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5397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1

有着多年领导工作经历的张连印,格外明白凡事“予则立”的道理,一开头他就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工作。他首先在省林业勘测设计院专家的关心下,制定了《张家场生态园林村建设总体规划》,将对村子四周万亩荒山的绿化绘制成蓝图。他与乡村两级签订了合同,明确提出一不要地权,二不要林权,30年后植树造林成果无偿交给乡村。同时,张连印多方筹集资金,雇佣工人,为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绿化荒山打好了基础。

真要在荒山荒坡上植树造林,比想象中要难得多。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

堂弟张连茂劝他说:“大哥,风沙地里难栽树,村里种了几十年的树都没活几棵,咱就别费心思了。”可张连印不信邪,他坐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苦思冥想:“很显然,脚下的高原风沙源地吸水速度快,水分保养能力差,树木成活率低,没有科学的栽植方法不成。”随后,他走大同,上北京,四处求教,最终掌握了在沙化地严重地区植树造林的要领。

左云县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短,每年相宜栽树的时间格外有限,必需抢在_的几天内完成。每到这时,张连印早晨5点就起床带领工人上山植树,午饭就在山上与工人一起吃干粮,每天都干到夜幕降落才收工。由于技术得当、功夫下到,树苗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张连印暗自兴奋。不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2004年下半年,由于没人看护,正在疯长的几万株树苗两天之内就被牛羊啃得残缺不全。看着被啃食的树苗,张连印眼含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放牧的人啊,你可知道这几万株幼苗的成活比养羊赚钱更加艰难!”事后,张连印没有听从别人在林地撒毒药、设栅栏的建议,也没有向乡亲们索赔,他找到村里的干部,把本村的牛倌、羊倌集合起来开了一次会。张连印在会上说:“我是农夫出身,知道乡亲们生活不简洁,我回来种些小树就是要改善家乡的环境,期望大家能帮一把。”会后,张连印又从有限的资金中为他们每人买了一双胶鞋。

张连印以德报怨的做法感动了饲养牛羊的乡亲们,从那以后,每次放牧他们都格外当心,生怕牛羊再啃了树苗,幼林渐渐健壮成长起来。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2

经过4年多的努力,张连印的汗水浇灌出片片绿荫。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张连印先后筹措资金180多万元,打井8眼,在荒废的河滩上建起300多亩育苗基地,育有樟子松、油松、侧柏、新疆胡杨等20多个品种,育苗近200多万株。目前,他绿化荒山荒坡面积已经达到3000多亩,张家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观。前不久村民发觉,在这里绝迹多年的黄鹂和杜鹃又见踪迹,狐狸和黄羊也开头出没。面对着可喜的成果,张连印说:“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今后3到5年,我要争取再植树5000亩!”

张连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回报党和人民的模范行为,感动了他的战友和驻地官兵,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植树季节,张家场的乡亲们纷纷主动上山义务帮工,他们说:“张将军真是好样的,他种树为国家,为乡亲,俺们绝不能袖手旁观。”左云县委、县政府也多次选派技术人员深化实地具体指导,县委常委、人武部长侯振春说:“我们决心像张连印将军一样,喜爱?家乡,建设家乡,做一名让群众竖起大拇指的好干部!”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目前,张连印退休后带领妻子绿化建设家乡的感人事迹,已在塞上高原、长城内外被越来越多的军民广为传颂。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3

张连印从军报国40载,解甲不懈志。退休后,他深念组织培育之恩,心怀乡亲哺育????之情,抱定治理风沙、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扎根在风沙漫天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植树造林18年,将昔日连绵的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生动缩影。

张连印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个56年党龄的老党员,张连印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党把他培育成一名军队高级领导干部。退休后回到家乡,他把对党忠诚的坚决信念转化成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一干就是18年,诠释了共产党人爱党为党、服务人民的政治品德。

张连印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杆。军人的血性是敢于斗争、敢于成功,军人的本职是履行使命、担当尽责。张连印以军人特有的勇气和毅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为人生信条,始终坚守在防风治沙最前线。即便身患癌症直至癌细胞转移扩散,他照旧斗志不减,手术不到一个月就重返荒山连续植树。他用生命书写了革命军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拼搏底色。

张连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楷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却选择在家乡改善生态环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乡亲植树造林。为了种树,他动员家人解囊拼凑启动资金,坚持不要林权、不要地权,承诺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他的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不懈奋斗奉献的境界情怀。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4

张连印,男,汉族,山西左云人,1945年1月诞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他入伍40年,在党的培育下,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放牛娃,成长为军队高级干部,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18年里共植树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家乡生态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图名不图利,为了造林倾尽积蓄,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了集体。他身体力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宣讲党的光辉历史,面对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_教育,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誉,被誉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

张连印同志是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两山论”的生动践行者、革命传统的模范传承者。他信仰如炬、初心如磐,卸甲不移志、退休不褪色,为党的事业拼搏不息、奋斗不止;他少小离家、落叶归根,与人民休戚与共、与百姓心手相牵,坚持奋斗在绿化荒山、防风固沙的“新战场”;他退休后脱下军装换农装,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始终保持艰苦朴实作风,模范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光辉榜样。

为宣扬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扬部打算?????,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队官兵,向党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吸取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四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新的奋斗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时代楷模”公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扬部关于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打算?????》,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扬部负责同志为张连印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和河北省委、山西省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年学生代表参与了公布仪式。

张连印同志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感悟5

张连印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从小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童年充满了苦涩。但在记忆中,张家场村的每一户人家对他都格外关怀,时常用馍馍、沙枣和旧衣服接济他,使这个过早丢失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乡亲们的关爱。他难以遗忘1964年入伍的那一天,全村老少一起出动,把自己送到公社驻地,有的殷殷嘱托,有的泪眼婆娑,有的一个劲把鸡蛋、瓜子往他口袋里塞……入伍的路上,张连印暗下决心,肯定要干出个样子,回报生他养他爱他的家乡。

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张连印具备了执着上进的品质。在部队期间,无论是政治学习还是军体、射击、战术等训练科目,他都是拔尖的,到1983年,年仅38岁的他就担当了副师长。直到58岁从河北省军区副司令的职位上退休,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表现优秀。

退休后到底怎么过?是在大城市过悠闲的生活,还是发挥余热,连续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张连印毅然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记忆中的土坯房都变成了大瓦房,乡亲们依靠煤炭资源的优势也都过上了殷实的日子,这让张连印打心里兴奋。但村里恶劣的生态环境却没有转变:由于地处塞外高原上的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风沙危害严重,1000口人的村子,四周的荒山荒坡面积就达到1万多亩。想到党和国家正大力推动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张连印暗下决心,肯定要再做点事情,报答党和部队对自己的培育,回报家乡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而植树造林、治理风沙,正是家乡建设的当务之急。

他把回乡植树造林的想法告知妻子和子女们后,家人担忧在农村生活和医疗都不便利,劝他不去为好。张连印仔细地给家人讲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讲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全家人都被他劝说了,感动了。200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后,张连印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住进堂弟家中,开头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新征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91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