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幼儿园教案 >

《使用筷子》大班教案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88455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使用筷子》大班教案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班正确使用筷子教案与反思【第一篇】

大班正确使用筷子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学前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学前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第二篇】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

设计意图:

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餐具,大班幼儿每天都使用筷子,也喜欢玩筷子。筷子的材质、图案、色彩不一,因此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活动中,我将筷子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在游戏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本领。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在材质、图案、颜色等方面的多样性。

2、运用归类统计的方法进行筷子操作游戏,形成初步的等量转换的概念。

3、幼儿通过拼搭造型体验自主挑战、合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归类统计的方法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理解等量转换并正确记录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各种材质的筷子,游戏材料:玻璃球、正方形玩具积木、长条形积木、数字贴花。

2、音乐磁带,录音。

3、幼儿统计表及教师用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放录音,引出游戏。

(1)幼儿相互交流,向大家自己的筷子朋友。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讲述自己的筷子朋友的特征,了解筷子的各种形状、图案、颜色及材质。

(2)游戏:筷子变变变。幼儿通过相互合作,拼搭小桥、房子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使情感教育贯穿其中。

(3)游戏:筷子大比拼。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商量一下,谁负责用筷子把玩具夹到盘子里运回来,谁负责留在原地作记录,夹不同的玩具得到的星星也是不一样多的,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商量好,挑一双你们认为最合适的'筷子参加比赛。

教师适时参与到游戏中,鼓励幼儿尝试改变工具、角色任务等再次游戏。师生共同按照等量转换的规则,检查各组所获星星的数量,分别在他们的记录表上贴出相应数量的星星标志。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体验不同材质的筷子夹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将数学中的归类、统计、记录、等量转换的知识点转换为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习得本领。

(3)师生共跳《筷子舞》。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而充满美感。

三、结束部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通过相互合作,自主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形成了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多领域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乐于参与,活动效果好。

使用筷子的礼仪【第三篇】

关于使用筷子的礼仪

关于使用筷子的礼仪

吃饭的时候,小孩往往会被告诫不许用筷子敲打碗盆。尤其是家里请客吃饭时,更不能用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这究竟是为什么?一种经常的说法是这种规矩是和乞讨的。忌讳有关的。 因为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一说与古代“蛊毒”传说有关。相传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将百虫放进坛里,经过多年后打开看时,必定有一个虫子把其它的虫子都吃光,这个胜利者就叫“蛊”。

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以便使蛊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讳。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握筷姿势应规范,时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还则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大班游戏:筷子游戏【第四篇】

设计思路: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XX年历史。筷子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纲要提出: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筷子是生活中最自然、最常见的,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所以我选择了“筷子”作为探索活动的内容。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而4—5岁的幼儿动作更灵活有条理,他们能够掌握多种动作技能,且比较协调,小肌肉不断发展,因此,用筷子进行夹的活动,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常言道,心灵手巧。四岁左右,也是儿童智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筷子除了和手进行夹的活动外,还可以和身体的其他部分配合活动,比如:眼睛。今天活动中投放的竹筒就是锻炼幼儿手眼协调和瞄准的能力。

在第一个环节的谈话中,我结合孩子平时使用筷子的经验,请他们讲讲自己用筷子的进行过的一些活动、做过的一些游戏等等,一方面让他们体验曾经与筷子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继续引起幼儿与筷子做游戏的兴趣。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三个活动场地,分别投放了不同的材料:从单一的筷子到筷子与竹筒两样物体的组合,再到筷子与沙包、花生、黄豆、弹珠四样物体的组合,材料从单一到多样。并提供给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活动的空间,让孩子们尝试与单一的材料和多样材料组合游戏有不同的乐趣。在游戏中也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

活动目的:

1、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2、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黄豆、沙包、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筷子

1、  这是什么?你们平时都用它做些什么?

2、  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做很多游戏,你们有没有用筷子做过游戏?

3、  筷子还可以做哪些游戏?

二、自由选择、结伴游戏

1、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和它们做游戏。

2、  观察场地和材料:分三块场地(一块是地毯,上面放有许多筷子;第二块场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块场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弹珠和筷子。)

3、  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游戏

三、交流讨论

请三组的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和筷子是怎么做游戏的。

四、幼儿再次游戏

鼓励幼儿学一学其他同伴的方法,与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5 268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