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集聚(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5322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集聚(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第一篇】

20##年我局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好农业、农村、水利工作,内外兼修、全域推进,齐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解得乡愁,传正能量”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取得可喜成绩。

我区获评2019年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区称号;获评2019年度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双优秀;获评2019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20年获农村部典型通报表扬。我局获评2020年舟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获评2020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优秀主管部门;成功承办全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协助白沙成功申请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桃花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强镇、展茅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申报成功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县。

一、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振兴开创新局面。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旅融合、渔农业转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一是乡村改革持续发力。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办理全市编号0001和0002号经营使用权产权证书,为农房赋权活权提供法律依据。近两年来,全区共计盘活闲置农房600余套,在建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3个。推进集体经济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上潘孙村级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出让,打响全市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第一枪”。紧盯重大项目招引,与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开发普陀田园综合体-赛石康养花彩小镇建设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启动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出台配套金融政策,完善宅基地及房屋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累计贷款总额亿元。二是农旅融合美村富民。着力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普陀田园综合体不断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被列为全省十二条精品线之一,全市唯一。打造乡村业态新模式,在黄杨尖村路下徐,由平台公司统一运作,实行免租金、按营收提点的新模式。聚力打造农旅融合集聚地,2020年创建省级休闲乡村1家,创建区精品民宿(渔农家乐)23家。全区渔农家乐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三是渔农牧业转型升级。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抓好粮食和生猪保供工作。制定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推动粮食稳产;推动“藏粮于地”,积极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900亩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挖潜力落实3617亩晚稻生产任务;出台疫情期间速生蔬菜种植的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传统生猪规模养殖场提升改造,全区6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美丽化、生态化全覆盖。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培育4家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桃花镇省级农业特色强镇通过省厅验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普陀水仙和普陀佛茶列入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录;加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和执法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美丽乡村谱写新篇章。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打造普陀特色美丽乡村。一是完善配套,打造美丽乡村“内在美”。注重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建设四好农村公路为契机,提升6条美丽风景线。系统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9%以上,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巨大转变。纵深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真正让渔农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中。二是点面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外在美”。挖掘“一岛一品”个性亮点,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风景线建设,2020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美丽风景线1条,新时代美丽乡村16个。在全市率先推行第三方机构测评,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以奖代补的渔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率先全市推进以A级景区村全覆盖助推美丽乡村提质,基本实现A级景区村全覆盖。三是厚植文化,培育美丽乡村“灵魂美”。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推动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先后启动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建设项目,重点推进第七批东福山重点村项目进度。在2019年试点村基础上,今年在各镇(街道、管委会)落实清廉村居试点村建设,新设试点村10个,确定六横镇杜庄村及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为重点打造示范点。

(三)民生项目收获新成效。始终牢记使命,关切民生、回应民生。一是新力度确保水利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水利投资亿元。实施流域水系整治3项里,扩排闸(泵)建设5处,完成投资10805万元。省级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计划海塘10条长公里,完成投资6467万元。实施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建设项目22个,完工14个,完工率达64%,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实施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建设9处,水库除加固3座,山塘新建、整治2座,海塘配套闸泵建设2处,中小河流整治1处,“美丽河湖”建设3处等,其它面上工程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二是新举措确保低收入渔农户增收。完成低收入渔农户低保边缘户“两线合一”调整工作;开展普陀区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工作,合计保障城乡困难群众4000余人;完成全区所有低收入渔农户结对工作,结对率100%;开展8000元以下低收入渔农户排摸,确保我区无8000元以下贫困家庭。三是新政策完善集体经济帮扶。调整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政策,牵头拟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确保改革完善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帮扶政策无缝衔接;在市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及帮扶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目标任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和帮扶范围。除此之外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需要贷款的,区里也给予贴息补助。截至目前已上报新一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项目5个,六横悬山村虾塘改造项目已完成,其余各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根据班子成员及分工变化及时制定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和工作要点,以条目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相关科室。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开展廉政谈话,进一步分解、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构建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不折不扣完成巡察整改任务,根据巡察反馈意见,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政“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内控制度、编外用工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从制度上完善了内部管理。积极开展职能权力运行廉政风险排查,完善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严落实各项制度与规定,认真抓好机关例行节俭,今年三公经费支出万元,同比下降%。

二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本人带头开展廉政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学习。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带领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干部选拔任用、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建设等议事决策方面,坚持班子讨论,集体决策。严格执行“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等制度。对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等重点工作主抓主管,除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外,还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廉政提醒,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同时支持和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加强正风肃纪和执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局党组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握服务中心、服务妇女两条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履行“一岗双责”,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明确分管领导协助党组书记负责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承担分管科站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既对分管的业务负责,又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负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统领,强化政治纪律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充分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下学习和“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等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第二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双重大考,全县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强基础、补短板、稳发展、保小康,圆满完成了“三农”领域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大力实施农田建设管理工程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6万亩,总投资9000万元,涉及5个镇11个村。该项目于2020年11月中旬开工建设。今年1月份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代表安徽省接受农业农村部督查,并获得唯一一个100分好成绩;2020年4月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二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2020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任务万亩,涉及7个镇,总投资万元,于2020年10月完成建设方案,12月份开工建设。

(二)全力恢复生猪生产

预计全年全县生猪存栏2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万头。生猪出栏万头,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生猪产能指标。家禽存栏785万只、出栏1236万只。肉类总产万吨。全县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一是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养殖安全。全县已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万只、口蹄疫万头、小反刍兽疫万只,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分别达%、100%和%。按时完成了集中免疫任务。二是持续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县防指先后印发了《关于整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强化非洲猪瘟防控的通知》、《全椒县2020年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落实养猪场户“全覆盖”监管、疫情监测排查报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包保等制度,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猪调运情况督查。完成上级部署的非洲猪瘟监测采样和飞行监测工作任务。三是招大引强,加快龙头企业带动。3月份,县政府与广东温氏签订了总投资32亿元的《全椒县“双百万工程”战略投资协议》。年出栏万头的独山养猪小区已建成投产。滁州温氏晶宝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占地224亩,一期建设年屠宰量约100万头生猪、约1000万羽肉鸡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屠宰加工厂、冷库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生活配套设施、环保处理等设施,二期项目建设肉食品深加工项目。目前土地平整、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完成,12月份将全面开工建设。四是落实政策,提振生猪养殖信心。全年完成万头能繁母猪和万头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完成拨付103万元生猪生产临时补贴资金,为加快推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提供保障。

(三)聚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全县2020年共实施村级扶贫产业园项目45个(含资金整合项目1个),已全部建成,完工率100%,完成投资万元。实施“四带一自”到户项目7379个,其中自种自养到户项目2588个,“四带”到户项目4791个,户均个,项目覆盖率达%。实施“四带一自”自种自养和“四带”项目贫困户户数分别达到2503户和1803户,分别占民生工程任务数的%(任务数2100户)、%(任务数1300户)。9个贫困村上半年特色种养主导产业产值达到3367万元,占村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预计全年可达到35%以上。118个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贫减贫,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39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四)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聚焦环境综合整治。我县已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库建设,入库项目总预算万元,首期计划投资4000万元,优先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的打造。二是聚焦农村厕改。今年我县改厕任务为3000户,已完成改厕户3199户,完成目标任务106%。三是聚焦农业废弃物利用。建成2020年度5个镇级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实现秸秆收储运网络乡镇全覆盖,加强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目前我县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和93%。

(五)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县完成秸秆利用量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3%。一是建设六镇镇草庵村秸秆还田示范片1处,还田示范片面积达1050亩。二是完成马厂镇、武岗镇、襄河镇、十字镇、西王镇5个秸秆收储中心建设。三是参加秸秆博览会,并签约1家年投资亿元、利用秸秆9万吨企业。

2.农药化肥零增长。一是建立古河镇周湖村、晋集村绿色防控示范区6400亩,安装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128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开展绿色防控示范。二是安装二化螟性诱装置4000套,建立4个二化螟性诱防控示范区,面积达4000多亩。三是采购40吨有机肥和16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十字镇汊河村沿襄河流域建立320亩水稻有机无机复混肥替代部分化肥示范片;在武岗镇荒草圩村建立250亩水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示范片。四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科学施肥技术,全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万亩,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万亩,覆盖率达%。

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县农业农村局制订了《全椒县2020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现已完成9家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回头看”督查和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考核验收。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的年度目标。

(六)紧抓粮食能力提升

全年农作物播种134万亩,其中小麦面积万亩,水稻万亩,玉米万亩,大豆万亩,山芋1万亩,油菜5万亩,花生万亩,棉花万亩,蔬菜万亩,绿肥牧草5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达万吨,较去年万吨增产万吨,增幅%。

(七)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完成了9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录入登记,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97家,并将股权证书全都已发放完成。二是开展改革“回头看”,先后开展两次全县域的检查工作,对各镇改革工作进行查漏补缺,规范镇村成员认定办法2个,完善管理制度2个,纠错纠偏股权证书576本。三是大力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项目已对接产业项目35个,入股农户总数为12户,村集体投入资源1032亩,资金万元。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印发了《全椒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组织5批38人次外出学习参训,农村宅基地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实现县、镇两级全覆盖。

(八)推动渔业健康养殖

一是开展渔业健康养殖,全县已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其中从事稻虾连作综合种养国家级示范场4家,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20多家。二是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全县2020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近18000亩,100亩以上稻虾基地671个。三是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工作,已拆解渔船269艘,回收销毁网具3000多条,我县禁捕水域滁河襄河实现了“六无四清”。

(九)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完成绿色食品认证5家,产品6个,已上报到国家绿色食品申报材料企业9家,产品10个。二是正在组织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家、产品6个;绿色食品续展企业5家,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企业3家。三是镇级快检站完成3000批次、6000个样品的检测任务。四是正在组织创建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基地。

(十)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

一是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66人次,执法车辆51车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和种植养殖基地425家次,发现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9件次,现场责令整改违法经营行为22件次,查扣假、劣、质量不符合标准、未经审定、标签标识不合格农资1150公斤,货值金额逾万元,立案7起,结案6起,罚没款逾14万元。二是突出小龙虾质量安全整治,全覆盖检查52家小龙虾投入品经营门店,检查兽药等小龙虾投入品118个批次,查扣假劣兽药等不合格投入品20公斤,取缔无证经营兽药门店1家。检查小龙虾养殖场(户)31家,督促13家养殖户依法建立水产养殖档案,落实兽药休药期制度。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15家蛋禽养殖场开展拉网式检查,发现违法行为6件,责令限期整改6件。四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防联控联治,严厉打击无牌无证、违法载人、人货混装、拼装改装、安全装置不全、脱检脱审等违法行为,及时开展变拖“清零”行动,加快变拖报废淘汰。五是受理种子质量纠纷3件,涉案面积5000亩;受理农药药害纠纷7件,涉案面积600亩;受理小龙虾饲料质量纠纷1件,受理机插秧等社会化服务纠纷5件,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纠纷调解5件,已完成纠纷调解19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逾170万元。

(十一)做好农业招商和项目争抢

一是做好招商引资,温氏现代化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满负荷生产后,实现年上市商品肉猪100万头和约2000万羽肉鸡。二是申报专项债项目,选择全椒华丰粮油标准化冷库建设项目、全椒县稻虾共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椒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债,总投资亿元,申请专项债亿元。三是申报中央预算投资项目,选择全椒县争创稻虾共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华丰冷链物流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申报中央投资预算内项目,总投资亿元,申请资金亿元,待审批。四是筛选8个项目申报市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第一批),申报资金万元。

二、2021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目标

全县粮食总产目标力争45万吨,年粮食播种面积计划万亩,其中小麦面积34万亩,水稻面积80万亩,玉米7万亩,大豆万亩,山芋1万亩。全年生猪出栏万头,家禽出栏1853万只,肉蛋奶总产达万吨,全县规模场粪污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9%。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万亩,其中精养鱼塘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万亩,渔业经济产值17亿元。

(二)工作思路

2021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各项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力实施稳产保供、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扶贫、农业改革等工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奋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确保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速,为我县加快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新全椒多作贡献。

(三)重点举措(十大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一是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级评审。二是全面启动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编制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报市评审。开展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的招标,开工建设,并对建设过程进行日常监管。

2.恢复生猪生产工程。以实施“双百万工程”为重点,推动生猪生产发展。以滁州温氏为主体,通过提升种猪场产能、调入断奶仔猪等方式,降低养猪场户空栏率,确保完成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的任务。

3.产业扶贫工程。一是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增收脱贫。二是支持贫困村以及贫困发生率较高的非贫困村实施到村产业园项目,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分配,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三是推进马厂复兴村、石沛白庙村“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支持、维护和巩固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以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租赁联结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贫困户激活资源、资产、劳动力等要素发展产业、应用技术、销售产品、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让更多的扶贫农产品走出去,进入市场。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一是继续做实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县域人居环境整治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建设内容等方面谋划、论证和设计;在全县选择80个人居环境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带动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整体发展。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2021年计划完成2000户改厕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三是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提炼一批成熟、可操作的长效管护机制并加以推广,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的长效管护问题。

5.两重工程。一是推动温氏集团上百万100万头肉猪(2000万只肉鸡)屠宰及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滁州温氏小王种猪场和喻河原种猪场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推进大苏和方岗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三是加快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项目建设,提升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培育集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集群。

6.农业污染治理工程。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完成全年镇级秸秆收储中心建设任务,做到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二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继续加强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监督检查,扶持有机肥生产企业扩大畜禽粪污收集及有机肥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实施推进以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为重点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示范基地建设。

7.农村改革工程。一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行试点襄河镇、大墅镇和石沛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八不准”等相关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发生。二是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启用9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套和9万余户成员管理账套,实施“村经分离”,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和成员管理。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工作,及时开展经营权证变更工作。四是加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完善家庭农场台账建设;建立健全合作社新农直报平台、国家级和省级的监测平台建设。五是继续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作,围绕“一只虾、一粒米、一粒果”“三个一”的主导产业,重点培养县级和镇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

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一是继续做好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春雷”行动,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二是狠抓违法案件查处,落实行政处罚案件主办制度,提高案件卷宗质量。三是开展动植物检疫和转基因品种管理专项执法行动。四是开展生猪屠宰集中整治行动,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严厉打击注水注药行为,依法查处生猪屠宰、检疫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

9.渔业健康养殖工程。一是推广渔业健康养殖。做好稻虾共生综合种养示范推广,指导养殖户做好秋季虾苗虾种投放,全县稻虾共生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万亩。二是开展水产养殖高产技术培训,加强高温天气龙虾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三是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积极创建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四是开展渔政执法“亮剑行动”和滁河禁渔行动,依法查处电鱼、毒鱼等严重危害渔业资源行为,开展清理整顿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

10.智慧农业工程。一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巩固100个益农社建设成效,加强益农社指导,规范开展服务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指导已建应用,发挥示范作用。争取再建5个示范点,扩大应用范围。三是做好稻虾产业智慧云平台运行维护。搜集整理信息,及时发布,展示全椒稻虾产业发展状况,促进稻虾产业健康发展。

三、“十三五”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一)“十三五”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椒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新挑战,积极推动新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在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又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机示范县,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等。

2019年,全县农牧渔业总产值亿元,2019年,全县农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全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产量4898吨,棉花产量210吨,蔬菜产量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牛奶产量680吨,水产品产量万吨。农业机械化率达%。全县注册登记8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28家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8万亩,占%。全县认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19个,“全椒龙虾”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产值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6家,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

(二)“十三五”重点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改革。证书发放率为100%,建立县级土地确权成果数据库1个,确权档案三级归档,数据库建设通过验收;二是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权能改革。首先选择十字镇华龙村和石沛镇联盟村分别作为滁州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安排8个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目前全县10个镇已有47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工作,占全县总村数70%,每个镇都开展了改革试点。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道路绿化、污水管网、标牌标识建设,增建农机具库、连栋大棚、物联网、节水灌溉等设施。二是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绿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大墅休闲养生、辉隆科普采摘园、荣鸿民宿、牧龙山药研康养及荒草圩农耕文化园等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三是实施襄河示范区稻虾连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大墅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和辉隆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全县创建1个省级、5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计划到2020年再建设15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3.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实施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持续开展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聚焦水稻绿色生产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重点推广部颁二级以上优质品种、有机或有机无机复混新型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农药。全县粳稻面积达40万亩,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稻15万亩;二是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按照全椒县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受益农户85000多户,促进粮食生产稳定。三是实施“两区”划定工作。全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665435亩,占任务的%,涉及92个村(居),共57个片块,155839个地块。四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千亿斤粮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全县共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总耕地的54%。

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个,其中,省级6家,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安徽全椒经济开发区畜牧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并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县创建1个国家级、5个省级、31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申报认定稻田小龙虾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及时受理农资投诉举报,有效化解矛盾,依法调解纠纷,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立案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案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专项整治行动,执法检查覆盖面达100%;三是推进乡镇农产品安全快检体系民生工程建设。新建农产品快检系统,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6.力促畜牧业转型升级。一是重大疫病防控。强化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小反刍兽疫免疫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二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为重点,开展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开展生鲜乳、兽药和饲料产品、养殖和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未发现添加违禁物质;实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病害畜禽及其产品。三是压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全面落实重点环节疫情排查、养殖场户技术指导、区域生猪调运监管、交通要道设卡查堵、餐厨垃圾全程管控等防控措施,有效阻击了非洲猪瘟。

7.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一是持续试点示范农业物联网。搭建全椒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围绕畜禽饲养、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稻虾共作、果树种植特色主导产业,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建设27个应用示范点,形成辉隆、牧龙山两个应用示范基地。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农村电商产业加快发展,2018年全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亿元。三是大力推进稻虾产业信息化。与滁州学院合作建设稻虾共作智慧云平台,主要基于GIS系统,聚合稻虾产业生产、服务、加工、产品、销售、餐饮以及政策、技术、市场和工作动态等全过程数据,自动分析示范基地和市场价格变化数据,提高我县稻虾产业信息化水平。四是启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出台《全椒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县推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目前已建设60个村级益农社,今年底将达到80个,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实现全县村级全覆盖。

8.突出发展稻虾生态种养。开展稻虾综合种养为主的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探索“互联网+”稻虾共生模式,全县发展稻虾综合种养24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建设3个万亩示范区、9个千亩示范片,100亩以上大户250家,成立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20家,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银花家庭农场获得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称号。全椒稻虾综合种养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9.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一是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120万亩,在十字镇汊河村建设农作物秸秆还田示范片1处,示范片550亩。二是抓好“两河、两库”面源污染治理,成立技术指导组,建设化肥减量农药控害两个500亩示范片,新建2个病虫监测点,建立4个绿色防控示范片,开展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三是做好土壤例行监测,按质完成36个点位水稻取样、送样。四是强化畜禽污染防治。推进禁养区养殖场户关停拆除。全县关闭拆除畜禽养殖场户377户,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异位发酵床处理等5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县累计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户达447家,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实现了省级目标。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10.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一是推进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财政投资3800多万元,支持万户次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达%,提高贫困户增收能力。二是发展特色种养业到村项目。投入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全县10个镇实施107个到村项目,其中贫困村37个,非贫困村70个,实现9个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主体带动。组织18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带动3425个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比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四是开展技术帮扶。组织183名农业技术人员,帮扶2789个特色种养贫困户,及时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服务,做到技术服务全覆盖。

(三)“十三五”期间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劳动者素质下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初高中毕业生新增劳动力很少务农,从事劳动的大部分是“386199”部队,体力、智力都很差。虽然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生产,但大多缺少农业经历和经验,农业产量、效益参差不齐,甚至亏损。二是土地质量降低,通过土地置换,村庄变为农田,地力不高;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另外,工业污染,也能造成部分地力破坏。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警钟长鸣,从国内看,瘦肉精猪肉、注水牛肉、假羊肉、苏丹红鸭蛋、毒青菜,药物残留超标等,消费者买什么、吃什么,无所适从。从县内看,取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比重不高。四是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波动三大风险威胁巨大,甚至造成毁灭性打击,使生产者特别是规模生产者难以承受。五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虽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区基础设施较好,但从全县看,不少田块细碎,不利于机械作业和生产管理;水、路、渠、桥、闸不配套现象存在,等等,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六是农产品产业链较短,加工比例偏低,特别是精深加工更低,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少,总体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七是合作融合程度有待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对接不够,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八是生态循环农业刚刚破题,种养业连接松散,养殖业粪便污染与耕地有机质下降矛盾较为突出。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程度不高。

四、“十四五”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促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末,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标准化粮仓达到45万吨;粮食烘干能力达到35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万吨。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4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万亩);油料种植面积万亩;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0%;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

3.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末,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幅10%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家;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以上。

4.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末,全县动植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5%。

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9%;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总数增加50个,全县新增农业类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农产品6个以上。

6.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末,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绿色防控实现100%;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及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位次明显跃升,年均增幅%左右,高于经济增长增速。

(三)基本思路

1.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原则。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定发展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支撑。

2.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推动农业由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立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方面转化。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视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原则。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支持发展标准化产业基地,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支持发展生产营销大户,以企业带动农户增收。

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四)主要举措

“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智造强县、康养福地”目标,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全椒打造成具有皖东特色的“农业强县、美丽田园”,充分发挥我县皖东桥头堡优势,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奋力融入南京都市圈,打好“南京牌”,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与加工基地、长三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目的地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按照国家、省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我县建设成全国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保障基地。

2.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与加工基地。发挥我县众多大型粮食、畜禽、林果产品加工企业优势,依托区位优势和承载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重抓稻虾、猪鸡、碧根果产业,把我县建设成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与加工基地。

3.打造长三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目的地。充分挖掘全椒儒林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的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具有全椒元素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积极面向南京、合肥等地区,把我县建设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目的地。

4.打造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等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规划设计水平,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本地特色,体现乡村风情、城市品位,努力我县打造成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

(五)重大举措

初步谋划实施十大工程30个项目,总投资97亿元,其中“温氏全椒双百万工程”申报市级重大项目。

1.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

2.实施粮食绿色高效工程,加快实施粮食绿色高效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项目。

3.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工程,加快实施沿滁河稻虾产业经济带建设、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等项目。

4.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实施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肉鸡养殖小区建设、肉鹅规模化养殖推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动物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冷链物流仓储保鲜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

5.实施蔬果绿色示范工程,加快实施高效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

6.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大型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保鲜服务等项目。

7.实施乡村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农业产业扶贫成果巩固、特色传统农产品挖掘与开发利用等项目。

8.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快实施智慧农业推广应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字农村建设等项目。

9.实施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加快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服务机构要素保障、农技人员能力提升等项目。

10.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等项目。

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第三篇】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有关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生态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业绩。据预测:今年全县农业增加值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292元,分别比去年增长5%、%。

(一)抓好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种植农作物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经济作物万亩,粮经比例为47∶53。

1、粮作方面,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亩,玉米万亩,薯类万亩,黄烟万亩,蚕桑万亩,蔬菜万亩(其中早春辣椒万亩),花生万亩,大豆万亩,其它农作物(含西瓜、马蹄、绿肥等)亩。

2、水果方面,今年新增杨梅超2000亩,柑桔2500多亩。全县水果总产量达14710吨,对比去年略增。其中柑桔8000吨、李1800吨、桃250吨、杨梅3000吨、枇杷1500吨、葡萄40吨、其他杂果120吨。

(二)加强农业招商力度,推进基地园区建设

在认真实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努力联络有投资意向项目,大力发挥行业招商、协会招商、感情招商、以商带商等各种招商引资方式的作用,招好商,招大商。

1、重点项目建设。至10月底,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入库亿元,其中XX县万兴现代农业物流园7400万元、广东中汇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期投资亿元、XX县金饡食品加工厂5700万元、XX县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生产基地4200万元、马市水稻制种、沈所水稻制种研发基地共亿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我局的2亿元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2、园区基地建设。全力推进了太平镇水果园区、车八岭石斛园区、马市黄烟与水稻制种园区、城南蔬菜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司前镇、太平镇、沈所镇等建立总投资亿元的XX县石斛种植基地,其中韶关车八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亿元,XX县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4200万元;在马市镇、太平镇等建立总投资亿元的XX县家禽养殖基地,目前实际到位1200万元;在澄江等镇建立总投资3000万元的XX县有机蔬菜标准示范园,实际到位资金3200万元;引进东莞科记食品有限公司、XX市杏林春制药有限公司在澄江、马市等镇拟租近1000亩山地发展石斛和灵芝等名贵药材种植;引进东莞永龙实业有限公司、XX市神农本草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在马市镇拟租1000多亩及XX市万叶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沈所镇拟租300多亩山地发展养殖菜牛。

(三)积极争取落实农业政策,项目任务如期完成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年度项目完成罗坝镇项目区渠道硬化公里,开挖疏浚渠道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9座,改良土壤万亩,修筑机耕路公里,治理面积万亩;今年度项目完成澄江镇项目区渠道硬化公里,开挖疏浚渠道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5座,修筑机耕路公里,改良土壤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万亩。

2、种粮补贴项目。认真贯彻良种补贴(水稻、玉米)、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有关政策。全年水稻种植补贴面积为亩,玉米种植补贴面积为520亩。

3、有机质提升项目。投资90万元完成了今年冬种绿肥面积3万多亩的种子(紫云英种子吨、油菜种子吨)采购、发放工作,并要求每个乡镇建立百亩示范片1个;在城南镇新村上南塘建立秸秆腐熟剂田间百亩试验示范点1个,全县秸秆腐熟剂使用面积达3万多亩,稻秆腐熟效果显著。

4、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完成20**年度在马市、顿岗镇总投资为1800万元的审核、招标代理的招标工作,11月份还将完成项目工程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完成今年度在马市镇、澄江镇、隘子镇总投资为1500万元的勘测设计工作,预计12月份完成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投资50万元完成在澄江镇善亨村建筑2条共长米的机耕路、硬化排灌渠道米、建机耕桥1座、小桥板16座、涵洞47米、项目标示牌1座,整治面积500亩;投资70万元完成在澄江镇善亨村硬化排灌渠道米、小桥板7座、涵洞米、标示牌1座,建设面积700亩;投资15万元完成马市镇都塘村黄田水小陂头1座、硬化引水渠道米;计划投资105万元在隘子镇五一村硬化渠道3625米,下田小桥板40座,涵洞22米,灯盏窝段柏水寨小陂头1座,建设面积900亩,目前项目工程量已完成70%,预计今年冬全面竣工。

5、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了20**年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500个土壤样品的采集、检测和分析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今年度项目已购置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触摸屏5台(套)”,预计11月底可完成触摸屏系统的安装并投入使用,今年冬将完成拾遗补漏采集土壤样品500个以上。

6、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圆满完成了省农业厅下达给我县5000多粮食高产示范片的粮食高产创建任务。今年上造我县创建高产示范片1个,集中连片面积100多亩,种植品种为江优82,实割测得平均亩产稻谷公斤;晚造粮食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安排在城南镇新村XX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田,种植品种为丫两优143,实割测得亩平均产量为公斤。

7、涉农保险基层协保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全县涉农保险基层协保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并已在太平、马市、隘子、顿岗、城南、深渡水等6个乡镇建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

8、沼气池建设项目。今年在马市外镇、沈所镇分别建成1000立方、6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今年完成户沼气池79口,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超过550口。

(四)推广应用新成果,提高农民素质

围绕农村支柱产业,坚持以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为切入点,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了优良作物品种和良法对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1、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重点推广了江优82、宜香3003、深优9516、y两优143、黄华占等水稻优质高产新组合;粤油7号、粤油79号、仲恺花1号等花生新良种,神州一号、汇丰一号、福斯特、咏春2号、阳丰杂交49号(尖椒)、“线椒”系列等辣椒新良种;重点推广了辣椒、西瓜、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粮食创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配方施肥新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全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作物种植面积达33万亩次。

2、积极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通过组织培训班、宣传车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农村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全年培训10100多人次,宣传车送科技下乡25次,印发宣传材料、明白纸22000余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6680多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4250份。

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第四篇】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去年年底既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面对新冠疫情,克服种种困难,创新思路、果断决策,积极抓好在田作物管理,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着力稳定“菜篮子”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及时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截至目前,我县2020年万亩夏粮基本收割完毕,夏粮丰收已成定局,通过对46个苗情监测点监测,预计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千克,较去年增产公斤(公斤/亩,县统计局数字),总产万吨,比上年增产%;全县预计水稻栽插面积64万亩,其中23万亩机插秧育秧工作进入壮秧待插期,预计6月5日至6月19日全县水稻栽插任务基本完成。全县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万头、万头、万只、260万只,出栏分别达万头、万头、万只、340万只;肉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牛奶产量1908吨,肉蛋奶总产达到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畜牧业继续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态势。全县已完成瓜菜播种面积万亩,总产20万吨。其中设施栽培面积万亩,设施瓜菜播种面积(复种)比上年同期增加980亩以上,完成全年任务65%左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和%。

一、五个强化,今年“三农”工作平稳有序

(一)强化应对措施,保驾农业经济

1、一站服务,加快复工步伐。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局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多措并举,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为全县一产企业提供一站式复工复产服务,有力降低疫情期间对农业企业的影响。一是严格实行一产企业复工审核备案制。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县文件规定,我局通过印发通知,要求全县一产企业2月10日前禁止复工。对涉及民生的菜篮子等农业企业2月10日前需要复工的,需向我局提交《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产企业复工申请备案表》后,待审核批准后方可复工。其他一产企业2月10日后需要复工的,复工前需提交申请备案表和疫情防控方案,并承诺严格按照方案落实,经属地乡镇初审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备案,同意后方可复工。二是严格落实一产企业防控主体责任。要求各申请复工的一产企业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企业副总以上牵头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和职工人员状况,制定本企业的疫情防控方案。企业复工后,若出现员工体温异常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由主管部门督促立即整改,严重者须停业整顿,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如遇上级重大决策调整,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三是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我局按照县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对企业复工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将辖区内各企业复工情况,职工健康情况、防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及时报送。对未按要求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未开展复工前人员排查、未组织消毒和安全检查的企业,严禁复工。对不履行复工审核报备手续,擅自生产经营的按规定,报相关部门严肃查处。截止3月底,已经审核批准复工市级以上一产龙头企业5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9家,其中示范社56家,示范家庭农场43家,复工人数2800余人;4月底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正式达标达产。一季度,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3月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

2、两手同抓,保障春耕夏收。去冬今春,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县形势严峻,面对疫情,我局果断采取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夏收,全力确保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及“三夏”农机化服务落实到位。一是建立苗情监测微信工作群,每周上传监测数据和监测现场图片;二是建立小麦绿色创建工作微信群,成员为全县种粮大户和技术指导员,及时发布“小麦四情”动态,指导农户田间管理;三是建立农技专家微信会商群,针对分散采样的田间动态讨论应对措施,形成统一意见发布;四是建立与气象短信平台合作联动机制,每天的气象信息与相应的农业生产指导信息同时发布,基本实现上至各级领导下至乡、镇、村、组信息全覆盖,实时指导农业生产。五是利用省农业农村厅与安徽电视台合办的“三农前线”网络直播平台,网上授课,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六是“三夏”期间充分发动本系统干部职工、农机合作社、农机产销企业和农机维修网点力量,组织成立18支农机检修小分队和16个小麦抢收应急服务队,期间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机具维修保养和技术指导服务,保障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3、三措并举,筑牢严密防线。一是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对全局各二级机构采取关卡审核、逐户排查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摸排、精准掌握返凤人员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排查出湖北返凤人员6人,全部脱离观察期。二是科学采取居家隔离措施。认真落实居家隔离、集中医学隔离措施,设立了发热人员专门医疗观察点,设置了四个集中观察点,并对规上一产企业落实企业医学集中隔离点。三是严格落实解除隔离制度。为保证解除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局细化解除材料、严格解除流程、巩固解除成效,将居家观察人员解除隔离制度落细落实,对此前湖北返凤6名人员,在解除观察期后仍对其和相关密切接触人员落实观察措施,坚决消除一切新冠病毒传播隐患。三是保障畜禽肉类产品供给。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立即召开了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会,对疫情期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成立了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专项工作组,负责对活禽市场、有活禽经营的城市农贸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巡查和消毒灭源,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产销衔接,形成农产品保供合力。通过发出农业农村系统倡议书、张贴致畜禽养殖场(户)的一封公开信和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养殖场主、畜禽产品经营户防疫主体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战打响以来,县农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325人次,车辆155台次,对全县农贸市场进行全覆盖检查,并深入禽类养殖场一线开展了突击检查,对辖区内活禽宰杀点全部关停,并组织防疫人员对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每日不低于1次的清洗消毒灭源,未发现有买卖、屠宰、食用野生动物及活禽宰杀和销售情况。

(二)强化生态宜居,打造循环体系

1、强化领导,强力推进。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人居环境整治高位推进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县领导干部包点帮扶制度,确保精准指导、帮扶到位。

2、示范引领,分类实施。一是2020年农村改厕工作。2020年农村户改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厕所进院入室,并修建砖砌式化粪池;以杨村镇作为2020年农村户改厕示范点有力推动全县2020年改厕工作稳步推进。截至5月底,2020年5960个农村改厕任务,全县改厕已开工数量1824个,已建成砖砌式化粪池1590个,已具备使用和验收条件的976个。各乡镇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正逐步完善并有序推进。二是农村户改厕排查整改工作。目前,全县的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已经正在有序进行中,各乡镇抽调专人负责排查整改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对排查工作进行复核,做到排查不落一户、应排尽排、落实整改。截至5月底,全县2016-2018年美丽乡村户改厕和2018、2019年三年行动户改厕27541户,共排查出问题3955,问题率%;已整改3107,整改率%,剩余问题确保6月底前全部整改结束。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前,2019年度8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正在建设中,总建设项目79个,已完成建设项目56个,总工程建设进度95%。其中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点进度较快:尚塘镇南李行政村刘圩中心村沟塘清淤、绿化、桥涵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改厨改厕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进度98%;尚塘镇张徐行政村张庄中心村沟塘清淤、桥涵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总工程建设进度97%;凤凰镇湖东行政村新圩中心村沟塘整治和绿化已完成,总工程进度达到96%。朱马店镇徐桥行政村棉油坊中心村已完成雨水沟工程、沟塘整治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工程进度达94%;古店乡北王集行政村王集中心村已完成沟塘清淤、下水道工程,总工程进度达93%以上。进度较慢的乡镇三个:钱庙乡圩西中心村、岭头中心村,已完成,总建设进度91%;杨村镇中塘村已完成绿化和沟塘整治,建设进度达89%。四是组织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目前,我县已实施“五清一改”行政村174个,参加17927人次,清理村内沟塘258个、农业生产废弃物8164吨、农村生活垃圾数量31371吨、乱搭乱建350处、废旧广告牌1096个、无功能建筑面积8149平方米。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活动690次,参加1万余人次。五是强化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县里印发了2020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成立两个指导组,负责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以及相关政策宣传和咨询。今年午季完成秸秆粉碎还田27万亩,占总面积40%,秸秆离田收储面积40万亩,占60%。

3、督查调度,抓问题整改。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同时进一步完善督查调度机制,实行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分管领导和人居环境整治办一周一督查调度、一月一通报分析、一季度一考核排名。今年以来,已开展督查56次、印发通报32期,反馈问题168个,已整改159个,整改率达到94%。

(三)强化方式转变,深化培训培育

1、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新型经营主体信贷、保险、农业设施用地、项目扶持等政策,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二是积极推荐凤台县瑞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凤台县牛怀武农作物病虫害机防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示范社。推荐凤台县丁集镇沈传旭家庭农场、凤台县杨村镇苏学成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力度。2020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530人,培训对象均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标准3500元/人。培训分为水果、稻麦和水产三个专业;全部培训任务由农科教、植保站、农广校等6家培训机构承担。截止到目前,农科教、植保站、农广校等三家单位已开展室内培训和实地观摩指导;已开展培训人数300人;其中农科教100人已开展室内培训4天;农广校100人已开展室内培训1天,实地观摩指导1天;植保站100人已开展室内培训1天。

(四)强化项目统筹,实施全程监管

1、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一是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分别制定了凤台县2018、2019两个年度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结余)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分别遴选了35家服务主体和7家合作社实施。同时又制定了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暨凤台县2020年开展农业统一生产经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遴选了50家服务主体实施该项目。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情况:2019年12月,我局在接到省厅文件后,迅速召开会议,认真部署我县2020年度2万亩高标建设任务,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疫情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冲击和影响,切实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四个到位,全面做好项目建设复工和推进工作。经过广泛征求各乡镇意见,进行前期勘测、设计等工作,目前该项目设计图审工作已通过县级评审。三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情况:2019年经机构改革,原由县水利部门实施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移交我局,本年度项目区面积万亩,总投资5060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施工招标工作。

2、重点项目包保工作进展情况。自县里实施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以来,我局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目标,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凤台县AAA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及中央厨房建设项目二次环评评审会已召开,现等待环评批复。凤台县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现所有楼栋主体结构已封顶,18栋楼外架已拆除,现正在进行1-4号楼区域室外道排施工和外围景观绿化施工。江苏绿港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展示玻璃温室及育苗温室骨架全部安装,其他温室正在施工中,牵扯蘑菇厂的土地已解决,目前正在土地平整阶段。牧原循环经济养殖体曙光分场界西分场项目(五厂、六厂)五场目前占地76户,目前已签字36户,剩余40户乡镇正在做工作。六场就签字情况来看,界西、曙光两村已完成,围墙已从界西地开始动工,圈建600米。今年六场赔青已支付375亩。凤台牧原七场生猪养殖项目目前土地已流转400余亩,建设已经全面开工,预计装猪时间在6月15号。安徽吉乾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项目现在一期工程投资了近2000万,养殖规模年出栏20000头生猪,现在限位栏,产床在安装中,育肥猪舍也在平铺地坪和水暖,在7月底可以完成相关事宜,预测在9月可以从分场把800头能繁母猪进场,另从上海祥欣种猪场引进200头能繁母猪。

(五)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20年我们根据省市委工作要求,在全县238个的行政村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部完成赋码办证。我们按照周通报、月调度、季评议的工作思路,履行好牵头单位职责,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扫尾工作,我县所有改革村均已进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档案整理阶段,有经营性资产的村“三变”改革工作已经完成80%。按照省市统筹部署协同农业银行凤台分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及监管平台建设,在6月底前尽快开立账户、实现村经账务分离、开展数据录入确保平台按时运转。

2、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与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引导农民将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流转,加强县土地流转网络建设,做好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工作,切实搞好土地流转档案建设及台帐登记工作,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农业规模生产和经济效率。

3、不断深化农业产业扶贫。一是全面完成相关整改任务。认真按照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的问题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2019年省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反馈问题,针对主要存在的7个方面问题,制定了29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整改清单、措施清单和材料清单已及时上报县整改办。二是抓紧抓好产业扶贫项目。按照县扶贫工作总体部署,认真谋划实施了“7+2”产业扶贫项目,即:7个乡镇产业扶贫项目和2个县级产业扶贫项目,下达产业扶贫资金万元。目前,7个乡镇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县级验收。牧原集团实施的县级项目已全部完成,正祥养猪场改建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扶贫项目建设任务。及时落实了14个乡镇直补到户项目,下达直补到户资金万元。三是认真厘清各项指标任务。针对省下达我县产业扶贫各项指标任务,全县特色产业业扶贫项目覆盖到80%具备条件的贫困户,主体带动覆盖75%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已完成项目覆盖、主体带动%的贫困户;自种自养达标户1385户,已完成1385户;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40个,已建成40个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发展“一村一品”贫困村6个,已完成6个。四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对全县具体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1300余人次;举办贫困村产业发展指导员培训班1期,培训50余人次;安排5个产业指导专家组开展实地指导到村、到户指导40余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50多个;通过培训和指导,在今年的春节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赤霉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七个问题,找准工作存在症结

一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科技、市场和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科教兴农刻不容缓。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不发达,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优质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三是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抗灾避灾能力不强,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收”的状况,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较差,亟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采煤沉陷区,对水利设施破坏较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

四是很多农产品及其加工企业的思路还没有真正地打开,大都还看重着原始价值,没有看重市场增值空间。

五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田建设项目县级配套落实难的问题制约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六是农技人员现在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因城市建设需要,我局下属单位办公场所拆迁后一直处于临时租房状态,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七是农牧融合不够,畜禽养殖污染有待于进一步化解。种养殖脱节现象尚未根本改变,畜禽养殖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全县秸秆饲用率不足10%,规模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足70%,养殖染污防治的压力越来越大,有待于进一步化解。同时,我县在养殖业政策性补贴和扶持项目上力度不够从而制约了发展。

三、多点同抓,贯彻新年奋斗目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关键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在当前特殊时期,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使命意识,主动向中央和省市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要求看齐,向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看齐,做到争先进位;强化问题意识,直面问题症结,以实干精神解决问题克服短板,以百倍的信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凤台农业农村工作新章。

(一)抓实防控,强化协同,降低疫情影响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采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向广大农业经营主体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应对疫情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至每一个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二是强化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给。摸清全县在田蔬菜种类、面积、产量,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保障蔬菜均衡供应。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服务,在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有效解决疫情时期重点企业、基地蔬菜产品滞销问题。支持大宗蔬菜品种进入县内销售网络,支持果蔬配送服务。加强与交通、公安等部门配合,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蔬菜产品进得了城,进得了店。对大型肉禽类生产企业提出自建临时禽类集中屠宰点和新建屠宰车间的需求,强化多部门协调,实施特事特办、送审批服务予以支持。落实生猪、活禽“点对点”调运政策,由养殖场直接调运至集中屠宰点屠宰,对检疫合格的活禽,按照“绿色通道”一律放行。三是强化服务指导,保障有序复工。指导种子(苗)、水产苗种、农(兽)药、肥料、农膜、农机、饲料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企业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快组织复工复产、开门营业,做到能开尽开、应复尽复。建立重点涉农企业名录和复工复产时间表,实行清单式精准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解决防护用品、劳力不足、银行贷款、产品销售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疫情防控期间为本地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做出贡献的龙头企业,在申报项目资金时予以倾斜。

(二)抓好生产,突出重点,促进农业经济

一是着重抓好粮食生产。认真做好三大“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示范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抓好抓实小麦、水稻田间管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二是稳定“菜篮子”生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生产,丰富和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做好设施蔬菜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引导培育扶持,继续做好水产大县创建工作。重点落实好生猪、肉禽生产有关优惠政策,引导生猪、肉禽生产总体均衡发展,确保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平稳健康向好发展,人民的菜篮子丰富、安全。

(三)抓好示范,落实政策,推进循环农业

一是以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其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我县畜牧产业集聚化、养殖专业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畜禽产品安全化的步伐。着力破解畜禽养殖必然污染生态环境的假象。严格准入制度,密切与环保、国土等部门对接,逐渐淘汰未取得“三证”的畜禽养殖场户。扎实推进生猪和水禽的污染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二是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等工作,确保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三是强化农作物秸秆和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的资源化利用。四是加大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力度。

(四)抓牢项目,扩大营销,提升产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分别年度新增50家、30家、30家。依托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推进糯米产业向名优特精方向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和休闲农业,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扶持和建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好农产品贸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全程化服务,提高与市场对接的能力,带动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标准化农产品品牌。

(五)抓住质量,科学防控,确保农业安全

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提高农业法治建设,统筹推进源头治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全程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抓好“三品一标”发展、认证和认证后管理,确保标准化生产不虎头蛇尾。

(六)抓住关键,统筹推进,强化生态宜居

一是围绕环境抓整治。摒弃“重工程、轻环境”和环境整治靠突击的思想,不等不靠,加大各乡镇“四乱”整治和中心村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力度,纵到边、横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白点,同时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推广市场化环卫管理,努力实现建设点环境治理专业化、常态化。二是围绕新建抓开工。认真谋划、不等不靠,在做好实地调查、征求意见、项目梳理等准备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规划、施工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先期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沟塘清淤,绿化提升等工作,为更好更快地完成2019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2020年度省级验收工作。三是围绕验收抓迎检。在全面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在精细上下功夫,在提升上做文章,提前做好迎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做到“硬件不缺项、软件不失分”。对自然人文环境、产业特色、项目进展比较好的建设点,实施环境景观打造、文化挖掘与展示、产业发展等提升行动,打造精品点,提高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七)抓准问题,对标先进,深化改革工作

向周边先进市县学习经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村级开展“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土地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耕地保护、三资管理等领域综合应用,推广完善“劝耕贷”业务,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做好农业“两区”管护,深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91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