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痘病毒:(1)绵羊、山羊痘病毒:①皮肤及黏膜形成疱疹、化脓、结痂,死亡率高;②病毒为卵圆形,衣壳为复合对称;核酸由双股DNA组成;③绵羊与山羊痘病毒间存在共同抗原,但不会交叉感染。(2)黏液瘤病毒:①为兔病毒属;经呼吸道感染;②症状为眼结膜炎、特征性“狮子头”、体温41°C;③诊断:检查感染细胞中的胞浆包涵体。
2.非洲猪瘟病毒:①有囊膜、衣壳20面体对称;基因组由单分子线状双股DNA组成;②是唯一已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由软蜱传播;③症状:全身出血、呼吸障碍、神经症状,本病为OIE报告病。
3.疱疹病毒科:包括伪狂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马立克氏、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鸭瘟病毒。
4.伪狂犬:①病毒呈球形,有囊膜、有纤突,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只有一种血清型;②有理想的疫苗:TK - /gE双基缺乏疫苗、基因工程疫苗。③感染猪可周期性排毒;康复猪分泌物排毒,但粪尿不排毒。
5.牛传染性鼻气管炎:①即疱疹病毒I型,病毒呈球状,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基因组为绒状双链DNA;②感染细胞内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③只有一个血清型;④主要有两种表现型:呼吸道型和生殖型。
6.马立克病毒:①为禽疱疹病毒II型,衣壳20面体对称,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②特征:致肿瘤,外周神经肿大、两肢麻痹;③4种病型,内脏型、神经型、皮肤型、眼型;④病毒不经卵传播,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
7.禽传染性喉气管炎:①为禽疱疹病毒I型,有囊膜;②只能在鸡胚及其培养物内增殖;③症状:咳出血样黏液,白喉样变;发病率100%,死亡率50%。
8.鸭瘟病毒:①为疱疹病毒I型,只有一个血清型;②症状:肠炎、脉管炎广泛局灶性坏死,产蛋率降25%、发病率10%;③一旦发病应首先紧急免疫接种。
9.腺病毒科:包括犬传染性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
10.犬传染性肝炎:①为犬腺病毒,无囊膜、20面体对称、有纤突;②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双链DNA;③弱毒疫苗被接种犬排放到环境后,其他与之接触的犬获得高水平免疫;④症状:肝、肾、脾、肺的严重出血、坏死;康复期出现“蓝眼”;感染犬可尿粪、唾液排毒。
11.产蛋下降综合征:①无囊膜,20面体对称;②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只有一个血清型;③症状:褪色蛋、软壳蛋、输卵管上皮细胞坏死且可见核内包涵体;④主要传染源:蛋。
12.细小病毒科:包括猪细小病毒病、犬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貂肠炎病、貂阿留申病。
13.猪细小病毒:①无囊膜,20面体对称,单分子线状单股DNA;VP2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②只有一个血清型,具有血凝部位;③诊断:可用荧光抗体检病毒;检测血清抗体价值不大。
14.犬细小病毒:①无囊膜,20面体对称,单分子线状单股DNA;VP2是保护抗原;②犬、猫、貂细小病毒可交叉免疫;③特征: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出血性肠炎、严重脱水;④诊断:用HA—HI实验检测犬粪悬液中病毒;⑤具有血凝性。
15.鹅细小病毒:①小鹅瘟病毒,无囊膜、20面体线状单股DNA;VP3为结构蛋白;②无血凝活性,只有一个血清型,与番鸭细小病毒存在部分共同抗原;③可通过卵黄将抗体传给后代;④3 ~ 20日龄小鹅死亡率高,下痢。
16.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即猫温热,感染后5天可测到中和抗体,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成正比。
17.貂肠炎病毒:①貂细小病;特征:急性肠炎和白细胞减少;②诊断:常用HA—HI实验。
18.貂阿留申病:①无囊膜,20面体,单股DNA;②症状:慢性消耗性、超敏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引起:肝炎、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贫血、死亡;④可经胎盘感染;⑤高滴度抗体不能中和病毒;⑥诊断:碘凝集实验。
19.圆环病毒:①球形、无囊膜、共价闭合环状双股单链DNA;②衣壳具有良好免疫原性;③确诊需分离病毒后用免疫荧光定量法。
20.反转录病毒科:包括禽白血病、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马传染性贫血。
21.禽白血病:①球形、有囊膜、有纤突,由两个线状正股单股RNA组成,同一亚群内病毒间有交叉中和作用;②症状:雏鸡肿瘤、病毒血症、淋巴细胞增多症,可垂直传播。
22.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病毒:①球形,有囊膜、单股RNA;②为慢性病毒属成员,感染率可达80%;③症状:2 ~ 4月龄发生脑脊髓炎;12月龄多发性关节炎;病毒可通过吃初乳感染;④诊断: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测抗体。
2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①球形,有囊膜、单股RNA,为反转录病毒属;②症状:发热、贫血、黄疸、死亡率达80%;③诊断:补体结合反应。
24.呼肠孤病毒科:包括禽正呼肠孤病毒、蓝舌病毒、质形多角体病毒。
25.禽正呼肠孤病毒:①无血凝活性;②鸡感染普遍,常无症状,或关节炎综合征、暂时性消化系统絮乱。
26.蓝舌病毒:①球形、无囊膜、三层衣壳、20面体、环状病毒属,双股RNA;VP7为群特异性抗原;VP2为型特异性抗原;②病毒有血凝性,经库蠓传播;③症状:高热、舌部发绀、唇部水肿、坏疽性鼻炎;④诊断:必须临疹与病毒分离相结合,分离病毒应取急性发热期的全血。
27.质型多角体病毒:①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②球型、20面体;③易溶于碱性环境,在肠中碱性消化液中释放病毒;④蚕室消毒时,应用甲醛与新鲜石灰配制成混合液。
28.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为双RNA病毒科;①无囊膜、20面体、双链双节段RNA;VP2为保护性抗原;②有两个血清型,无交叉保护,1型只感染鸡,2型无致病性;③症状:3 ~ 6周龄鸡最易感;④诊断:用免疫荧光抗体检病毒。
29.副黏病毒科:包括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犬瘟热。
30.新城疫:①禽副黏病毒I型,OIE通报疫病;②病毒为球型、双层脂质囊膜;③有两种纤突:血凝性神经氨酸酶HN、融合蛋白F;它们的裂解与活化决定病毒的毒力;④只有一个血清型,通过气雾、食物、饮水传播;⑤诊断:必须做病毒分离及血清学实验;即接种鸡胚尿囊腔分离病毒,再做HI实验;⑥当病毒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 > 0. 7,必须向OIE申报疫情。
31.小反刍兽疫:①主要发生于西非,为OIE通报病;②病毒为圆形、有囊膜、有纤突、螺旋对称;③为麻疹病毒属,单股负链不分节段RNA;④有两种纤突:融合蛋白F是决定病毒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血凝素H蛋白同时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功能;⑤症状:口腔溃疡坏死,回肠、盲肠、结肠、直肠严重出血;⑥诊断:病料接种绵羊细胞,特点是出现多核细胞,再进行病毒中和试验;⑦只有一个血清型,与牛瘟高度交叉保护。
32.犬瘟热:①病毒为球形,麻疹病毒属,单负股RNA,不分节段;②只有一个血清型,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有共同抗原;③最常见的急性型:特征为双相热,且第二阶段拌有白细胞减少症;④诊断:盲传数代后,可出现典型CPE:出现放射状细胞及形成合胞体。
33.弹状病毒科:包括狂犬病、牛暂时热。
34.狂犬病:①病毒为子弹状,有钉状纤突、有囊膜,螺旋对称,单股分子负链单股RNA;②传播途径:咬伤;唾液接触性传播;③带病毒动物唾液具有高度感染性,如用抗体处理可推迟感染进程;④诊断:需作脑组织切片,检测Negri氏包涵体。
35.牛暂时热:①牛流行热、三日热;②病毒为子弹状,有囊膜、有纤突,库蠓传播;③症状:40°C以上,呼吸迫促,全身虚弱,发病率100%,死亡率1%(高发病率,低死亡率)。
36.禽流感:①“真性鸡瘟”,OIE通报病,为我国一类病;②主要的高致病毒株:H5N1,H7N7;③为甲型流感病毒属,单负股RNA,分8个片段,易发生抗原性漂移(基因点突变和基因重组);④有两种纤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具有血凝性和免疫原性;⑤传播:野鸭;⑥诊断:从泄殖腔取样,接种于尿囊腔,去尿囊液用鸡红细胞作HA - HI试验;⑦高致病性毒株的OIE标准:将含有病毒的鸡胚尿囊液1∶10稀释接种4周龄鸡8只,死亡≥6只;⑧该病毒为正黏病毒科。
37.冠状病毒科:包含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38.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①圆形、有囊膜、有纤突;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RNA,S蛋白含有抗原位点;②该病毒易突变和重组,在预防上存在很大困难;③症状:1 ~ 4周龄鸡最易感,呼吸抑制,产蛋量下降。
39.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①圆形、有囊膜、有纤突、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RNA,只有一个血清型;②免疫特点:与呼吸道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犬冠状病毒有抗原相关性;母源IgA抗体使仔猪产生被动免疫;仔猪血清中的IgG抗体不能提供保护;唯有通过黏膜免疫才有效;③检测发病期及康复期双份血清抗体,具有流行病学价值。
40.蓝耳病: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动脉类病毒科;②病毒为球形、有囊膜、20面体、单链不分节段正链RNA,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③症状:感染猪出现病毒血症,可经胎盘感染,导致坏死性脐带动脉炎;④诊断:流产猪仔中病毒易失活,应尽快采样,在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培养,再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毒。
41.微RNA病毒科: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病毒、鸭肝炎病毒。
42.口蹄疫:①病毒为球型、无囊膜、单分子正股RNA,为OIE通报病;②共有7个血清型,送检样品水疱液应冰冻保存;③通过检测3种A、B、C抗体可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感染动物为阳性;④VP1为主要抗原位点,易异变。
43.猪水疱病:①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为肠病毒属,单分子正股RNA,20面体;VP1的第132位氨基酸与酶力有关;②只有一个血清型;与口蹄疫无抗原有关;③感染途径:伤口,消化道;④检测:ELISA检病毒。
44.鸭肝炎病毒:①I型分布全世界,主要感染5周内鸭,出现角弓反张,死亡率100%,主要为接触传播;②诊断:分离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出现胚液发绿。
45.兔出血症病毒:①为嵌杯病毒科,呈球形,无囊膜,单股正链RNA,有两个ORF;②只有一个血清型,其主要结构蛋白VP6是保护性抗原,可凝集人红细胞;③该病俗称“兔瘟”,经粪—口途径传播,2月龄以上兔易感,出现流鼻液及神经症状,全身出血(肺,肝最为严重)。发病率100%,死亡率90%。
46.黄病毒科:包括猪瘟、牛病毒性腹泻、乙型脑炎。
47.猪瘟:①圆形、有囊膜、20面体、单正股RNA、E2为保护性抗原;②只有一个血清型,我国主要为基因2群,但石门系毒株为基因I群;③扁桃体是最先定居的器官,特征性病变为出血病灶和脾梗死;④慢性病猪最显著的病变是:胸腺、脾、淋巴结发生中心完全萎缩;⑤诊断:荧光抗体法,但细胞培养可分离病毒但不产生CPE。
48.牛病毒性腹泻:①牛病毒性腹泻(急性)或黏膜病(慢性);②为球状、20面体、有囊膜、单股正链RNA;③其中I型与猪瘟有交叉抗原,II型的毒力更强;④症状:发热、整个消化道糜烂、白细胞减少、流产等。
49.传染性乙脑:①为日本乙型脑炎;呈球型、有囊膜、有纤突、单(股)正股RNA;②症状:繁殖障碍、流产、死胎等;③诊断:乳胶凝集试验;④能凝集鸽和绵羊的红细胞。
50.朊病毒:包括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羊传染性脑病、传染性貂脑病、克雅氏病。①既非DNA病毒,也非RNA病毒;②病毒无核酸,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③其病毒性于正常朊病毒蛋白PrPc转变为致病性朊病毒;④病变:脑组织出现泡变性淀粉样蛋白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但不引起炎症、无包涵体产生、不诱导干扰素、不破坏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引起宿主的免疫功能;
5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①呈杆状,有囊膜、双链DNA,有折光性,易溶于碱液;②病毒的包涵体称多角体,是在感染的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产生的包含和保护病毒粒子的一种蛋白质结晶,多为六角形十八面体;③新鲜石灰浆对其有较强的杀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