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样例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6383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一数学教案分享样例优秀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第一篇】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13页练习1、2、3、4.。

助练习第13页练习4(1)中用一个方向的斜平行线段表示,用另一方向的平行线段表示如图:

凡有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四、小结。

提纲式(略).再一次突出交集和并集两个概念中“且”,“或”的含义的不同.。

五、作业。

习题1至8.。

笔练结合板书.。

倾听.修改练习.掌握方法.。

观察.思考.倾听.理解.记忆.。

倾听.理解.记忆.。

回忆、再现内容.。

落实。

介绍解题技能技巧.。

内容条理化.。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2.反演律可根据学生实际酌情使用.。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第二篇】

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得出德.摩根律,但是这个结论仅仅是猜想,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论证它的正确性,因此本节通过剖析维恩图的四部分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并对德摩根律进行简单的应用,因此我们制作了本微课.

一、片头。

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集合的运算——自己探索也能发现的'数学规律(第二讲)》。

二、正文讲解。

1.引入: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那么,这个规律是偶然的.,还是一个恒等式呢?

2.规律的验证:。

3.抽象概括:通过我们的观察和验证,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是一个恒等式。

而这个规律就是180年前的英国数学家德摩根发现的。

为了纪念他,我们将它称为德摩根律。

原来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也能发现这么伟大的数学规律。

三、结尾。

通过这在道题的解答,我们发现德摩根律为解答集合运算问题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第三篇】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一、知识归纳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二、例题讨论

一)利用方向角构造三角形

四)测量角度问题

例4、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第四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1.新课导入。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2.讲授新课。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q,r,s,……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对于给出“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和结论q.。

3.巩固新课。

(1)5;

(2)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则a=0.。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高一数学教案分享【第五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a组]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86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