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通用14篇

史莱克发表时间 3749627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注重师资培训、课程改革与评价体系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需求,如何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关于教育论文 篇1

《大学英语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国在经历素质教育改革后,整体教育水平取得了长期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看到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席,整体思辨能力和水平还比较欠缺。笔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提升思辨能力培养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教育一直占有极其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关键培养因素,那就是独立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思辨能力有关含义的解析,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进行了剖析,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有效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对培养算算途径方法和重要性必要性作了重点探讨。

一、大学英语教育思辨能力有关涵义

思辨能力指的是个体根据特定标准规则,对事物或现象进判断决定或作出认知结论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质疑、思维、分析、评价都是思辨的过程,思辨能力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及对外界事物认知处理的能力。思辨能力重要的就是怀疑、辨别、理解、综合能力,对教材知识能够思考理解、质疑分析,并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斛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可以说,良好的思辨能力就是一双翅膀,能让学生自如飞翔,更快更好学习新知识,对问题自如处理。思辨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思考更加深入全面,处置解决问题也更客观理性,不会人云亦云,不会盲从。同时,好的思辨能力也会助推创新能力。大学英语教育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既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又是对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个重要考试的指挥手段,而课堂教学以讲解� 听说读写译能力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重心所在,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学生思辨批判能力的培养普遍忽视的话,这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极其不利的,也没有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目标。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中,大多采取老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练习的模式,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不足的,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被很大地限制住,学习思维思辨能力拓展不宽,学生照抄照搬课本知识,缺乏思辨和灵活运用交流能力。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用英语组织对话发言的过程中,逻辑思维缺乏甚至混乱不清,组织语言条理不够;有的学生在辩论演讲方面,主题不够突出,观点阐述不够清晰,这就是思辨思考能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升思考判断能力。这些学生往往遇到一有难度的问题,就缺少深入思考,想到那就说到那,比较随意,逻辑不严密,会让听者感觉发笑。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障碍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教学目标上的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和老师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目标设置教学要求。二是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更多围绕四级英语考试课程设置,缺少兴趣类文学艺术、科技知识类英语课选修课程,这里面有师资力量受限的因素,但核心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学校评定学生英语水平主要还是偏重于考试考查,对思辨能力无法进行有效评估。三是教学评估体系的限制。学生英语水平考核与考试成绩直接关系,这种较狭隘的考试要求,也会限制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更多是当成一种工具,主观性不强,老师在教学中也会缺失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从而削弱了学生创新思念能力。

三、有效培养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途径方式

1、提高认识,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

现在创新驱动已经上升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而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就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具有创新开拓意识的优秀人才,这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创新思辨能力。当代大学英语教育,不单单是培养英语交流能力,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这才符合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勇于质颖、大胆思考,不拘于成见,有独有见解,不落俗套。而创新的关键核心就在于思辨能力,所以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新要求,需要加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2、加强平等交流,允许质颖提问。

老师的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传统阶段,始� 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加强学习自我意识的塑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学习的环境,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老师也要加强教育引导,及时对交流提问给予引导回答,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认知和认同,逐渐养成思辨的态度和意识,逐步提升思辨能力。

3、加强教育引导,做到“三步”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辨能力的引导,坚持做到三点。

一是独立理解。

让学生提前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理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每次上课前要对阅读任务提前布置好,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能基本知识课文的内容,能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这样正式讲授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印象和理解才会更深刻准确。

二是做好分析讲授。

课堂上老师要对课文的组织结构做出整体性讲解,并对一些重点语法知识、词组词汇等语言层面的内容作出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这其中,要对重点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中涉及的英语世界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社会情况进行讲授,有效处理好学生认知中的困难。三是做好拓展评价,即对课本内容提出一些开拓性的思维,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适时组织学生自我讨论,既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又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思辨能力的教育引导,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点间的关系,并自我进行总结记忆归纳,而不是一味地老师在卖力不讨好地灌输教学。在做好“三步”教学引导工作中,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精心思考,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和知识点要挑选好,对课文涉及的文化背景要深刻理解,通过设置和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分析思考兴趣,让学生逐步构建自我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最终实现了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训练、轻思辨培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颜方丽。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旬刊,20xx.

[2]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20xx.

[3]孙冬鹏。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亚太教育,20xx.

[4]邹绍艳,高秀雪。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J].外语研究,20xx.

[5]刘莹。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实效分析[J].吉林教育,20xx.

关于教育论文 篇2

一、PEP教材特点

PET教材是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加拿大lingo metia国际集团合编的一部小学英语教材。PEP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音基础,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发展初步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关差异,增强国际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这部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遵照现代语言教学的理念,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

PEP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体系,设计了大量形式多样、情景真实、语言自然、趣味性强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有利于学生感悟语言,从而。逐步形成初步运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2、依据儿童的认识特点,体现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PEP教材在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以培养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PEP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习和心理需求,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插图,以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PEP教材所编排的对话和练习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语言地道,有助于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2)以活动为上课的主要形式

PEP教材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设计了视、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大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体验逐步领悟语言基础知识,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以听说为训练的主要项目

PEP教材按照以听带路,以说助听,听说结合,相互促进的思路,提供了大量的听说材料,以利于学生在听说训练中学到生动的语言,学到比较地道的语音语调。

3、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

PEP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编排过程中,力求做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力求体现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4、按照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面向小学英语教学实际

PEP教材面向多数,着眼基础,目标明确,要求得体,容量适当,难易适中。在要求上,力求符合多数学校的教学实际;在难度上,面向中等偏下水平的学校;在容量上,尽可能让多数学校每学期能教完一册教材。与以往传统教材相比,PEP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精心安排了话题和语言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材施行以来的问题

PEP教材作为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当前英语课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PEP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课时不足。《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我校每周每班只能开三节英语课。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由于课时较小,语言的复现不够,学生遗忘的快,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尤其是五、六年级,教材语言点多,跨度大,教师明显感到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发展不均衡,提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教材部分内容不太适应实际教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教材中安排的有些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实际教学,有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太难,难以实施;有的则过于简单,达不到使学生得到提高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少数歌谣节奏感不强,不够押韵,歌词拗口,曲调生疏,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且缺乏兴趣。

3、教学方法创新不多,PEP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对教材内容和各个板块进行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死书,死教书的情况。有的教师,不能恰当地以旧引新,更不会滚动己经学过的知识,巧妙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不会适度拓展,而是死搬教条;只会教本课时、本单元出现的内容,书本上出现的课上一字不漏详细地讲解,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而书本以外的,生怕学生不会掌握不敢拓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照本宣科,死搬教材。有的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完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先教A板块的对话,再教B板块的生词,然后操练C、D板块的句型,接着学习E板块的短文,不会科学合理地重组教材。

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没有在教学中努力将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使这些活动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既获得知识、技能与能力,又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教材运用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笔者以为,要解决PEP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努力,即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材的运用上,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改进。

(一)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所看重的,不是老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在PEP教材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视、听、说、读、唱、玩、演等饶有趣味的活动中,自主地、偷快地学习英语,发展能力,维持兴趣,力求做到开课能激趣,讲课蕴情趣,练习有兴趣,结束藏意趣。

2、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PEP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在PEP教材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充裕,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较好,我觉得在拓展部分可加人小组的故事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等故事,不光让学生用所学语言说、演,而且能活用,让学生在参与、协作、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充满自信,感受成功。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认知规律,教师向学生输人新语言后,学生要经过感知、编码和储存这一过程,教师才能要求提取和输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会新知的过程。在PEP教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富有条理性和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其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富有层次与梯度:从机械模仿到趣味操练再到巩固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充分体现出从不会到会这一学习过程。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分层互助式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开发学生的智力。在PEP教材教学中中,教师可以设计许多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活动。如通过看尾巴猜动物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听句子猜动物活动,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自由创编对话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论文网 ]

4、教师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氛围

在PEP教材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眼神、手势、表情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赞语激励学生,创设一种亲和的语言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乐学、爱学。

5、注重学生过程评价,引入竞争机制辅助

在PEP教材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参与效果进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以利于保护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做到小只关注教学的结果,同时也关注教学的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并在此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如果只奖励个人,涉及面是不够广的。因此,我还对小组进行集体奖励,对做得好的小组,奖励全组成员。这样,在多层次的竞赛活动中就形成了多角度的评价活动。在每个学生之间有竞赛、有评价、有比较,把一个组内对每个学生的评价相加在一起就成了小组之间的竞赛,这样每个小组之间也有竞赛、有评价、有比较。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竞赛及多角度的评价网络和个人、小组的评价体系。在课的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符合PEP教材提出的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二)对教材使用的建议

PEP教材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客观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活动、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都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使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1、更改教学内容,注重现实性

由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版面的原因,PEP教材所呈现的教例与实际生活及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还有一段差距。如何使陈旧的教材时代化,落后的教材同步化,笔者以为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补充更改。PEP教材中不少单词都是以其书面形式出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单词已经不用或少用了。对于这些单词,我们可以在简单介绍之后,另外再教给学生一些口语中常用的单词,以使我们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冰箱一词,教材中为refrigerator,但日常口语中则多使用fridge,也有ice box,针对这一使用情况,我们可按上述方法调整教学。同样,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不符合交际习惯的句型、对话,我们也可给予更改。

第二、针对学情,调整变通。学生在学习每一新知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他们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思想方法,具备了一些必备的认知基础。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尊重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原有认知,合理调整,充实教材。

2、增加教材内容,体现探索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其文化视野,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进一步丰富英语的文化积淀,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英语文化背景资料。

例如,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red,pink,brown,等常用颜色单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如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green(格林)。此外,颜色单词还可组成一些有趣的习语,如black tea(红茶)、brown sugar(红糖)、low dog(卑鄙小人)等;在Culture单元,可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如西方的Christmas与中国的the Spring Festival的对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讨论。丰富的文化知识渗透,使教材体系不断充实、拓展,从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美,英语的有趣,使学生更乐于接近英语。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穿插教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英美国家流行的英语儿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展了知识面。

3、调整教学活动,关注人文性

教学活动同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活动进行替换。例如:PEP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看图说话的活动。这种形式比较单调,教师完全可以创设真实的场景,将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内,用where is the提问,学生用Is it in/on/under/behind句型来猜。同样可以达到巩固应用in,on,under等介词的用法。在教家庭成员称谓时,可以增加扮家家或让学生自带家人相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等活动,从而对教材原有活动进行延伸。

新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理解、掌握、运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指出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因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外部学习材料要体现探索性,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探究的空间,把教材中的素材从原来供教师解释和分析转变为给学生讨论和探索,从而使知识活灵活现地被学生掌握。如教学There isare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材:(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个苹果在桌上,1个西红柿在篮子里,引导学生说出句子: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There is a tomato in the basket。(2)变换课件,引入新知。将l个苹果、1个西红柿变成3个苹果、4个西红柿,引出句子:There are 3 apples on the table. There are 4 tomatoes in the basket。(3)小组讨论,探究新知。如:这四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从这些区别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以上教学案例遵循了呈现情境一形成问题一建立模型的一般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和探究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在自主讨论、合作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4、调整教学顺序、突出整体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对教师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材的整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PEP教材,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充分发挥整体结构的功能。如助动词在人称中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在PEP教材中出现I like/dont likeDo you like...后,可以考虑在下学期在学习She/He likes/doesnt likeDoes she/he like...这样安排,其优势在于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但却减少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比,使学生出现助动词混用的情况,故我们可尝试将这两部分合为一个整体,并同时添加they,it为主语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规律,理顺规则,主动建构知识,形成互补的认知结构。

此外从英语课本身的特点出发,我们还可以对整个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整合。在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便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简单的英语问候语、问答语,像Good morning!See you later!Are you on duty todayfine,thank you!等等。每天还可渗透星期单词的教学,以及数词的学习,这样就将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渗透在每节课、每个单元,从而分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语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但教师应注意教材的整合不能随意,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不仅要考虑英语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规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裁剪,从而使教材成为正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

参考书目:

1、王蕴芬、吴霞芳:《小学英语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设计》20xx年第10期。

2、孙媛媛:《PEP课堂活动教学案例设计》,《小学教学设计》20xx年第2期。

3、李永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小学教学设计》20xx年第1期。

4、方瑞芬:《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池州师专学报》20xx年第5期。

5、程晓堂:《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年第5期。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育论文 篇3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育论文

笔者是一位从事初三英语教学十多年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到了初二年级(更有甚者初一下学期),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成绩急剧下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适用多种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虽然经过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拼写,有的不会读,有的读不正确,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摸清这个规律,为了扫除语音降碍,我总是在开学初抽出时间复习音标、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

对于新单词识记,让学生根据音节有停顿地边读单词边写(不是边拼字边写)如population-po-pu-la-tionexpensive-ex-pen-sive.还要求学生眼、耳。口、脑、手协同活动,做到眼睛看着单词,口里读着单词,耳朵听着单词,心里想着单词,手指写着单词,从而提高识记效率。指导学生采用单词部分注音法,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力,例如sweep,只在字母ee下面注音i:],farthest,只在字母ar下面注音a:].学生只要记住注音的字母,单词会读就一定会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听音辨音游戏,以锻炼其辨音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优秀14篇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强学习英语的气氛,徽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愈识。如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笔者先说一句陈述句,然后问学生hatdidIsay?引导学生说出“You saidthat“”“”然后又问WhatdidIaskyou?引导学生说出“Youaskeduswhat“”“?”然后又让学生互相提问,教师再引导学困生复述一遗,从而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多种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除了书面练习,还有口头练习如值日生报告、扮演角色、根据提示完成对话、游戏活动、竞赛等。使学困生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维中,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二、认真研究教材,确定学习重点

学生到了初三年级,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要向课堂教学要质t.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首先要熟悉该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耍熟悉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教学重点。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初一、初二学过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上课时做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把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与本学期要学的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习、记忆。如,在第三册中出现lookup(查阅)这个词组,我就复习,lookoutof,lookinside,lookaround等词组。出现not”“”but“”"(不仅…而且…)这个句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并使之加深巩固,在这些旧知识的墓础上学习新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获得知识,不仅靠课堂,还耍靠课后的总结和归纳,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出一些思考问超,指导他们课前预习,从而提商预习效果,减轻上课的心理负担,养成预习习惯。其次,要指导他们作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自己复习。经常枪查他们复习的情况,使他们养成复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将学过的语法、词汇、语言点进行归纳、对比、分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三、开发智力因素,创建和谐氛围

一些学生学习久不见提高,究其原因,非智力因t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英语教师要致力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事实证明,随粉英语学习的裸入,词汇、句型、语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学习f无疑超过这些学学生所接受的范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葬心,他们也渴望进步。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特别注愈这一部分学生,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例如英语读得较好的学困生,笔者帮他们预习新课的单词,课堂上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字写的好的学生。让他们到照板写答案,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在课堂问魔设计时分难中易。对学困生提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问题,如果回答不完全或未答好,就加以引导,从不指责,这样给他们养成良好的开口习恨,以后逐渐地由易到难。在出考月时笔者注愈分配好难中易理的分数比例,让荃础差的学生有瓜可做,增进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徽发他们进一步尝试成功的学习愿望。

部分学生在英语课上往往注愈力不够集中,或者注愈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导致他们听课质f差,效率低,久 因而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引起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愈,以达到听课的目的。首先每节英语课的开场要新顺,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讲课时,要精心、合理安排,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列为随意注意,并间隔地对这些,点、难点进行讲述。还有老师的目光要多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生,老师关切的目光会引起他们的注愈。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同时,英语教师要理解、葬盆、宽容,善待学困生。努力曹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圃,消除学生的吸张感和恐俱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断调动他们对英语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情感。总之,要提离学生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英语成幼,不但耍用力,更要用心;不但耍苦干,更加要巧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变不想学到想学,由想学到好学,由好学到会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成幼。

关于教育论文 篇4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以人为本

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具有说教性、强制性倾向,对学生实际思想品德形成的帮助很有限,实效性不高,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切实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人,应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造就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归宿。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指引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教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

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由原来的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也即是说从“培养论”走向“学习论”,注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体验、自己实践,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靠自己学习的,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促进,但不能越俎代庖。w

2.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学习,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不用说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了。思想品德课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身边环境污染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从自我做起,让学生受教师社会责任感的熏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容易找到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提高学业成绩为目标,成功的学习者只有少数,所以教育目标不能局限于对少数人的培养,也不能将分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让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规定了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能力,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中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没有这种转化,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更不用说提高教学效果了。如教学“创建新集体”时,如果进行说教,让学生灌输每个人都应该各尽其能,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也能记住知识,但课堂必会索然无味。教师如果采用游戏如“折筷子”等来达到教学目标,会让学会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这样课堂教学改变了单纯的知识灌输与说教,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树立集体意识。

三、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学生很受感动。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自由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唤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积极的情感。

2.理解学生

新课标倡导师生交流、互动,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当着其他教师的面训斥学生,效果会不佳,不可能得到学生真正的心理沟通。教师选择用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共同讨论问题,沟通的效果会更好,也能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

3.信任学生

教师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要做的只是实时、客观的给予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放松心情,积极地参与课堂,变被动学

四、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适当的环节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发问的时间和空间。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变知识讲授为情感交流,切实注重学生的情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交流。情感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的教育,认知与情感才能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对人的教育。情感教学使学生适应社会变化,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与价值,这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相一致。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潜力,培养完美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发掘自己的潜能”时,可以结合“一个成功的日本企业家”的案例来进行,让学生思考:日本企业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积极的暗示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基本上都能得出企业家成功的秘诀在于自己积极地暗示,以提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然后教师再设计“我能行”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我能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学生有兴趣时会学得最好,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更愿意学。如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宽容待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宽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比如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清官难断的家务事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待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有效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设疑法、实践法、情境法等都是非常有效地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含义。所以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只要是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如教学中只要是学生能自学完成的知识,坚决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有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解。如教学“学会合作”时,教师可以讲述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讲解合作对成长的重要性。这样余下的课堂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结合课后题自己思考、探索,层层深入的学习,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法

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让学生学活,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如教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教师精讲教材内容后,余下的时间用于课后实践活动上。课堂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完成合作探究题:我的班级,我做主——为自己所在的班级设计一套班规。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都是推荐出一名发言人,上台演讲制定的班规。小组经过讨论,最后都完成了班规设计,演讲很精彩,最后从几个小组中评选出最佳的一套作为班规。这样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班规,由学生自己挖掘知识,既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趣味。

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导致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填鸭式、灌输式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力。新课改对思想品德的教学评价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使评价倾向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与以人为本的评价相一致。以人为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学习过程,使注重结果的评价转移到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1.评价内容由认知评价发展到全面综合评价

传统评价以考试为检测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不足。思想品德课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如成长档案等。成长档案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及其他潜能的发展。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日常评价中用积极的眼光,采用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多角度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探究活动“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等,对这些探究活动评价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投入情况、与人交流的能力、对学习的态度等,将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下来。

2.评价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传统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让人力不从心,教师可以放宽评价方式,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表现如发言、学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学生没有任何评价自主权,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成长档案改变了这种状况,将学生吸收到评价体系中来,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从而促使被评价者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改革教学策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思考,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杏贤。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充满阳光[j].广东教育,20xx(6)

[2]李崇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体会[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xx(4)

关于教育论文 篇5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比较后一遍。“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比较后剩的也吃了。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身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牢!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儿子一脸无奈。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不后悔?”父亲问。“不后悔!”

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边还有一个蛋。父亲指着蛋说记牢:“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第三次,已过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那我不客气了。”

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儿子平静的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儿子意外发觉自身碗里也藏着蛋。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关于教育论文 篇6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一、养成教育要师表垂范

通过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某一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在学生的身上。所 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对于学生的问好,老师应该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要尽量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应该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老师有时说错了或做错了,也要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诱导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简单地批语指责。通过情感的交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更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可能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师表垂范这一方面。有一次课间休息,一个学生将手里的废纸朝楼下一扔,废纸飘飘然地落到了教学楼前面的花坛里。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看,楼下花坛里有一些垃圾,你去拿垃圾袋,我们去把它们捡起来好么?”我先下了楼,那名学生从教室取来了垃圾袋连忙跟了上来。不一会,我们就把花坛里的垃圾全部都捡到了垃圾袋里。最后,我满意的对学生说:“你看,校园里没有垃圾多好啊。”这名学生也微笑地点点头。虽然在整个过程中,我只字没有提该生乱扔垃圾的行为,更没有批评他乱扔垃圾的错误,而是通过与学生一起动手捡垃圾的举动,和对整洁校园的感慨,对学生进行了无声的教育,这样,即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乱扔垃圾的错误,有进一步理解了保持校园卫生的意义。

二、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须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一种不良行为的纠正,也须反复地进行指导、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同时要注重师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三、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中学生行为规范”,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帽整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且即使加以纠正。我们班上有个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这个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

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四、养成教育要“三位”一体从点滴抓起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祖国未来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纯净健康的环境。我们相信,只要加强领导,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形成合力,就能在教育的花圃中培育出茁壮、艳丽的花苗。

关于教育论文 篇7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当今时期,为了迎合时下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未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 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 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莉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xx,24(04):162—164。

[2]魏平,熊伟清。计算机学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24(06):234—326。

[3]杨晋峰,杨校辉。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xx,11(04):38。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探析的论文 篇8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探析的论文

班主任是一班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一个班的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所以,班主任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方法,精心育人,把班级培养成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老师是学生的镜子,”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要把自己的言行植根于“爱”,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是衡量一位班主任能否胜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做人的工作,情是首位的。什么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班级工作中爱的构成因素有哪些?历来没有确定而统一的标准。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理解、信任、尊重、宽容等是师爱之本。我把自己融化在同学们之中,从课内到课外,从出勤到纪律,从学习到品德,处处为他们做出表率,并和他们一起探讨人生的价值,使学生们做到“爱我家长,爱我老师,爱我家乡,爱我中华”。

二、严爱结合,融洽关系

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不过,对学生的爱一定要同对他们的严结合起来。平时对每个同学都要严格要求,对小事小非也不姑息。但生活上要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和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为我顺利地“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树立正面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有目标,有干劲,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这是形成班风的'重要途径。要树立学习的榜样,既要有社会上的,又要有班级里的。例如,三月份学雷锋的先进典型,又要树立班中的学雷锋典型。这样,远学近看相结合,就会使学生有方向,赶有目标,使人人都争向榜样学习,便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争上游的良好班风。

四、要从小事抓起

从小事抓起,造成一种“大气候”,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首要工作。有的班主任老师对某些小事,例如:偶尔抄作业或同学吵嘴等置之不理。认为一次两次抄作业不算什么,同学间偶尔发生口角也是难免的,算不了什么大事,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些恶劣的习惯,导致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坏风气,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在班级中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正是一件件的小事,才反应出每个学生的思想实质和道德水平。只有抓住一件件小事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五、要常抓不懈

任何一种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不是通过几件事,或是通过几项活动就可以形成的。班风的形成也不例外。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当然这与工作方法、工作力度有关),应常抓不懈。比方说,要让学生形成上自习不说话的习惯,事先应向学生讲明要求,然后,每天都要进行不同形式检查。初期肯定有的学生不适应,这样班主任可连续进行引导帮助,次数多了,学生养成习惯了,遵守纪律上好自习的风气便形成了,而这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无论让学生形成一种什么风气,养成一个什么习惯,万不能让他 这样,你的工作才能扎实、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良好的班风才能形成。

六、转化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后进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班里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却很大,因而必须抓紧抓好。他们只所以成绩长时间得不到提高,主要是自卑心理较重,认为反正自己是老师不爱理,同学瞧不起的人。因此,上课静坐、下课违反纪律。如不及时进行转化,会越拉越长。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首先在班级提出“我们班级无差生”的倡议,以消除差生的自卑心理。在座次上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还根据不同差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尽快地促进差生向优生转化,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差生的学习成绩逐步地得到了提高。因此,我认为,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当中,首先重正身,讲务实。教书育人,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正确摆正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做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材。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那么,我们就不能辜负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总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非易事,而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则会使班级各项工作样样领先,而班主任则可相对轻松。这其实也是班主任从繁忙工作中解脱自己的一个很好途径。

作者:宋清先 单位:山东莱州市郭家店镇中心小学

关于教育论文 篇9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的体育事业中,足球项目明显比较薄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于我国未来足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故要想促使我国的足球水平能够有所提高,那么相关体育部门应该注重青少年的足球训练。然而,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训练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难题,急需相关人员加以解决。文章将详尽阐述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析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问题;策略

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足球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他们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较高要求,而要想做到这点,那么就需要开展科学的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于我国未来足球事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故在针对青少年进行训练中,应采取措施来确保训练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致使训练的综合效果偏差,故急需采取措施来加以处理,以此来促进训练的质量不断提高。

一、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练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当前情况下,一些教练的综合能力明显达不到相关要求,通常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态度不端正。通过调查不难发现,部分教练自身的素质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训练过程中他们依然沿用以往的方法,这明显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冲突。②价值观仍需改正。当前,教练在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依然仅仅只看重运动员的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③训练方法不适宜。许多教练依然通过超负荷方式来达成培训的目标,这种培训方式明显不合理,长时间过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热情必然会降低。

(二)青少年训练与联赛相脱离

在进行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基本很难参与到联赛活动中来,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训练与联赛脱节的情况极为常见。足球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仅仅只看重联赛活动的开展,但是未能认真完成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从而使得两者无法有效结合起来,这样不利于足球人才的培养。再者,相较于职业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的足球水平明显偏低,由于青少年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从而使得不同年龄段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水平参差不齐。

(三)足球大众化程度仍需提高

在世界范围内看,足球是影响最大、开展最广的体育项目之一。[1]可以这样说,国家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大众足球的撑持。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不难发现足球大众化的程度并不高,全民足球意识仍需强化。大众化程度偏低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原因:①足球主管部门的轻视;②其他体育项目的兴起。

二、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效果的有效举措

(一)落实合理的训练理念

现代社会是综合科学与信息的社会。在青少年的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选用符合青少年实际情况的训练方式。青少年的心理常常会出现波动,并不稳定,这样自然而然会降低训练效果,故在具体的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需要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足球训练项目。除此之外,在训练之前,教练还可以组织一些基础活动,以此来激起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足球训练中来。在足球训练过程中,除了青少年这一主体,另一重要的主体便是教练。[2]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练首先需要落实科学化的训练理念,并针对不同足球水平的青少年进行分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足球训练,以此来达到最佳的训练成效。

(二)促进教练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在足球训练过程中,足球教练员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与足球训练效果紧密相关。要想确保足球训练更具成效,那么教练员就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应该对教练员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找寻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处理,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教练员队伍变得愈加稳定,而且可以促进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进而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足球教练人员。足球教练需要不断学习各种足球方面的知识,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聘请专人来授课,带动教练员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做好青少年文化素养培养工作

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明显偏低,这对于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即训练过程中教练的轻视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松懈。一般来说,青少年均需要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足球运动员也一样。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篇10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这也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不断地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使老师与学生感到轻松,还能让小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的把握数学相关知识,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本文就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供几点措施。

1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1.1分清教材的难易知识点:教材是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一位老师讲课的参照依据。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必然会有难易之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把握每个知识点,让小学生学习数学变得不再困难。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两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

1.2将教材的知识前后结合: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关联,如果老师按部就班的把整本教材讲完,表面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讲完后面的知识的时候小学生有可能会把前面的知识忘掉,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小学生学完整本教材却感觉什么都不会的现象。因此,老师应该充分的把教材的前、后知识相结合,让小学生对教材有个整体的把握,保证小学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加减混合计算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加减法的学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加减混合的题目,找出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还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帮助,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教学方法,营造高效课堂

2.1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体,整堂课就像由老师一个人在上课一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物,来发掘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会是这种图形以及这种图形的特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2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将有效的。走进课堂,为小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复习课中,由于空间图形的抽象性,老师很难将其表达出来,即使能够表达出来,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无法充分的对知识点进行了解,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时老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把空间图形形象的展现在屏幕上,让小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数学图形的奇妙之处,使小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对某件事物具有高昂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探索。要想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让他们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2]。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设计,并且结合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资源,将钟表带进课堂,这样能够使学生直观的观察每个指针的特点,先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老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秒针转一圈时分针转多少、时针转多少”等一些问题,小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了解了钟表中时、分、秒的特点,也可以巩固除法的运算。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知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做到时时学数学,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3.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以后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老师在教授小学生的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小学生渴望获得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结语:综上所述,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格外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为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发展提供高效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成益林.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4(10)

[2]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关于教育论文 篇11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文章就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师德建设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成败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师德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应高度重视,认真抓紧抓好。

一、高校教育师德现状

所谓“师德”,广义而言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就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古有“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良师益友”的标准,今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普罗米修斯”、“人梯”的更高教师标准。这些定义从不同层面提示了师德的本质所反映的深邃内涵。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切向钱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各种不良风气影响着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的个别人“金钱”、“利欲”的冲击下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被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现实中,教育发展不完善、不平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引发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大批学生涌入和国家下拨经费不足的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广开渠道搞“创收”,其追逐市场化倾向与师德的建设发生了严重冲突。

再次,高等院校扩招后,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底子差、基础薄的现象,同时社会又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无疑也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学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学校并没有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建设的有关制度,比如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二、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的紧密联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既要求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掌握现货知识和技术,又要求德才兼备、有奉献精神,有较强的意识,优良的品质,这就是素质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这给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好学生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美国人类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说:“人类本性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教育性。”[1]高尚的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年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高尚的教师就像一面镜子,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去影响教育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督促学生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有了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与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己任的师德建设,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

其一,教师应该具有职业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个教师,其职业责任是传授知识,在做人和做学问两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真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书育人可谓是教师的“天职”。

其二,教师应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即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自尊和荣誉感,“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无高低贵贱,工作无强势弱势,只要有爱自己的工作态度,就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做好工作。

其三,教师应遵守严格的职业纪律。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是建立在教师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由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才能服众,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

其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教师师德的重要构成,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夸夸其谈来教育学生,而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艺术。教师教育的观念、思维方式、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革,才能接受各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四、建立师德运行的有效机制

师德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整个学校的党、政、工、团都应重视师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的局面。建立健全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使全体教师在师德要求和规范下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机会,并通过各入办学条件的改善,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为人师者的责任心,通过这些机制的运行,为师德提升,促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保证。

关于教育论文 篇12

摘要: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本文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艺术教育想象力审美能力自信心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高素质、身心健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就应该从幼儿时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创造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拥有艺术能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用丰富、形象化的感悟语言引起儿童的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和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平等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并适当进行艺术技巧训练,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疑问,如在唱“小树叶,飘呀飘”的歌曲时,有的孩子双手摆动,形象地表现树叶随风摇动的样子,有的孩子双手做小树叶状,放在胸前等。教师要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自由发� 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力,因此,在孩子们进行创编时,教师不能干预,打断孩子的思路,这样有利于保证孩子创编思路的完整性。假如教师不时让孩子停下来,纠正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幼儿的思路就会受到干扰,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刻意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要给孩子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大胆、自信地去想象、去创造。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创造过程,而不要太在意结果怎么样。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手舞足蹈、自编自唱;在绘画中幼儿可以乱涂乱画,对此类情况不要以“不对”、“不行”等以成人固定的方式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发现幼儿的可塑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大胆思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人类审美的本能在儿童的绘画、舞蹈、音乐活动均有所表现,所以,教师要对孩子的这种无意识的艺术本能给予肯定,并加以启发、引导,要把幼儿这种对美的无意识表现积极地培�

首先,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提供给孩子去创造、去感受、去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教师要让幼儿多看多听,丰富幼儿的感官,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其次,教师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孩子的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美工区准备了供各年龄层次、能力层次不同的孩子的美工活动材料,供孩子自主选择,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当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美有切身的感受,也会评价自己的作品,美好的一切会从孩子的作品中一一展现。如在音乐活动中,孩子在听、想、说、唱、动等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起来,从而产生主动感受、领略音乐美的积极心态,思维愈发活跃,好奇心更加强烈。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艺术活动符合幼儿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孩子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在绘画中,幼儿的画与教师的示范画颜色不同或有的地方不太一样,这虽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孩子表现的却是自己眼中喜欢的色彩、线条,这正是孩子的“闪光点”。其实,也是孩子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教师不能扼杀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而要加以肯定,并正确引导、启发,让孩子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渐渐地,孩子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随心所欲地、快乐地陶醉于艺术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幼儿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各种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艺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当这一兴趣得到满足时,幼儿不但学会了技能技巧,而且产生了成功感、自信感。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各方面及各阶段的能力,并以此来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舞蹈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对歌词、舞蹈进行创编,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使孩子充满自信地一一展现自己的舞蹈动作。当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时,教师肯定的口吻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从中获得更强大的推动力。那么,幼儿在实践锻练中,体验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就更加有了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主体性在儿童那里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也就是说,个体主体性有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幼儿主体性在教育 [3]幼儿艺术教育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过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幼儿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艺术教育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幼儿由于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因此对艺术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喜欢表现的孩子,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对于胆小、羞于表现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四)更新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其次,教学内容应更具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最后,为了应答时代的挑战,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扩展和更新当代我国现有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扩展和更新后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

艺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情感、智能、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全面素质教育园地中一个颇具新意识的尝试。幼儿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活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环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教育经验论文 篇13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虽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

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奖,在学校他一样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在学习方面,我的孩子比较主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然后写作业。无论作业多少,他都会认真的写完才吃晚饭。一至四年级,他没有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到了五年级,他主动要求自己来检查作业,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不会检查作业对他没有好处。我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太多的操心,顺其自然比较明智。比如他考试没考好,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没有责骂,但我也并不是无动于衷,我的孩子会感觉到我默默无声中的那份失落与期望,更能体谅到我是在给他留着面子,此时的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的考试他会给我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神童”,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观察,多多发现。我本人不赞成一概而论,例如:听哪位专家说,孩子要多给赞扬,少给批评。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假如我们一味的尊崇专家的建议,对我们的孩子只说好,不说错,也许对某些孩子而言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则是好坏不分。当我们发现孩子错得离谱时,我们的责骂也许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挑孩子的不是,那样孩子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总把孩子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忘记了我们做家长的责任,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看准时机,以不变应万变,把众多专家的理念总结到一起。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该让孩子原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错了,希望孩子能原谅我们的过错。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的就原谅了我们,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们为什么会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久久不肯放手。

民主生活会好段 篇14

述职赏析法制名句;话语介绍信:贬义词主要建军节;规范悼词条入团具体内容了好词学习计划。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74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