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教案【推荐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教案【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第一篇】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二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1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 、“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再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
7、整体归纳: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再从道理上得出结论)
五、课堂延伸:
延伸部分的我还没设计好,请各位出出主意,怎样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
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 、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 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_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_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
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对比、排比的运用)
七、小结:孟子借谈作战取胜的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观念。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