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通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1148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一篇】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课题——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共生联系,同时,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层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共生促进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业型经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实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共生促进,正是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共生理论,始于生物学领域,著名生物学家洪黎民教授说:“普通生物学者深刻体会到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鲜明地揭示了个体或群体胜利或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密切联合的能力,而不是强者压倒一切的‘本领’,自然界如此,人文科学中的生物哲学亦可如此理解。”目前,共生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赋予了社会的含义。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系统之中。共生关系不只存在于社会某个方面,而是遍布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区、社群、家庭等所有领域,其表现更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没有共生,也就没有人的存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共生的存在,也是一种融合的促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活动能动的主体,调动创业者的主体性,尊重其主体地位,挖掘其主体潜能,培养其主体意识,发掘其主体能力,塑造其主体人格。显而易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共同教育目标,互为共生。

从中外理论的研究成果看,创业教育所强调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无疑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教育者非常强调创业教育对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培养,他们认为:创业需要个体具有创造性、冒险性、革新性,这些品质通常不是在一般的商业环境下所培养出来的。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就业和培训组织以及青年事物管理部门等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直接指向培养年轻人能力、技巧和革新性、创造性、开创性等个性品质的教育。我国学者毛家瑞、彭钢在《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的课题研究中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特点,十分重视学生健康、健全、完整一致人格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不畏艰难的意志勇气,完全融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表现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丰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

1.创业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加强有关精神文明方面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理想不仅凝聚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理想的前进动力和力量源泉。

创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其他理想的基础。因此,推进创业教育,应该也必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加强创业理想和创业意识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坚定不移的创业信念、充满活力的创业激情、百折不挠的创业品质、全面均衡的创业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业策略。第二,为创业之路提供科学导向。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思想基础,创业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导致创业失败。只有个人职业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很好地结合,创业者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提供创业教育宽广的实践舞台。创业教育从最基本的生活理想教育入手,挖掘自身潜能,它不仅是生存教育,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2.创业教育丰富道德品质教育。“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不仅说明个人的道德品质对社会道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业人格的推动作用,而且折射出道德品质是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的道德品质教育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创业教育也为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实践途径。

第一,创业教育有利于倡导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理想从树立到实现所必须经历的困惑、坎坷甚至磨难,体会了生活的甜酸苦辣,收获到奋斗后的喜悦。创业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第二,创业教育有利于重塑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更是大学生实现真正创业的准行证。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诚信缺失和无序化现象,消解着现实社会的良好人际关系,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是创业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利用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开展诚信教育,以诚信意识培养和诚信精神宣传为抓手,贯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原则,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和诚信理念,是创业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符合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题中之义。

第三,创业教育有利于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素质。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靠团队合作,击败当时全球最大最强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功占领了美国汽车市场。创业教育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就价值观和行动原则达成共识,用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对创业进行积极引导,调动和激发团队创业者的共同资源,克服个体缺陷形成的障碍,形成对共同创业目标的共同追求。所以,创业教育是强化大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媒介。

第四,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性格刚毅。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对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生活。

创业教育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知识、能力等的素质教育。一方面体现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另一方面更是与时俱进的特色和创新。贯穿于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方式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就业指导服务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等。

1.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中,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训练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入手,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致力思维互动、案例分析和空间拓展等闪烁时代元素的思想政治教学新模式。

思维互动法即在具体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教师、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独立或集体为各自的观点提供论证。鼓励交流,允许碰撞,力求通过思维互动逐渐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共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既突出了个性,又形成了共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案例剖析法即典型剖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选定案例,广泛搜寻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案例并进行筛选,确定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其次是熟悉案例,让学生对已经选定的案例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意见和问题;再次是讨论案例,学生广泛讨论充实自己的观点或反驳他人的意见,提出问题,集思广益;最后是总结案例,教师适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水到渠成地引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空间拓展法即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概念和教授模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加大实践教学密度,拓展更具活力的新教育模式。比如,多在创业基地建设上下工夫,多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上下工夫,多在把课堂概念做大做活上下工夫,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心理更成熟、本领更过硬、素质更全面。

2.实行社会实践,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创业教育的实践特色,为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比如,鼓励学生承担一定的课外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动员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从政策、资金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帮助,积极培养创业精神、挖掘创业潜能。再如,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创业作品的设计,参加全国全省大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展示提供平台等。

3.深化校园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文化熏陶是一种高层次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西方国家称之为“隐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创业精神的宣传和提倡,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文化功能。如开设校园创业论坛和名家讲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课,阐述管理理论和创业理想,介绍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理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和服务的关键就是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习惯,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风尚。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具备积极的创业精神、优良的创业品质和全面的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现实意义的、符合自身实际需要及利益的指导,其内涵和外延既体现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共生和融合,又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失为卓有成效的促进。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二篇】

一位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欠佳,只有认真、大力抓好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他们的学校日常常规管理,才能进行各项的教育。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从他们身边的实际出发,从如下具体方面着手: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农村学生文明礼貌欠佳的情况,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比比谁的语言美、行为美”活动竞赛,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竞赛为一周一评比。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总结,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学生打架、骂人的现象就减少了。

此项我制定了“三找、三禁、三查”的制度。三找是找不爱护公物的、找乱写乱画的、找随地乱扔的。三禁是禁止乱写乱画,禁止随地乱扔,禁止随地大少便。三查是查不良现象是否减少,查哪些同学有进步,查卫生盒是否人人具备。由于工作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学生是不难的。但是,班上的后进生要么性格古怪,要么学习较差。他们要取得成绩,往往要多下几倍的功夫。我用八个字来对待他们:带着“四心”,真诚以待。“四心”就是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这就是做好他们工作的基础。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他们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们,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学习知识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例如97学年度的陈伟杰同学,父母离异了,随父生活,而父亲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生活。他在失去父母的关爱后,就自暴自弃,喜欢在外游荡。为了让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对他生活上问寒问暖,请他到宿舍来玩耍、吃饭;送给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学习上耐心辅导、诚心激励。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的生活态度积极了,学习成绩进步了,家人和老师都说他前后判若两人,真是天壤之别。

教育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坚持不懈的教育。在工作中还要细心观察,及时反馈学生的变化,坦诚地和学生交谈,学生一定会接受并被感化的。

“严是爱,松是害”,我除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制度外,还制定了奖惩分明的班级清洁制度、课堂纪律制度、文明团结制度等,师生共同遵守。同时在班上掀起激烈、持久的评比竞争活动。从集体活动、班级荣誉等方面,激发学生与别班比赛,互相竞争;在班内对学生个人和小组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根据班级实际,措施灵活实用,奖惩得当到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对待,大家心服口服,风气自然形成。

对学生进行家访,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在校外的情况,定期向家长反映在校表现,互相交流,统一观点。我也积极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工作,耐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共同教育,提高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几年所任班级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在1997学年、1999学年、xx学年、xx学年、xx学年都被评为“清洁班级”;在xx学年和xx学年的学习、清洁、体育、班风四项总评中成绩优秀,被评为“先进集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三篇】

加强政治教育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社会不断变革,政治教育需要逐步从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转变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塑造现代公民对于国家权威的尊重和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更是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我也在学习政治课程过程中体悟到了许多道理。在此,我想谈谈对于加强政治教育的看法和感悟。

政治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国家相关的历史、宪法和法律等基础知识,还在于构筑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国家和国民所需要的是什么,我明白了爱国和事业心的重要性,并努力将这些理念贯彻于我的生活中。政治教育还为我提供了价值判断的能力,让我学会去审视和分辨信息,从中找出有效的、正确的知识来改善自身和生活环境。这些价值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在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教育方式的改进。

在当前社会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学生的需求了。单纯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不能让我们真正知道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课堂上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使得学生将政治学习与自己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第四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学校中,家庭教育也是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家长们应该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家长们也要关注孩子们日常的语言和行为,坚决反对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子女和家庭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段:结尾。

政治教育是我们学生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强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牢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内容,扎实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将政治教育贯彻于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公民和好少年。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四篇】

中学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前沿阵地,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的教师认为政治是“副科”,上课念念书即可,根本不需花太多精力,谁都能上。有些政治教师知识老化,满足于现状,以为能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即可,什么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均与政治教师无关。当课本中出现了有关其他学科的知识时,就一带而过。难怪有些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大大下降。

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更新,以“专”使学生信服。

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在对教材处理上不能单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也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俟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出现这种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不过关或者知识老化,这就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教学。在此情况下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纯政治专业知识,并不断更新,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这样才能适应政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例如:讲七年级下册《我们的权益》,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卫生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七年级下册《共同的责任》,适合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师要分析清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个人主义”的特点与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价值观。

丰富的才华,广博的知识,敏锐的目光的获得,必然是一个不断摄取、不断增值、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过程。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才能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的知识,也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用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

二、掌握丰富的各学科知识,并不断扩展,以“博”让学生喜欢。

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一定是一个博览群书,善于启发激励的艺术大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把学问的真谛传递给莘莘学子,在寄望与赏识的目光中,欣慰地看着亲手播下的创造之火薪传不灭。

三、专博相济,厚积薄发。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知识一定要深。能掌握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学科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总揽全局,灵活地驾驭课堂,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轻松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地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面一定要宽。早在19世纪早期,美、德教育学家就提出了“通才教育”理论,到20世纪末,这一思想获得了世界教育界的认可。当前教育的现实也迫切要求教师要做通晓多种学科的“博才”。这样的教师必然大受学生欢迎。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学习和积累,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专博相济,厚积薄发”,必然能使政治课焕发异彩!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五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虽然在微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的带来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队伍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微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其有着全方位的认识,才能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摒弃微文化的劣势;第二,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的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积极的方向开展。

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对于高校来讲,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能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所以,需要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微文化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大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必要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对人生的选择,同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应对网络或者微文化的影响;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压制性的打压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微文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规避微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三,促进大学生正确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促进了各种微工具的产生,这些工具使得学生获取和分享知识变得更加快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微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工具,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应对微文化的影响,必须要营造相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课程的内容能够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之间的比例,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关的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能够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微文化冲击下,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丰富教学的手段,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建设相关的网络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平台中要积极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宣传,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平台中来,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产生互动;第二,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的背景下,各种微工具的产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积极使用这些微工具,进一步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容易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六篇】

政治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能力,进而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当前社会风气复杂,各种挑战与冲突层出不穷,让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加强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自身经历出发,谈一谈加强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经验。

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政治教育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为重要目标。因为良好的政治素质不仅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关乎每个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在我看来,加强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学生能够成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公民,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地维护社会和谐。

其次,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辨别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盗版、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最后,政治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政治是一门高屋建瓴的学科,学习了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扩大思维范围,激发创新灵感。

第三段: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我读书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强政治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比如,学校定期为学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政治课程,包括课堂听讲、思辨游戏、辩论等等。这些课程不仅普及了国家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等基本知识,同时也能够唤起学生立志追求光荣、追求真理、追求独立思考的强烈欲望。另外,学校还注重在社团活动和校园宣传中引入政治元素。设置了形式多样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自我的主题活动。

政治教育贯穿于全部学科教育之中,要使政治教育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树立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并需要对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实施。我认为,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首先,政治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互动探讨、活动体验,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之中。

其次,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纳入政治教育范畴,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

最后,建立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对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和管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政治教育。

第五段:结论。

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政治教育,使其真正贴近学生生活,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拓宽视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透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政治教育的熏陶。这样,就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负责任、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优秀公民。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七篇】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我们的职责不光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意识。为此,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地认为,政治教育是必须的、深刻的和持久的,它给予了学生应有的思想与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首先,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接受人文的教育。而政治教育恰恰覆盖了思想、道德、法治、制度等方面。有了政治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公平、正义、诚信、责任等价值观,也更能体会到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一代代学生将会迎来更加民主和自由的社会。

其次,政治教育的深刻也是显然的。在我们的政治教育中,除了基础的政治知识的讲授以外,还要通过举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解释国家政策、政治制度的完整性,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等方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生可以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思考、交流、分析和辨别互相共同进步。我们相信借助这样的教育平台,学生的思想将会更为开放和深入,他们也会更加能够了解和了解政治的本质。

第三,政治教育的持久性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年都需要重复地进行政治教育,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效果,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遗忘和记忆力的下降。有了政治教育,学生可以在学校中接受长期的、系统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忆力和记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渐渐接受这些政治常识和政治理念,将其内化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当一定的“润滑剂”。

第四,除了课堂外,政治教育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政治思想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似乎所传递的那样,而是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读报告、看书、演讲、座谈”等方式,我们让学生更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使他们通过实践更理解政治现象,并且找到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政治和人类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升他们的敬畏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样丰富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了解理论,并在实践中将其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且也能够在社交和交流中更为体现自己的优势。

最后,政治教育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伦理和责任。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为眼光,处理好个人和团体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运营这样一个平台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不仅着重他们的知识,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这样一个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升,更让我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政治教育者,应该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注入更多正能量。

总之,从政治教育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政治思想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在过去成为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育方式,通过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支持学生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责任感和社会良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行!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八篇】

作为民办高校,在基础设施、待遇、福利条件与其他高校相比,不具有竞争力,这就造成了很少有教育工作者愿意在民办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大部分民办高校教职员工队伍弱小,力量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力量更弱。而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大多不高,而且差别很大,在工作态度上不容易形成合力,具有分散性。不仅如此,纵观我国的民办高校,很少有学校形成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因此,如何建设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破除的体制性障碍。

2.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学生对就业和再就业、各种社会腐败现象以及“三农”等问题,表现出较多关注;多数学生表现出对毕业时就业压力的焦虑,对考试通过率、学习成绩等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压力,也有少部分学生因其家庭经济困难,这种压力渐渐转化为心理压力。

首先,部分学生在一些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存在概念不清、认知模糊,甚至错误的情况。与公办高校大学生比较而言,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对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鉴别能力相对偏低。

其次,有些学生功利色彩明显,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优先实现,部分学生对他人和国家呈现事不关己的心理状态。

再次,民办高校学生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特别是就业压力、经济负担和学习竞争已给很多学生思想上造成沉重负担。有部分大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甚至偶有自杀事件发生。同时也要看到,民办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较公办高校学生普遍较差,这显然与人们一般概念上认为的民办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大为不同。加上助学贷款等政策的缺失,更加重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负担,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政治发展。

很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对于学校的生源比较重视,而对于学生进校之后,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却不是很重视。这几年来,随着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其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但很多民办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却没什么变化,而且还存在经常有相关辅导老师离职的现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部分民办高校仍没有配置专门的领导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没有给予相关的经费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民办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很重视,这是阻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意识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保证社会政治和谐稳定。民办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之一,其教育目的就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晚,办学历史不长,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借鉴公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教育工作。这导致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自己的特色,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以人为本视的野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最终达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符合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多元的思想碰撞后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思想也随之而入。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颠覆活动从未停止,他们不断利用民主、人权等问题,采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手段,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介等渠道,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妄想通过思想侵入来扰乱我国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局面,以此来达到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步伐的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局面,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明显增强,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深刻而又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和成才意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和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思想问题。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受市场经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思想出现了政治观念淡化、拜金享乐和重利轻义等问题,这都大大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有部分学生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说教,认为讲做人的道理是虚无缥缈的,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学生鉴别思想是非的复杂性。另外,不断公之于众的极个别干部腐化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由于进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整体素质较低。差距不仅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上,还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从小学到中学长期形成的`智育和德育方面的差距,是民办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面对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还能够造就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思想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贡献重要力量。

4.推动民办高校发展进步的要求。

民办高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的产物,民办高校大学生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良莠不齐,差异性较大。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生源非常复杂。有普通职高(技校、中专)考入的,有初中、高中毕业考入的,还有成人中等教育毕业生以及工作后再返校的学生等,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分化严重。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迫于招生压力,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很少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考察。民办高校生源的复杂性加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多样性,这无疑给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民办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陆振华。浅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科技资讯,(01)。

[2]郑润权,陈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3)。

(作者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九篇】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展校友文化,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产生良好的学校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组织校友相互沟通,可以提升校友之间的凝聚力,使校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促进校友相互尊重、相互扶持,使校友能够共享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快乐。具体而言,发展校友文化具有以下几点作用。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人们在社会工作中需要一种归属感,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公民社会,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公民组织,才能构建稳定的社会关系框架,通过培养校友文化能够让校友找到精神的归宿,促进感情发展,拓展感情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校友活动,能够促进公民组织的构建,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让校友在社会中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传承母校传统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友活动能够综合提升母校精神文化,加深校友感情之后,校友就会对母校产生感激之情,从而权利支持学校的日常事务,促进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帮助学校解决招生就业工作。开展校友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传承母校传统文化,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独有的传统文化,而校友活动能够诠释学校的传统文化,让校友能够发扬母校精神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在生活中更多地追求以前大学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向往美好、单纯的时光,这些是大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收藏。校友之间交往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经常交流沟通有利于放松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升华,综合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推进校友事业的发展进步开展校友活动,能够加深校友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提高校友之间的感情,同时可以推进校友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校学生之间交流没有距离,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发挥彼此的优势,相互扶持。由于行业不同,所以带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交流沟通中更容易激发彼此的灵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3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友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推动校友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校友之间相互联络感情,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友文化氛围,综合提升大学教学水平。

学生教育的政治意义大全【第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四、结论。

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青少年,重点是教师队伍,难点在教学手段创新。同时,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辅相成,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理论研究薄弱、教学手段单一、传播对象低龄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强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三化”,即教师培养长效化、教学手段形象化、实践环节多样化、评价指标差异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91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