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 思想品德说课稿精编5篇
【导言】此例“思想品德说课稿 思想品德说课稿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想品德说课稿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自我新期待》,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说教材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是第二单元的重点
1、本课设计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对自己提出恰当期待、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初中学生虽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故而帮助学生认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同时,引导学生从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来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将更利于学生分清主次,重视内在美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令人感到遥远、神秘,而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将令学生走向成功。同时,也会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应对自己产生新的期待,确立相应的新目标,而这一目标应是在对自己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及社会实际,由自己确立并把握的,因此,通过本课引导学生能有一个新阶段新生活的目标,同时为将来树立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奠定基础。
2、课标的具体要求
设计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充分发挥**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能力目标:
1.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能根据老师要求建成本课的知识框架。
2.掌握学案中各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
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第5课共三框题的知识点。
2、整体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与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知识点。
教学难点: 掌握辨析题与选择题的题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设置重、难点的依据:初一学生认识水*低,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系统把握知识的能力,规范答题的能力有待培养与提高,希望通过教学,能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编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例题导引法。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整体形象,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主要是把学生放在具体的设计题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说教学过程与教学反馈
一、导入复习:
(情境诱思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板书课题:自我新期待
三、探究过程:
(一)任务引领、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1 )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我复习我会学
(2)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获取学生自学信息。)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兵教兵”、 “兵强兵”效果)
(三)你说我说、展示提升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或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疑惑,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从而树立起信心,找到自信。
(四)、梳理体系、例题引导
老师指导梳理知识点方法,一般知识内容都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展开的,依据思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再通过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补充完善知识网络,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理解,为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基础。
在例题引导方面,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选取了适当的试题,借助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对学生题型答题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答题思路,归纳同类试题答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为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方法的引导和归纳甚至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五)达标测评、巩固知识
针对复习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设计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等题型进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巩固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答题能力。
(六)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学生回顾知识体系和训练题型,总结收获。)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提高知识与能力水*。
四、作业布置:
课下请同学们制定一份详细的初中生活规划。
板书设计:
(略)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本人经验能力有限,本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也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更多的指点和帮助。谢谢!
思想品德说课稿2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研究的课题是《思想品德课中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的探究》,以下结合《理想伴我成长》这一课例谈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渗透。
首先,本课依据课题论点及其实用性:本课作为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课程的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特定的意义。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显得格外重要。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想,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道理,肩负起振兴**的崇高使命。
然而,在课堂上,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即学困生)对思品课堂参与度不高,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的印象,思品就是划一划,背一背就可以了,忽略了思品课程的育人的功能。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乐学,要坚持全面发展,强**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从而在思品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
*****辩证唯物**理论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的有一定层阶性的过程。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内驱力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乐学成为了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的因素,研究者在课堂上着重研究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内驱力,课堂中做到三乐,即乐讲、乐学、乐练,讲学练相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快乐轻松地完成课堂教与学任务。
接下来就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本课中的应用以及教学环节设计及科研成果的体现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
本课围绕温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问底、活学活用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
温故知新环节,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采用小组竞赛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增加课堂趣味性。
火眼金睛环节,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三个问题:
1.什么是理想?按理想的内容分为哪几类?其中最根本的理想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问题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可以找出,让学生先**完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渗透先学后教的理念,做到乐学。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这个环节能够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课堂中问题简单化,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内驱力。课堂上让小组成员之间互教互学,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
刨根问底环节,主要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采用一些简单的例子进行突破,使知识更容易理解,情感更容易接受。此环节就是课题中所涉及到的乐讲
思想品德说课稿3
各位**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让友谊之树常青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让友谊之树常青》是鲁教版教材初一思品必修第三单元第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播种友情》,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第三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友情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继续谈了如何保持和发展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师爱助我成长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交友原则,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考试的常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能力: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识:掌握交友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学会发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项目的三个目题都是重点。1*等 尊重 真诚 2 理解 宽容 3 关爱 帮助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交友的原则 ,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难点:宽容并不是不坚持原则。
难点的依据: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把握不好宽容的前提和尺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初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案例教学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同学、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和同学、朋友建立友情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望。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的教学**。这些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① 通过交流“自己具有哪些品质”、大家谈“自己愿意与哪些同学交朋友”、亲身体验,明确:与同学、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等、尊重、真诚”。
②结合教材提供的四种情景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明确:要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与人相处应该做到“理解、宽容”。
结合“哥们儿义气”案例,帮助学生感悟、体会交友“要坚持原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础上,运用典型的案例,通过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实话实说“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会怎样做”、讨论“有的人只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才会想到别人”、读一读,明确:主动“关爱、帮助”他人,也是交友应该具备的品德。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让友谊之树常青
一*等 尊重 真诚
二 理解 宽容
三 关爱 帮助
思想品德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的徐丽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说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师生互动,营造**、*等、**的教学环境。
二、学情分析
据我了解,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让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阶段是形**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节课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同时,也是认识自我这一单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贵,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将难点确定为:延伸生命的价值。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的选择
(一)教法:始终贯穿“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采用活动探究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二)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感悟体验学习法。
(三)教学**:采用多**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五、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一幅美丽的图片能够很快引起学生的视线,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前我借助多**展示一幅图片,提出问题:“你从这个图片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一环节有效地使学生完成了从“图片欣赏→视觉享受→心灵感悟”这一瞬间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很快进入了学习新课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我的点拨,引出课题: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互动交流,探究新课
新课程强**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一环节是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活动一:感受生命的坚韧,激发求生欲望
借助多**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热爱之情。在学生的心灵被触动的瞬间,展示汶川地震中创造生命奇迹的事,此时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随即我提出问题:“他们是如何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我这样设计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能力出发,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明白,强烈的求生欲可以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坚强,无论何时都要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命。多**展示“生命赞歌”,全班齐读,学生的情感第一次升华。
活动二:求生知识大比拼
借助多**展示四个情境,学生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同时展示自救方法的图片和内容,我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审视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求生方法。
通过上述活动,完成了第一目的教学,同时强调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父母、对亲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这为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做了铺垫。
活动三:悦纳生活,尊重生命
1、榜样激励
借助多**展示“芭蕾**孩李月”和“残奥会乒乓球冠军马麟”的故事,提出问题:“从他们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总结出答案,同时出示“张海迪的名言”。这两个故事的引用,是本课的重要看点,一个是同龄人的事例,激励的效果会很明显,一个是我们家乡牡丹江的运动员,会更好的激励学生培养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信心,为下面讲述“延伸生命的价值”奠定了基础。
2、法律讲堂
多**出示法律知识,学生识记。
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对他人的生命也应该尊重和肯定,更负有一种责任,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活动四:写生命箴言,过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活动借助具体事例,使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进而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人生。本环节由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借助多**展示人们熟知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能够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激发学生对有意义人生的揭幕: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步:写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语句、诗词或名言写出来,全班共勉。
第三步:学生畅谈,你打算如何实现并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气氛推向了**,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回答,出彩的表现,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通过以上想、写、说三个步骤的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向往有意义的人生”,学生的情感第二次升华,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板书小结,强化认识
众所周知,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所以我用绿色标注生命二字,重难点包围在它的四周,整个板书从点到面到线,从整体上看像一束生命之花在绽放,设计上科学、精炼、美观,与课题一致,使本课的主旨得到体现。
(四)激情结束,送出祝福
为了将学生的情感推向**,最后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生命就是一朵暗处的花,有代谢、精彩与颓废,永远看不分明,但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让生命之花永不凋落,绽放精彩!”精彩的结束语给本节课划**圆满的句号,“明天会更好”歌声响起,送出祝福。
六、设计体会
本课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突破了课本课堂的束缚,设计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知识的探索层层递进,达到了从“明理→激情→导行”的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扩展和合作精神,为学生今后的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节课的认识和设计,不足之处请专家指导点拨,谢谢大家。
思想品德说课稿5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框题。本框题主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部分,具体落实“成长中的我”中“阅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和“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的目标要求设计,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也为《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框题作了铺垫。同时也为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为只有在关爱生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关心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过有尊严的生活。
2、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使学生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人类破坏生态带来的危害,提高关爱与呵护周围生命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多姿多彩的图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了解多彩的生命;
②通过小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③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关爱生命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爱护我们的家乡——鹤岗。
我确立这个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类目标中的“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目标,“成长中的我”中的“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体会生命的价值”目标。
3、说学情
我现在所教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这种优越的感受使他们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对破坏、践踏生命的行为熟视无睹,对由此带来的后果也认识不够。通过本课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4、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我确定这个教学重点的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成长中的我”中“体会生命的可贵”。
教学难点:关爱生命的重要意义
我确定这个教学难点的依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热爱生命、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2、我现在所教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对他人要求多对自己反省少,他们对周围的生命不够关注。
3、学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还没有体会和真正意识到破坏生命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
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影像、图片、小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2、启发式教学
一位教育专家说:“儿童不是一个要充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由于本框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进一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我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小品中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2、探究学习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让学生进行探究:出示一组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图片的内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如何能够避免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技能、情感、态度得以提高。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世界原本是被冰雪封得不见天日的,当第一缕生命的曙光照亮在我们这蔚蓝色的星球上,世界开始变得温暖。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世界也因生命而精彩。生命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有人绘出了精美的画卷,有人奏响了昂扬的乐章,有人书写了不朽的人生。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珍爱生命吧,给生命增添一份精彩吧!
播放动画片《狮子王》片断,请学生谈观后感,引出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喜欢看动画片,这可以马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学法探究
⑴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来突破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淘。教。案。网)中我首先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说出身边的小生命有哪些?他们喜欢哪种小生命?为什么?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了我们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们的生活因生命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后我又出示几幅图片,仙人掌、小猫、残疾人运动会,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到不同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总之,我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之处。
⑵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来突破难点
首先,创设故事情境,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小品《水母项链》。小品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艺术形式,让学生自编自演这个小品,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我的个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这个小品再现了生活场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这个小品来引发出同学们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小月是真的爱她的小动物吗?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讨论或辩论中认识到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
其次,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假如你是小水母你会对小月说什么?对人类说什么?由此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人类应该尊重它们。
再次,运用启发式教学,出示一组有关沙尘暴、水土流失及海口东湖被污染的图片,首先会给学生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触动,激发出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说看到这组图片的感受,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身边的生命,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同时也认识到污染就在我们海口,破坏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难点的突破由浅到深,由个体到整体,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3、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二是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如果随意践踏生命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
4、板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这样设计板书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