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好媳妇事迹材料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3649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好媳妇事迹材料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好媳妇事迹材料【第一篇】

八十年代初,作为居民点的试点,他们村全部都改建楼房。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子只砌了一层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让给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则睡在楼梯间。看到那里地方狭小且阴暗潮湿。公婆很过意不去,执意要把大房间给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却对公婆说,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要住的好一点,让你们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等今后经济好转,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这一住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岁月流逝,公婆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时,奚春琴总是陪同前往,不敢有丝毫闪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而奚春琴总是想方设法为两位老人添置衣物,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里里外外的事情从不让丈夫操心。

XX年初,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楼房也被拆迁了。在租房过渡的两年时间里,奚春琴夫妇为让两位老人过得舒适些,坚持把床让给两位老人,而他们则打地铺。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时候,由于房源紧张,她家暂时只分到一套中户。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儿子儿媳与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围的人无不羡慕他们有这么一位好媳妇。

XX年底,公公因为年老体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不太好,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饭、换尿布擦身体,还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公公剃须理发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浓浓的亲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妇这么孝顺,婆婆曹巧英对她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春琴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奚春琴还关心儿子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去外地创业。奚春琴为人谦和,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她还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奚春琴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子、媳妇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区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的荣誉称号。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尊重,形成了孝亲敬老的小区新风尚。

孙培娟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培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采编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孙培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培娟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女儿三岁时,公公却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辞掉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是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终于在治疗了十几年后与世长辞,撒手西归。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婆婆能谈得来的人,都来帮助跟她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灵手巧,针对这一点,孙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闻讲给她听;星期天,还让孩子陪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培娟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孙培娟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孙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媳妇事迹材料【第二篇】

1、齐多杏,57岁,家住慕仪村二组。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婆婆今年以92岁,她有气管炎、风湿病,一到冬季病情就加重,尤其近几年以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长期照顾,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端饭、烧炕、买药、大小便的事都是她亲力亲为,从不让别人操心。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是一位在村民中有良好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

2、王亚梅,42岁,家住慕仪镇齐东村6组,家中共有4口人。丈夫谭平仓常年在外打工,女儿正上初中,公公今年年92岁,半身不随,重病卧床不起多年。多年来,由于老公不在家,照顾公公和孩子的事情自然全部落在了王亚梅的肩上,作为儿媳,她尽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上对公公细心照顾:喂药、端饭、端屎倒尿,穿衣起居这些看似简单,却每天数遍,日复一日的生活琐事,即使这样公公有时候也会对她发脾气,但王亚梅从来不和公公计较,她觉得孝敬老人就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王亚梅从不嫌弃老人,和邻里街坊关系处理融洽,也得到了邻里街坊的一致好评,她遵纪守法,教育孩子有方,热爱集体公益事业,给大家树立了道德模范好媳妇的典型表率和好榜样,这种敬老孝亲的优良作风值得大家学习。

3、董亚勤,38岁,家住齐西村六组。自从进入这个家庭,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常说,谁还没有个有事的时候呢,能帮一把是一把,人都有老了的时候,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和孩子。邻居们感动地说:亚琴真是个好媳妇啊!能跟这样的人做邻居,我们也都有福气啊!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

4、王静妮,33岁,齐西二村五组,全家5口人。婆婆在1990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中导致半身不随,至今也已经整整二十九年了。结婚十几年来,她坚持为婆婆穿衣、喂药、端饭、端屎倒尿,婆婆因为长时间卧床,背部经常发炎,她经常给婆婆擦洗身子,保证背部不发炎。她紧抓孩子的教育,勤俭持家,一家人相处的十分和谐。有人曾问:“这十几年来,你每天都累吗?”她笑着说:“我不但不累,反而很快乐!”因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要把这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5、董周课,66岁,家住慕仪镇第三村一组。全家6口人,她把“孝老”做在日常,为左邻右舍树立了标杆,成为了学习的榜样。她坚持帮助婆婆洗漱、梳头、洗脚、整理房间,修剪指甲,置办衣物,并妥善处理好家中的各种事情。她用一个农村女性的踏实苦干默默地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从不抱怨,把“孝老”二字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让“孝老”默默无声息的开花结果。

6、岳建丽,45岁,家住慕仪镇孙家村4组。公公几年前丧偶,生活起居得不到照应。岳建丽不但不嫌弃老人,为了给老人有舒心的生活环境,经常陪老人说话聊天,讲一些过去开心的事情。老人有病了陪老人看病,打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今年86岁了但身体康健,这都是岳建丽精心照顾的成果。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两个孩子在学校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家风传承好民风,好民风关系好村风,在道德的长廊中,岳建丽为所有的媳妇们树立了丰碑。

7、李乖利,48岁,慕仪镇团结村。家中共4口人,她每天给老人打扫卫生、端饭,端水照顾老人。同时她还积极劳动挣钱补贴家用,老人逢人就说“如果没有我乖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就吃不上热饭,冬天睡不上热炕”。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邻居乡亲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如今,在团结村说起李乖利,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她是“好媳妇”。

8、张列霞,48岁,家住五星村三组。全家6口人,她吃苦耐劳、恪守孝道,婚后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与丈夫坚持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年老多病的婆婆,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她总是为别人着想,团结邻里,以诚待人,勤劳善良,不计小节,村上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榜样。

9、舒小英,35岁,家住慕仪镇洞坡村7组,全家5口人。“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慕仪镇洞坡村舒小英就是一位深受村民称赞的好媳妇,她84年出生,嫁到洞坡村后生下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并且一直和公公婆婆同住同吃,十几年来,她疼爱丈夫和儿子,与家人从不发生口角,她贤惠、孝顺、聪明能干,乐于助人,团结邻里,不仅是一个致富女强人,在孝敬老人方面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典范。

10、张晓宁,36岁,慕仪镇第四村三组。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长辈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多年来,她没有同婆婆妯娌之间从未“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平时,丈夫和弟弟弟媳他们都在外打工,婆婆随弟媳他们到宝鸡帮助照看孩子,公公在家打临工,她在家一边照管她的两个孩子,一边作家务。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把家里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公公操心。邻里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好媳妇事迹材料【第三篇】

吴xx出生于1982年,2014年中专毕业后,与丈夫高晖相识、相爱到结婚,户籍随夫迁入到农林村新河组。婚后,丈夫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四处漂流打工,家庭条件很差,吴红英无从埋怨,相夫教子,他俩感情甚好。2014年3月底,厄运又降临到他们家,婆婆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吴红英得知这晴天霹雳的事实,当天夜里就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从黄山市搬到婆婆身边。

婆婆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整天以泪洗面,情绪很不稳定,心烦意乱,拒绝治疗。吴红英寸步不离的坐在婆婆身边,耐心的劝导婆婆,跟她聊天,讲解现代先进的科技医术能治好此病,让婆婆思想放松,接受治疗。婆婆得知手术费用很高,而且需要多次手术,还是不愿意住院。吴红英就像哄小孩一样,几乎是哀求婆婆早点手术。在吴红英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第一次手术很成功,恢复的也很好,经过精心调养,状况甚佳。接着婆婆就是进行每月一次的化疗。之前婆婆强壮的身躯被化疗折腾的逐渐消瘦,媳妇红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能不能有其他方法代替化疗,在网上搜索,得知福建有位老中医对治疗癌症很有方法,她便把婆婆的资料寄过去,老中医看后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愈时间,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方子为婆婆医治。此消息她不让婆婆知道。婆婆从此由西医改为中医治疗,大大减小了婆婆化疗的痛苦。吴红英天天陪婆婆讲新鲜故事,帮她按摩。只要婆婆想吃的东西,她竭尽所能尽量满足。尽管这样,婆婆的病情在2014年7月还是恶化了,市人民医院无法再次手术,可吴红英夫妇不愿意放弃给母亲治疗,希望能延长母亲最后的生命。经朋友、亲戚介绍,吴红英又带着婆婆去南京治疗,她把幼小的女儿送回娘家。此时吴红英夫妇已是山穷水尽,没办法,她只能从同学、朋友那里借钱,为婆婆做了第二次手术,尽管这样也只能延长婆婆几个月的生命,吴红英是伤心欲绝,可她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告诉婆婆手术很成功,并且更加细心的护理,白天照顾婆婆吃喝,晚上帮她擦洗身子,日夜和丈夫轮流值班,病房里的病友都认为是她女儿这样的孝心,可她婆婆会心的笑着说:“这是我儿媳妇呀!我真有福气,遇上这么个好媳妇。”吴红英在照顾婆婆期间,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又担心不在身边的女儿,内外焦急,吴红英一下子消瘦了许多,婆婆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让她多休息。婆媳相濡以沫,比母女还亲啊。由于婆婆的心情状态良好,调养及精心照料,医生说婆婆只有三个月的生命,竟然延长了一年多,吴红英的孝心没有让婆婆留下一点遗憾。婆婆去世后,公公因思念和伤心过度,又患了精神分裂症。吴红英又把公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照顾婆婆一样孝心。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公公身体逐渐健康,也有精神了。

吴红英同志不仅是一名好媳妇,更是一名好妻子、好母亲,为周边的群众树立了好榜样!

好媳妇事迹材料【第四篇】

xx,一位名字简单,生活简单,热爱教育的普通乡村教师,土生土长的xx人。20xx年毕业以后,就走上了我们xx县神圣的三尺讲台,是xx县鲁河镇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出生在xx市杞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家里兄弟姐妹x个,她排行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是家里的宠儿,有爸妈的疼爱,兄弟姐妹的关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从小就教育她:百善孝为先。

20xx年9月——20xx年x月在xx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毕业之后因为热爱xx这个城市,所以选择留在这里,经过努力顺利的通过特岗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村教师。20xx年x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为人正派、有担当的男孩,品行端庄的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谈理想、谈追求,谈如何孝敬父母,一呼一应,心心相印,从相识、相恋到相爱,终成眷属,幸福的结合在一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20xx年xx月她与丈夫结婚,公公婆婆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她对公公婆婆说,“你们以前没闺女,现在我来了,我就是你们的闺女”。因为她的老公是老大,弟弟还在上学,所以为了相互有个照应,一直与公公婆婆一直生活在一起,相处这么长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从未发生过矛盾和摩擦,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可是好景不长,20xx年大年凌晨四点,她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公公和老公都没在家,听到婆婆的喊声,她一下从梦中惊醒了,立马跑到婆婆房间,看到婆婆靠在床边上,胳膊和腿都没有了力气,她自己试图将婆婆从地上拉到床上,可是她拉不动,就赶忙喊醒了还在熟睡的弟弟,他们两人一起把婆婆抬到了床上,她让弟弟准备去医院的东西,自己赶紧去开车。冬天的凌晨四点天还未亮,一向胆小的她此刻忘记了害怕,心里只想着要赶快开车送婆婆去医院接受治疗,送到xx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生检查之后,确诊脑梗,血压190多,她的头轰轰的,但是在心里她告诫自己,要挺住,要对婆婆有信心。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每天她都陪在病房,为婆婆按摩,喂婆婆吃饭,给她换洗衣物,协助她上厕所,同病房的就问公公,这是你们家闺女吗?公公笑了,他说不是,这是我儿媳妇,病友就说:真是太好了,很少见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真羡慕。但是xx她并未觉得自己有多好,她觉得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公公婆婆对她一直都特别好,把她当自己亲孩子看待,她只是人心换人心,做了她分内的事情。

出院之后,婆婆并没有完全好,还需要好长时间进行恢复,她为了让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对婆婆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方方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回xx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妈妈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她说:“妈,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妈妈鼓励安慰她,好好侍奉你婆婆,妈妈会照顾好自己,况且还有你哥哥姐姐呢,你尽管放心。婆婆早日康复,经常陪婆婆练习走路,为婆婆梳头发,剪指甲,为了避免婆婆无聊,经常陪婆婆聊天,开导婆婆,让她保持好心情,放宽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老公说:她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xx夫妇,结婚几年一直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一起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和打闹,老公在消防队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她就很理解老公,让他安心工作,家里有她在,免了老公的后顾之忧。对邻居,对长辈尊敬、孝顺,真诚善良、平等待人、礼貌待客、互帮互助,从未与邻居发生任何矛盾纠纷,受到众乡邻的敬重。

xx夫妇几年如一日,一家生活俭朴,洁身自爱,勤劳致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品位,做到老少不欺。她严厉教育两个儿子,让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礼让别人、勤俭节约。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积极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艰苦节约,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她从事教师工作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以校为家,甘于奉献。宿舍是她幸福的小家,学校是她温暖的大家。在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忙。

应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的职责”。明白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孝顺父母,她团结邻里,她勤奋敬业,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走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像xx这样的好媳妇何愁家庭不和睦、四邻不友好、社会不和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82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