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伟大梦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保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论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打造健全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体系,是我们当前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问题
1.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难度加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工作的新任务、人民的新需求、社会的新矛盾交织叠加,这就要求要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就目前情况看,基层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年轻干部、工作方式方法和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也损害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
2.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不足。就目前情况看,部分农村、社区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方式方法缺乏有效创新,服务机制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缺乏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载体和机制。同时受资金、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还存在数量不足、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3.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自治组织建设能力较弱。近年来,法库县注重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正逐步发挥出核心引领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存在边缘化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式,没有自觉把基层党建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共治格局有待加强。在经济建设逐步加快和基层群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培育多元主体、增强社会协同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效落实“多元共治”的基层善治新格局迫在眉睫。
二、原因分析
1.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人才是基层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基层发展基础薄弱“难留人”,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多外出创业就业。农村优秀人才长期在外,导致优秀年轻基层干部储备不足,不利于整体队伍结构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
2.基层工作目标任务头绪过多,权责不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眼”,由于目前基层工作日益繁重,乡镇(街)与村(社区)两个管理层级出现责权“碎片化”、不对称的局面甚多,致使在实施基层治理过程中较为乏力,没有充分高效的创新治理手段。
3.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进一步提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个别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这些软弱涣散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不够,在工作推进中缺乏主动深入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对策建议
1.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组织领导力。一是筑巢引凤,增强基层干部储备。做好基层招才引智工作,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领域发展党员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从而增强基层干部的储备。二是管激结合,强化基层干部教育。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逐步树牢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2.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机制,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以“精细管理、共建发展、服务群众”为宗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要创新治理模式。要革新传统治理方式,推行精细化治理模式,努力实现人性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特点。二要突出高效治理。在完善传统治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吸收借鉴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微信群、QQ群等,突出基层治理的科技化和高效化特点。三是突出治理反馈。设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的需求,从而完善治理方式和载体,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水平。
3.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多元共治共享体系。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做强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筑牢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在农村,充分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一审两公开”、“党员奉献日”等组织、工作方法和载体的作用;在社区,通过“大工委”建设、社区“兼职委员”等措施,把过去单打一、碎片化的共建组织模式,推动从“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
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2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近年来,山东省**市**区科苑街道潘苑社区党委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一条红线,下绣花功夫建立了社区长、网格长、楼长、单元长、户长等“五长”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道门槛”,形成了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潘苑实践”。
一、“五长”共治织密组织网络,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潘苑社区位于**金晶大道以西、人民路以北、市府东一街以东、华光路以南,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174个,个体工商户800余户,有住宅楼91栋,居民3400余户、102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开放式社区。由于社区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老化,老年人多、困难户多、流动人口多、小街巷多,给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面对繁重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潘苑社区党委、居委会坚持“工作为了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努力发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率先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又在网格内进一步细分区域,把一批优秀党员和热衷社区事务、有责任心的居民发展成楼长、单元长,直至家家户户推选一名户长,从而建立起了以社区长、网格长、楼长、单元长、户长等“五长”为大小不同节点的社区管理服务框架,将精细化管理的网络编织到极致。
社区管服网络要真正发挥作用,织密是基础,织牢是关键。潘苑社区党委、居委会把“五长”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作为浇筑到工作架构的“水泥砂浆”一一制订明确。楼长、单元长作为散布到社区边边角角的前沿工作力量,主要由社区党员或威望高的群众担任,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本楼、本单元居民的基本情况,协助社区做好楼宇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治安消防、计划生育等监督检查,协调邻里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为了让社区自治力量有责任更有认同感,社区从解决居民的切身需求入手,建立了需求征集、上报、处理、验收等一整套工作流程,并将社区事项评估验收、终结报告制度化,从而使广大工作人员在解民忧、排民难的过程中收获自我肯定和居民信任,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自治、支持自治的热情。
截至目前,潘苑社区“五长”工作框架中共有1名社区长、9名网格长、97名楼长、365名单元长、3426名户长。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活跃在社区管理服务一线的星星力量,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网络,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辖区社情民意通达的重要渠道,开创了社区工作“管理到家庭、服务到家庭”的新局面。
二、党建引领夯实核心地位,实现社区服务有保障
党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的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潘苑社区党委认识到,要让“五长”工作架构长效运行,深入推进社区治理,核心在党,关键在党员。为此,社区党委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社区治理,根据社区内楼宇和党员分布情况,按照“便于联系、高效服务”的原则划分若干个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委班子成员到网格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协助支部书记建过硬支部。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等“三亮”活动,设立党员中心户,组建党员文明劝导队,每名党员都是社区文明劝导员,有能力的担任社区楼长、单元长。严格实施党员积分管理,把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发挥表率作用纳入积分考核,对优秀党员政治上多关注、生活上多关心,对后进党员实施劝诫约谈或“回炉”培训,以严格的管理确保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每一座楼栋和居民家庭。
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以共驻共建共享为目标,探索建立资源开放整合机制,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区域统筹理念,与社区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结成党建联盟。打破传统组织界限,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到驻区单位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到社区大党委担任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参加社区党建会议,参与区域性党建问题的研究与决策。社区与驻区单位双向互助,社区党组织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正向反馈;辖区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放大了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三、活动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社区服务有阵地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是融洽社区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培育社区精神的重要抓手,与日常细微琐碎的服务行动共同构成社区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今年端午节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了潘苑社区“不忘初心跟党走,邻里欢聚庆端午”百家宴活动,纷纷为社区的浓浓民俗味、悠悠邻里情点赞。这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共建单位、驻区单位不同形式的支持,得到了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既是社区共建共享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社区不断推进活动创新的一个成功缩影。
近年来,潘苑社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逐步打造形成了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项目:开辟常青藤党员宣讲大舞台,有计划地开展政策宣讲,唱响党的“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成立拉呱说事驿站,让居民在这里谈心、拉呱、说事、交流情感,搭建反映居民需求、调解邻里关系、收集民情民意的平台,实现居民有效自治;建设常青藤网格党支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打造了“党员集结号”服务品牌;设立漂流书亭,居民拿一本来、换一本去,为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打造社区微型宣传站;成立文明劝导队,发挥党员旗帜作用,维护社区文明,与驻地幼儿园小小文明使者共献爱心,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提供了丰沃的民心土壤。
四、民生为本突出问题攻坚,实现社区服务见实效
民生为本,既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世界观,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方法论。社会治理只有以民生为本,才能得民心、见实效。潘苑社区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把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五长”共治组织体系下,实行问题清单化、任务项目化,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社区居民满意的民生成绩单。社区居民获得感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也自然提升了,最终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辖区所有乱搭建、乱种植全部拆除,清理积存多年的垃圾**余车,社区容貌焕然一新;发动13栋楼425户居民安装了47个单元防盗门,保障了住户安全和楼内整洁;组织856户居民实施自来水改造,消除了居民饮水安全隐患,解决了老旧社区用水公摊大的难题;实施简易物业管理,引进物业服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年老旧社区改造中,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堡垒作用,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成功迎接了全市“三改一建”现场会的召开。社区工作在赢得群众满意的同时,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荣获区、街道多个先进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社区”。
党的建设只有进行时,社会治理创新永远在路上。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为新形势下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原则遵循,指明了总体目标和具体路径。下一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潘苑社区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奋力谱写“幸福潘苑”新篇章。
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3
根据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7月上旬,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由部领导带队,对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基层党建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想抓好抓实,必须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明确要求,布置任务。市委组织部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年终总结评比,保证各级党委完成好各项任务。我们还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整套工作制度,特别是建立和健全了市、县、乡、村、党员之间的责任网络,抓好配套工作制度的完善。
2、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靠政策来调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市委对党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考评一次,对党建工作扎实、绩效突出的党组织,除命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外,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对帮促工作成效明显的市直单位和工作队通报表扬,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年度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3、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我们对先进党组织不搞一评定终身,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提出一年一回访、两年一复验,对先进乡、村党组织坚持一年一考证一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及时解决,对问题严重的亮黄牌,直到取消荣誉称号。特别在农村党建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正排抓典型,倒查抓整顿”活动,加强对村级组织、“双强”支部书记的动态管理,使村级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全新的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我们围绕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这一主线,通过创新机制、丰富内涵、拓展范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农村党建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农村工作实际来开展争创工作,提出了
“育强争先树旗”活动(百面红旗竞赛活动)这一工作思路,树立乡镇党委10面红旗、村党支部50面红旗、乡镇站所20面红旗、农村基层干部10面红旗、党员10面红旗,激发了各级争创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三级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机关党建上,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为统揽,组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活动,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主题”(与时俱进强素质,建功立业当先锋)、“开展四项活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活动日、党员先进性教育、下岗职工党员再创业),全面提升全市党员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整体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抓好落实,有效地激活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严把入口关,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推动“两推两考两公示”,确保了新党员发展质量。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量大、分散、不易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联、建、转、定、评”五字工作法,逐步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市委先后对全市农村涌现出的乡镇党委和“双强”村党支部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的宣传,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催生了北舞渡镇、召陵镇、繁城镇、孟庙镇、杜曲镇、翟庄乡和南街村、北徐庄村、龙堂村、干河陈村等一批明星乡村群体。我们在市直单位通过选树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等一批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和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带动了机关党组织抓好党建促作风转变,促业务工作发展的积极性。我们通过选树双汇集团、银鸽集团、漯河卷烟厂、漯河电厂、汇通公司等一批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健全党内规章制度,开展党内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有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注重分类指导。
在“三级联创”活动中,为增强争创效果,我们根据全市农村班子状况、经济基础、农民素质和治安状况等因素,划分不同的类型,努力使先进的上台阶,中间的赶先进,后进的变面貌,实现逐型升级,层层转化。在村级类别划分上,对全市有知名度,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强村,划分为“示范型”,通过提升发展标准,项目倾斜,派工作队帮扶等手段,鼓励其干大事、创大业,努力达到小康示范村标准。舞阳县吴城镇英张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经济基础较好,但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原因,村办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在县乡及教育厅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对原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级,年产值提高到150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村发展优质小麦5500多亩,农产品加工项目20多个。把支部班子坚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达到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的村划分为“建设型”,通过组织外出参观、落地培训,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强其发展意识,使其尽快向示范型靠拢。把那些支部班子无战斗力,无集体经济收入,热点难点问题多的村划分为“软散型”,开展后进村集中整治活动,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实行分类施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使一大批软、瘫、散支部逐步强了起来。三是找准结合点。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使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我们把“三级联创”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促进漯河农村发展的牵头揽总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领头雁”工程、“强村”工程和建立农村政治工作新机制等,全市上下形成了“县、乡、村联创”、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目前,全市三县一区全部达到先进县标准,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先后被省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90%以上的乡镇党委、85%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我们把农村党建工作与驻村工作相结合,从20_年4月起,我市先后派出了“包联促”工作队和三批驻村工作队1520支,入驻1027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2%。各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村党支部“五个好”标准,帮助村里理思路、建制度、育干部、谋发展,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4000多人次,协助乡镇党委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406个,培育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320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600多件,累计为群众协调各类资金亿元,选上各类项目3000多个。通过驻村工作的全面帮促,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牢牢地定位在服务大局促发展上,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站式办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涉农部门,把服务“三农”作为党建活动的主题,经常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把农业科技宣传到千家万户,传播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深受群众好评。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岗位练兵、建言献策、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钻研技术、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四)创新工作领域,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组织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一是适应新经济组织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消除基层组织工作“空白点”。在新经济组织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大头,也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抓好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工作覆盖面就相应地扩大。为此,我们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开拓工作新领域的突破口,力争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到哪里,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采取“独建、联合、挂靠、选派”等方式,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全市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带动下,社会中介组织、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建立党组织也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出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拓展活动范围,积极开展社区党建。我们把社区党员的管理融入社区管理,立足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变8小时“单位党员”为24小时“社区党员”,探索出了一条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考核和监督的新路子。三是把握发展趋势,党员管理注重从固定向流动区域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包括部分党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区域和行业间形成了特殊的流动群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在流动群体党员中建立党支部,加强联系和指导,并在外出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并引导那些经过市场经济大潮锻炼、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返回本土,并将他们推选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在家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
(五)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我们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得到加强。一是实施了“领头雁”工程。以农村“双强”党员干部选拔为突破口,实施了“四个培养”,即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带动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双强”村支部书记889名,占现任村支部书记总数的70%;“双强”型村干部328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48%以上;“双强”党员1066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舞阳县在“领头雁”工程中,提出并实施了“三百强”计划,通过集中培训、择优帮扶、设岗培育、奖惩激励等有效措施,在全县农村筛选出1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100名“双强”村主任,100名“双强”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陈永新、杜民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党员干部典型,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先后有100多名“双强”党员走上了村干部岗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制定了以针对性、实用性、开放式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干部党员培训基地。实施了“十百千”工程,每年选派10名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农业高效科技知识培训,选派100名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农村落地培训;选派1000名党员参加市内培训。举办乡镇党政干部短期强化班,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几年来,我们已在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山东青岛和潍坊等地举办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党建培训班6期,培训乡镇干部300多人。三是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学习理论、学习技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全市农村有80%的党员通过这一活动,学习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各县区还开展了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党员联系户、党员奉献日、先锋杯等活动;成立党员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产品销售协会等,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了“让党旗飘起来、让党组织强起来、让党员红起来”的活动,开展“德政工程”、“堡垒工程”、“两为”(为下岗职工排忧、为贫困户解难)、“双促双带”、“好班子”等活动,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党组织立足单位实际,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但也有一少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创新工作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二是对创新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务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重安排轻落实,虎头蛇尾,成效不是很明显。三是党建创新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的不够紧。
三、几点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拓创新,才能使之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方式。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往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传统的以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中心村镇,农村城镇化的新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等新经济和各类社团组织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自由择业,出现了一些党的工作延伸不到,覆盖不了的空白点,“有人群无党员,有党员无党组织”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适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展党组织的活动领域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可以积极探索依托产业、股份公司、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和相对集中设置党组织进行管理的党建新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方面,凡是具备条件的个体、私营、“三资”企事业以及各类学会、协会等群众团体和中介组织应抓紧建立党的组织,逐步形成以党(工)委为主体,党支部为核心,以新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的党建格局,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取联合、上挂、区域统筹等多种形式组建党组织,力求做到哪里有人员活动,哪里就开展党员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不断壮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二要改进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紧紧围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新时期农村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改革选人办法,采取内育、外选、下派等多种方式,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和身份界限,把那些善于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人才推选出来,并予以重用。要通过“两推一选”和深化“双强”工程,不断探索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新路子,不断把农村党员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引导到带民致富奔小康上。
三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要严把入口,搞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阶段基础。要积极探索农民党员、机关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层次党员队伍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及离职退休党员的管理,促其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原则,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开展“一岗双责”、设置“先锋岗”、划分“责任区”等活动,在加强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管理上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可以通过赴高校落地培训、外出参观、请进来施教、到沿海发达地区外派挂职锻炼等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进一步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要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强力推进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三级联创”标准,拓展“三级联创”范围,丰富“三级联创”内涵,创新“三级联创”载体,完善“三级联创”机制,务求“三级联创”实效;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引导企业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争创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完善争创机制,改进考评办法;要把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格局,加强督查和分类指导,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动态管理、组织领导责任等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调研活动4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集中学习研讨活动的方案》中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致力打造自创自贸高地”大调研活动要求,近期,我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和当前正在做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采取走访了解、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各社区(村)。调研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区党建基层创新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x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贯彻落实“1+5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治理力、服务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x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主要是3个方面:
(一)当好“主心骨”,确保基层组织坚强过硬。在基层转型发展建设中,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强化“四个意识”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把省、市三级党委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一是严肃组织生活。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促进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系列讲话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人员全覆盖。运用好移动媒体功能,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党课”,增强党课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在外党员管理方法,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汇报,确保思想不断线。二是建强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小区,构建城市基层“基层党委—社区党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切实织密党组织网络,把党建纵向抓到底。紧盯基层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律师行业,巩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建设成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三是开展争先创优。以“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支部分类管理;已建成x个“五星支部”,同时将x个党委打造成为“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具体考核细则,并根据形式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引导党员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表率,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好“领头雁”,促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决胜小康”,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填好“三张清单”。紧盯服务群众的“需求侧”,激活“供给侧”。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需求清单”;展开“地毯式”摸底排查,梳理人、才、物等方面的优势,盘活“资源清单”;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惠民“项目清单”,制定任务图,做到挂账销号。指导社区全力打造开放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二是建好“邻里中心”。按照“三创五化”工作要求,依托洛轴南山生活区,建成x个邻里中心,探索“垃圾分类回收+积分管理”机制,依托育苗基地,收集厨余垃圾,发酵为生态酵素和有机肥,采取立体种植模式生产绿植、蔬菜等;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助贫助困、献智献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小区自治水平。三是用好“道德银行”。坚持党建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益为先、共促和谐”的理念,采用“3x3”模式(“三治”并进+“三社”联动+“三库”同建),建成“1空间+6驿站”的基层“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五个服务品牌,孵化社会组织,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
(三)当好“火车头”,推动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持续落实各级组工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的基层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一是共商共建强自治。用好基层和社区“两个工作法”,在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辖区内的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主体,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和联系群众作用,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和驻区单位参与基层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自治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指导社区建立“党员先锋岗”x个,招募党员志愿者xxx人、群众志愿者xx人,接收市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x人、区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x人,同时组织基层干部x人、社区工作人员x人、网格长(员)x人,在辖区小区设置x个人员出入检测点,进行全天候不间断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二是传承家风强德治。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好家风活动”,通过制定社规民约、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深入挖掘优秀家风,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治理。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编排家风题材文艺节目,润物无声推动优秀家风根植家庭、融入群众,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制作横幅x条、展板x个,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活页x个,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x条,营造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三是多措并举强法治。依托“三新”大讲堂,组建固定的师资团队(外聘+居民),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团队接单流程,为居民开展法治讲座。用“微信+”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融入群众生活中。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建立“第三调解室”,完善由“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1+1+N)的调解团队,主要通过志愿者调解较小的邻里纠纷,社区调解员调解一般的邻里矛盾,社区法官调解较大的民事纠纷,让居民依法维权意识内化于心。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
(一)基层党建工作有短板。抓党建力度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例如:在环保攻坚、拆迁改造等工作任务重时,“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落实滞后;抓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党员教育覆盖率仅90%;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缺少活力,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还未达到80%。
(二)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自治、法制、德治”结合不紧密,人才储备不足,引入社会组织仅x家,专业志愿者队伍x支,缺少专业的个人或组织。社区运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不规范,没有真正集民情、表民意,群众参与率较低,三“治”并进工作机制效果不突出。如x个城市社区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x个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项不经常,流程记录不清晰。
(三)基层服务能力待提高。社区存在服务能力不强、解决民本民生问题的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活的问题,习惯按老一套、老经验、旧框框办事,缺乏创新意识。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党员作用发挥普遍很弱。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不够,虽然按照区委要求开展了“万名党员连心群众、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活动,但是存在“雨过地皮湿”,没有抓常抓长。
四、对推进x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上,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提升“四个能力”。
(一)在守正创新,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和社区召开党的会议时,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采取书记领学、研讨交流、晾晒心得等方式,确保学懂弄通。二是用好宣传手段。用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新时代“三新”大讲堂3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宣传好党的理论和基层党建工作生动实践;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智慧党建”融平台、组工微信公众号3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3个特点,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三是开展丰富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好周边红色资源,高标准过好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讲党课,确保党始终占领和巩固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二)在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上下功夫。一是建强组织,打造阵地。全面摸清x个小区党员底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并用、“拆—建—转”三步走的思路,年内建成x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年内创建x个市级标杆式示范点、x个“五星支部”。列支专项资金x万,总结打造邻里中心经验做法,整合小区闲置房屋,年内改造提升x个党群服务中心、x个商圈党建阵地,新建x处邻里中心,实现培训中心、服务驿站和党建阵地等功能,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持续挖掘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x名社区后备干部库。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年内将基层x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全部培训一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基层每半年、社区每季度集中组织x次培训。以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为重要参考,计划发展党员x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x人,年内将全体党员分x批集中培训x次。三是用好载体,创新机制。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基层党委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每人分包1~2个居民小区、联系2户群众,社区干部每人分包5个楼栋、联系1户群众,普通党员每人联系1户群众,促进党心民心交融。建成基层“1空间+6驿站”的“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服务品牌,结合“三张清单”制度,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让基层更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三)在强化治理,提升基层统筹协调力上下功夫。一是以自治强心。用好“两个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作用,培养x名协商联络员,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共建美好社区。强化“公约精神”,年内指导所有社区、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培育文化品牌。年内孵化培育x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化的特点,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以法治正心。结合全区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以“三无”小区为重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管理平台和功能室,实现小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打造x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健全“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润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灵活运用“三单式”“文艺式”“互动式”“网络式”4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x的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出去。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实践所和家风家训馆软硬件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积极选树基层“道德榜样”,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表彰一批“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营造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在惠民利民,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力上下功夫。一是全天候服务。依托x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x个小区邻里中心,逐步引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打造“5+2”便民服务圈,让居民身不离小区,老年人和伤残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不断提升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二是全方位服务。整合社区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场地资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超市、卫生服务站,重点打造党建综合服务体,使居民能够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生活休闲、社区养老等服务,切实感受身边稳稳的幸福。三是全类型服务。向居民公开基层、社区政务服务清单,坚持一网通办,让基层多操心,让居民少烦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深化“三社联动”,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确保让专业化的服务惠及社区居民。深入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走访辖区单位,盘活人财物技等方面的资源,建立基层党建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