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筷子英语【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6740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筷子英语【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筷子英语【第一篇】

1. You have matches

最近我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我在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看看我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 我一愣,回答说:“很抱歉,我十五年前就戒烟了,所以没有火柴。”她立刻会意到我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It’s a joke.” 然后,我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事后和朋友在吃晚饭的时候聊天,我趁机向一个美国朋友请教白天的那句话,他解释说:“因为她看你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你要火柴,这是个非常普通的笑话,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2. Turn the tables

一位亲戚和妻子失和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几天前接到亲戚电话,说他们在走进律师楼之前,先去求助于心理和婚姻问题专家。夫妇俩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了好多次,互相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猜疑、埋怨,结果化干戈为玉帛。说简单也简单,就这么拯救了这场婚姻。我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同样也认识他们的一位美国朋友。这位朋友挺激动的,连连说着“感谢上帝,感谢上帝”,她还补充了一句“He turned the table.”。

这话让我心里很不舒服,她是指我亲戚动粗吗?我打抱不平说:“不会,不会,他很斯文,很有绅士风度,不会以粗鲁的举动压制对方,不会以高压让对方屈从。” 结果,越说越让人糊涂。看着我那一脸不快的表情,朋友突然茅塞顿开了,以另一种方法向我解释。终于我明白了,她是说我亲戚“扭转了局面”,那 “table”和我想到的“桌子”根本无关。

再说远一点, 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这个短语也和“桌子”没什么关系,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败为胜,转弱为强), 例如: “She played badly in the first set, but then s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er opponent and won the match.”

3. Wearing two hats

同事朋友聚会,少不了相互介绍。先生在向我介绍他的同事 Larry 时,说他可是个大忙人:“He is wearing two hats.” 我说,你开什么玩笑,他根本就没戴帽子。 Larry 一直以笑作答,倒是先生察言观色,知道我不懂,便帮我找台阶下。原来,先生是指Larry在医院某一部门担任要职,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意,就是说 Larry 身兼两职,而不是真的戴了两顶帽子。

4. With a grain of salt

一天吃饭的时候,好友 Allen 和他的中国籍太太坐在餐桌旁大谈最近流行的一种草药,说它能包治百病。Allen 说了一句:“I’d like to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他太太笑道:“你以为它是蔬菜啊,还要加点盐再吃。健康专家可没有说过要加盐。”Allen 愣了一下,然后大笑不已,解释道“ Take some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 是“对某事有保留、持怀疑态度”的意思。 原来刚才Allen 是说他对这种草药的神奇疗效表示怀疑,而不是说要“放些盐再吃”。

are in for a treat!

这天,同事们正在讨论为我和 Rhonda 开生日 party的事情,为了尊重寿星,大家让Rhonda 和我选择一家中意的餐厅。Rhonda建议去镇上一家叫做BBQ 的美国餐厅。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于是就问她那里有什么特色。Rhonda便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他们的招牌菜,听得我胃口大动,直咽口水,Rhonda便笑着说: “You are in for a treat!” 我愣了一下,以为Rhonda要请我去那里吃饭,心里十分不好意思,试探着问过她之后,Rhonda 笑着解释说: “You are in for a treat means you’ll like it!”

6. Knife and fork

朋友D说日前在某大酒楼饮茶,见邻桌有青年夫妇和大概是他们在外国结识的老太太一起饮茶。老太太对操作筷子很感兴趣,在那里学用 chopsticks夹虾饺。D说他有个美国朋友,曾花了一些时间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每有机会就要表演一下,还说用筷子是一种艺术,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洋人进餐用刀叉。其实洋人从前没有knife and fork,用的是木片削成的叉。这种木叉从意大利经伊斯坦堡传到英国,是两刺的肉叉(two-pronged fork)。在此之前,人们吃肉用手,因此对于改用肉叉有人说是“对赐人以五指之神的侮辱。”

筷子又叫做“箸”,据说由于箸与住同音。住有停止之意。航船忌停,江苏一带行船的人们改称箸为“筷儿”。筷音同快,不住而快,一帆风顺矣。日语中筷作箸,但读作hashi,和作桥解的hashi相同,似乎和行船有点关系。日谚有“只会拿着筷子吃”指“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中餐桌上每人有一份箸匙 (zhuchi),一双筷子一把汤匙,也许就没有knife and fork那么杀气腾腾了吧?

7. Skeleton in the closet

一天朋友谈及一则大爆“名人”家丑的八卦新闻,说那些家族中人以搬弄“skeleton in the closet”为乐事,难道这些名人家的壁橱中真的有骷髅? 他说的“skeleton in the closet”(英国人则习惯说成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现在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据说当年这个习语产生的时候的确指那些有钱人家谋杀了一个人,把骸骨暗藏在壁橱中,不让外人知道,从此 skeleton in the closet 就成了那家人的秘密,后来这个短语用来指不可或不愿外扬的家丑,简称作family skeleton。例如: Many old families have a number of skeletons in their closets which they are loath to discuss. (许多古老的家族中有很多秘密,他们不愿谈及这些话题。)

8. Skin off one’s nose

Joe很热心公益,每周固定有一天去做义工。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参加了几次。有一次跟他提起如果能到附近的剧院做义工的话,也许会比较有趣。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报纸,上面就有剧院要找义工的消息,我打算下班后过去看看,可是不巧碰上那天身体不舒服,下了班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第二天碰到Joe,问我有没有去,我把实情跟他解释。他听完后说: “No skin off my nose.”我不懂,只好怔怔地望着他,心想,他大概以为我是“叶公好龙”吧。

回家查了俚语词典,才知道skin off one’s nose是与某人有关的意思。Joe是在说我去不去其实“不关他的事”,他只是顺便问一下罢了。

注: no skin off sb.’s nose 也可说成 no skin off sb.’s teeth

9. Small beer

Small beer是“小啤酒”的意思吗?难道啤酒还分大小?其实,在英国small beer指的是口味比较淡啤酒,但是在美语中则是“少量啤酒”的意思。比如说夏天有客人来访,问他要喝些什么:Anything to drink?客人就可能回答说:“I’ll have a small beer.(给我一点儿啤酒。)”比喻用法中说的small beer,指规模或者格局不大的事物或自以为了不起,不是小人物的人:He thinks no small beer of himself. Be small beer常用作与人比较的表现。 口语中常用small beer作形容词,因此开快餐店的朋友可以说:Ours is a small-beer fast-food joint beside McDonald.

10. Spaghetti

朋友S说,意大利面食pasta,除实心粉spaghetti外,还有通心粉macaroni,宽面条lasagna,有肉馅做小方块形的意大利馄饨(云吞)ravioli,细长面条tagliatelle以及细线状的细面vermicelli(我们将“粉丝”译作vermicelli,原是意大利细面之名)。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吃面食的国家。十三世纪时马可波罗从中国传去制面食方法后,大受欢迎,特别是实心意粉spaghet☆☆ti,以其容易烹调,可以配上各种佐料, 很快就风行全国。不过那时没有刀叉可用,因此吃的都是无汤汁的实心意粉,便于用手抓送入口。现在的肉汁意粉(spaghetti with meat sauce),是后来才出现的吃法。当然,马可波罗当年在中国也吃过我们的牛肉汤面或者排骨汤面。但是有汤的spaghetti乃至以之作汤的 spaghetti soup,全是后来出现的意粉吃法。

Spaghetti一词源于意大利语spago,意思是一条线。一条意粉是spaghetto,复数常用spaghetti。意粉一碟,面条杂乱,因此车辆往来多,交通混乱的街口称为 spaghetti junction。

11. Speaking of the devil

几个同学聚到一起聊天,大家都到齐了,唯独不见Wayne。其中一个说“今天好像没见到Wayne”,另一个接着说“他的女儿放暑假,东西要从宿舍里搬出来,他大概帮忙去了”。正说着,只见Wayne从外面走过来。Joe于是说“speaking of the devil”。几个人乐了起来。我心想Wayne 这个人平常挺老实的,为什么说他是devil呢?于是我悄悄地去问Joe。

原来“speaking of the devil”是一条成语,相当于中文的“说曹操,曹操到”,也就是刚说Wayne 不在,结果他就来了。我不禁惊诧于语言的共通性,因为曹操不是也有“奸雄”的称号吗?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这样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

12. Stolen from ……dealer

高速公路上人车奔驰,朋友突然指着前方一部小轿车,说:“哇!这人好嚣张,贼车还敢挂上招牌!”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不禁哑然失笑,我说:“先生呀!人家车牌上写着 ‘stolen from… Dealer’,是指他这部从…… Dealer那儿买来的车,价格低廉,便宜得像偷来得一样。” 这是一种美式幽默广告手法,吸引顾客去……Dealer那儿买车,不是贼车啦。

13. Sweet tooth

我最害怕看牙医,但是因为有一颗蛀牙让我实在疼痛难忍,所以只好鼓足勇气,到牙医诊所挂号。当医生为我检查的时候,他问我:“Do you have a sweet tooth?”我很无辜地回答:“I had a doughnut this morning before coming here. I brushed my teeth. There is no sweet tooth.”他听了后摇摇头,便开始替我补牙。 很敏感的我知道可能答非所问,闹了笑话,但是却百思不解。我懂 sweet 及 tooth 这两个单字,但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合用,我就不知道意思了。回家查了字典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sweet tooth的意思是“爱吃甜食”。

14. The Hong Kong dog

一次在一堂电脑课上,铃响后,系里的女秘书突然跑到教室来宣布:“Dr. Walker has a touch of the Hong Kong dog and will be here a little bit late.” 听完宣布后,我一脸正经地向坐在隔壁的美国朋友抱怨说:“Dr. Walker 怎么可以抚弄他的爱犬以至于来不及上课呢?”老美听完后居然大笑着说:“真是太好笑了!The Hong Kong dog 并非指一种狗,而是指某人吃坏了肚子、拉肚子的意思。” 这一解释让我尴尬得无地自容。

筷子英语【第二篇】

原来,肖老爱好广泛,一生涉猎知识门类众多,1992年起就喜欢上了电脑。退休赋闲在家时,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偶然翻阅《北大人》杂志时看到了北大校友李彦宏对百度的介绍,便加入了“百度知道”(“百度知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动问答平台),并经常上网回答别人的问题。1年多的时间,肖老在“百度知道”上已经回答了近6500个问题。肖老不光是回答学生们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也会回答“美女是什么标准?” “现代人到底要什么?”等非常时尚的问题,因此被不少人称为“网络老顽童”。

肖老能以7旬高龄之躯,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在网上解答别人的诸多疑问,被网友称为“全才”,跟他的学习、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

肖老1935年生于武汉,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书的那些年,是中国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年代,全国“向科学进军”,知识和知识分子受到普遍的重视。那些年,他信奉“当今世界通才取胜”,读过许多书,包括文史哲、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他都看,涉猎知识门类甚多。良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他乐观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毕业之后,肖老曾在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气象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28年。还曾在农场教中学,教过语文、数理化、音体美,还有俄文、英文等外语,甚至还有维吾尔、哈萨克语言等少数民族语言。1984年,肖老到四川攀枝花大学任教授,教过物理和英语,筹建和主持物理实验室工作,并先后在电大、职大、工商银行、建行和人事局教英语、俄语、会计和统计学等。1995年,肖老退休,但仍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担任了攀枝花市双新研究所所长和市物理学会理论组组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理事,香港诗学会会员。目前,他对物理学与经济理论的相似性研究很感兴趣,已发表了3篇论文,并被多本全国性论文集收人。

当然,和那个时代所有知识分子一样。肖老也同样经历了“阶级斗争”“思想改造”的历次运动,他在这些运动中经受煎熬,接受考验,也利用这些机会锻炼意志,体察人生,研究社会。

肖老自诩是“正统的马列主义者”,熟悉思想,能记得甚至可以背诵不少著作,他时刻牢记语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许这是他永远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幽默风趣的思想基础。

“不上互联网等于是文盲”

肖老接触电脑很早,进入21世纪后,更是认识到“不上互联网等于是文盲”。他觉得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熟悉网络。上了年纪的人学习上网、打字、写博客确实有些困难,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说,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很重要。王蒙比我大一岁,但是,水平比我高得多。”有了这些认识和精神,肖老很快就对上网得心应手,一会在“百度知道”上回答网友问题,一会在人民网上发表文章,还自己注册多个博客,贴出自己的文章供网友品评。

73岁的时候,肖老去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心脏时,医生连问3次他的年龄,说“你的心脏不像有73岁”。还有一次,他去检查心电图,竟然让医生失声叫“好”,说是“没见过心电图这么好的人”。这两次经历,让肖老认识到自己的身体还很健康,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心好”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肖老认为, “心好”有三层含义。其一是生理上的心脏好,心脏好了,就不会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二是心情好。肖老发现,一个人的心情好不好,完全可以自己控制,但也是最难做到的。他提到,《家庭医药》今年4月上半月号推出的特别策划《关注“双心健康”》,里面强调“没有好心情,就没有好心脏”,这一点,他是非常赞同的。“心好”的第三个含义是思想修养好,不争名,不夺利,不做亏心事,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看问题。做到豁达大度,胸怀坦荡,高瞻远瞩,乐观向上,力戒虚荣。

如今,肖老虽然退休在家,但仍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培养广泛兴趣,把学习、工作、锻炼身体和娱乐融为一体。他每天上网、看电视、读书看报,还植树种花、养鱼、做家务,家里修修补补的活也都是他自己做。他笑言,自己就是喜欢玩,不过,玩也是很有学问的,要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玩”。

肖老玩的东西不少,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老人家竟然还玩筷子――练习“筷子功”。

肖老说,我这筷子功很简单,就是把筷子当飞镖扔出去。“看,这样……”肖老站起来,拿起筷子,对着3米开外墙壁上的一个圆盘扔去。记者看到,一根普通的筷子,这个时候就像飞镖一样准确地飞向圆盘。原来,肖老一次偶然看到电视里有人用筷子防身的报道,感到这种筷子功练习起来比较简单,只要能够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瞄准、扔出即可,可以练习眼睛的敏锐性、手的灵活性,甚至可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当然,还有一条,今后带根筷子在身上,防身用也很不错哦。

肖老还喜欢用气枪打气球,这种娱乐方式在很多城市的休闲场所都有。肖老说,每次打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惊讶的眼神投向我。他们肯定在说,看,这么老的人了还玩这个,真是奇怪!我不管这些,继续乐在其中,呵呵。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让自己的儿子休学,自己来教儿子,结果将儿子培养成才。无独有偶,肖老也以自己的儿子为对象,打算探索一条教育子女的新路。

筷子英语【第三篇】

关键词 微课 旅游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Application of Micro Lesson in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YE Shuangshu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Zhejiang 315800)

Abstract Micro lesson is an online teaching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as a precondition to "foreign Intercultural - chopstick etiquette" micro-teaching, for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apply the micro-lesson teaching experience through practice, integration and teaching, a real chang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micro lesson;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微课在教育界也越来越被重视。国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教育的宏观角度,比如胡铁生善于分析微课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二是从教学角度研究微课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纵观这几年微课在国内的发展,理论化的构建多于实际操作的探讨。本文以笔者参加全国英语微课大赛的实践经验为例,希望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让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微课真正运用于课堂,使理论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

1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教师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载体,讲解某个特定的知识点,使知识点简单化、生动化,让学生随时随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该知识点。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时间短。一般是在10分钟以内;(2)内容少。只传授一个知识点,主题突出,目的性强;(3)步骤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为内容的精简而减少教学步骤;(4)容量小。格式容量小,方便上传或下载、便于流畅地观看。(5)情景化。微课视频一般会根据某个教学目标,设置特定的情景,把诸多教学环节浓缩于内,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掌握特定知识点。

2 微课的基本技巧

(1)知识点切入快准狠。微课时间短,一般只有5~15分钟,知识点的切入要迅速,不可拖拉;要准确,不能偏题;要狠,引人入胜。引入的方法各式各样,可制造悬念、提出疑问或设置假设;可通过图片、动画等刺激学生的感官。然而无论通过哪种方法,简洁、快速、新颖是基本准则。以微课教学“旅游中的跨文化――筷子的使用”为例,本次微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化差异之筷子的礼仪。教师设计了一个情景,两位留学生在两户不同的中国学生家庭里home stay,一户的中国学生没有提早告知筷子的礼仪,使第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家庭里洋相百出;而另一户中国学生又是怎么处理的呢?通过此悬念的设置,引出知识点――筷子的礼仪文化,做到快准狠。

(2)教学线索清晰明确。微课教学只阐释一个知识点,且教学线索也简洁明确,一般只围绕一条线索。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上,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并对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按照以上要求,在“筷子的礼仪”微课教学中,课程构架非常清晰,任务导入―用筷方法―用筷八忌―赠筷寓意,四个步骤完全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让学生在清晰的脉络中把握重点。

(3)教学表达简明扼要。由于微课的广泛传播性,微课的语言表达要使用标准普通话或英语,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音量适中,语速适度,确保观看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如果可能,尽量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心中要有学生,语调上扬,保持激情,充分调动观看者的兴趣和热情。

(4)视频富有美感,注重视觉化效果。首先,视频设计要有美感。文字和图片的搭配要和谐,色彩搭配要舒适统一,避免使用容易让人视觉疲劳的色彩。其次,教师需要把知识点清晰准确地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巧妙地将文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筷子的礼仪”微课中,笔者全部使用高清图片,语言简明扼要,设计简洁明快,使观赏者听起来通俗易懂,看起来赏心悦目。

(5)收尾要干净利落。微课的收尾主要是帮助学生概况要点,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因此微课小结要简洁简短。微课视频“筷子的使用”中,笔者只用简单的一句话“看来,跨文化交际在涉外旅游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作为收尾动作。

3 微课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最早应用于课后辅导,后普及于网络自学,目前国内高职类院校对微课的重视程度使研究微课的教师不得不考虑它的教学实用性。笔者为旅游英语教学制作过各种形式的微课,其微课教学基本围绕以下两点进行操作:

(1)课堂教学的调节剂。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在课堂上,帮助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掌握某个知识点。笔者将旅游英语每一单元的重难点都制作成10分钟的微课短视频,在课堂教学时播放。首先学生立马被微课视频里的动感画面吸引,其次10分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不感到疲乏,因此学习效率比传统教学模式高出很多,更使学生对上课充满了期待。

(2)课后学习的助推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模式,学生不再需要通过书籍、教师授课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而是直接使用搜索引擎。可以说,微课的出现高度符合新型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网络自学”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笔者除了将重难点的微课视频共享给学生反复复习外,还制作了一些课后延伸的视频,比如旅游文化,跨文化差异等,让学生进行课后自我学习。

制作微课不是个简单轻松的过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者,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微课教学要和课程的整体设计相融合,成为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贯穿课程的始终。笔者在进行旅游英语课程整体设计时,已经规划好制作哪些微课视频,哪些重难点需要突破,哪些课外知识值得强调等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课程做整体把握,并将知识点贯穿成线,最后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系统。其次,微课教学需要提早规划,慢慢积累。做微课是一个耗时的过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多积累素材,多去微课大赛平台观摩一些优秀的视频,了解微课制作最新的应用软件、信息技术、动画元素等等,让微课制作变得越来越轻松。最后,微课教学除了可以关注重难点和课外知识拓展之外,亦可关注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练习巩固或小结拓展上。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教学的特殊性来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当然,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性有所把握。

4 微课在教学中的意义

(1)微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成长。首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即将传授的知识做了梳理,在梳理时又进行教学反思,加深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其次,微课的知识讲解要求短小精悍,教学语言简明扼要,富于逻辑,提高了教师知识讲解和总结的能力;最后,它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微课视频的制作,需要各种教学材料的支持,教师必须有查阅书籍和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隐形知识”。

(2)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首先,它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便于落后的学生反复复习并掌握,也有利于优秀的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其次,它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导者。

(3)微课创建了资源共享新模式。微课容量小,便于下载与共享。目前国家组织了各种微课大赛,并建立了微课平台,形成了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专家点评和微课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教研活动的举行,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并借鉴教学经验和方法,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提升,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总之,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紧密结合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得两者互相补充,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契机。这也是高职教育如比重视微课教学,并鼓励教师积极研发微课教学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3] 马秀芳。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26-27.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筷子英语【第四篇】

1. You have matches?

最近我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一次,我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看看我然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我一愣,回答说:“很抱歉,我十五年前就戒烟了,所以没有火柴。”她立刻会意到我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儿抱歉地说:“It’s a joke.”然后,我们就相互尴尬地笑了笑,走开了。事后和朋友在吃晚饭的时候聊天,我趁机向一个美国朋友请教白天的那句话,他解释说:“因为她看你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你要火柴,这是个非常普通的笑话,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2. wearing two hats

同事朋友聚会,少不了相互介绍。朋友在向我介绍他的同事Larry时,说他可是个大忙人:“He is wearing two hats.”我说,你开什么玩笑,他根本就没戴帽子。Larry一直以笑作答。后来我才知道,朋友是指Larry在医院某一部门担任要职,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意,就是说Larry身兼两职,而不是真的戴了两顶帽子。

3. knife and fork

朋友D说日前在某大酒楼饮茶,见邻桌有青年夫妇和大概是他们在外国结识的老太太一起饮茶。老太太对操作筷子很感兴趣,在那里学用chopsticks夹虾饺。D说他有个美国朋友,曾花了一些时间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每有机会就要表演一下,还说用筷子是一种艺术,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洋人进餐用刀叉。其实洋人从前没有knife and fork,用的是木片削成的叉。这种刀叉从意大利经伊斯坦布尔传到英国,是两刺的肉叉(two-pronged fork)。在此之前,人们吃肉用手,因此对于改用肉叉有人说是“对赐人五指之神的侮辱”。

筷子又叫做“箸”,据说由于箸与住同音,住有停止之意,航船忌停,江苏一带行船的人们改称箸为“筷儿”――筷音同快,不住而快,一帆风顺矣。日语中筷作箸,但读作hashi,和作“桥”解的hashi相同,似乎和行船有点儿关系。日本谚语有“只会拿着筷子吃”指“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中餐桌上每人有一份箸匙,一双筷子和一把汤匙,也许就没有knife and fork那么杀气腾腾了吧!

in the closet

一天朋友谈及一则大爆“名人”家丑的八卦新闻,说那些家族中人以搬弄“skeleton(骷髅) in the closet”为乐事,难道这些名人家的壁橱中真的有骷髅?他说的“skeleton in the closet”现在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据说当年这个习惯用语产生的时候的确指那些有钱人家谋杀了一个人,把骸骨暗藏在壁橱中,不让外人知道,从此skeleton in the closet就成了那家人的秘密,后来这个短语用来指不可或不愿外扬的家丑,简称作family skeleton。例如:Many old families have a number of skeletons in their closets which they are loath to discuss.(许多古老的家族中有很多秘密,他们不愿谈及这些话题。)

of the devil

几个同学聚到一起聊天,大家都到齐了,唯独不见Wayne。其中一个说“今天好像没见到Wayne”,另一个接着说“他的女儿放暑假,东西要从宿舍里搬出来,他大概帮忙去了”。正说着,只见Wayne从外面走过来。Joe于是说“speaking of the devil”,几个人乐了起来。我心想Wayne 这个人平常挺老实的,为什么说他是devil(魔鬼)呢?于是我悄悄地去问Joe。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286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