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热选(优推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热选(优推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一篇】
在数学课中,二年级数学老师应该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每一个二年级数学老师都应该在课前写1篇2年级数学教案,那么你知道如何写二年级数学教案?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体会。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练习。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教学重点:
掌握除加混合运算中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语言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浓浓的母爱缓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带着对母亲的爱,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学生会更主动。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画上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价格该怎么算?
3.指明让学生扮演:
24÷8=3(元)5-3=2(元)。
5-24÷8。
=2(元)。
4.说一说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让我们再看看其它花的价格吧!
指明读题(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思考回报: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么解决。
2.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板书设计:
买鲜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24÷8=3(元)5-3=2(元)。
5-24÷8。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
学习。
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
学生。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计算:
40+6×870-5×4。
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及时。
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5-8÷4。
72÷8-336+81÷9。
45+8×4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
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解题方案。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方案。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分析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复习。
1.能填几?(指名口答)。
二、初学新课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6.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完成练一练1,2,题。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
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
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二篇】
1。复习利率有关知识: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税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积攒一些零用钱,我们积攒的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储蓄”。
3。谁存过钱?怎么存的?将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利息的情况。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探讨利率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探究。
1。自读教材11页例4上面的部分内容:
学习要求:理清以下问题。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样计算利息?
学生自学教材,学习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考查学生对利息的理解,对利息公式的理解。
检测:
(1)结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说说各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学以致用,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读题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回哪些钱?包括几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4)归纳整理汇报: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计算过程,避免丢落项和计算不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学生运用公式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1)妈妈需要慎重选择吗?怎么办?
(2)第一种方式的时间,利率是多少?第二种呢?
(3)分别计算后比较并做出决定。学生独立解答。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这样做出选择,选择时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过程不要怕麻烦,按照时间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们还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时遇到步骤比较的计算时,要一步一步认真计算,有耐心,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三篇】
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地认识,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商场促销”虽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购买促销商品的经验还不足,对各促销方式的实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四篇】
>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五篇】
教学内容:
课本76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彩色纸条。
学具准备:
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
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六篇】
教学内容:歌曲表演《小猫钓鱼》。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轻松、诙谐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启发学生感受音乐,积极参与表现音乐,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歌词创编、为歌曲编故事并表演,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六度、七度大跳,停准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播放媒体课件讲述故事)。
师:这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猫钓鱼》这首歌曲的故事了。
板出课题-----《小猫钓鱼》。
二、讲授新课。
1、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音乐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
(2)再听歌曲:歌曲有几段歌词?
(3)师范唱歌曲《小猫钓鱼》。
(4)学生读歌词二遍。
(5)学生跟师弹琴学唱歌词第一段。(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6)反复学唱,哪一句存在问题,请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7)采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
(8)师引导学生演唱时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风趣、着急、伤心、自信、高兴。
(9)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两段。
2、歌曲处理。
师:《小猫钓鱼》这首歌的歌词分为几段?(二段)。
师:歌曲第一部分的小猫是如何钓鱼的?(三心二意)。
师:那第一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一点,遇到休止符号要停)。
a、全班演唱第一段。
师:三心二意的小猫能不能钓到鱼?(不能)。
师:小猫没钓到鱼,心情怎么样?(伤心、失望)。
师:那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b、分组演唱第二段。
师:三心二意的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可怎么办啊?
生:小猫改正缺点,不再贪玩了。
师:现在请全体同学用自信的语气来演唱歌曲的第二歌词。
c、集体演唱第二段。
师:好在小猫知错就改,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心的小猫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它此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高兴、喜悦)。
师:那我们一起来用歌声来赞美小猫吧!
d、齐唱歌曲最后乐句。
三、表演。
1、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1)由教师布置活动的背景,示范钓鱼的动做,小河岸边的小草动作,花儿的动作,全体学生参加歌表演。
(2).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自己创造角色。
(3)播放《小猫钓鱼》歌曲,分组表演。
2.表演后学生互评,启发学生开阔思路,互相学习。
五、小结。
通过创编和表演,大家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七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八篇】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书。图片: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练习。
(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题: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第3~7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九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说图。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方法。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列式解决吗?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十篇】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战略》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目标:
在对解决问题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时反思中,感受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战略。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战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积累铺垫。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想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关:中山路小学原有一个花圃是长方形,长4米,宽3米。学校扩建时,长增加了2米。
(1)同学画图(2)对比交流。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学校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局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局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方法让大局部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
(1)同学画图,(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同学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局部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画图能协助我们考虑……)。
三、再次体验。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同学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身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协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战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战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学校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局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同学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学校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局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同学口答,再出图列式)。
同学猜想。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同学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想,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同学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同学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战略”,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