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81742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一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断档现象,导致工作执行不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恢复性增长,使许多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导致“一岗双责”作用发挥不好,尤其是在保安全、抓生产、严管理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一些行政干部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政工”的工作格局被淡化、弱化。甚至有的单位机构和机制都不健全,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井区、段队车间,显得软弱无力,工作迟缓,不推不动。

2、宣传思想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实效性差。目前,还仍然存在把宣传思想工作当做是学文件、讲形势、谈任务,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图形式,走过场,灵活机动性不强,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注重集中教育,不注重私下交流;只注重照本宣科,不注重灵活施教,教条、形式、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在与职工群众的沟通过程中不不愿意动脑筋分析问题,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导致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适应不了不断变化了的新情况。

3、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个别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误区,导致把企业文化写在纸上、画在墙上,而不能深入地灌输到职工头脑中,使之成为真正指导职工实践的指导思想,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最前沿的管理模式看待,与企业的管理相融合。文体活动论、环境美化论等认识很深,有了理念不灌输、有了制度不执行、有了标识不展示,使企业文化并没有能真正体现出企业职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也没有真正发挥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解决措施

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不断构建大政工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引领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就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广泛深入宣传构建和谐矿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决策部署,宣传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用当前我们企业经济发展、生产安全、政治稳定、队伍团结、职工安居乐业、企业形象提高的大好形势激励职工。要关心职工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困,千方百计做好思想疏导,解难释疑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航定向和“化瘀”作用,用关心职工的实际行动鼓舞职工,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工作,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和做好本职工作上来,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在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各级管理人员落实一岗双责,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政治工作领导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入经济、进管理、促发展、塑造人,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同向、措施同步、责任同担、成果同享,从而避免自我封闭式的单循环和两层皮现象。

2、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感染力。要对于那些历久不衰的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要继承传统,提高质量,使之充分发挥优势,同时又要勇于创新,不断寻找新载体,用创新灵活的方式方法,吸引广大员工的参与热情。要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的要求,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过主题教育、集中教育等形势,对广大员工起到引导、激励、动员的作用。要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觉悟。积极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特色鲜明的创建活动。要通过优秀精神产品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要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坚决抵御封建文化糟粕和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要对员工的良好素养大加宣传造势、组织奖励、号召学习、建塑品牌等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员工形成正确而牢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一要加强领导。各级党政组织要树立文化统领的思想,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要以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勇气抓企业文化建设。在补还安全、生产技术和职工生活欠帐的同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要舍得智力投资,以促进全员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二要创新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绩效考核之中,定期检查评比,考核验收,要在企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带头示范、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宣传文化职能部门精心策划、协调运转,工团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创建格局。三要和谐共进。要用先进文化理念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用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打造品牌,加快企业改制重组进程;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要针对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职工思想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工思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职工道德建设,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企业综合协调力不断改善,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情况下,只能加强改进,不能忽视削弱。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认真思考、积极应对,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抓好抓实。

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二篇】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统揽新时代文化建设全局,鲜明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在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贯通、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通,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比如,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有:一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阐明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把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体现了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三是坚持“两个结合”。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从彼此契合到相互成就的跃升,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四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阐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五是明确新的文化使命。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展现了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六是阐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方向指引;等等。

比如,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有:一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三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四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五是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六是关于文艺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七是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九是关于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十是关于国际传播工作。强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等。

(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持续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强的精气神,凝聚起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坚决有力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应对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和新技术新应用的迭代升级,迫切需要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敢抓敢管、善建善用,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更好凝聚共识、争取人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提高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三篇】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县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就处于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如何顺应新形势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至关重要、势在必行。因此,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都应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一、正确认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古人曰。郡县安,天下治。人民群众的思想稳固,社会稳定的基础才能得到巩固。正如当前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打牢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二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宣传思想文化则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社会氛围,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精神风貌;三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打牢共同理想信念基础的凝固剂。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民族就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思想解放、文化引领,使广大基层群众不仅知道惠在何处,更能体会惠从何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必然更加牢固;四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色板。文化是灵魂,氛围产生亲和力、凝聚力,古语中见贤思齐就是这个道理。基层文化部门利用群众的空闲时间,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村队、社区为单位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将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思想观念遭受冲击,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集体观念淡化、个人利益至上、享乐主义滋长、善恶标准迷失等一系列问题,对基层思想文化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部分农村流动人口甚至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三是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报刊、电视、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等新旧媒体广泛使用,导致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传播的负面信息更多,正面信息受到削弱;四是群众精神需求日益提高,农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听广播、看电视等传统娱乐方式,转而追求节奏更快的城市现代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层次要求更高。

三、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个软指标,在基层各项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在年初的计划安排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被列入计划,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往往在经费、人员以及制度的落实上等都得不到保障。二是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资料与基层群众需求差距大。当前,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形式自上而下几乎都是发文件、开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宣讲等。这种强制灌输,简单给予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压抑了其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积极性,虽灌入了人耳,却难入人心。同时,各项政策、精神的学习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却少之又少,其理论之高深,用词之晦涩,让基层群众望尘莫及,不知所云。三是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有些科技文化活动室长期无人值班,只有接到上级通知说有检查时才会临时开门,打扫卫生,组织人员,待检查团一走,又恢复铁将军把门。尤其是在冬天,随着燃煤价格的不断上涨,有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队根本无钱买煤,更不用说组织群众在文化室开展活动了,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四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都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最多只有一至二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五是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一方面乡(镇)宣传干事大多为兼职,据调查,当前乡(镇)宣传干事70%以上均为兼职。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文化工作中;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稳定,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出色,知名度一般较高,这也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四、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凝练提升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第四篇】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题中之义。提升“四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实质和要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通过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党的新闻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等密切相关,深深根植于党成立以来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和方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时刻牢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境界。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实质和要义,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地界定了新闻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功能,提出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的定位,成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依据。从“九个坚持”到“七个着力”,都强调了着力提升“四力”的重大价值和原则方略,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新闻舆论的使命任务看,“四力”虽有不同指向和内涵,但相互联系、有机贯通。传播力是新闻舆论的前提条件,指传播主体将文化信息运用一定的媒介传递扩散到受众的能力。它既体现传播范围广度,也体现传播内容精度和深度。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必须坚持以融媒体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台、人员、管理和价值融合,重塑组织架构和新闻生产流程,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覆盖面广的新型主流媒体,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为提升传播力明确了重点,尤其是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媒体能力建设,善用图文、短视频、直播、H5、VR等多种传播形式,打造由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微博等构成的高校融媒体矩阵。

引导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目标指向,指传播主体能够以其设置的新闻话题或传播议程形成主流意见流,影响群众的意见、态度和倾向的能力。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要发挥引导力,既要保证高举旗帜、导向正确,又要深入采访、及时报道,实事求是,讲好故事,潜移默化地发挥引导作用。因此,提升引导力是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方向和手段。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必须做好正面宣传,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重大主题、典型和成就报道,提高新闻质量和传播水平,引导全社会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奋进。高校是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提升引导力就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用个体化、生活化的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影响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所在,指传播内容能够满足群众需求,其所承载的价值观能够获得群众的情感价值认同,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新闻舆论影响力是新闻舆论最直接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力量,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息息相关。特别是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新闻舆论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求把提高影响力作为主线,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话语权,使新闻舆论始终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掌握社会舆论动向。要在高校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主动报道大学生身边事新鲜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被感动被感染,能接受能行动。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就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运用多元化智能化高效化传播体系,提高主流新闻舆论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公信力是新闻传播的保障基础,指新闻舆论在长期传播实践中形成的被群众信服信赖的程度或能力,决定着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远近、引导力的强弱和影响力的大小。党的新闻舆论公信力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高度认同和充分信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获得最充分的群众信任。保证新闻舆论公信力,根本在于坚持党性原则,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的采编流程,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切实增强人民对主流思想文化的信任感、认同感与忠实感。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把讲政治摆在首位,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根本保证。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新闻舆论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创立的一系列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错误观点的影响,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保证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永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个生命。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否则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把“四个有利于”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贯穿新闻采集、采写、编辑、审核、编排、发布等各环节。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传播平台,都要坚持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主流媒体要发挥采编优势、公信力优势,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敢于发声,及时表明态度,有效引领舆论走向。

牢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基本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把握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增强信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适应形势、改进创新和讲求实效,这是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理念思路、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新闻舆论“四力”,要从宣传内容和手段着手,既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媒体特色,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坚持内容为王,保持人民本色,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基层落地生根。主动适应传播新形势,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文字表达,广泛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形式,有声有色讲新闻,绘声绘色说故事,有理有据写评论,让新闻报道内容更生动更清新更质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将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架构、新模式融入新闻信息生成、传播全过程,切实提升主流舆论全媒体传播效率。大幅度提高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能力,制作更多精品短视频,推动主流舆论和正面声音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建强全媒体传播人才队伍,着重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提升新闻舆论工作者业务能力和水平。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切实提高新时代网络治理能力与效能。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把网上舆论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落到实处。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法律、行政、技术等治网手段建设,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加强网络生态监测,扎实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合法合规合理开展网上斗争,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以及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行为,牢牢守住红色地带主阵地,大大压缩黑色地带地盘,大张旗鼓争取灰色地带并努力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38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