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43976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1

关键词 :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应用 体会

21世纪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医院发展和竞争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才。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管理理念不得不进行改革,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只有做到在人力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才能适应当下的时代现状。因此医院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的满足人才的需求,进而更深层次的挖掘人才的潜能,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一、“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

“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主体、为中心,把人作为决定组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的工作中要时刻强调尊重人、开发人、满足人、依靠人以及一切为了人这一理念,做到人的职业生涯与组织的目标达到高度的统一,组织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

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融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就是将每一个员工看成医院发展的主体,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要以员工的开发、员工的需求为主,通过对员工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员工在医院工作中真正做到人尽其能、能尽其用,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达到一致。

另外,在医院,人力资源是其他各种资源的基本所在,而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坚守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将“人”作为主要的工作核心。医院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会在员工的发展和使用方面倾注更多的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障医院员工的基本利益。而且,“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了医院在对员工的开发方面,医院将会使得员工能够在工作等方面,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体现,将自身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完成一个医护人员应当进行的工作。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完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所采取的是人事行政管理的模式,在这种旧的模式下,员工的潜能并不能被有效地挖掘出来,而且,员工在工作时的积极性也会不高,这就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医院的工作效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完善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医院的人力资源,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人才的招聘过程、员工的选拔过程、人员的考核过程等等全部的人事管理工作中,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完善管理机制,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医院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继而给医院带来更好的发展。

2.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打好人才发展的基础。医院能否平稳快速发展取决于医院能否留住人才,人才的稳定才能够使医院的各项工作稳步进行,因此,对医院人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好人才发展的基础是医院人力工作的重点。要想落实这一计划,医院就要时时刻刻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信任员工,注意创造出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员工大胆地参与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医院还要注意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和优待制度,为各类人才创造工作和竞争的舞台,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确保人才的稳定。而且,医院在进行员工的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对员工各项指标的管理和分析,经过层层选拔,聘请更加符合医院要求的员工,确保医院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

3.医院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使医院的人才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人员的竞争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要建立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基础上,依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坚持公平公正的方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奖励制度,使员工朝着医院的发展方向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这种绩效考核的过程不仅凝聚了人心,还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而且还会对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4.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员工之间,医院需要注意对员工间良好情感的建立和保持,为员工提供一种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在医院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医院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根据员工的情感需要,为其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得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这将会使得员工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利于医院工作的顺利完成。另外,在医院,员工的工作压力都是相对较大的,这就导致有些员工会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这种问题进行改善。对员工进行良好情感的熏陶,可以使得员工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将会对其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以人为本”理念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体会

现如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立都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管理者重视职工的个人需要,建立以职工为本的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质是给予人在管理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依据人的实际需求、实际行为来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医院的管理效益得到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使人才的潜力在医院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个人工作目标与医院整体的发展目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人院的共同发展。因此,医院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不仅要求医院员工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对员工进行管理,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创建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人才在医院工作中的新突破,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一个人才的工作中,进一步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另外,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可以使得医院的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为医院的发展提出各种各样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医院由以前以对员工的管理为主,转变为“以人文本”的观念,这也完全体现出了我国在医疗方面所做出的重大成就。“以人文本”的理念融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医院更加以员工的发展为主。在进行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医院将会更加尊重员工的建议,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进行工作任务。“以人为本”还会使得员工对医院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医院的尊重和关注,同时,医院的社会地位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升。

总之,要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有效的融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这不仅仅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还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磊,丁立臣,盛方方。谈“以人为本”的医院管理战略[J].中国商界,2009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2

关键词:以人为本 行政管理 理念

引言

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虽然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我国古代一些“仁治”、“民治”的管理理念一脉相承。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人,认可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则具体体现为以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为主,在科学执政与维护百姓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地建设公仆型行政团队,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一、行政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之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为了确保政府部门在具体行政活动中,能够深刻地体现出以人为中心,尊重保护人权的新时代政府发展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最高位[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才能达到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完善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个呢不能利益。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我们应当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对于群众的相关利益诉求尽可能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中与群众沟通。在个别因行政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社会中,相关部门应及时协调,做好保障安顿群众的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端正姿态,纠正等不良作风

作风体现在无视群众利益诉求、粗暴执政、不作为甚至逃避责任等问题上。强化行政管理改革,就要从根本上肃清政府部门某些权职人员的错误心态和不良习气,做到高度重视群众需求,积极协调,和平协商,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2]。

(3)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创建服务性政府、构造和谐社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转变职能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构建服务性政府,建立不断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的创新型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将行政管理的举措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政府部门改革、职能转换所带来的好处,从而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创新活动的发展。

2.以人为本与科学行政相结合

(1)强化科学决策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活动中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关键在于行政人员的科学决策。以人为本的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要在统筹多方要素之后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对于行政管理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各级政府及人员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综合社会环境与群众接受能力,通过合理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行政策略,强化科学决策的能力。

(2)激发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不仅仅要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本,同时也应当以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本。关键在于培养起行政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热情,引导行政人民发展主动维护群众利益的先进思维模式,体现出服务性政府主动为群众谋食事的强烈愿望和行政主体对待行政工作的饱满热情,大幅度提高行政水平,深化行政管理。

(3)坚持行政创新

坚持行政创新就是要不拘泥于常态,利用创新型思维模式在行政管理上进行新的有益尝试[3]。一方面行政人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对于群众的一些有益意见、建议可适当进行研究采纳。同时,地方政府需注意,不能为了一味追求行政创新而偏离了科学合理的轨道,从而减低行政工作效率。[3]

三、结语

在行政管理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前转变社会职能的任务中一大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维护好百姓利益、纠正行政不良风气,同时也要把以人为本与科学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在行政管理中不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政府部门行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才能真正建构起服务性政府,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以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地方政府改革典型调研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6-27.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 内涵落实

一、如何理解人本管理的理念

1.人本管理的定义。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受制于自然,盲目崇拜自然,表现出原始的自然为本理念,如图腾崇拜就是这种理念的反映。宗教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原始的理念,以神为本取代了以自然为本。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理念也逐步发展为以“新的”、“先进性”理念为指导,故而以物为本之后以人为本提了出来,以物为本取代了以神为本。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核心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开发和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2.中国特色管理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管理最终是要满足人的需要的。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念,贴切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

3.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一是主客体目标协调。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具有其社会、人际关系和生物存在的相关性,只有管理主客体目标协调,才能确保各自利益。二是激励,即企业人为实施管理、领受管理、实现人本管理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激发措施,目的是发挥主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三是权变领导,即企业管理者以影响管理的各种因素为依据,抓住以人为本的前提,采取有利于自己领导的措施。四是管理即培训,人本管理的过程,也是培训员工、教会他们完成企业人的职能和义务,传授给他们专长、技能的过程。通过管理培训,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角色任务,看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五是创造环境,即创造有助于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六是文化整合。七是生活质量管理法。八是扮演社会角色。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管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1.转变管理者观念。(1)管理者与员工是“主仆”的观念。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有些管理者认为,企业向员工支付了工资就再也不欠员工什么了,其实不然,工资的支付和领取绝不只是简单的金钱转移。过去主人给仆人衣食,仆人就要忠心耿耿地为主人服务,这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也是主仆关系,这种想法一定要摒弃,如若不然,管理者就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使员工,而员工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与管理者对着干。事实上,管理者与员工应该是平等的、同舟共济的关系,而不是所谓的“主仆从属”关系,只是管理者与员工从事的工作不同而已,但地位上是平等的,管理者绝不应该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判断他们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效率,所以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并没有高人一等。(2)只有“顾客是企业的上帝”。企业都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顾客是企业的上帝”,这诚然没错,但大多数企业的认识太片面了,他们只关注顾客,而忽视员工。其实,员工是企业的主宰,因为顾客了解企业的一个最重要媒介就是员工,员工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在大众心中形象的好坏。外在形象可以用强制手段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如企业可以硬性规定员工统一着装、统一工作步骤;但内在形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通过强制手段而达到企业预期目标的,假如员工内心对企业满腹抱怨和不满,员工是绝对不会发自内心地微笑的,会传染给顾客,这样企业的形象不仅没建立好反而被毁了。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将员工看做“主宰”,尊重信任员工并满足员工合理的要求,创造和谐的环境使员工身心愉快地工作,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利益。

2.企业的管理者要当好伯乐。企业要想发展,最终所依靠的就是人才。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社会不缺的是人才,缺的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才”。古人云:“用人之长,则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说的便是用人之道。(1)用人首先应该识人。很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会给他们做心理测试,为的就是分析他们的个性,而后将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现在企业招聘新员工,大部分要求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没经验的不予考虑,殊不知经验可以积累但人的性格天赋却很难改变,一味强调经验而忽略人的性格天赋是否真正适合这份工作,从而导致人的潜能不能得到最大发挥,以至于一直被埋没甚至自己也淡忘了自己的能力。(2)正确使用人。当企业雇佣了秉性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员工后,将他们放在最适合他们能力发挥的位置更为重要。海尔的“赛马”机制,公平、公正、公开,任人唯贤。满足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解决了外部环境的公平竞争问题;海尔员工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素质,解决了个人自身发展的问题;海尔人才库制度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这些手段对于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组织效果显著。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4

[关键词]校长 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90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小学校园的管理策略受到各种教学管理理念的冲击,对其探索工作持续推进,学校更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实施。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陶行知先生也曾把校长比作学校的灵魂,可见校长对学校管理制度制定的重要性。在小学校长的管理策略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人性化学校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以人为本”的含义

对校长自身的管理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充分尊重被管理的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我国从古代社会起就已出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同样引起了更多教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在广泛提倡和高度重视下,“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强化策略

1.强化人本意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校长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就要坚持以学生成功成才为目标。通俗而言就是“学生会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跌倒的扶起来牵着走”。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爱满天下”就是校长应该坚守的敬业奉献精神。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需认识到所有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尽管他们存在智力与兴趣爱好上的不同。校长在推行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辅导工作中都应该鼓励广大教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导向,不能谩骂学生,同时做到不体罚或变向惩罚学生。校长要尽可能在学习与生活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教育者与服务者,让学生在关心与爱护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成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到以德与学识服人,以宽容、诚信、平等待人,以真情动人;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如一些学生离校较远,无法坚持准时到校,如果学校在铃响之后就关闭校门,不让学生进入校内,这样的做法缺乏人性化。在对学生的迟到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督促学生按时到校。在制定与颁布学校管理制度前,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更多的学生意见。

2.强化人本意识,从管理班子抓起

首先,校长要不断完善自我办学观念。现在的教育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普遍存在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培养。仅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 限制,将学生的现实世界与学习世界之间的联系分离了。校长必须为学生寻找出生活危机,创新管理观念,摒弃学而无用的教学形式。如高标准的教学目标、沉重的课程任务、偏重科学世界教学等。其次,校长在领导班子中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前,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作为工作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与实施者的身份,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反思自身出现的独断专行的行为,做到松紧有度,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个班子成员,为建立一个团结、严谨、和谐、民主的学校领导班子而努力。

3.强化人本意识,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人说:“国家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兴,教育是关键;教育兴,教师是关键。”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与校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起组织引导和管理的作用,除了要凝聚人心,还要抓好日常的工作,治校方略中不能缺少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对师资力量的升级不但要做好近期计划,还要进行长远的考虑。教师是学校实施人性化教育、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坚力量。校长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时,要对其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不能因为学校领导对某位教师单一的点评就草率评价,应综合学校领导、家长、教师、学生的整体评价,才是对教师考核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同时校长还应做到除了关心教师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总之,校长尽可能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让教职工将学校视为己家,有归属感,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也应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管理制度。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文观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基础教育的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为目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保持开阔的视野,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子的进步与成长做出最大努力。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5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62-02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管仲就曾提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说霸王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初始,是他将人民作为根本。有良好而正确的本,国家才能有巩固的根基,如若这个本是混乱或者错误的,国家就会陷入危乱。虽然管仲讲的是君臣关系,然而对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并非无益。

现代以人为本理念的起源来自于19世纪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我国第一次将人本主义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是在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内涵。至此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开始在各行各业被普遍应用,尤其在管理行业的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小学教育又是其中尤为基础的一个部分,如何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班级管理更好地契合,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于“立人”,也就是说教育要去激发去充实学生的生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所需要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完好地生活下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成长之中的的社会初探,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于他们漫长的人生画卷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小学的年龄段里,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容易去模仿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对于老师的言语行为等下意识地遵守甚至模仿。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普通的教与学,更是在许多方面互相影响。班级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基于以上,班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是一种适宜的管理方式。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

时展至今,以人为本大约是最受欢迎的管理思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将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满足人的需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受益,使集体能够积极、愉悦而有效地共同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管理的权利掌握者,将学生对教师管理的程度作为评判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地标准,即学生越听老师的话,班级管理就越成功。然而事实上,对教师决策亦步亦趋的学生最容易丧失自我个性,丧失成长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的社会从不缺少盲目的执行命令者,多年前的钱学森之问如今仍振聋发聩,要解答这一问题,大至国家之教育,小之班级之管理都需要反思,而这一反思正是对于教育之中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一方面是要使学生得自由而非被束缚,是要使学生得发展而非被灌输,另一方面是要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而高效的氛围,无论教师或者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亦是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之所在了。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之所以需要单独论述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因在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心智、思维能力尚处于初等的发育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同时自制力弱,行动欠缺考虑,常容易带有感彩。因此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俗话说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管理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实地体会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能力,才能将班级管理运筹帷幄之中。

三、以人为本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1、以人为本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重视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以人为本理念下,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如此,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肯定,能够与教师平等地相处,从而激发出自我的主体性。

2、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回应的积极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单方面的管理,忽视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自然容易适得其反。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在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之后,会有相当的自尊,因此也会对班级的管理作出积极地回应。

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寻求适合他们的发展之道,反对无意义地填鸭式教学,而是尊重学生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尝试去发展学生的潜能,并不单单指他们的学习能力,成绩高低。事实上,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与心灵的健康、美好的追求、良好的修养与习惯、广泛的兴趣等是更为重要的。

四、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深切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光靠喊口号显然是不行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包含许多含义,对它了解得愈多,就愈能有深刻的体会,就愈能得到班级管理的启发。班主任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需要去体味和探索他们独特的内心活动,才能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实践和探索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2、实践出真知――构建以人为本的班集体

(1)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对班级的管理形式、内容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而富有生气的管理目标能够带领班集体越来越好,如果目标设置不符合实际,违背人性那么班级的管理就会陷入困境。所谓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应当是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即这个目标最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这一目标以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之体现。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是要帮助班集体能够良性运转,这需要管理目标具有激励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对同学们形成吸引,积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

(2)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

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容易沉湎于自我的感情而不分对错,因此仍然需要适度的制度来对他们的行为作出约束。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它是有别于传统班级制度的。传统的班级制度要求学生全部在同一的规范里,这样会抹杀他们个体的独特性,并使他们对班级管理感到反感。良好的制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同时保护他们的个性。

(3)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承载着班级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班级文化包括软文化,即非显性的文化环境、制度和理念等;硬文化包括可见的班级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譬如黑板报、班会和班级活动甚至是桌椅摆放等。班级文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班级文化环境是有人情味的,具有人文情怀的,能够让学生自由发展其兴趣才能,积极拥抱班集体的。

参考文献:

[1] 佟 瑛。“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淮海工学院。200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204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