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特征:①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②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④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⑤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变现;⑥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季节性、周期性)。传染病病程: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具有诊断意义)、转归期。
2.一类疫病: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3.二类疫病: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4.三类疫病: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感染类型:内源性、外源性、单纯性、混合性、原发性、继发性、显性、隐性、局部、全身、典型、非典型、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持续性、慢病毒感染等。
5.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化脓创。
6.垂直传播的途径:包括胎盘、经卵传播、产道传播。7.病畜隔离期:是根据传染病潜伏期的长短来制订。
8.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流行过程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大流行。出现流行季节性原因:①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②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③季节对动物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9.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10.疫点: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
11.疫区:指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
12.自然疫源性疾病: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主要有: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乙型脑炎、口蹄疫、布氏杆菌、李氏杆菌、钩端螺旋体。
13.发病率:具有发病症状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死亡率: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总动物数的百分比。病死率: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14.流行病学调节的内容:疾病流行情况、疫病来源情况、传播途径和方式、当地状况。
15.防疫工作: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4个方面的综合性措施。
16.防疫工作的原则:①建立健全各级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免疫接种:用人工的方法将疫苗引入动物机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分预防接种和紧急免疫接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①疫苗因素:与流行毒株不一致。②疫苗保存和运输:需要冷冻保存、冷藏运输。③免疫程序:不同疫苗间存在干扰作用。④免疫接种方法:接种疫苗前不用抗菌药物。⑤动物因素:接种时处于健康状态。
17.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①疫情报告和诊断;②检疫;③隔离和封锁;④消毒、杀虫、灭鼠、防鸟。
18.当发生法定的重要传染病时,一定要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及有关部门注意预防工作。
19.检疫的目的: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传播。
20.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当确定为一类疫病或当地新发现的家畜传染病时,应进行封锁,执行封锁时应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至少封锁一个潜伏期。
21.传染病治疗的原则:早期治疗、标本兼治、特异与非特异性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配合。
22.试验室诊断方法:(1)病理组织学诊断(眼观组织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切片);(2)微生物学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形态学观察);(3)免疫学(中和试验、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补体结合试验、ELISA、免疫荧光等试验及变态反应);(4)分子生物学诊断(PCR、核酸探针、DNA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