打造“高效课堂”年,赵大志多次在局机关会议和全县校长会议上宣讲:打造“高效课堂”,要在全县教育系统行动起来,首要解决的就是教师们的理念问题,只有思想上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高效课堂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为他的耐心讲解,“高效课堂”的理念才深入人心,校长、教师们的思想才被深深触动,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高效课堂才得以在全县各校扎实推进,师生的减负行动才全面落实,课堂也焕发起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才得以真正提升。这就从根本上激发了教育的发展活力,推进了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做好协调员。长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感受到的是教育工作者仍属于弱势群体。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县委、政府的关心,也离不开涉教部门的支持。每年为给教育部门招聘数量适当的教师、更优秀的教师,赵大志都要向县委、政府领导请示、要与涉教部门协调。市委市政府考核县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涉及到县委、政府两办、财政、国税、地税、人社等部门的配合,赵大志做好方方面面协调工作,保证了协调会的效果。

工作即协调,协调是一种能力。在赵大志的协调下,临汾市委、政府对县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考核顺利完成,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在翼城胜利召开。环境的协调就是为教育上供应保证正常运转的经费和教师数量。因翼城县2003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没有招聘教师,教师短缺较大,为补上缺口,赵大志与县上领导、涉教部门协调,连续三年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400余名。他呼吁建立翼城县招聘教师的长效机制。2013年,经他多方协调,又再次为农村学校补充本科以上学历教师6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9人,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在县域经济持续低迷、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经他多方协调,投资1269万元的翼城三中标准化操场、翼城二中宿舍楼建设工程如期兴建;投资140万元的中卫完小教学楼加固工程和西下坪小学教室建设工程按期完工;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汇丰中心幼儿园及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于2013年9月份投入使用。在他协调之下,各项教育经费有效落实,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为翼城教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调解员。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教育上长期遗留的问题很多。有些是在职教师存在的问题,有些是退职教师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着所代班级的教育质量,也可能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认识上的偏见。赵大志说过:我的办公室门是敞开的,有问题、有困难直接找我。他认为:只要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角度考虑,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的立场,能 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列出时间表,定期解决。只有教育上的问题越来越少,全体教职工才能人心思齐,人心思稳,教育才能科学地发展,和谐发展。某校有一位教师因与领导有隔阂,产生情绪上的不满,想调动工作。经他调解,稳定了这位教师的情绪,化解了其与领导的矛盾,打消了教师顾虑,安稳了教师工作,保证了学校教学的有序开展。

四、做好审稿员。翼城县《教育月刊》自2011年创办以来,就牵动着赵大志的心,从刚开始的周刊到2013年变革为月刊,就提出不少的建议和意见。他深知翼城县《教育月刊》的编稿和发行,是宣传教育的一扇窗口,也是展示翼城教育的一张名片。他发挥自己长年在政府办工作的优势,对材料把关、审稿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对每期教育月刊都过问准备情况。2013年《教育月刊》的合订本,就是对翼城县2013年教育工作的最好总结。而发往上级媒体的稿子也必经赵大志的终审,3年来,经他审阅,有60多篇通讯、消息等稿件在《山西日报》《政府法制》《山西教育》《青少年日记》《临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有力宣传了翼城教育,扩大了翼城教育在全省、全市的影响力。

五、做好督导员。工作有安排不落实,等于零;工作只布置不检查,等于零。赵大志要求每项工作有督查,每件事情有回应,做好每项工作全过程的督促、指导和检查。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必组织对学校开学情况的检查,他本人也亲自检查并了解各组检查情况。夏季早晨天亮得早,在学生上早自习前,他一人到过翼城中学、翼城四中等校进行随机督查;上班期间一有空闲,就自己开车到乡镇学校,检查学校办学行为是否规范,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教科局有许多新举措都来自于他自己督查发现的问题。如乡镇教师短缺、音体美教师不专业、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外业务活动不丰富等等。可以这样说,是他的亲历督导,找对了问题,把准了脉博,寻求到了良药,医治了教育系统的好多顽疾。当他得知近年来全县教职工没有统一组织过体格检查时,决定划拨70万元对全县教职员工进行了免费体检。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第四篇】

[关键词] TPACK; 高校教学; 实施;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利桃(197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E-mail:。

引 言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针对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即TPACK)的新概念。相比于彻底否定传统讲授式教学的WebQuest 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整合)和TELS模式(把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的课内整合)而言,TPACK模式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强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和监控作用。TPACK关注“教师所需的知识”和“教师在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关于TPACK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其内涵、特点和研究进展等理论层面的分析上,[2][3]实践方面的研究比较关注职前教师的培养[4][5]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6]而对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更加灵活的高校教学关注较少。本文将基于TPACK整合模式的优势,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具体阐述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TPACK整合模式

(一)TPACK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TPACK原为TPCK,即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首字母,意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该概念的提出借鉴了美国学者Shulman的教师知识分类,并基于对教师知识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情境性的分析,认为好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对技术如何与教学法、内容相关联的理解,因此有必要探讨教师将技术整合于教学所需知识的核心特性。[7]

在教师知识中,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简称CK)、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简称PK)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简称TK)这三种主要的知识形态呈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TPACK的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框架,而处于该框架核心位置的便是上述三种知识的交集,即TPACK或TPCK,如图 1 所示。[8]

图1 教师的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

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又被称为学科教学知识。Shulman认为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脉络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但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并不仅仅是以上六种知识的简单相加,而必须在“教学推理行动”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经过“理解、转化、教学(实践)、评量(评价)、省思(反思)”的反复循环,才能逐步形成和提升。

技术—教学法知识 (TPK )是指关于技术在教学和学习情境中的存在形式、使用要素和作用效果的知识,包括了解可完成某一特定教学任务的种种技术手段,选择最恰当的且当前可用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可支持的教学策略等知识。实际上,技术—教学法知识就是在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知识。

技术—内容知识(TCK )是指关于技术与学科内容如何相互作用的知识,即教学资源的知识。先进的技术意味着能够支持更多变、更灵活地表征和呈现学科内容,教师应该了解新技术给学科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增进对教学资源知识的理解。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 )涉及学科内容、 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种知识要素,但并非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而是要将技术“融入”到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法知识当中去。因而,对TPACK 的应用,不能只是单纯地强调技术,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TPACK 是教师应当具备且必须具备的全新知识,它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教师,所以在推广、应用TPACK 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和监控作用。[9]

(二)TPACK模式的实施

在TPACK的整合框架中,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即境脉,按照Mario Antonio Kelly 博士(AACTE 创新与技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给出的定义,TPACK的境脉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10]

TPACK 整合模式的实施,和其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实施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这种整合模式在贯彻、实施过程别强调要关注“境脉”(Contexts);二是这种整合模式在贯彻、 实施过程别强调教师应具备TPACK 知识,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立足于TPACK的整合框架,利用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处理境脉的复杂性,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有效融合,对高校本科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并依据对教学实施效果的分析,对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二、TPACK整合模式

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国内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说,TPACK整合模式摒弃了形式的、外在的和片面的整合思想,关注教师在具备TPACK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紧紧地扣住学习过程的本质,即学生—知识—效果。TPACK整合模式既是课内整合和课外整合的融合,又是“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灵活结合,更是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基于TPACK整合模式的优势,本文在高校教学领域中,选取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进行TPACK整合模式的实施。

(一)课程简介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开设时间为大三第二学期,授课时数为72课时,4学分。该课程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能力。

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李运林、徐福荫主编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和学习主要参考的网站是华南师范大学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和科讯优网(http:///)。课程的开设主要依托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和学院BLOG课程群进行。

(二)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 课程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的基本理论,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的过程,掌握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方法,了解编导、摄像、编辑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熟悉拍摄、编辑、配音合成等电视制作技术,了解并掌握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育电视节目选题、策划、文字稿本编写、分镜头稿本编写、拍摄、后期编辑、合成、试用和修改等,体验教育电视节目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方法,积累编制教育电视节目的经验,提高编制教育电视节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所选题目的教育电视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编制教育电视节目的兴趣。

2. 课程内容

利用信息加工分析法完成的“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如图2所示。[12]

图2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

3. 学习者特征

大三学生对实践课程比较喜欢,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好,有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经验,也有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班级构成中女生多、男生少的问题比较严重,对于分组和拍摄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大三学生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传播学和视听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基础,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较好的受众分析;具备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前期设计;具备基本的电视系统应用、摄像和视频处理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摄制。

(三)教学策略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电视节目编制能力。能力的培养要依托于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完成,在图2上方的实线框中,呈现了实践能力培养的步骤和流程,在图2下方的虚线框中,呈现了在本课程中培养实践能力所需依托的理论知识。

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工具、平台和资源的支持下,主要以讲授和作品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消化;而对于实践部分,教师将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工具、平台和资源的支持下,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编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直到制作出合格的教育电视作品。

课程教学本着“学教并重”的教育思想,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学和学习,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教学过程

按照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分为前期策划、稿本编写、摄制和使用评估等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教学内容不同,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和类型不同,教学方法也就不同。下边将从以上四个阶段具体论述“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中TPACK整合模式的实施过程。

1. 前期策划

在前期策划阶段学生要完成的工作包括选题准备、确定选题、选型、选材和确定结构。

(1)选题准备

选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基于资源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师将图2中“确定选题”下方的理论知识融于范例展示和作品分析中,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选题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选题任务(6~10分钟的电视教材或科教片),并根据学生在创意、文笔、拍摄、编辑、艺术性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协调进行异质分组,然后学生小组利用人教网(http:///)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在FTP中共享的电视教材和科教片范例以及科讯优网中的影视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通过讨论研习从中获取选题的灵感。

(2)确定选题

确定选题通过讨论定题、写选题计划、课堂研讨会、网上研讨会等四个步骤完成。学生小组在选题准备阶段选择的题目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分析审核后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选题,利用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共同完成选题计划(内容包含题目、学科专业、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提要、录制建议、时间长度等)。教师通过观察,根据课堂时间长度,选取问题比较典型的几个组的选题计划在课堂上召开“选题研讨会”,由本组学生上台阐述选题计划,其他学生以观众身份对作品创意进行分析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研讨答辩。经过研讨通过选题的小组收集问题修改选题计划,完善选题方案;未通过的小组重新进行选题,再次完成选题计划,并与未在课堂上研讨选题计划的小组利用BLOG课程群选题计划,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在一周内完成“网上研讨会”,直到每一组的选题通过为止。

(3)选型、选材和确定结构

在确定选题之后,学生小组必须确定作品的类型。选型的工作主要通过讲授法和讨论法完成。教师在举例介绍和分析教育电视节目类型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分析图2中“选型”下方所示的“选型的依据和程序”,并通过作品分析让学生确立对选型的认知,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作品分析确定作品类型。

在确定作品类型之后,学生小组要确定作品中所需要的画面素材。教师事先为学生分析讲解图2中“选材”下方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网络资源和可获取的影视资源的观摩分析,确定可直接利用的视频素材;另外通过实地考察,对需要拍摄的素材的拍摄可能性和预期拍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立相对明确的素材使用方案。

确定结构是稿本编写的前提。学生要在教师对图2中“确定结构”下方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之后讨论设计作品结构,在先前利用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制作的选题计划中不断完善结构。

为保证选型、选材和确定结构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在课堂上对每个小组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于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小组,教师利用BLOG课程群进行补充指导,直到各项工作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

2. 稿本编写

稿本编写包括文字稿本编写和分镜头稿本编写两个阶段。学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由教师对图2中相关理论知识举例进行讲解,然后小组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和华南师范大学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中提供的相关资源分工合作完成稿本编写任务。两个阶段的稿本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提交系统进行提交,由教师修改后返回,反复多次,直到稿本修改完善为止。

3. 摄制

摄制阶段要完成拍摄、编辑和配音合成等三项工作。学生虽已学过相关课程,也进行过一些基础实践,但并没有摄制作品的经验。因而图2中所示的本阶段相关的理论知识既不能全讲,又不能不讲。针对这种情况,在本阶段的教学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抓“技巧”上,即在所学基础知识中提炼实践要点,通过正反例的作品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让学生掌握摄制技巧。学生在完成以上三项工作任务时,仍需要用到以前学过的拍摄、编辑、配音合成技术和涉及的相关软件,学生可以借助于华南师范大学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进行补充学习,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4. 使用评估

作品完成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是使用评估。各小组选择一小部分预定的受众现场观看制作完成的教育电视作品,收集观众意见进行作品的修改完善。另外借助于学院网站的播客平台作品以求更广泛地征集意见。

(五)教学评价

鉴于在“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以协作学习方式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因此采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组内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含所承担分工任务的难度、在协作过程中对团队的贡献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于学习结果,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从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格式、内容以及完成的教育电视作品的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展开。

三、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

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上文所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了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融于作品制作实践中,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了一部6~10分钟的教育电视作品。笔者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应用了TPACK整合模式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所述。

在访谈中,对于“利用TPACK整合模式进行学习的感受”,学生们普遍“觉得很累,但能学到东西,很锻炼人。”对于“课程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是否合适”,学生们普遍认为“很合适、很方便,能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支持,很给力!”对于“学习本课程最大的收获”,学生们表示,“认识到了能力的不足,协作的困难”,“确立了工作态度,提高了实践能力”, “提高了进行影视制作的信心”,等等。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对于教学模式部分,100%的学生认为在本课程中完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提高教育电视作品制作能力,92%的学生认为纯探究式的学习无法驾驭、无法完成任务,100%的学生赞同并喜欢使用TPACK整合模式设计教学;对于信息技术使用部分,100%的学生认为利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选题策划非常合适,100%的学生认为BLOG课程群对于学习交流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86%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对于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96%的学生认为科讯优网的影视作品对学习起到了帮助作用,92%的学生认为华南师范大学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对学习起到了支持和帮助作用;对于教学效果部分,92%的学生学会了编写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89%的学生拍摄能力得到了提高,87%的学生编辑能力得到了提高,88%的学生配音合成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学生给本课程的建议,学生提到“希望有教学团队指导制作过程”、“如果能有自己的课程网站将所有用到的信息技术集成在一起就好了”。从调查结果来看,TPACK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四、结 语

高校教学专业性强,各专业之间差异较大,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高。高校教学是与社会接轨的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TPACK整合模式的实施是个关键。以下笔者根据个人在TPACK整合模式实施中获取的经验和实施的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师要摒弃权威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己任;

2. 教师要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个人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

3. 教师要熟悉信息技术,知晓常用信息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经常性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经常性地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自己的学习;

4. 教师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高校要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创造各项条件,提供足够的空间。

TPACK整合模式是应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而产生的,教师对TPACK整合模式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积极地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分享研究成果,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TPACK整合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2] [9] [10] 何克抗。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49.

[3] 焦建利。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1): 39~45.

[4] 李美凤, 李艺。 TPCK: 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4): 74~77.

[5] 卢强。TPACK 视域下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1): 68~72.

[6] 张育桂等。TPACK 视野下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问题与对策——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学理论,2011,(10):258~259.

[7] [8] 李龙。21世纪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话[R],200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4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