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范例(优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简史》在编写中注意把握五条线索,即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理想信念,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党的自身建设。把握好这五条完整贯穿全书的主要脉络,是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开展好党史学习的可靠途径。
线索一:党的初心使命。
在全书叙述中,也始终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从大事来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阶段性胜利,就是党的初心使命的体现。在具体叙述上,从土地革命的意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等,都明确点出了党的初心使命。
线索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历史性读物,《中国共产党简史》的一大特点在于生动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简史》明确指出,经过大革命,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深刻的经验,开始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接着,叙述了在抗战关键时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介绍了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阐释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与系统阐明的重大意义。在这些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线索三:坚定理想信念。
历史和现实警告我们,全党的理想信念坚定,有很强的力量。我党一一胜利,理想信念起着重要作用,这在百年党史上有很多事例。对此,中国共产党简史得到了丰富的体现。在百年奋斗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简史》中提及,这些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体现。
线索4:与人民大众血肉联系。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优秀的传统和。
功密码,是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的重要线索。
线索五:党的自身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自身建设历来关系重大、决定全局。《中国共产党简史》忠实记录百年党建的大事、要事。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本书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的伟大精神。阅读这本书我们会热血沸腾,我们也会热泪盈眶,百年奋斗铸就今朝的辉煌,也指引着我们未来的方向。从党史中我们倾听百年回响,追寻百年足迹,不仅是为了回忆曾经的风雨和辉煌,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滋养我们永恒的初心,激发我们奋进的力量。
一
学习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读党史,每一个令人泪目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都在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共产党人的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伟大历史人物、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他们意志坚定、信仰坚定、追求坚定,做事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他们的人生故事、奋斗故事,能够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坚守磐石的理想信念。所以我们看到了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铁了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所以我们听到了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所以我们看到了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的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鲜红的大字,铸就了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革命烈士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他们用生命矗立起了一座信念永恒的精神丰碑。
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新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我们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不至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不会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不会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的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
说到困难,习总书记讲到: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以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
学习百年党史,提高破解难题的方法和能力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嵩德、学史力行,学习党史最终还是要落到解决基层一些实际问题上来,百年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给了我们很多好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教育部今年提出的“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我们完全可以和学党史办实事结合起来,只要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完旨,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放在第一位,真正理解教育部五项管理提出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就能够把五项管理真正的落实到位;再比如在学校队伍建设上我们也可以从淮海战役中得到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再比如学校各部门工作融合问题,我们党早期的“三湾改编”、延安整风,到现在的“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都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带着使命学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继承我们党的一些好经验好传统和好方法,将这些好的经验和智慧在现实工作中加以继承和创新,我相信,我们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伟大事业征途漫漫,以史为鉴扬帆远航。奋进十四五,起航新征程,我们必须要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用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第三篇】
在党校学习期间,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结合党史学习,聆听专家、教授的生动系统的讲授,不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站位,更对党的理论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通过读党史,更加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之为洗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深植爱国爱党爱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产党人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在《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却总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一以贯之,由始而终。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胜利法宝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的群众路线不点走向成熟、深入人心,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们的胜利、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遭受到成立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严峻考验,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分得土地,从而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事实,为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中,当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形势下,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从1946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方已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947年10月制订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改变,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和国民党统治的根基,它让中国人民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为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多亩的土地,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农民真正的成为土地的主人,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但是,当新中国面临人民群众期待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时,我党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事与愿违,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及时进行了调整,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同时,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时面临全国还有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的问题,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同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实施,并开启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处的改革,缓解了日益剧增的就业压力,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深刻揭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刻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伟大梦想。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胜利。2020年,面对疫情,美国是大流行,日本是3密(密闭、密集、密切接触),英国是隔离,中国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舟共济、科学防治、举国同心,最终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中国共产党人一刻也没停止改革的步伐,毛主席的《实践论》告诉我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符合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也一定会赢得人民的满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将牢记历史使命和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发展力量,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创新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第四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党支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学习党史活动.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我们党所走过100年历程的艰辛和取得成绩的伟大,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党的宗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一名党员教师来说,可总结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一颗平常心.
在共产党员的历史中许多党员成为了民族英雄,永载史册。但更多的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默默无闻,如潭水一般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一种温文尔雅的风度。作为一名当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发扬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为争名夺利,保持一颗平常心,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二是坚持一颗进取心。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共产党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尤其目前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坚定正确的信念,执着地向前,这样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成功彼岸。执着是矢志不渝,是持之以恒,是锲而不舍的信念和意志。执着需要一份清醒,一份淡波,不为名利所感,不为鲜花所迷,方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执着和信念。作为一名当代的共产党员要以史为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要自觉做到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持一颗进取心,吸纳多种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三是坚持一颗公正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解放中国,使中国不断繁荣强盛的历史。作为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维护正义的力量。“人平无语,水平无流体现了一份公心,一股正气。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认真严格地依法依纪依规办事,更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在行动上同局党政保持高度的一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史为镜,做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奋发进取的人,一个金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立功、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