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初高中数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87996

【导言】此例“初高中数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新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和高中数学衔接【第一篇】

关键词:教学衔接;顺畅;初高中地理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的客观差异

相对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无论在知识,还是学生能力上都客观存在两个大的台阶。初中地理知识侧重地理现象、地理名称等大量记忆性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构成侧重解决地理的规律、原理、地理事物、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注重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教材编排上体现了现代地理科学的精华,学科体系严谨,这一客观差异使初高中地理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跨度。高中地理对学生能力要求与初中阶段有很大不同与提高。初中地理主要了解地理现象、地理名称、地理事物分布等地理表象,较少或基本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分析,能力要求侧重学生的记忆力与观察力。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在明析地理事实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对学生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2.课程设置造成地理教学的客观“断层”

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可谓几经兴废。初中地理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初三不再开设地理课程;高中地理是高一开设必修课,高二高三则只在文科班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直接造成近一年的地理教学“断层”及学生学习连贯性的断档,人为拔高了初高中阶段的台阶,客观增加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跨度与难度。而同步的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设计并未将这一问题考虑在内。因此,刚步入高中阶段地理学的学生普遍反映地理原理难懂、规律难记、试题难做、成绩难提高。

3.地理课程尴尬的学科地位

地理学科常被看作可有可无的副科,随着地理被纳入高考,高中地理学科地位有所提高,但初中地理在学校中依然尴尬。尴尬的学科地位直接导致地理师资配备力量薄弱,很多农村学校甚至由非专职教师兼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城市学校多配备专业地理教师,但也存在地理师资储备不足,长期超负荷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尚可,几乎没有时间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副科地位,有的学校地理课时被缩减或为“主科”让路直接被挤占课时。多数学校都面临教学手段陈旧,设施配套差,课外活动和选修课开设少等问题。另外,作为高考科目的地理在重庆却不参加中考,学校、家长、学生普遍不重视。因此,多数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一地理学习不适应、困难大等现象尤为突出。

二、针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1.研读课标及教材,做好学科知识衔接

(1)寻求初高中地理衔接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如高中自然地理中气候相关内容,在初中阶段同样是重点知识,设置在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初中地理气候的学习分为气温、降水、气候三节,对世界气候的分布、气候特征、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分析都有具体要求。而高中自然地理气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气候资料判断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这部分内容在初高中两阶段有很强的启承关系,也是初高中地理的重要衔接点之一。通过研读人教版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整合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点与联系点,见表1。

(2)适当延伸,做好学科知识衔接。首先,明析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点后,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进行适当延伸。初中地理教师应关心高中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教学应适当拓展,向上延伸;高中地理教师也需了解初中教学内容,在了解学情基础上做好旧知复习,向下延伸。尤其是高一地理教师不应只关注高中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还要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出发,了解初中哪些知识已经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展等。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反馈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做到“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内容,确立带领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如讲授“背斜和向斜”时,由于背斜、向斜要借助“地形剖面图”呈现,但不清楚学生对“等高线”、“剖面图”等知识的掌握状况,可以布置绘制地形剖面图作业,以此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实现主动衔接

(1)转变记忆方式,促使有效衔接。记忆是保持知识的重要方式。任何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积累知识来实现,初中学生偏重形象思维,主要依靠机械记忆,教材内容也侧重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哪里”。高中教材内容侧重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原因与规律,要求学生能够回答“为什么”“怎么样”,重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与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能灵活运用规律。高中地理需要改变过去机械性记忆方式,形成意义记忆学习方法,在理解基础上将需要记忆内容或赋予一定意义,或进行联想、比较,或通过想象思维加以记忆。只有理解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其价值,才会真正喜欢地理学科,对地理感兴趣,做到初高中地理有效衔接与融合。

(2)形成阅读图表习惯,促使顺畅衔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表是构成高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如自然地理中大气环流的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洋流分布图等,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中体现更为显著,通常先给出某一区域的分布图、统计图、数据表等。初中地理图表内容简单,高中地理图表复杂、抽象,需要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与技巧,如果学生沿用原来的阅读图表方式,势必会加大地理学习难度,影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关注对课本中的图像、插图、图表、注释,教会学生读图表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多看图、会析图的习惯,使衔接教学进展顺利。

3.重视非智力因素,助力初高中衔接

(1)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初高中地理衔接的影响。初中地理要求低,师生压力小,初中教师多会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中地理要求高,师生压力大,但从学生终身发展角度看,高中也应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初中基础上继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升入高中虽然面临课时紧、容量大、难度高等问题,但仍需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也是保证初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顺畅衔接的直接推手。

(2)关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助力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又一推手。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可精心设计与预习、复习、巩固学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完成,养成预习、复习习惯;或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养成整理笔记习惯;也可对出错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二次过关,养成整理错题、典型例题的习惯等。同时,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普遍感到地理课本简单,内容好理解,但地理题难做,地理考试分数低。因此,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情绪变化,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消除烦躁、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初中和高中数学衔接【第二篇】

关键词:数学衔接;原因;内容;措施

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很重要的因素。讨论和研究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指导和引领学生适应数学学习的变化,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十分重要。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一、为什么要讨论衔接问题

首先,课改以来的教材变化和课程标准的变化使初高中数学知识在具体内容上出现了较大的跨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较大程度的压缩,而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上有所增加,而且有些内容没有衔接,使得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要跨越很高的台阶,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其次,初高中数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涉及的思想方法较少而且要求不高,甚至没有明确地提出思想方法的概念,而高中涉及较多的思想方法,而且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这些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许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

二、哪些具体内容需要衔接

1.初中删去的,高中经常要运用的内容

(1)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在初中课程中已删去,而在高中课程的运算中经常用到。

(2)因式分解在初中课程中一般仅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初中课程对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做要求,但高中课程中的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这些因式分解。

(3)二次根式部分对分母有理化在初中课程中不做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课程中函数、不等式部分常用的运算技巧。

(4)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等)初中课程中大都已经删去,而高中课程中要经常涉及这些内容。

2.初中要求低,而高中需要熟练运用的内容

(1)初中课程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较低,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课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的基础内容,而且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做要求,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3)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做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课程中这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3.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1)初中对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只是有一些渗透,而高中就要求学生理解并在解题中应用。

(2)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离常数法、十字相乘法等运算方法和变形技巧,初中做要求,而高中数学中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三、怎样做好衔接工作

1.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高中阶段刚开始的数学教学中,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课程难度。新授课的导入,尽量由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顺利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的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初高中的数学衔接主要是做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积极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努力克服初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惰性,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新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深化和运用。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适时补充拓宽初中数学知识,加强知识、方法、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更快地投入高中阶段的学习。

参考文献:

初中和高中数学衔接【第三篇】

(一)问题的由来

自从2003年新一轮的课改进入到初中阶段直至2007年第一届新课改的学生入校,外界对新课改的争议不断。自己也深有体会,一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学得很轻松,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成绩下降,感觉数学难学,家长也很着急和不解。2008年秋,本人带新一届高一学生,就着手准备从这一届学生入学开始到他们离校,在和他们的共同学习过程中,去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顺利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问题研究的现状

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已有很多人在关注、在研究。有很多人也找出初高中数学在教材编写方面的一些差异,比如,现行的初中数学把一部分内容删减,把一部分内容降低了要求,而很多内容在高中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有人专门就此编撰了初高中衔接方面的教材。而本人想就本地的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去找出他们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报告

(一)衔接上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上的脱节

在跟踪了学生三年的学习中感到在教材方面初高中存在一些脱节的地方,这是升入高中后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的一个原因。

2.学习方法、习惯、思维方法上的脱节

从初中上来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这样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一些措施

1.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很多家长在暑假给孩子急于补课,而大多是在提前学习高一的课本知识。

对高一新生要在学法上指导,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加以培养。让他们慢慢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无老师监督、督促下,逐步培养他们主动看书、勤于钻研、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师找准衔接点,做好衔接工作

(1)找准衔接点

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运用联系的观点提示新知,使学生不仅能顺利接受新知,而且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

初中和高中数学衔接【第四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教学衔接

一、研究背景:

由于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现行的初中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削减,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了弱化。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人类对于二次函数的研究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前480年,古巴比伦人和中国人已经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公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笈多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数方程的人,它同时容许有正负数的根。

二、理论依据:

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中学数学教材中看,二次函数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数学思想如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等均可利用二次函数作为载体进行展现。进入高中以后,要对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图象以及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再深入学习。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编写并完善高一学生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校本教材。引申初中已学过而高中常用的关于二次函数的相关内容,并体现此知识在解题中的数学思想。突破二次函数部分在初中难学而高中易错的数学思维,并展示此思维在解题中的发生过程。

四、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依附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和校本资源,并在不断开发、完善中建设新的信息技术资源,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地展开教学研究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比较法、分析法、教学案例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初高中数学教材和考试大纲的学习和解读,通过对学校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切实了解学生对二次函数及其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行课改模式下的初中毕业生,在数学上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空间观念、几何应变能力、空间观念、合情推理能力,但同时在数学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方面又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在的初中毕业生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个性张扬,上课能够主动思考,提出较多问题;自主性较强,理解、应用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较快,自学能力较强。

(2)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高一新生关于二次函数等相关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编写出关于二次函数内容的衔接教材讲义和校本教材,通过实际应用,不断调整校本教材内容,使之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新一轮高一衔接教材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初高中衔接内容在二次函数部分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公开课、研讨课、专题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在二次函数应用方面的情况,研究二次函数衔接教材应用的成果。

通过二次函数衔接内容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应用,指导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写的进步,同时,进一步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

五、研究内容:

1.从中考看二次函数:

纵观历届中考对二次函数的考察,反复出现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二次函数的定义式问题,解析式问题,求参数,图像问题,图像平移问题;

(2)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问题;

(3)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以及二次函数和直线相交问题,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

2.从高三复习看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

通过对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发现,二次函数知识内容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是一个有着浓厚生活趣味的数学学科知识,二次函数习题有很多内容都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师在进行思维能 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有效抓住二次函数与生活性问题的有效联系,设置出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内在能动性得到有效促动,使自主思考分析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要求。

六、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推进了校本教材的研究、编写和应用。通过研究,教师对初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研究。通过学习,对初中的数学知识点与高中数学知识应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进一步提高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思考与反思:

我们不仅要对二次函数部分衔接教材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想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就目前而言,其成果泛泛而谈,整体分析者居多,而在许多具体知识点的衔接研究上则存在着一些不足。正因为如此,对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衔接问题----如二次函数进行研究与分析,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的整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和大纲、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地探讨教学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黎伏献。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W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9)

[2]彭林。 实现从“变量说”到“对应说”的跨越――从整体上把握高中函数概念教学[J]. 数学通讯。 2011(12)

[3]古勇。 浅谈初高中函数单调性的衔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08)

初中和高中数学衔接【第五篇】

关键词 初高中 衔接阶段 数学 学与教

初、高中两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到重要的影响。学生年龄不同、学习的知识不同、难度不同,必然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制约,初中学习相对轻松,数学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学习的强度也不大。可是进入高中后,受到高考的压力,课程难度提高,科目多,对学生而言心理负担也会加剧。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讲述的知识点更多,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逻辑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学与教是互动的过程,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整个互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做好衔接,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1初高中衔接阶段数学学习问题

教材内容方面的衔接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参考用书,是教学的指南。初高中数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初中过渡到高中阶段,学生离开熟悉的环境,与新同学和教师相处,难免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感,在教材方面做好衔接,保证良好的过渡是有效教学的一种科学方法。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材要涉及一些初中内容,通过有效的衔接和过渡给学生一个适应的阶段,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教学。

教学目标方面的衔接问题

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学应该达到的要求,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会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和概念性内容,并学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相对更高,学生必须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数学解题思维,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对此,在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序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好数学,掌握学习的要点。

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问题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同。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相对多样,互动性较强,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相对不同,受到高考的压力,教学多以学生成绩提高为目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枯燥,课堂互动教学的之间也较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沟通,被动学习方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

学习方法方面的衔接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习多是被动学习,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较多,由于课业负担不会太重,学生做题也没有规律和章法可言。高中数学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没有逻辑的学习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注重主动学习,加大做题的难度。

心理状态方面的衔接问题

初中生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的环境非常熟悉和了解,学习的状态自然较好。高中学习压力大,学生远离熟悉的环境,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心理状态会不断 的变动。对此,师生都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适应好高中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问题

初中生思维能力不够延展,高中数学复杂多样,图形结合的十分紧密,学生思维也必须不断延伸。所以,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扩展,在教学中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

2对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教学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刚开学就告诉学生高中与初中的不同,提前打好预防针。新课之前,先补充初中比较淡化的东西,做好知识衔接。要求学生准备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改错本,并定期检查。开始时要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逐步适应,以后酌情加快。上课教师要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平时的教学要抓好教学重难点,注重双基,不要盲目拔高。讲题时做到讲清、讲透、讲活。

对学生的要求

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抓好基础、吃透基本概念,掌握书上的例题、习题,不在难、偏、怪题上浪费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课前预习,听课时动脑、动笔、动口,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思总结整理知识;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注意解题步骤的书写,锻炼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3结语

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上进行衔接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问题,让他们熟悉整个高中学习的环境,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利军。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与学衔接问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29.

[2] 孙元勋,蔡芙蓉,赵玲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09):2-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987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