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范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94218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范例【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那时25岁的他,正是挣钱的大好时光,但是由于自己学问甚少,又没有掌握专业的技术在手,挣钱是何等艰难,家境是极为的困难。于是就在1999年,便跟随同乡人到深圳打工。来到深圳这个繁华的大城市,他的思想压力是非常的大。因为他深知自己学问很低,而且又没有一项专业技术在手,怎样才能在这个大城市立足?怎样谋职业呢?这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疑问,他心里暗暗地想。没有学问,那么就只能靠自己的艰苦劳动去谋生,不管有多苦多累,自己要从最基层做起,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定要在深圳闯出一个样子来。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他只能做小工。工地老板看他年青力壮,安排他专门负责搬运沙、砖、水泥之类的重活。工作既苦又脏,便是他一直凭借坚韧的毅力坚持做下去,没有退缩。老板安排的工作都是按时按质完成,为老板赢得了质量、赢得了时间。

*通过几年的努力,凭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赢得了老板的信任。2001年,老板派他去学习高层建筑的地下基础加固工程技术。在学习中,*认真学习,专门的听讲,加之勤于实践,不到一月时间就掌握了该项技术,回来后老板就提升他为管理人员,工资也随之上涨到每月4000多元。为了感谢老板,为了以后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他加倍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为公司创下了丰厚的利润,也给自己日后创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他的工作在一般人眼里也许应该得到了满足,但他时常在想不可能给别人打一辈子的工,开始自己承包工程。2004年,一位好心的同行人帮他介绍了一个30多万元的工程。经过努力的商谈,终于谈成了第一笔生意。在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下、在朋友的支持下,他的第一笔生意成功顺利的做成。把自己投入进去的资金除外,还净赚了3万余元。心里是其乐无穷,很有劳动成就感。

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工程资金投入是非常的大,一项工程必须投入上百万元资金。于是他只能找人合伙入股做工程。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只能用“优胜劣汰”四个字来形容。和他合伙的人为了独占项目,为了排挤他,合伙人突然提出不合伙的决定。他迫于无奈,就只有另行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个大难题。于是就只能暂时延缓该工程。在一个无亲无故、陌生的城市里面,就只能靠自己的几个要好的朋友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家里亲人借钱给他,在他手里工作的工人把他们自己的工钱也借给了他,最终他解决了资金这个大难题。工程顺利完工,为自己创下了更多的利润。

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现在,他搞建筑的一系列配套设施齐全,应有尽有,自己也开起了私家小轿车,所拥有资产达好几百万元,成为虹桥乡赫赫有名的百万富翁。每当他回想起创业的经历,心酸的泪水总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他发出了长长的感慨“创业确定难啊”!

*富了,但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更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曾经给予的支持。在他的鼓励帮助下,土龙庙村的村民纷纷跟随他外出务工。目前,土龙庙村在深圳务工的就有300多人,在*手下干活的就有200余人。*给了他们较高的工资,加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因而都挣到了钱。如今盖新房的、买轿车的、经商的、上街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跟着*一道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

今年30岁的*,昔日是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1993年,他揣着50元钱,挤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

没有任何特长的*,在深圳干过保安、服务生。在某港资企业做仓管员的一次经历令他终身难忘。当时,他到公司高级管理员工作的写字楼找洗手间,一名主管竟呵斥道:“你是什么人?也到写字楼上洗手间?!”*默默地走了,心里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成一技之长,干成一番事业!

从此,*自学市场营销专业,终于获得了大专文凭;向广东、福建的员工学方言;每天坚持看新闻,与白领多接触、多学习。两年后,他凭专业文凭和一口流利的粤语、闽南语,应聘到另一家港资贸易公司,由于业务出色,逐渐晋升为总经理助理,工资待遇由开始的每月3000元上升到1万元。

但*没有满足现状。1998年,学会了跑业务的他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以高息借到几万元,在深圳注册锦天宏电子有限公司。当时,同在深圳打工的哥哥姐姐都劝他,“一个乡下伢干成你这个样子,就很不错了,还瞎折腾搞什么事?”香港老板也再三挽留:“如果嫌薪水少,我再给你加薪。”但*没有回头。

创业之初,*既当老板,又当员工,跑单、拉货、送货,都是一个人干,体重3个月内下降了9公斤。累时、困难时,他也想过放弃,但一咬牙,挺过去了。业务逐渐做大,1999年他又顺利申请到美国杜邦公司菲林产品中国总权。经过3年积累,公司的净资产达到1500万元。

回乡创业,与乡亲共富

正当*在深圳的事业蒸蒸日上时,2002年,响应通城县委发出的邀请,他踏上了回乡办厂之路。也就在这一年,经过党组织考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3年春节,*请准备南下打工的大姐夫同他一起在村里办塑胶厂。姐夫说:“你没发烧吧,放弃深圳赚钱的机会,又跑回穷山沟干什么?”*说:“家乡为什么穷?就是因为乡亲们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我是通城人,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给家乡人‘洗洗脑’,帮家乡致富?”

为了示范,*决定把企业办在村子里。塑胶厂建成获利后,他决定去深圳寻找高科技含量的新项目。可一些村民认为*办工厂当老板,发的是个人财,乡亲没多少实惠,拒不相让厂房地皮。有的村民还跑到*家里哭闹,将一瓶农药泼洒在地上,将*70高龄的老母亲吓晕了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时,*在深圳的微型钻头项目谈判正进入胶着状态,他跑回酒店房间里,蒙在被窝里放声痛哭。冷静下来后,他决定先回家说服乡亲们。

*逐个拜访了有情绪的农户,畅谈回乡创业的目的、企业发展的前景,解释先富共富的道理,一些村民想明白后向他道歉,表示支持。

新的机器、厂房,身边的就业机会,让乡亲们的观念日益进步。教育孩子时,妇女爱说:“像*那样才叫有本事!”在*的影响和带动下,七里村乃至通城县的在外务工青年纷纷回乡创业。如今,通城县共引进外出务工人员“回归”项目386个,占招商引资项目总数的96.1%,引进资金10.8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的87.3%。

“要想富,先修路”,*回乡后,首先出资2万多元,带着村民将路面拓宽到了8米。七里村村民常年饮用水质较差的地下水,一些人甚至得了结石病。2002年10月,*又出资帮助村民引山泉水进村,使大家用上了自来水。

为了让贫困家庭学生不再像自己一样过早辍学,*先后资助4个孩子上大学。1997年、2004年,他分别为七里小学、通城一中建设捐款。

谈起回村办企业,*说:“微钻公司开在村里比在深圳成本高多了,物流、信息流都不够畅通。如果只求个人发财,我没必要回家乡,回来主要还是因为感情因素,把家乡的事当自己的事!”

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辖区面积4071平方公里,所辖两县两区、27个街道、28个乡镇、167个社区、326个行政村,人口130万。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所处的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切实解决好、实现好、维护好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创业及权益保障问题,盘锦市劳动就业局始终把农民工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认真履行就业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及创业问题,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盘锦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就业农民工总数近6万人。截止目前,全市外出就业农民工19722人(不含辽河油田),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占就业农民工总数的45%(含辽河油田)。外省市来本市就业农民工近万人。从外出就业农民工性别结构上看,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64%和36%。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农民工占绝大多数,20岁至40岁的占90%,超过40岁的占10%。从文化结构上看,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0%,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5%。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娱乐业、社会服务业及信息物流业。主要集中在非国有单位和个体业,且多为劳务性岗位。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制定政策措施,拓宽农民工就业环境

近年来,盘锦市劳动就业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方案,把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工就业环境,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作为重要抓手,多途并举,构筑了比较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

1、制定政策措施。近年来,盘锦市劳动就业局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等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了包括就业、小城镇建设、户籍、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农民工进城就业不断创造宽松环境。健全和完善了现行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就业、用工管理、权益维护、社会保障、教育、治安、计生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就相关的政策衔接工作做了统筹安排。同时,针对当前农民工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予以梳理和分析。根据国务院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和“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各种创业服务。继2007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盘政发[2007]32号文件)后,200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建筑领域工工资问题若干意见》(盘政发[2009]9号)文件,2010年推进市政府出台《盘锦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把农民工纳入创业主体,享受创业扶持的各类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加大了劳动监察力度,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有效控制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农民工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2004年9月以来,盘锦市农民工子女入学享受“一费制”政策,取消了“择校费”,外来农民工凭劳动部门出具的就业证明,子女可就近入学,彻底解决子女就学难的问题。

2、搞好公共服务。建立了公平竞争就业机制,提供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劳动力资格和地位。在继续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同时,培育和健全了就业服务体系。全市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达24个,其中劳动就业机构5个,就业服务已延伸到街道(街道)和社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全市27个街道、28个乡镇、167个社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全部实现了机构名称、服务标识、岗位标牌的“三统一”,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盘锦市劳动就业局以人本服务为工作手段,来实现工作目的,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的同时,打破旧的工作模式,调整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降低了服务台的高度,零距离地与农民工“平起平坐”办理业务、进行交流。在服务中心的显要位置摆放了平面图,悬挂了指示牌,设置了专用桌、提供了饮水机。并设置了一台八区,即总服务台、职业介绍区、招聘恰谈区、职业指导区、工作管理区、失业保险服务区、信息查询发布区和创业项目推荐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规范服务标准,简化服务程序。实行中心劳动力市场天天开放,做到了一心一意为农民工着想、真心诚意让农民工满意。实现全程化跟踪服务,做实做细每项工作、每件事。

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搜集、发布可靠的用工信息,帮助农民工找到适合各自特点和愿望的工作。连续五年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春风行动”,共有万余名农村劳动者通过活动实现了转移就业。与新闻媒体合作,每周不间断宣传“就业利民”工程,从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全民创业、提高劳动收入上找准宣传点,大力宣传促进农民工就业工作的亮点。今年以来,全市发布涉及农民工工作电视新闻13条,农民工小老板专题电视新闻8条,发布农民工信息稿件近127篇,强大的舆论宣传,不仅赢得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工就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部门责任

市政府重视农民工工作,把农民工就业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连续三来与各部门及各县区签订责任状,下达各项指标,每年度对各部门及各县区进行责任考核。

劳动就业局摆在工作重点,加强各部门、科室的分工,在用工管理、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平台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严格分工,相互合作,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充分利用平台作用,共同为农民工服务。

(三)注重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工素质

多年来,盘锦市劳动就业局把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1、发挥培训职能。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全市劳务市场用工需求的实际,盘锦市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从培训机构、培训科目、培训经费、培训方式到培训人数,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整个培训工作的有序发展。二是准确掌握资源基础数据。根据资源普查,全面准确掌握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性别、年龄、文化、技能等结构状况,动态了解他们的求知意向,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强化用工单位培训责任。切实加大危险岗位用工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用工单位抓好用工岗前培训,强化用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和农民工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全市有19276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在岗培训。

2、突出培训重点。全市共开设30余个培训专业,涵盖

二、三产业类,年培训3万余人。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农民工培训,在通过对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的重新布局和强化管理,确保了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从加强机构管理、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培训机构能力,提高培训质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着力提高劳动力水平、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立足农民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用工市场需求,每年都举办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班,今年以来,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1907人,经过培训已有1678人成功实现了就业,有321人当上了老板。

3、完善培训机制。对原有的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进行了重新布局,加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完善了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扩大农民工转移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主力作用,形成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培训网络,实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全市现有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35家,分布于全市主要城乡,安排培训经费700余万元。

(四)拓宽就业渠道,多方转移富余农民

盘锦市劳动就业局坚持域内消化与外向输出相结合,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1、合理调控就业岗位。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措施,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优先吸纳辖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服务,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建立重点用工单位联系制度,定期为其输送用工人员,为了确保农民顺利进城务工,全面解除农民进城限制,先后清理、取消限制农民进城的《就业证》等多项不合理规定,改善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就业环境。

2、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规模,全面加强了劳务输出体系建设,并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帮助农民增加就业门路。建立了乡镇劳务输出基地,对全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根据他们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情况进行登记,还积极建立劳务输出驻外联络站。在巩固南京等地原有的劳务合作伙伴的同时,全面加强与大中城市劳务合作单位的联系,先后与江苏、深圳等地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通过考察收集,将有效的用工信息传递到全市各乡镇劳务输出资源基地,并协助基地有组织的开展输出工作。年初以来,全市实现劳务输出19772人。

外出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

大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缺少家庭温暖的亲情、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弥补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7所,其中小学20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留守儿童262名,在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04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二、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实施了“留守学生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这些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

三、精确的统计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人数,形成关爱网络。

我们要求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为每个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四、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我区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让这些学生就近免试入学。

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各校组建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志愿者服务队;发放一份“关爱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倡议书。让全校师生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努力为他们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针对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开展一次作业辅导、一次兴趣活动、一次两地书亲子情活动。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

六、加强对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让他们自尊、自信、自强,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专题讲座等,从学业指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信心的培养到青春期的心理保健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几年来,我局关爱“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9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