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①特异性与交叉性;②抗原与抗体结合力(弱能量的非共价键结合;③最适比例性;④反应的阶段性。
2.前带现象:凝集反应时,因抗原过大的颗粒性抗原,容易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需将抗体作递进稀释而固定抗原浓度)。
3.后带现象:沉淀反应的抗原为可溶性抗原,因抗原过量而出现后带现象(抑制可见反应);需将抗原稀释以避免过量。
4.免疫制备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5.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为IgG和IgM。
6.直接凝集试验:指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包括玻片法、试管法两种。
7.间接凝集试验:以红细胞或乳胶颗粒为载体,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致敏于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用以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
8.免疫血清学的反应的影响因素:电解质、温度、pH。
9.血清学反应一般用生理盐水稀释液,标记抗体技术中用PBS作稀释液,禽类血清用8%的高渗氯化钠作稀释液。
10.血清学反应常用的pH值为6 ~ 8;如:降至等电点时,出现假阳性。
11.环状沉淀试验: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一种沉淀试验,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
12.双向双扩散:用于抗原的比较与鉴定;双向单扩散:沉淀环面积与抗原浓度成正比。
13.免疫电泳:由琼脂双扩散与琼脂电泳技术结合而成;可以通过电泳将复合的蛋白质分开。
14.高敏感性标记分子有:荧光素(FITC)、酶、放射性同位素。
15.免疫酶标记技术: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应用最广。
16.放射免疫分析: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高敏感性;灵敏度可达皮克(pg)级水平,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药物残留的检测。
17.中和试验:具有严格的种、型、量的特异性。
18. PD50:半数保护率CCID50:细胞半数感染量IMD50:半数免疫量ELD50:鸡胚半数感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