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思想品德说课稿 思想品德说课稿【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163904

【导言】此例“思想品德说课稿 思想品德说课稿【通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人教版思品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内容。本框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是上述两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逻辑发展。学生通过上两个单元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这个单元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甚至上册书中的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各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挫折与人生相伴”,先通俗地讲解挫折的含义,然后从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入手,阐述了挫折难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从中得出: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目: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分析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人生态度,这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本框题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的基础。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心理素养,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

(2)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法引入新课,然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交流,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人们遇到的挫折、名人的挫折,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要直面挫折,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关于造成挫折的原因分析。人的活动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的,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教材中指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还有可能是各种人为因素(即学校、家庭及个人因素)。只有明确了造成挫折的因素都有哪些,才能懂得为什么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是与人生相伴的。对于重点的突出,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的方式,从学生的举例及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是:对造成挫折的社会因素的理解。对于人祸(即社会因素)与人为因素,学生理解上可能有疑� 其实不然,社会因素(即人祸)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遭到的各种人为因素的打击和阻碍,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如正义得不到伸张,长期蒙受冤屈,因得不到公正待遇而使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等。可以这样理解,社会因素是人为因素的一种,但人为因素不仅包括社会因素。本教材是将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归为天灾人祸,将学校、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影响归为人为因素。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选用一些典型例子,设计了形象生动的画面。一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感性认识。

二、说学生

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现在还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他们大多数都是父母的“掌中宝”,从没受过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但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一时适应不过来,有些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产生了不良后果。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来自网!

己举例,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悟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难免的,从而能直面挫折。

三、说教法与依据

(一)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诸多活动:

1、上可伊始,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感受贝多芬坚强的人生态度,导入新课,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2、在第一、第二目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挫折,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小组集思广益,填写三种人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词汇,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

3、积极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教学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挫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本课教学中很多问题的突破都是通过激发学生已有的体验来完成的。

2、合作探究法:为了发挥集体集思广益的优势,三种人在挫折面前的常用词汇填写以及最后的谈收获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

3、实践求知法:如课下实践作业(见附页),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很好地贯彻了“学以导行”的教学理念。

五、说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学习第一目,挫折与人生相伴;

(1)挫折的含义

(2)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人为因素学校因素

生理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学习第二目: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1)面对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及结果:

A:放弃者——一事无成

B:半途而废者——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C:意志坚强者——获得成功,享受真正的人生

(2)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

4、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那些收获?

(2)介绍邰丽华以及《千手观音》,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遭遇挫折时,向邰丽华等人学习,勇敢地直面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5、布置实践作业(见附页)

六、说板书

由于本校多媒体教室的黑板被大屏幕所遮盖,故无法板书,知识要点均在多媒体课件中。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二篇】

一教材分析

《做个快乐鸟》是《品德与生活》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真棒”的主题之一。如何面对困难解决烦恼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孩子们却又不知该如何解决。教材紧密联系生活,体现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即生活性。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烦恼,增强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自己或别人的烦恼的意识,使学生把这种乐于,善于帮助自己和别人找快乐的良好行为延伸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消除烦恼和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化解烦恼的多种方法。

4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怎样变烦恼为快乐”和“怎样为别人也带去快乐”的活动,指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学情分析

快乐是每个人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是谁都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但快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而仅仅是一种实际的感受,他们对于快乐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吃,玩这些比较肤浅的层次上,另外这一年龄的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自己和他人烦恼的心理品质,具有同情心和追求快乐的心理。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贴近孩子生活的活动化教学,在游戏中,在活动的参与中,引导学生休会更深层次的快乐,体验克服困难,关心他人,从别人的`快乐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走近学生的心灵深处提升孩子对于快乐的理解与体验。

四教法与学法

本课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激趣导入、录像演示、游戏体验、音乐渲染等活动化教学,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的性。调动每个学生内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学生生活中的快乐图片。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快乐的镜头。

2、学生准备相应的凭借物如照片,奖状等

3、“烦恼袋”

4、歌曲《幸福拍手歌》

六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我力图在课堂中体现本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快乐大本营

1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并配有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观看,感受快乐,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个新课的学习。

2送神密朋友-快乐鸟,揭示课题。

3引导学生从家长,教师,小伙伴及自己的角度回忆,个别说与自由交流相结合让学生讲述自己曾经有过的快乐的事。此处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充分体验我是一个快乐鸟。

活动(二)快乐快快来

1课件出示几名学生说自己遇到的烦恼事,小组合作想办法排解烦恼。

2、倾诉自己的烦恼,投递到烦恼袋。

3、传快乐球活动。配有音乐,当音乐停止得到快乐球的同学就要从烦恼袋中抽取一条写有烦恼事的纸条,并读出纸条上的内容。同学们献计献策,共同解决。

在这一活动中出现的烦恼,学生所要解决的烦恼都是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话说,能活动。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进行教育,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更大。小组合作,更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解决烦恼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更深层次的快乐。

活动(三)快乐金点子

1采用探究研讨的方式交流快乐金点子,寻找正确的变烦恼为快乐的方法。

2教师送金点子。(详细的金点子)

这一活动的设计使教学行

3师生共同唱《幸福拍手歌》,全班互动。将快乐延续。结束本课的学习。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的茁壮成长。

由于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课堂上就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好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去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朋友新伙伴》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一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包括四课:《我背上了新书包》、《校园铃声》、《新朋友新伙伴》和《平安回家》。本单元的设置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儿童刚入小学,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一直是我们老师探索的内容。而本单元安排的教学内容就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也因此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新朋友新伙伴》一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与大家交往。

2.学生预设

儿童刚入小学,对学校的环境和小学生这样的角色都会感到陌生,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转换角色、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原本陌生的课堂,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以调动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为我教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所以要考虑到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时会比较活跃、在游戏环节中会比较投入,班级课堂纪律可能无法保证。应对策略是在游戏之前一定要讲明游戏规则。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老师和同学,加深彼此了解;学会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⑵技能目标: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让学生在“我的朋友”和“做名片、交朋友”的活动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⑶情感目标:让学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喜爱之情;同学之间能够互助互爱,团结友善。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⑴教学重点:让同学和老师、同学之间加深彼此了解,并表现出对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⑵教学难点:让同学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⑶教学重难点突破:为了让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加深彼此了解,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上课之初我安排了“我的朋友”的活动,让学生说出开学两周以来你认识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谁说的名字多;然后,同学到讲台前进行“自我介绍”;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名片,并在乐曲声中送给想要结交的新朋友。至于怎样教会学生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我将让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上的丁丁的行为的评价来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乐曲《找朋友》;制作多媒体课件——丁丁的故事。

学生准备:名片大小的纸卡,水彩笔。

二、说教法

1.游戏竞赛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并且在与学生之间不断地发生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大量采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情境设置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正因如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丁丁的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体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同学。

3.直观教学法:教学中,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名片的示例”、“丁丁的故事”,以此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三、说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说过程

1.教学环节

⑴直接导入,竞赛激趣

以游戏“我的朋友”直接导入。

“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那就请你说一说:开学两周以来你认识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谁说得多。”

竞赛形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快吸引学生注意,调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制作名片,结交新友

请班级中说出朋友名字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认识新朋友的?

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总结怎样进行人际交往,提高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

“原来他是这么认识新朋友的,其实你还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法认识新朋友: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让你们准备的纸卡,然后选出你最喜欢的颜色的水彩笔,你可以照着你的胸卡制作属于你自己的名片,等一会儿你可以把你做的名片给你想要认识的新朋友。好,大家开始做名片吧。”

让班级同学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自己动手制作名片。

乐曲声中做名片,陶冶性情;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片的活动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老师现在放音乐,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把你刚刚做好的名片给你想要认识的新朋友。在给他(她)名牌前,你要和他(她)按照音乐中唱到的那样‘敬个礼,握握手’,说‘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然后给出名片。而接到名片的同学则要说‘我叫**,很高兴和你做朋友’。当音乐声响起你就可以离开座位,但是音乐声一停止,同学们就要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新颖的活动形式——交换名片,会让学生乐于参与,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加强沟通,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交换名片前的敬礼、握手,会消除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让学生对同学产生喜爱之情

⑶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丁丁的故事,让同学说一下丁丁的哪些做法会交到新朋友,哪些做法不会交到新朋友,要是他想要交到新朋友他该怎么做?

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评价丁丁的行为,从中体会到怎样才能交到新朋友

看过丁丁的故事后,请同学说说怎么做才能成为让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教师提问,深化主题。学生们在看过故事之后总结概况“怎么做才能成为让大家都喜欢的孩子”,以此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

⑷课堂结语,课外扩展

“同学们知道了怎样 请你在课后去认识一些别的班级的同学,下节课老师要看看谁认识的新朋友的。”

由课堂上认识本班同学的活动扩展到结识别的班级的同学,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会不断提高

2.板书设计

新朋友新伙伴

我的朋友

做名片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第四篇】

一、说教材

《龟兔外传》是辽海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我》的第1课《多彩的我》的一个主题活动内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我》事本册教材课程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两年来课学习中自己成长、发展变化的活动指引。

生活中的我应该事丰富多彩的,多方面都应得到发展的,本单元的三个主题活动从三个维度反映了学生在生活中要成长发展的方向。其中主题活动一,《多彩的我》是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应涉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做人方面,要初步形成有主见、不盲从地品质,做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做到有主见、不盲从

2、知道在生活中多方面发展自己

3、愿意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发展特长

三、说教法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他们是真实的,有思想的、有感情,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讲故事、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注重以丰富的情感、语言激发学生,调动他们的。心理活动、思想活动,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

1、乌龟和兔子的图片及头饰

2、悄悄话信箱

说教学流程

在本课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情趣导入:

今天老师请到了两个神秘嘉宾,掌声有请,(出示乌龟和兔子的图片)

你们认出了他们了么?知道他们的故事么?(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来)

师小结:是呀,《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那你想不想知道乌龟和兔子之间还有什么有趣、离奇的故事呀?好,我们今天啊就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另一个故事——《龟兔外传》

师板书课题

(生动、新奇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一种兴奋而又好奇的心理状态下走进了教学活动中。)

2、讲演听看故事,悟道理

先请同学勇敢地到前面对照图片,将《龟兔外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请同学评价

然后提出如果能活灵活现地演出来就更好了,你们说呢?那我们小组合作组织排练怎么样?学生按组排练,教师指导并参与角色。

选取两组学生进行汇报,并简单地对同学们的表演质量做出评价。

(通过故事、表演使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加了解了故事意图,盲目地效仿别人而忽视自身特点是没有主见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生之间的互评、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教师紧接这让学生说说自己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最后教师小结:是啊,《龟兔外传》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分清是非,不能盲目地判断和轻信。(教师板书:做事要有主见,不盲从。)

3、出注意,想办法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过类似 小乌龟的经历,那就把它写在你们手中的“心事卡”上,然后头到“悄悄话信箱”中,不用签名,同学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写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帮你解决。学生填写“心事卡”。

老师当着全班同学从“悄悄话信箱”中抽取出几张心事卡,大家一起来看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你愿意帮助她解决问题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师生进行评价。

(用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的特征。结合生活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运用感悟出的道理去解决,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悄悄话信箱”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4、再创作

好多年前,《龟兔赛跑》的故事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今天《龟兔外传》又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事有主见不盲从的道理,那我们能不能再为龟兔创作一个新的寓言故事?让可怜的小乌龟建立自信并快乐起来,让骄傲的小白兔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做事。总之,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进行创作。

学生自愿组合,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寓言故事内容,并分工合作,并联系表演,向全班汇报,师生评价。

(这一设计,创造性地开发了教材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这是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具体体现。)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五篇】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属德育中“社会道德教育”的范畴,这是对“孝道美德”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促进同学与家长的相互理解,涵养同学的道德。引导同学在情感上能“感受爱”、思想上能“理解爱”、行动上能“回馈爱”。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索取意识,树立“心系他人”的奉献意识。

㈡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同学知道家长对自身的关爱,理解家长的辛苦和期望,激发同学爱家长和尊敬家长,进一步加深对家长的感情。

2、通过“谈”、“辩”、“观”等系列活动,体会家长爱的伟大,教育同学要孝敬家长。

3、激发同学发奋学习,努力向上,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㈢重、难点分析: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既受到家长的呵护,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心胸狭隘,只懂索取。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我认为引导同学理解“家长的爱”,进而认识“关爱家长”也是子女的家庭责任,并在学习中发生“践行”的欲望,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二、教学过程分析:

活 动 流 程 图

活动流程图

教学内容

一、营造氛围

引入主题

出示“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同学走入一个温馨的世界,调动同学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交流体验

领悟深情

感受爱

活动一:“品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A名人的母亲 B平凡人的母亲

活动二:“畅谈我与家长的故事”

理解家长

活动三:角色互换-我来当家长

A“十月怀胎” B情景续演

活动四:视频观赏-《垂直极限》选段

三、悟明情理 指导行动

活动五:讲文品情,辩析明理

活动六:楷模示范,促进“感恩行动”

四、升华情感 形成内化

活动七:真情告白

教 学 过 程 分 析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

引入主题

1、出示“和美的家”-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同学走进一个温馨的世界。

2、设问: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出示课题《感恩家长》

“爱的教育”需要爱的氛围,展示充溢亲情与关爱的图片,不只营造了温馨的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同学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下了课堂基调。

二、交流体验

领悟深情

一、感受爱:

活动一:“品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A讲“名人的母亲”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朱德的母亲、胡适的母亲等。

B看“平常人的母亲”的行为,课件展示。(设问:从她们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学自由作答,教师稍作点评)(引言:我想很多同学都会记着我们的家长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也记着自身的家长为我们做的很多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畅谈自身与父亲或母亲之间的故事。

活动二:畅谈我与家长的故事

活动一的设置,是为下一教学环节做情感蓄势的准备。由人和己,激发同学的讲述欲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知识性。

活动二的设置:目的在于唤醒同学的感恩情愫,同时也拉近同学与家长的心灵距离。

三、交流体验

领悟深情

二、理解家长

活动三:角色互换——“我来当家长”

A体验互动——“十月怀胎”

(1、事先准备20斤装的布沙袋两只,水盆两个;2、男女生各三名,分三组体验,每组一男一女;3、系上布沙袋,经历“行走—系鞋带—上楼梯—端水”四个体验步骤;4、让同学谈感受,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B情景续演

“星期五下午,同学学小华兴高采烈回家,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双休日作业少,今天可以痛痛快快上网,玩个通霄”。于是丢下书包,打开电脑。岂料父亲站在门口……

(假如你是父亲,你会怎样做?你希望你的小朋友怎样说,怎样做?假如小朋友不听你的,� 同学身临其境,进一步强化了感知。让同学在家长的角色中去体会家长的辛苦与难处,进而反思自我。以达到弱化小朋友与家长间的隔阂,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的目的,让小朋友对“家长的爱由“表象的感知”过渡到“深层的。理解”层面。

活动四: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同学对家长的爱的理解,引起同学心灵的震动。

四、悟明情理

指引行动

活动五:读文品情,辩极明理

A让两位朗读水平高的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以《感谢母亲(或父亲)》为题的习作,并请两位作者谈谈写作感想。

B辩析:

1、同学甲说:“我们现在还小,家长关心保护我们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等我们长大后,有了经济实力,才干回报他们“。

2、同学乙说:“孝敬家长就是让家长住上宽敞舒适的大房子,给他们买高贵的营养品、金银首饰,让他们衣食无忧。”(设问:� )

此环节,关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同学提供宽松的交流时间和空间,意在为同学提供独立考虑、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反思中领悟,在辩析中获得践行的方法和经验。

活动六:楷模示范,促进感恩行动

视频欣赏:《黄来女带父求学》

将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资料引入课堂,从他人的经历中去感悟,进而意识到自身对家长、对家庭的责任。这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同学情感体验的过程。

五、升华情感

形成内化

活动七:真情告白

同学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用一句话表达对家长的感恩之情。

让同学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家庭的温馨,珍惜家长的爱,发生践行的愿望。

三、教法和学法设计

1、情景教学法:德育课的教学尤为注重同学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用图片营造情景、谈话联想情景、角色互换身临其境,通过自主体验,提高同学的认知。

2、典范暗示法:同学的认知行为除自身领悟的途径外,典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教学中,通过视频人物、身边同学的引导,激发同学“践行”欲望。

四、设计过程反思:

一节好的德育课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合理设计,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充沛地发掘生活资源;二是自然生成,巧妙地利用同学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需要教师有灵活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时刻引导同学的认知,使教学过程紧凑、活泼,富有渗透力和感染力。

其次,德育课必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是明理,而课外是践行,只有“知行统一”,方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16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