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教学设计(优推21篇)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石头书》的主题与情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石头书》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石头书》 篇1
一、看拼音写词语:
zú jì qí guài yí cé jiǎo yìn méi tàn kuàng shí páo gēn wèn dǐ jù jīng huì shén
( )( )( )( )( )( )( )( )
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禁 壳 刨 藏
三、给画线字注音:不由分说( ) 警觉( ) 勘探( ) 趴着( )
一册( ) 传记( ) 光秃秃( ) 好奇( ) 地壳( )
四、按要求变换句子。
1、哪里有书哇?(变陈述)
—————————————————————————
2、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变陈述句)
——————————————————————————————————————
3、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变感叹句)
——————————————————————————————————————
五、填空。
1、川川和磊磊特别爱追究底细。用一个成语概括画线部分( )
2、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 )。
3、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 )。
2、从《石头书》一文中,你知道了哪些学问?
——————————————————————————————————————————————————
《石头书》 篇2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
1 练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⒉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⒋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
练习朗读课文。
《石头书》 篇3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石头书》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石头这本书的奥秘。
二、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练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比较: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读读句子,意思一样吗?再读句子,体会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
三、学习(6—11)自然段
1、过渡:这石头既然是书,那书里肯定有字和画。你能从勘探队员回答川川和磊磊的问题中找到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吗?
默读(6—11)自然段,当你找到答案时,可以在这个内容上加个记号。
2、你们从哪儿找到石头书上的字?
根据回答出示第7自然段。
多媒体展示矿石
朗读指导:从你的读中老师听出你已看懂石头书上的字。
3、怎么看懂画呢?
出示第9自然段
你知道化石吗?一起来看看化石。多媒体展示化石图片
师读:“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我这么读懂吗?川川、磊磊这么问懂吗?
生:不懂。
学生练读。
师:谁能告诉大家?
出示第11自然段
师:用心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多媒体展示地壳运动的变化。
师:书能让我们获取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石头多像书哇。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把下面这个练习做一下。
填空:
勘探队员知道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因为石头书上有( )、( )、( );后来这里变成海洋,因为石头书上有( )、( )、( );过了很多很多年( ),这里又变成高山。
真了不起,你也可
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12—14)小节
1、过渡:虽然在叔叔的解释下,川川和磊磊对石头书上的字和画有所了解,但觉得还不过瘾,还在追问,非问到底不可,课文上用了一个词语叫(生:刨根问底)。他们还想刨什么学问?
2、出示13自然段
(1)这里的省略号说明石头书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秘密,想想它还会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3)指导朗读
3、同桌练读
4、刚才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那么多的学问呢!想看看其他的石头书吗?
多媒体展示
五、你知道自然界中有什么可以被称为书的?
出示:( )是( )的书。
六、你能介绍搜集到的关于化石、矿物的资料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七、总结: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就要多看课外书,到大自然中,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认识石头书,初步知道为什么叫石头书。
4、学习川川和磊磊对周围感兴趣的事刨根问底,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导入新课
1、 大家喜欢看书吗?为什么?
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板书:有字
有画
知识
2、今天呀,老和大家一同来读一本非常奇特的书——“石头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这本书在哪里?这本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
板书:好奇
我们三(2)班的小朋友都是好奇、好学的孩子。大家的“好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头可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畅,。大家愿意试一试吗?
(这里采用以问设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深入研究,这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质疑、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5、检查自读情况
① 通过课件出示词语:川川磊磊叔叔 地壳贝壳
勘探矿物煤炭 脚印足迹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后评价:读得很好。“叔叔”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地壳的“壳”有两个读音,地壳的壳读qiao,地壳就是地球坚硬的壳;现在请大家一起朗读词语。
(词语分四类出示,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区分多音字和近义词)
② 课文插图上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叔叔是干什么的?
(是勘探员叔叔)
师介绍:勘探员叔叔的任务就是发现地壳中的矿物和煤炭。发现地壳中的矿物的过程就叫“勘探”。
③ 磊磊和川川向勘探员叔叔问了许多问题,勘探员叔叔也回答了不少问题。刚才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本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有哪些字呢?让我们在带着这些来读6——7自然段,也许你们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
①自读后交流
卡片出示:石头书上有 ,有 ,还有,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 的字。
②谁愿意代表勘探队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那些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来读一读?
③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 是石头上的字。”)学生自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④相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师简要介绍雨痕、波痕、矿物的有关知识)
⑤课件展示5幅不同矿物标本照片,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⑥石头书上真的有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谁愿意代表勘探员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把这段话读一下。
2、石头书上真的有画吗?有哪些画呢?自读(8——9自然段)
①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②出示课件:小鱼、贝壳等化片,简单介绍一下化石。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化石标本,师生一起逐一辨认:恐龙,兰草,鱼,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虾,等等。)看到这么多的画,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呢?
(学生纷纷回答: 惊讶!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③这些画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些有画的石头有一个名称,叫——?
(生齐:化——石)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突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了词汇)
④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勘探员叔叔的第二段话: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这一段话。(一部分同学站起来读。再指名个别读,齐读。)
3、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石头书上真的有字有画,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请你猜一猜:(课件) 石头书上有小鱼,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树叶,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贝壳,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 ),这里以前可能是()。
(猜一猜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解决课问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
4、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三段话:“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①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学生一起朗读。)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了我们地壳竟是如此的变动,告诉了我们许多地壳变动的知识。读到这里,你们对这本石头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石头书里的知识很多很多。一块小小的石块里,居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
②说得太好了!勘探队员们从金光闪闪的矿物中,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金矿;从色彩斑斓的各种矿物中,可以推断这里蕴藏着何种珍贵的矿藏。
6、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四段话:“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①大家一起把勘探员叔叔说的这一段话读一下。石头书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就是财富。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他通过研究 “石头书”,为我国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②板书:财富
(即时地介绍李四光研究地质的事例,从中体会石头书的用途,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总结课文
1、石头书跟我们用的书一样,有字,有画,有知识,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只是读这本书需要许多特殊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石头书在哪里呢?
[师]大家说,石头书在哪里呢——?
[生齐]在——山——上。
[师]对,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的脑袋里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许多问题,充满着好奇,非要把问题弄清楚。课文上有一个词,叫——?
[生齐]刨——根——问——底
板书:刨根问底
[师]问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一直问到把问题弄清楚。大家把这个词一起读一下。
[师] “刨”是什么偏旁?
[生]侧刀旁。
2、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
(这里设计的一段刨根问底的追问,让学生理解了“刨根问底”的意思,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这真是这堂课确定的教学重点之一。)
3、今天我们学了《石头书》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热爱科学的兴趣,引发了大家许许多多的问题,、怎么办?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可以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也可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到网上去查阅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希望大家继续探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石头书”。
附:教师板书设计:
石头书 好奇
有字
有画
有用 刨根问底
(财富)
教学后记:
心理学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尝试的需要和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的确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尝试既需要勇气,又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实践的热情。在教学时,我一方面潜意识地引领学生读书,提出了明确的读书要求,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力求感知文本。
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阅读实践,引导他们从读中质疑,读中释疑。既为学生创造了阅读实践的环和空间,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如此,师生共同读、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形成了真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我在组织学生研读文本时,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有的只是送给孩子一声肯定,带给孩子一片掌声,献给孩子一张笑脸。让所有的孩子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和知识。基于此,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这样想象翅膀也就插了起来,新鲜、奇妙的语言也就流淌出来了。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5
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六单元课文《石头书》是1篇科学小品文,这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激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石头书” 的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并开始喜欢读科普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石头书》以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化石的作用,其理解两个孩子与勘探员叔叔的对话,懂得“石头书”的内涵,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是教学该课时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物若干;
利用科学课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了解。
说教法、学法
一、质疑导读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可以弄清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疑难,便于随机调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便于对疹下药,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一、读中感悟法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读懂课文,入情入境;教师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给予点拨,或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深入探究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质疑导入
1、生共同板书:书,问:小朋友喜欢书吗?为什么?你知道书籍有什么作用?(板书:作用)
2、师小结,问:我们一般见到的书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书上面一般会印些什么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画。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叫“石头书”,(师把课题板书完整)
4、 师:课文你读过了吗?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吗?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预习习惯,他们初读课文后一定能知道石头书是化石。)
5、说说你们对化石的了解好吗?(师出示化石的图片,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等作简单介绍)
6、大家再来看看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书籍的特点,让他们知道书上有字有画,以及书籍的作用,并且及时板书,再简单介绍关于化石的知识,这样就把课文的脉络给理了出来。接着,又鼓励学生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但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新东西发生了冲突,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
《石头书》 篇6
柳暗花明又一村-----《石头书》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明光逸夫小学 何腊梅 教材分析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1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谈话,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第二部分是6-11自然段,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第三部分是12-14段,讲了石头书里的学问很多,石头书的作用很大。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使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过程和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解读文本,学会自主批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2.合作探究拓展文本重点,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学习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善于表达,自我总结说话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书中有什么学问,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教学策略 1. 运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读。思。议结合起来,深入解读文本。在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之中,进行思维从抽象到具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学生柳暗花明。 2.运用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3.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温馨提示,穿插的小游戏。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矿物和化石的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课件:我国有名的化石,以及它们的背景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质疑导入,直奔重点。 1.师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大家把它画出来来。 3.师:这两个小朋友一连串提出了四个问题,看来他们非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了。你们能用一个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这两个小朋友吗? 4..你们想刨根问底吗?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四个问题分别是:哪里有书呀?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作用呢? 2.可以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3.想。 1.立足文本,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插入课文重点,即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为后来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资料,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合作学习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2.设置教学情境,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刨根问底”。 二。自主批注,感悟重点。 师: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有了一个努力的目标,一个克服困难的信念,一种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你们想刨根问底,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根据自学目标,把你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向成功迈进。 1.出示自学目标:默读课文,在书。字和画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上,你对那个问题最感兴趣?自由选择一个问题,带着问题解读课文。(2)品读画出的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温馨提示:(1)如果在自学过程中,有疑难问题请举手求助老师,但不要轻易打扰同学的思考。(2)请完成后用坐直的方法提示老师。 2.师生对话,交流答案。 3.同学们用自己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找出并知道了书,书中的字和画分别指什么。可我想知道弄明白这些,有什么作用呢? 1.在教师语言的激励下,学生边看自学提示边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答案:书就是那块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画指的是动物和植物的化石。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两段,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学生各抒己见。抓住省略号质疑。 1.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想,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想。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良好氛围。 三。合作探究,拓展重点。 运用语言激励学生合作欲望 1.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能抓住省略号质疑,说明你们有充满智慧的大脑,现在能否再发挥你智慧的大脑,解决这个疑问呢? 2.师笑说:我看到有的学生充满自信,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是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不过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它,而不能知难而退。一个人解决不了,我们就采用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的捷径,我们应该怎么办? 1.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能,有的茫然无声。 2.学生齐答:小组合作。 1.运用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了实施主体教学的教学理念。 2.新课程观中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合作的欲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明确合作目标,合理安排人员分工 1.多媒体出示合作目标:运用手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总结出石头的作用,明确省略号的内容。 2.合作分工:组长组织发言顺序,维持学习纪律。记录员记录发言摘要,时控员控制发言。讨论总结的时间。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 3.合作建议:荣辱与共,提高效率,认真倾听,共同总结, 1.学生齐读合作目标,说说合作重点。 2.学生各就其位。 3.明确合作精神。 1.合作学习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方法。因此,我首先出示明确了合作目标。 2.不同的合作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合作人员分工,针对这次的合作内容,我把小组成员分为组长。记录员。时控员和发言人。 3.针对本学期的课题总目标和个人目标,我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汇报交流,多元评价 1.师:学习有了收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在乎这份收获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与人共享收获的成绩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你们能把你们辛勤所得说出来与我共享吗? 2.师:明确汇报要求: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3.教师相机总结 1.生:能 2.生:好。开始汇报 3.学生补充,也可以进行纠正,评判。 交流汇报是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汇报交流时,应避免侧偏在汇报人个体身上,所以,我采用了明确要求,补充纠正的方法。 五。总结激励,课外实践。 1.出示图片: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感受? 3.师:是呀,。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4.作业:同学课后集思广益,发挥我是班级小主人的精神,办一期以“大自然的奥秘”为主题的手抄报。 1.石头就像一本厚厚的书。 2.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的奥秘,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去探究更多的奥秘。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教材的反映也应是多元化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评价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学板书: 17 石头书 石头____勇_____________书 矿物———于——————字 化石_____探究______________画教学反思: 《石头书》是第六单元第1篇文章。有点儿像科学小品文,以人物的对话揭示科学原理,并赞扬了文中小朋友爱“刨根究底”的科学探索精神。
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意识。具体方法如下:1、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课文写了几次对话?
3、你提的问题分别能在第几次对话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组学习:分角色读,想想每一次对话中你所知道的关于课题的信息——选择对话,进行朗读与信息的交流——看课件理解——课外知识的拓展。
5、总结,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激励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后发现有以下的优点:
1、课文的条理清晰,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
3、个性化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效果较好。
4、能顺利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认识对科学探究应该具备的态度。 教学中发现的不足: 1 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可用度不是很高,影响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2.学生在合作时,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效率存在差别,小组成员之间也存在差别。 3.学生倾听习惯有待提高。
《石头书》 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设计:
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借助身边的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书,回忆一下,你都读过哪些书?生:……
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读书的作用?生:(丰富知识)
师:老师要告诉大家:读书只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你知道吗,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只要我们善于探索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老师给大家带了几张图片,这是什么?生:(石头)
师: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石头,他们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石头中的奥秘。(板书:石头书)
师: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生:?????
师: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对吗?
生:对。
师: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找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词语、句子大闯关
a组:川川磊磊叔叔(这是课文中的三位人物)
b组:地壳好奇藏着(读了这几个词语,你有什么想要告诉大家的呢?)(多音字组词:贝壳好处西藏等)
c组:雨痕波痕矿物(这是石头上的字,)(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文中这样介绍他们,指名读)
出示句子:雨点留下的脚印是……波浪留下的足迹是……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评价朗读)
d组:树叶贝壳小鱼(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还是我们生活中的树叶和贝壳吗?这些是石头上的画,是动物、植物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遗迹,他们是地球的“日记”。叫做化石)
出示句子: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评价朗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文中的词语、句子大家读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读后思考:用“”划出川川和磊磊向叔叔问了几个问题,并用①②等标上次序;用“﹏”划出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合作探讨〉
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交流自读课文的收获。
〈交流展示〉
1)、交流,相机出示:
在看什么?——书哪里有书?——石头就是书。书上有字吗?——雨痕、波痕、矿物
书上有画吗?——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说明什么?——以前……后来……又过了……(地壳变化)
看懂石头书有什么作用?——…煤炭…矿石……
2)、“刨根问底”:川川和磊磊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什么?(刨根问底)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3)、这六个问题,要是老师把第一、二个放在一起,第三、四、五放在一起,第六个单独在一起。你觉得课文要怎样划分段落吗?(1---5、6---11、12---14)
〈自我完善〉
四、总结课文学习生字
课文主要写了有着刨根问底精神的川川和磊磊从勘探队员那里得知了许多石头书的学问。下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探索石头中的奥秘。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生字。
1、认读识记。2、交流识记方法。3、重点指导4、学生练习书写。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的辨识字音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扫清阅读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找文中的对话,梳理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是通过对话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简单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形式与内容,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知道提示语的作用,读好对话。品读人物语言,初步了解反问句的作用,感受反问句能表达的强烈的语气。
4、通过品读课文、欣赏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鼓励学生刨根问底。
二、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听说三9班的小朋友们啊特别喜欢看书,最近你们都读了那些书呢?
2、你们看得书真多啊,老师真佩服你们!你真了不起,都读
你的兴趣真广泛,将来一定能成为有用的呢!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看一本特别的书,来,读《石头书》。
2、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石头书?石头怎么能叫书?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在哪里?……)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个明白为止,对吧?
4、对,遇到问题一定要弄个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到课文中去问个明白!
二、初读指导,掌握生字词
老师这有读书的要求
1、出示要求:
①读准生字词的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效果
刚才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效果。
认读生字词语,指导字形,理解词义
A组:川川磊磊叔叔
a、指读正音
b、这是课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再读
B组:地壳贝壳好奇好处藏着藏语
a、指读
b、你看这组词语里面都有多音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c、齐读
C组:脚印足迹雨痕波痕矿物煤炭矿石
a、指读
B、雨痕、波痕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解释,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谁找到了,来说说?出示句子板书痕
找得很好,读得也很好。
▲预设一:你看这儿有一个逗号,读得时候要停一停,别人才能听得清。谁再来读
▲预设二:你真会读,把这些停顿都读出来。谁再来读一读
C、听了两遍,你们都记住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一下子都记住了,听得多认真啊
d、再出示
注意看,雨痕、波痕后面用的都是分号,说明这段话还没有结束呢。后面还有一句,你又读懂了什么
对,煤炭……都是矿物。想看看他吗?这些黄的、红的、闪光、透明的都是矿物,
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铁啊,铜啊都是从这些矿物中提炼的!
小结:咱们的读书效率可真高呀!你看,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课文你会读了吗?把这些词带到文中再去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2、生一:有很多对话。师:对了,同学们要注意一问一答就要对话。再去看看,有几次对话,川川和雷雷问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答案?
3、交流(师提示: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先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答案吧)指名交流
4、其他同学就要向他一样,先说清问题,再说答案。
5、相机板书:一层一层的
雨痕、波痕、矿物
树叶、贝壳、小鱼
6、投影幕全部出示六个问题,你看,他们问了一个,又是一个,川川和磊磊真会刨根问底,
小结:同学们,那你们从川川和磊磊这六次刨根问底的提问中知道了什么呢?谁来概括概括?(指名交流:我知道了石头书的样子、师点拨:这些书上有字有话,这就是石头书的内容。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石头书的作用)
7、这篇课文主要就是由这6次对话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来试试看,谁先来说。
课文主要通过川川、磊磊与勘探队员的( ),知道了石头书的。
四、精读课文1-5小节,了解石头书的样子
1、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文,和川川、磊磊一起向叔叔学习,仔仔细细看看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1—5自然段
2、自己练习着读一读。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里面的对话。老师范读第二三段,(故意没有读出奇怪的语气,故意不笑着读)
4、我读的好吗?(你读的不好)我觉得读的蛮好的嘛,每个字都读出来了?到底哪里读得不好,(老师没有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哦原来要好奇地问呀,还有什么意见呀?(老师读得时候没有笑着读)那你能读给我听听吗?哦,原来我没有注意的提示语啊!小朋友待会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哦!
5、我们来找一找,这段文字中有几处提示的话,用笔把它画下来,看,(师出示画好的提示语)你找的对吗?这就是提示语,同学们,这些提示语真调皮,有的在前面,(教师要用手来指着)有的在后面,再看看这句话的在哪里,没有(咦,找不到了。真是太调皮)这个时候读得时候要仔细看,仔细读,要想像着去读。这些提示语都是很好的写话的方法!我们以后也可以在写话的时候也要用上。
6、自己再去念一念这段话,老师要提高要求,到你四人小组去练着分角色读读!
7、来,下面分角色来,读给大家听听,一个同学读旁白,你一定要读好提示语哦!一个读川川、一个读磊磊,还有一个读叔叔的话!
▲预设: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1)停,老师发现是“她俩”你们要一起读呀!
7、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知道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就在叔叔的这句话的里面。(课件上把叔叔的话变红了)
▲预设:“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a)谁来说一说石头书是什么样的呀?,指名说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b)想看看这本书,(出示图片)
c)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真像书呀)
d)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页一页的书呀!)你真善于观察,难怪叔叔说石头就是书。我们一起把叔叔的话再读一读,
e)看,这种说话方式很特别,我们在前面的课文中也见过,还记得吗?(第二课《学会查无字字典》也有呀!)
出示:“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这两句都是反问句,反问句能加强说话的语气,这里叔叔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肯定石头就是一册厚厚的书。我们再把叔叔的话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8、同学们,1-5小节咱们已经学完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就是书,不过,这时川川又有疑问了,他真好学,想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又刨到了什么呢?轻声读读课文6-9小节,这几小节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石头书上有字又有画)
五、精读课文6-9自然段,学习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1、石头书上字是什么,画又是什么,(教师手指板书)你能像勘探员叔叔那样像别人介绍介绍吗?自己先准备准备。
2、指名介绍(2人)
3、刨根问底真有意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要奖励你们了,来欣赏一下神奇的化石!
4、欣赏化石,(在欣赏中教师说: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之后,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5、还想看更多的化石图片吗?(想看),课后同学们可以到中国化石网和《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去继续欣赏。
6、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生字词,还了解了一种奇怪的书---石头书的样子,它是一层一层的,上面既有字,又有画。那么到底读懂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六、总结
这节课呀,同学们读得好,说的也不错,不知道写的怎么样?今天这节课呀,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新的生字词,一定要及时写一写才不会忘记。
七、写字
出示:队、叔怪册
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叔左宽右窄左松右紧而且很容易写错
描红一次描成不能涂改
八、作业
1、推荐:《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2、搜集有关石头书的资料,明天课上和同学交流。
《石头书》 篇9
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435
作者:南京市天妃宫小学 史春妍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勘探队员叔叔告诉我们石头就是书,因为石头一层一层
的……(生答)
2.关于石头书,这节课你想进一步了解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第六~十四自然段
1.自己读第六~十四自然段,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读好。
2.老师了解班上哪些同学爱提问,哪些同学爱回答问题?再读课文,爱提问的遇到课文中的问话多读几遍,爱回答的遇到课文中的回答就多读几遍。
3.(出示问话)请爱提问的同学推荐一位导读。要求:让我们一听就知道你重点问什么?[相目机板书:字画]
4.(出示带提示语的问话)加上提示语,你们是不是能读得更好,问话更吸引
人?自己读。
(1)指名读,把你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我们听。
①“不禁笑了起来”——说说川川心里怎么想?
②“一起问”——找一个你的好朋友一起问。
③“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班有没有像川川一样遇到问题爱刨根问底的同学,请你们一起来读一读。
5.学习答话。
(1)你对这4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就在书上找到叔叔的回答,自己读一读。
(2)指名答。
①“有字吗?”指名答。问:字是什么?[板书:波痕、雨痕、矿物]问:矿物是什么?还有可能有什么颜色?
②“有画吗?”指名答。问:画是什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看书上的化石图,欣赏上面的图画。
③“化石能说明什么?”老师课前找了一些资料,请大家读读课文,再结合资料想一想,化石到底能说明什么?可以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指名答,再结合这块石头上的“字、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④“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指名答。结合书上的省略号想一想还有哪些作用?引导学生课后查资料。
6.分角色读叔叔和川川、磊磊的对话。
三、师总结
化石能让我们由现在推测到过去,多神奇啊!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心中的小问号解决了吗?这样的石头书你们会读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石头书
字 波痕 雨痕 矿物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石头书 篇10
一、教材简析:
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教案 篇11
一、教材简析:
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教案 篇12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
生:喜欢。
师: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啊?
生:像语文书一样,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师:今天啊,老师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出示石头)
生:啊……
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也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这就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师板书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生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生2:石头书的作者是谁呢?
生3: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内容啊?
生4: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对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来读读这篇课文。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
师:(出示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学生自读)谁能读的请举手。(指名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些词语。(齐读)
师:谁能解决刚才同学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回答)
三、学习生字(略)
四、学习课文
师: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生:他们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师: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不像,那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怎么说是书呢?
师: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生:因为那上面有字和画。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呢?
[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师]还有吗?
[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教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一位学生朗读。)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师](教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师](教师通过课件展示5幅不同矿物标本)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5个生字,初知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1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头书学生读题。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2、质疑: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教师提出自读建议:
(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
(3)简要说说课文的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勘探光秃秃足迹煤炭矿物矿石贝壳脚印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初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叔刨”、“矿怪”“壳”。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书写生字词
板书:
17、石头书
一、石头就像书
二、书上的字和画
三、书里学问多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读懂课文,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了解石头书的内容及价值。
教学难点:
了解“石头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书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谁能说说读书的好处?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板书:石头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这些问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
2、检查读书情况。
(1)开火车读课文(同桌问答),相机正音,指导读通课文。
(2)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词,注意指导方法。
第一自然段:勘探(查字典)
第七自然段:足迹(文中找近义词)
第十一自然段:地壳
第一自然段:刨根问底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了课文,你对石头书有哪些了解?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相机再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示川川和磊磊感情变化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同桌练读。
3、质疑。
四、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写“勘”、“叔”。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探( )矿( )刨( )煤( )
深( )扩( )炮( )谋( )
壳ke ( )好hao( )
qiao( ) hao( )
2、熟读课文。
板书:外形
22、石头书内容
用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检复:
1、板书:石头书
2、你是怎么理解“石头书”的?(结合上节课的质疑)
二、精读理解:
1、勘探员叔叔为什么把石头称为书呢?(外形;内容——字,画;价值)
2、� (学生自由发言)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组研究。
4、指导方法:读(课文);说;表演;实物展示……总之,要想办法让别的同学接受你的观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求助。
5、集体交流:
外形:
(1)实物展示。(一页一页)
(2)读好第五自然段叔叔的话:“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字:
(1)读课文。
(2)“足迹”何义?为什么不直接用“脚印”?(避免用词的重复)
(3)指名再读叔叔的话,其他同学提提建议。
(4)多媒体展示。
(5)小组齐读。
画——化石
(1)指名说。
(2)分角色朗读,评议。
(3)多媒体展示化石。请一名代表到台上演叔叔,其他同学扮演川川和磊磊,可举手向叔叔提问。
(叔叔回答不出来的,其他同学可以相机补充。)
(4)听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何感想?
(5)想象、设计石头书里的其他内容。(画一画)
价值:
(1)指名说。
(2)引导“刨根问底”,“……用处可大了……”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联系上文,回读前文,帮助理解。
6、小结:经过研究、讨论,你们对自己刚才的观点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几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请你把这些看法连起来说一说。
7、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1)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你从石头书中读懂了什么?
(2)既然石头书里有那么多学问,你怎么去读这本书呢?(读——研究和考证)
我们应当向勘探队员学习,不仅要经受野外风餐露宿的辛苦,还要从小打好基础,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读懂“石头书”。
(3)感情朗读。
三、拓展迁移。
1、勘探员叔叔说:“既然你们这么喜欢‘石头书’,我就把这两本‘书’送给你们吧!”他俩捧着石头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路上,遇到他们的同学,猜猜可能会说些什么?
2、川川把石头捧回家后,爸爸、妈妈不许他把石头带回家,请你帮川川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说服他们?
(任选一话题,进行说话训练)
四、总结延伸:
1、石头书是一本( )的书。
2、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竟然蕴藏了这么多学问呢!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石头的`知识吗?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去,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
四、作业:搜集关于化石的资料。
板书:
外形
字——雨痕、波痕、矿物
石头书内容
画——化石
用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石头书的用处,懂得如何去读石头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石头书的外形是,看上去就像。 、
是这本书上的字,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
二、深化理解:
1、石头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再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2、分小组练习表演。
3、指名表演、评价。
三、拓展延伸:
1、关于石头书,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说说自己从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其他同学谈感受。
3、� 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四、作业:
读一读有关石头的书。
《石头书》 篇15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什么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以及读懂石头书的用处。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学习三种不同提示语位置的引号用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以及读懂石头书的用处。
三、教学难点:
知道提示语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引号该如何使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书,谁来介绍自己知道有什么种类的书。
这么多的书提供给我们学习、娱乐、增长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种特殊的书。(板书:石头书) 生读题。
二、梳理课文,了解写作特色。
1、回顾课文如何分段落的。
2、板书引号,课文里有许多这个符号,它叫什么?为什么课文里要用这符号呢?
3、小结:课文通过两个小朋友和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介绍了石头书。
三、理解第二段。
1、叔叔称石头为书,川川和磊磊一开始还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来看第二段,他俩分别问了什么问题?自己读一读,用划下来。(板书:字、画)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自读,说说什么是字,什么是画,像不像,有没有道理?
3、叔叔告诉我们化石说明了什么?齐读课文
叔叔就像讲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们娓娓道来,他是怎样知道的呢?
4、指导看图:
(1)用一句话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
(2)观察a图上画了什么地方。b叔叔的衣着怎样。c叔叔的包里会有什么
(3)从图上可以看出叔叔的工作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
(4)小结:叔叔每天翻山越岭,餐风露宿,背着沉重的仪器,带着简单的干粮,这种工作真辛苦,而且这项工作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才能完成。
四、理解第三段。
1、叔叔为什么要干这么辛苦的工作,看懂这石头书有什么用呢?川川也问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叔叔是怎样回答的?
2、指读课文回答 (板书:煤炭、矿产)
叔叔找到了这些,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叔叔的�
五、学习第一段。
1、出示2-5自然段,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就是以对话组成的,下面请大家来看这组对话,观察一下提示语的位置。说说每句话是谁说的。
讨论:第5节没有提示语,你怎样判断是谁说的话?
分角色读一读。
2、观察标点,说说提示语在前、在后和没有提示语如何加标点。
3、抄写2-5节,同桌互查格式、字和标点是否正确。
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4、师生进行对话(各2句)请学生记录对话内容,仿照2-5自然段来写,注意提示语的位置。
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六、总结全文
1、川川和磊磊通过与叔叔的对话,他们刨根问底学到了许多学问,你能帮他们介绍吗?
2、我们要向勘探队员叔叔学习他不怕苦,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向川川和磊磊学习遇到不懂的多问多学,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向科学高峰攀登。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雨痕
字 煤炭
波痕
矿物
画 矿石 化石
《石头书》 篇16
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 熊开玉
开始:让学生领读唐诗
s:之前,听说老师用别的班级上课,好象心里有想法,今天终于如愿以尝,是什么心情?(略)你打算怎么表现?同学们有点紧张了。紧张吗?
刚才背诵了很多古诗,我知道你们课外书读了不少?都读过哪些书呢?
生:十万个为什么,大林和小林,红楼梦……
t:1、你还读过红楼梦,知道里面的人物么?说一个人名字来听听。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什么书吗? 板书:石头书
3、读,你第一次读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什么疑问
s:石头书是书吗?石头书是什么样的呢?。。。。。。
t:同学们对事物带着很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板书:好奇
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再去读一读这本奇特的书。
s: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t:cai:一册
读,cai:图片,看,石头一层一层的像不像一册厚厚的书啊?
cai出示:地壳 矿物 煤炭 勘探
指名读,讲解意思
地壳的壳,有两种读音,还有种读音是“ke”,你能用它再组词吗?
地壳什么意思?
s:有时候会往上升起,还会往下降落,
t:它就是地球坚硬的壳,
你知道有哪些矿物?……
t:地壳中有很多矿物,把地壳中的矿物找出来,就叫“勘探”,
cai :刨根问底
读,什么意思?生:问个究竟
cai:出示六个问题。
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刨根问底了吗?生略
t:对一个事情很好奇,问了很多问题,并且非要问清楚,这就叫刨根问底,师连线,因为好奇,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师写:刨根问底。看老师写:古体字。讲解意思。包裹着宝贝,右边是锋利的刀,用刀把宝贝挖掘出来。有哪些宝贝呢?
cai:图,你们知道谁是川川,谁是磊磊吗?
生:男孩子刚强一些,叫磊磊,女孩子温柔,柔情似水。叫川川
旁边这位面带笑容,相貌英俊的是谁呢?
他们正在说什么呢?
默读课文,想:川川和磊磊从叔叔那里刨到了哪些学问?
生:他们知道了。。。。
t: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cai:文字
叔叔的话,告诉我们,石头书上的字就是什么?
想象:雨痕像什么?小坑,
波痕像什么?蛇,波浪线。
我们见过这样的字,指板书,见过这样的书吗?cai出示图
你说这样的字是谁写的。大自然
大自然不仅会写字,还会写诗呢:雨点沙滩点点坑,
学生作诗:浪扑沙滩道道纹。
还有很多矿物呢!cai:你看看,用一个词来说说
s:献宝,课后读读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你喜欢石头书上的字了吗?叔叔喜欢吗?
cai:出示文字“有啊,你们来看,,,,,”在当中看出,叔叔喜欢吗?
s:“有哇”“。。。。。。”他说了很多种,说明他喜欢。
s:“小不点”说明很喜欢。
生试读,体会喜欢。
t:读懂了石头书,有什么用处呢?
s:用处可大了,这书会告诉我们,,,,,,生读课文中段落
cai:这是树叶,这是贝壳,,,,,读
cai:图片,树叶,贝壳,小鱼 化石
你还知道哪些化石?
这么多的化石留下来,供我们研究了。这些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呢?
故事:《琥珀》化石故事,“苍蝇和蜘蛛”一万年前,,,
叔叔说的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很久很久是多久?数不清,老师告诉你,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
体会读:很久很久。指名读。
密林是从什么化石看出来的?
变成大海,要多长时间?那你读出来“很多很多年”,大海是从什么化石看出来的?
t:石头中有字,有画,有故事,还有很多神奇变化。
cai:珠木浪玛峰,知道它吗?
科学家在上面发现了很多的化石,海螺,和矿物。
你知道在亿万年前,这座山会是什么样子呢?
填空:它告诉我们,在________,这里曾经是______,有_____,有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这里就变成了_________,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座山。
大自然就是一本神气的书,只要你怀着好奇的心,去刨根问底,就会发现,引读cai:石头是一本书,花儿是一本书,树木也四一本书,云朵是一本书,太阳是一本书,星星也是一本书。。。。。。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领悟对话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1篇有趣的课文。齐读课题。
2、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
贝壳 地壳 藏着 宝藏 矿物 煤炭
3、课文的主人公?川川和磊磊为了把问题弄明白也像你们一样问了很多问题呢!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用直线划下来。
三、刨根问底,理解石头书
1、指名说。我们一起来读读。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板书:刨根问底。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你知道了吗?再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你找到石头像书的第一个理由是——
a 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板书:形似书)
b 石头书上有字(板书:字)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
②认识波痕雨痕。
③认识矿物,关注省略号。
石头中蕴含的矿物种类丰富,神奇美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 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板书:画)
①(出示化石图)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吗?
交流。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师述:老师今天带了一块珍贵的三叶虫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它来自亿年前,一亿年就是一万万年,亿年前,就是五万万六千万年前。谁想触摸一下这古老的化石?你看,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告诉我们在亿年前就生活着三叶虫!
②那么这些化石(课件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自由读11小节。
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变化的?让我们通过图片看一看这个地方变化的过程。指名推断。
小结:补充“沧海桑田”。这一切都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我们的。。
d、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了解了地质变化,对我们还有哪些帮助?
①指名读第13节。
交流: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
②总结:化石就像书一样,不
1、同学们,《石头书》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刨根问底的地方: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小节?这么多小节,除了第一小节,其他都是——对话。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把要介绍的科学知识写清楚,使我们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样“刨”到了很多学问。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好对话。
欣赏课文对话片段:作者除了写对话内容,还写了——提示语。一般来说,提示语有这么几种情况。位置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写对话时,不仅要灵活变化提示语的位置,还要关注内容,根据人物的特点,加上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
3、小练笔:
晚上回到家以后:
川川 地说:“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板书:
17、石头 书
形相似
刨根问底 有字、画
有学问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本上做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7课《石头书》,石头为什么像书,到底里面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呢?(指名读齐读)显示: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理解“好奇”,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齐读句子)
(二)、师: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1、听了叔叔的回答,他们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呢?(指名答)
显示:书?哪里有书哇?
2、这里写出了他们怎样的想法?(指名答充满疑惑)
师:他们觉得有书吗?(没有)面前只有(生齐答)光秃秃的石头。
3、谁来把这种疑惑读出来?(指名读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显示:石头就是书。
1、张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这里石头与书哪里像?(指名答)
(石头一层一层,书一页一页,所以石头就是书。纸越多书越厚,一层一层越多石头也越厚。石头的一层一层就像书页)板书:一层一层书页
2、石头像不像书?(像)谁来读一读勘探员叔叔说的这句话?(指名读)
显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同学们读得真好,谁再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四)、重点学习第7自然段。
1、师:石头是不是就这一点像书呢?(不是)看看我们的书上都有些什么? (有字有图画)这石头书上有没有这些东西呢?它到底像不像石头书呢?川川的想法跟我们差不多的',请同学们读读下边这段话(显示第7自然段)把石头书上像字的地方圈出来。
2、交流:指名读(适当指点)
问:石头书上有哪些像字的东西?(指名答)(如雨痕,雨写的字。波痕,波浪留下的足迹……)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谁来像小雨点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脚印?(指名读);谁来像波浪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足迹?(指名读)
4、师: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黄的可能是铜或金子;红的可能是铁;闪光的可能是银子;透明的可能是水晶……
5、谁来做做这些小不点儿,来读一读这句话?
(五)、我们读的书上还有画呢。找找看,石头书上有画吗?
1、自由读第9自然段。
2、你找到了吗?石头书上有些什么画呢?(树叶贝壳小雨)
师:你想欣赏一下这些化石吗?(欣赏化石图片)
(六)、过渡:同学们,我们日常读的书上的文字图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答)
1、像石头一样的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2、自由读第1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像石头一样的化石包含着这么个有趣的故事呢。树叶长在树上,所以这里肯定有树木;贝壳生长在海里所以这里有海洋。化石能告诉我们地质变化(板书)
(七)师:川川和磊磊,一连向勘探队的叔叔问了好几个问题,可他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想问问勘探队的叔叔,这就叫:刨根问底(生齐答)
1、师: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谁来读读下边这段文字(显示第13自然段)
2、像文字一样的矿物告诉我们里面有矿藏(板书)。黄点告诉我们里面有铜,黑点告诉我们里面有煤炭,红点告诉我们里面有铁……
(八)川川和磊磊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们可高兴啦。齐读第14自然段。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听勘探员叔叔上了一课,了解了石头像书,你觉得石头哪些地方像书呢?(结合板书小结一层一层的就像书页,上面的雨痕波痕和矿物能告诉我们矿藏;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能使我们了解地质变化。)
石头书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板书:
石头书
一层一层书页
雨痕波痕矿物文字矿藏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地质变化
《石头书》 篇1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5个生字,初知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1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头书 学生读题。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2、质疑: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教师提出自读建议:(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3)简要说说课文的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勘探 光秃秃 足迹 煤炭 矿物 矿石 贝壳 脚印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初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叔 刨”、“矿 怪”“壳”。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书写生字词
板书:
17、石头书
一、石头就像书
二、书上的字和画
三、书里学问多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抓住6组对话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听写 足迹煤炭 矿物 矿石 贝壳 脚印。
2、引导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交流。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一到五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一到五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抓住“趴”、“聚精会神”想象勘探队员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书上学问的神态。
3. 引导学生辨别“好奇”、“奇怪”分别表示了什么?
4. 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感受,有所感悟。
(二)学习六到十一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要一边读一边想想川川和磊磊提出了什么问题?读懂了吗?
2. 学生读后交流读书收获。
3.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4.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树叶、贝壳、小鱼”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5.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七或第九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十二到十四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注意“用处可大了”、“……”、“石头书里的学问可还真不少呢”这些句子和标点。
3.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资料。
4. 教师推荐阅读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和相关网站来进一步说明“用处可大了”。
5. 引导学生通过“刨根问底”、“高兴”来体会他俩已经被这本博大精深的“石头书”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也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谈话。
2 、朗读全文。
四、迁移练习
1、读读下面的词语。带点的字还有另外的读音,你能用另外的读音再各组一个词吗?不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
好奇 地壳 藏着矿石
2、学完课文后,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五、布置课内外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
2、组织读历史故事、讲历史故事的活动。
3、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
板书:
有字
17、石头书 有画
学问真不少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石头书》这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其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示范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在读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课前思考:
本课的教学,采用从题目设疑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能从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能在文中找到部分内容的答案,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完成课外阅读内容。
本课的多音字比较多,在教学时也因重点知道学生读好了。
本课千万不能上成科学课。
教学反思:
本课部分生字学生很容易写错,“叔叔”、“怪”、“刨”,在课堂上就着重指导了。从学生作业批阅下来,还有少数几个学生写错了,再通过再其他学生交流是如何记住的,写错的学生也能掌握了。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在初读课文时,就着重让学生注意了。所以初读课文,学生能朗读的比较流畅。
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但是本课没有用科学的术语来介绍地质的有关知识,这样会觉得比较枯燥,而课文用川川、磊磊和一位叔叔的对话,顿时让枯燥的文章生动起来。
学生对课文中的川川和磊磊所提出的问题也充满了好奇,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更多、更怪的问题,我也不能回答出来,只能让学生课后自己上网查。
恰逢学校有一块石头,午间学生拉着我去看,说是那里的石头上也有画和字。说明这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效果,教会了学生平时要学会观察,学会提问。
提示语的安排的不同形式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也遇到过不少不同的提示语的形式,但没有引起重视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能很快回想起平时看到过的,并能举例说说。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逐步渗透不同的写作方法,毕竟写作平时的积累是特别重要的。
课后反思
《石头书》这一课主要是以生动的对话介绍了化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所以,在导入时,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很好地围绕中心来提,比如:石头书是什么呀?石头书上究竟有什么呢?为什么叫石头书呢?等等。暂且不管学生能否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学习,但在平时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是很重要的。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化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围绕“川川和磊磊在石头书上刨到了哪些学问”来开展,一共提出了三方面学问:1、为什么叫“石头书”?2、石头书上有“字”和“画”吗?3、了解了石头书上的内容后有什么用处呢?以此来分三部分学习课文。所以我觉得教师能给学生一条线索来学习,会对学生在课文的理解方面有很大帮助。
课后反思:
《石头书》这1篇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学生了解石头书里的秘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认识石头也是一本书呢?光从文中的对话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我上课是设计了“石头书告诉我们……”这个环节,巧妙地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让石头自己说出秘密所在,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因为在他们喜爱的动画片中,很多花花草草等都会说话的。老师的示范很重要,学生也很认真的看,还情不自禁地学了起来。也打开了学生要说话的思维,达到了铺垫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训练。
孩子们深入了说出了石头书中的奥秘,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他们不是没有,不是没有话说,他们需要我们老师来唤醒,需要激励。
课前思考:
本文是1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都是对话,我初上三年级不是很会上,于是找到教学光盘,看了光盘上的老师是怎么上的。
在听了光盘上无锡某校华蓉蓉的一节阅读课——《石头书》,又有了一些感触。本文是1篇说明文,寓科学知识与人物对话中。对于这样枯燥的说明文,华老师的这节课,由“刨根问底”引出文中川川和磊磊提出的问题,半节课时间就解决了。后半节课,让学生找文中对话,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表演。然后选学生登台进行了表演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找提示语的形式,教师进行了板书。课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又创设了一段表演情景:一个星期天,川川和磊磊又在一起,表演了“吹泡泡”。然后,让学生用上提示语的不同形式,把内容写下来,真正做到了从文中学写。原来,知识性课文教学也有如此讲究。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用从题目设疑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能从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能在文中找到部分内容的答案,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完成课外阅读内容。
教学反思:
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学习,思路十分清楚。另外,在阅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例如: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请学生把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对话朗读,突破教学重点。
上一页 [1] [2]
《石头书》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石头书中的学问,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篇有趣的课文——石头书。我们读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来检查小朋友上堂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课文主要写了川川、磊磊通过 ,
了解 。
指名生回答。
教师小结:那么“石头书”中到底有哪些学问呢?今天我们就和川川、磊磊一起来“刨根问底”,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看谁从“石头书”中“刨”到的知识最多。
二、学习课文,了解“石头书”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石头中有些什么学问?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表扬有些同学会读书,一时不懂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边读边动笔)
2、刚才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把你从文中“刨”到的知识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在说时我们要边听边思考,有补充或不同的看法,等同学说完再谈自己的想法。
3、通过和小组内同学的交流,我想现在大家对课文的了解就更多了。现在你愿意把“刨”到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4、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 石头上有字。生答师相机板书:雨痕波痕 矿物
“矿物”指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
出示幻灯片(3)请同学们看雨痕、波痕、矿物图片,了解这些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
(2)石头书上有画。生答师相机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
出示幻灯片(4)请同学看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图纹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出示幻灯片(5)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别的化石,请同学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化石,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化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这么多化石哪儿来的呢?上面的画又能说明什么呢?……)
(3)出示幻灯片(9):“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a、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师小结: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上的字、画推测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密林、后来变成大海。
b、了解化石的形成。(有些动物或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了起来,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后,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d、指名生有感情读这段文字。
(4)读懂了石头书还有什么用呢?(找矿、了解人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师小结:今天我们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问底”,了解到石头书上的`学问可真不少。5、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班哪些同学特别喜欢刨根问低,就请你们读川川、磊磊的话,爱解决问题的同学就读勘探队员的话。
三、总结深化 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引导:学到这里,老师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样来“刨根问低”——
2、川川、磊磊怎么会“刨”到这么多学问?(善于观察 充满好奇 不懂就问)
3、勘探队员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知识?(知识丰富、观察仔细、研究投入)引导学生联系“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这什么。”理解。
4、教师小结:这样看来,不仅石头是一本书,勘探队员也是一本书,川川、磊磊也是一本书啊!小朋友你们同意吗?
5、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
四、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延伸
1、今天小朋友学得这样认真,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这块石头采自水蜜桃之乡——无锡阳山,阳山水蜜桃驰名中外,特别好吃,据说这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朋友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吗?
2、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浏览
《石头书》 篇2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吸取到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书有关,板书课题:石头书
2、齐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奇怪 聚精会神 足迹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勘探 叔叔 奇怪 一册 足迹 矿物 刨根问底 煤炭
易读错的词:地壳 好奇 不禁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指名说说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
(4)再次练读生字词。
(5)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写好“勘”“探”“叔”“矿”“刨”。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并正音。
5、理清文章条理。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再读课文,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四、交流质疑的内容。
能通过初读课文理解的,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在有困难的留到下节课再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17、石头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中做好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指着讲桌上的一堆石头)
(1)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二、过渡: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看看哪位同学能到刨根问底。
三、质疑激趣
(1)师:出示: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指名读这句话。
(3)师: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估计学生会问:石头怎样能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样读这本“石头书”呢?
4、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从而理解课文中所讲的“石头书“是指”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书。
可设计问题:为什么石头像书?我们平时看到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呀,这光秃秃的石头,我左看,右瞧,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
5、过渡: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答?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每一自然段前作一个记号。(生默读课文,作记号。)
指名回答问题。
6、理解第五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2)指导朗读。
(3)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7、理解第七自然段。
(1)让学生“毛遂自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书上有字,石头上有字吗?
(2)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问题。
(3)生回答:(雨痕、波痕……)
(4)练习说话。
你们能学习第五自然段那样说几句话吗?(中间用“像“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过渡:石头上也有“字“吗呀!那石头上有画吗?
8 、学习第九自然段。
(1)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九自然段,同时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
(2)指名回答:(树叶、贝壳、小鱼……)
引导:这些都叫什么?(化石)你们看——
出示:书中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9、学习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师: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4)生回答。
(5)课件演示地壳形成的过程。
(6)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告诉我们( )。
10、学生总结,练习说话。
(1)师:刚才同学们分层次交流了石头哪儿像书,你能不能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2)指名说说。
(3)现在,我们都了解了石头里的学问了,怪不得叔叔叫它“石头书“呢!
(4)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妙,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石头的知识。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