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精编8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精编8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构建和谐社会【第一篇】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开展组织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组织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实践中。
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以人为本,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来谋划、推进和检验组织工作,努力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
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联系各方、沟通协调的职能,积极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努力使方方面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工作创新。不断完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要求相适应的组织工作新格局;积极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做到干部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理论武装、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党建、民主集中制建设六项工作一起抓;大力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以适应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提高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是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明确能力提高的目标要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同时,把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与提高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善于在实现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科学发展。
形成能力提高的正确导向。更新选人用人观念,重视使用既懂经济又懂社会事务管理的干部,重视使用既勇于开拓创新又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干部,重视使用既有行政管理经验又善于依法办事的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改进能力提高的培训方式。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调整充实教育培训内容,加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教育培训力度;把握和遵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按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需要,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促进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提高。
拓宽能力提高的实践途径。在更大范围内选派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并通过重视使用有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经历的干部,引导更多的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真正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认真倾听民声、深入了解民意,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同时,在更大范围推进干部交流,加大干部工作岗位轮换的力度。通过拓宽能力提高的实践途径,提高领导干部抓发展、促和谐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组织工作应积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着力开发人才资源,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落实科学人才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努力造就一大批与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能力与实绩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真正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疏通人才流动渠道,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
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并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问题。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实施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基础在基层。组织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应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按照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实现。
围绕建设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应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工作责任落实、工作队伍充实、工作基础夯实、工作作风务实,以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水平的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这些农民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劳动保障,从而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因此,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由于农村长期缺少资金兴办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没有得到落实,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恶劣,文化设施严重缺乏,等等。《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大量高污染的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农村缺少资金改善环境,使村容村貌整洁和农村的安全饮水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保障民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利。其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再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 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这几年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农村的差别尤其明显。这是因为随着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除。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变得更为衰败和落后,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
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还对我们国家整个交通运输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东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变得更加繁重,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精壮劳动力的外迁形成的农村空洞化而带来的人口、治安、生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还需要指出的是,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重视保护在东部地区务工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国家要制定法律规范东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担负起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者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等的公共服务费用,同时要增加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实行这些措施,虽然一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调动外来务工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的基本举措。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的建设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为支撑,因此,不管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但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正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化,作为这种巨大转型中的主角――农民,其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不分、迷信活动泛滥、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在有的地区流氓恶势力主导农村的社会。农村干部作风粗暴,私欲膨胀,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集体财产管理等问题上严重损坏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首先,要加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增进农民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 因此,要建设农村的和谐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使农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或者尽可能地享受到一个公民所应该得到的平等待遇。这样他们的心理才能保持和谐与平衡,才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再次,要加强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动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身心和谐与人际和谐,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也要发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踊跃捐助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篇】
[论文摘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按照《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社会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鼓励创造,才有活力和效率;扶贫济困,才有安定与和谐。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决定》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决定》还针对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进行了定位。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其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决定》提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一方面,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以便能够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各种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决定》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现在,有相当一批新进入领导班子的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些担任领导工作多年的干部,群众观点也有所淡漠,很少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党的群众工作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受到削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到影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无论在执政前还是执政后,密切联系群众都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决定》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包括社会关系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认识和处理好若干及全局的重大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经过长期奋斗逐步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在发展中构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发展来解决的。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有 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类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党对经济工作实施领导的体制;第三类是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类是落实上述制度的更加具体的、着眼于可操作的制度和机制。进行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使各方面改革配套推进,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远没有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解决困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证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配合协调,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还要改革各种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制度和政策。
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或转制,要充分考虑工人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状况。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或出让产权时,要尽量做到规则的公正和透明。对于不得不下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使他们能有接受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工人给予社会救助和帮助等等。总而言之,代表并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就能安定和谐。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四个尊重”方针的关系
广开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最关键的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我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注意保持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是必要的,但决不能为此而人为压低职工工资,损害职工群众的利益。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就新在一个“和”字上,我国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的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当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供应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换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因而,就业压力相当大,解决就业矛盾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个基本国情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调控目标,在制订产业政策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相应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统一,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相和谐。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稳定的社会环境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是解决好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一系列“窝案”、“串案”,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发展稳定的关系。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应当看到,我们原来的稳定是建立在贫穷落后基础上的,是低水平的相对平衡,而旧格局的逐步解体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因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必须依靠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这不止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第四篇】
一、在工作理念上,要从重“以事为本”向更重“以人为本”转变
组织工作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激发干部、人才、党员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千秋大业,在于得人。人在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用好一个干部,就能发展一方事业。同时也能使干部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因此,要找准人和事业的最佳结合点,在用人过程中实现振兴事业和发展人的“双赢”。
1、要依据事业培养人。重点围绕“创新创业”、“第三次跨越”、等发展战略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交流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和高层次领导人才,把一批懂经济、善经营、具有较强开拓精神和创业本领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建设发展的第一线,把优秀干部选派到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重要岗位上挑重担,经受实践锻炼。近年来,苍南县先后选派近3000名县、乡机关干部到村企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锤炼作风,提升素质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要围绕事业使用人。坚持选人用人的十种基本态度选人用人,支持认真工作的人、亲近苦干实干的人、关心政绩突出的人、器重改革创新的人、举荐年轻有为的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遏制跑官要官的人、疏远弄虚作假的人、冷淡平庸无为的人、监督少廉寡耻的人。要优化干部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结构配备,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各层次干部的积极性。要使班子团结共事,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
3、要服务事业发展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人的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发展人是用人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把干部作为一种宝贵的、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把他们用在其时、用在其位、用之所长,使他们展其才、尽其用。把干部放在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最大程度挖掘干部的潜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让最活跃的因素在发展的事业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在工作思路上,要从重“思想公正”向更重“制度公正”转变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必须要有体现公正的制度以及保证制度得到公正的落实。
1、要探索建立量化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绩效考核结果只有真实反映群众意愿,才能保证其客观公正性。因此,在绩效考核测评过程中,要增加参加测评的群众代表比例,让群众代表占参加测评总人数的50%以上。要改进群众代表推选和参与测评的方式。可通过基层群众推选、纪检监察部门审核,电视台公示等程序,从社会各行各业中推选出群众认可、敢讲真话、坚持原则、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群众代表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社会公认评估。把城乡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青少年的入学率等等都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使
2、要探索建立民主开放的选拔任用机制。党的干部人事制度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用什么方式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更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高度集权客观上导致人身依附关系,过度保密客观上导致暗箱操作,刚性指标客观上导致周期性硬性配额和指标性方式配置。建立民主开放的选拔任用机制,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近年来,苍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建立了科局级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和公开选拔制度,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联动制,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制,干部任免票决制,民主推荐提名制和干部任免票决制等,形成了公道、公正、公开、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
3、要探索建立立体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放开视野,敞开思路,置身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空间、更宽的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新形势下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逐步确立以“立体、宽带、刚性”为特征的干部监督工作新思路。要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成立专兼职干部考察员队伍,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透视”考察对象。监督的运行程序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化,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起到超前防范性监督的作用。监督渠道要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延伸,特别要进一步改进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办法,坚持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定期审计与随机审计相结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虚假繁荣,离任留下窟窿的现象。
三、在工作方法上,要从重“整体推进”向更重“重心下移”转变
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重心下移,集中精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在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推进发展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1、要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和谐社会不能只讲物质利益,不能只靠调解社会分配来实现和谐,要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来自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按照“三真”的要求,真正做到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基层,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干部调配向基层倾斜、组织关爱向基层倾注。要建立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关爱农村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近,我县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县财政打算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关爱村干部,从制度上保障村干部待遇,解决村干部“进无路、退无保、报酬低”等实际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以达到农村干部留得下、稳得住、有奔头的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篇】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 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 规律 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 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 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 发展 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 自然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 问题 ,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科学 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 规律 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构建和谐社会【第六篇】
连日来,记者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大家对构建和谐社会满怀激情:质朴的语言,寄托着他们对中央决策的衷心拥戴;生动的实践,写照着他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冷静的思索,流露着他们的热望消除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和谐社会,百姓身边的事情
实现和谐,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在新世纪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被执政党赋予全新内涵并确立为重要的治国方略。
这似乎是一个与“治国方略”沾不上边的小故事:在长春市重庆街道,居住着一些下岗工人、残疾人、孤寡老人,过去由于邻里纠纷、弱势群体救助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一直让社区干部头疼。多岁的居民史品忠看到这种情况,带头创建了一个“和心俱乐部”。从此,许多矛盾通过邻里协调,在社区内部化解了。
“这就是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吉林代表黄百渠说,大到治国兴邦,小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远大的治国目标,同时也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现在老百姓最关心什么?腐败少一点,治安好一点,学费降一点,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股市涨一点,物价稳一点,空气净一点,矿难少一点,这里面哪一点也离不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主题。”
“现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正逢其时。”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利民代表认为,改革开放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绝大多数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成果,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我国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达到美元,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社会就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否则就可能停滞或倒退。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在“关键时刻作出了关键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央作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谁能不向往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呢?中央的决策符合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顺民心,合民意!”住在北京的退休教师苏诚佶老人的话代表众多百姓的心声。
人民的意志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深得民心的基础!
居安思危,在科学发展中增进和谐
在××年的各种统计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已有网民超过万,同时有多万文盲;中国拥有移动电话用户亿,却还有万贫困人口没有跨过温饱关。
数字的对比,从一个侧面拆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在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享受改革成果的机会并不公平,由此产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代表委员在“热议”和谐社会的同时,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清醒。安徽代表曹金海说:“和谐社会必须在动态中构建,要靠实干,而不是空谈,要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苗族代表、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问题上寻找突破口,从能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当前我们既要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又要立足国情,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谈和谐,离不开发展。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必须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增进和谐。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说,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但仅靠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向往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刘奇认为,目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最不和谐因素,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而没有城乡和谐就没有中国社会和谐,城市多年来是靠农村输血发展起来的,现在应该支付“和谐成本”,特别是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公平的机会。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有益的探索。
政府转型,让一切创造和谐的力量充分涌动
“无论任何部门,对发展只能设路标,不能设路障!”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长王珉在前不久的一次省长办公会议上提到的观点政府就是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究竟承担着什么样角色?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政府掌握着公共治理资源,代表着公平与正义。政府的公共政策、政策安排、制度安排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代表委员们呼吁,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使政府致力于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
“政府‘无为’,并不是缺位。”安徽代表汪春兰认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应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七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1 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知耻比明荣更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造成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与激荡,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一些人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失方向,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主导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引导人们知耻明辱,增强耻感意识,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顺应了人民群众纯净社会风尚的迫切诉求,成为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接受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纽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着眼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当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社会的共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诉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助推器。
3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八荣八耻”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观范畴。道德对于思想伦理和社会实践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趋势,表达个人的取舍。“八荣八耻”能够为人们的实践行为直接提供正当性、正义性、合理性、应当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觉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一靠社会制度,二靠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核心和灵魂是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的提出,适应了培养人们逐步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优秀15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八篇】
关键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问题、资源消耗过度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减少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只有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心情才能舒畅,发展才有活力。人际关系和谐了易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科学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更容易制订出适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自然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各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利,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前银。《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