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舟记》有感(通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读《核舟记》有感(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核舟记读后感【第一篇】
《核舟记》是八年级下册1篇很特殊的文言文,它没有像大多数文言文一样写景记事,而是十分详细的介绍了一只长约八分有奇的小核舟。
这小核舟是用桃核雕成的,长度不满三厘米,关键这小周上有着五个人,八扇窗,34个字等等,这么小的身板上有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对这个雕刻人有着满满的佩服。
文中说了这个神乎其神的雕刻家叫做王叔远,我到手机上一查,果然,跟所有名人的经历过程十分相似。手机上介绍他从小就酷爱木刻,经常上山尝试,总是把自己的手指划出一道道的伤口,鲜血直流。但他永不放弃,最后终于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微雕家。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发明电灯,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的。
而这个核舟便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展现了他的所有功底,就比如,舟上雕刻的佛印手上的念珠可以清清楚楚的数出来个数,舟项上刻的一些字的笔画,细若蚊足,但却让人看得十分清楚,光这两点便令人望尘莫及。
而就是这么一件伟大的作品,被王叔远直接赠予友人,光这份心性也就值得别人的敬佩。
这件核舟最让我了解的部分便是它所雕刻的内容了。它雕刻了苏轼观游赤壁时的景像,这或许也是对苏轼这位著名的词人的一种纪念了。
一艘小核舟飘漂过时间长河,来到现代,让我们一睹雕刻大师的风采。
核舟记成作文【第二篇】
两年前,妈妈从北京出差回来时买了一个小饰品送给我—象牙笑面佛。从第一眼见到他,我就被他雕刻精细的外表深深的吸引住了。象牙质地的佛面约有红枣那么大,长约厘米,最宽处约有厘米,其高厘米,小巧玲珑。
弥勒佛大大的脑门上有两道岁月的痕迹,而那普度众生的深刻哲理就蕴含其中。他眉毛与鼻梁连成了凸起的丁字形,宽阔而棱角分明。鼻梁两边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型,上面可清楚的分辨出上眼皮和下眼皮,甚至可以看到眼睑的睫毛,和他眼睛两边笑出的细纹!弥勒的眼睛是微微凸起的,但没有眉毛高,符合我们的人体结构。弥勒的鼻子又大又圆,并且雕上了鼻孔,就连鼻下的仁忠也没落下。他的嘴笑得大大的,牙齿可历历数也。舌略微凸,嘴唇也刻得恰到好处。其两腮微鼓,圆润逼真,上面还有两个小酒窝。他的下颌饱满圆滑,脑袋两边的耳朵雕刻精细,耳廓,耳蜗,耳垂与寺中的大弥勒无异,甚至可爱。
整个弥勒佛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层次分明。且手感圆润光滑。令我惊叹的是,如此精细光滑的佛像未经过任何机器的加工,完全纯手工制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核舟记读后感【第三篇】
《核舟记》的创作者是魏学洢。他是明朝末期人,他的父亲则是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想弑君篡位的魏忠贤进行了坚决激烈斗争的大忠臣。但弹—劾奸人不成,反而惨被下狱斩首而怨死。魏学洢时年仅二十九岁,就在他护送父亲灵柩回家的途中,又不幸悲愤而亡,真是英年早逝啊!令人叹息。但这位既不是大官,又不是名士,更不是著名诗人作家的“无名小卒”却凭借他的笔墨乍现,给后人留下了大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的一个坚硬核桃,不知是什么样的工匠,居然能够用刻刀、画笔勾勒小船,居然能在上面做成小窗,有窗栏、窗户!还居然有八扇!箬蓬也是栩栩如生。一个完整的船舱,居然只有四分长,真是鬼斧神工啊!可是,这还不是主体部分哟!
船头厚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你说神不?!此舟点明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船必是苏轼的仆人驾舟了,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共执一手卷,相互指点侃谈卷中之物,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地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更是“山高目小,水落石出”。两次畅游赤壁,各异季节,带来不同景色,更是颇有一番情趣。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犹似笑弥勒一般,想必是闷得慌了,到江上风多处乘凉,无比快活。总之,我就像亲眼看到三人如何开怀畅游,悠闲自在的豪迈气度和潇洒姿态。作者观察细致,下手更是妙笔生花,写得既有条理,又令人陶醉,惟妙惟肖,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太令人叹服了!
舟子(撑船的人)两人不能算作主要人物,只能作个陪衬,但雕刻家王叔远仍将他们听茶声、作呼啸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体现了他们“泛舟”江上时的悠闲、豪爽之情。
这核舟长不过一寸,宽不过二厘,但窗格、茶具、船浆、五个人物却尽其所展,实是不可名状的惊人之作。难怪作者惊呼:“噫,灵哉,怪哉!”。
核舟记读后感【第四篇】
读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王叔远的技艺高超。“能以径寸之木……”每当读起这段,脑海里不经浮想联翩。
王叔远刻了一个核舟送给魏学洢,上面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如果没有魏学洢将这核舟写成文章,或许王叔远的一生都不会被人所知。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们只需要努力,其他一切就交给时间!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我认识了一个人,名叫傅说,傅说原先在傅岩为人筑墙,可是因为他才华出众,机智过人,被殷王武丁发现后,将他仍用为宰相。傅说就好比一颗金子,一直默默无闻的为人们劳动,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他命中注定的主人,所以我们只管努力,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
文章没有过多的语句直接赞美王书远的技艺精湛,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情感。知道他的人总会有人欣赏他的才华。
“向着月亮出发,即使不能到达,也能站在群星之中。”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可能你的才华还没能及时被大家发现,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群星中发光发热,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明星,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路漫漫,一切尽管交给时间,时间足以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