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的概念【推荐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观的概念【推荐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第一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知识管理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知识管理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WDY-20142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首次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那么,何谓“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独立学院,其内涵式发展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何不同,特色何在?内驱动力何在?
一、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内涵”是相对“外延”而言的,它们是一对相对概念,通常用来定义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量范围。“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由此,“内涵式发展”是指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比如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要素优化、质量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等,是一种强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式发展”是指事物外部要素的延伸,比如人力资源的增加、生产资料数量的增长、投资规模的扩大、销售渠道的拓宽等,是一种强调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就其实质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是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当然,强调内涵式发展并不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否定,相反,内涵的发展需要外延作支撑,只有在外延要素基础之上的内涵发展才是有效的。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它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发展方式。
结合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发展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益的提高。这些指标的不同结合会表现出不同的综合效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方式,即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教育学上的外延式发展多指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数量的提升,偏重于“大学”这一字眼的表象意义;内涵式发展则相对于外延式而言,是一种更注重教育质量的发展方式。高教外延式发展的程度可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标来衡量,即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数(18~22岁年龄段的人口数)之比。据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88年达到%,1998年升至%。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数据逐年攀升,至2013年已提升至%,且在校生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俨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然而,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经费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当转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素质的提高、效益的最大化、公平的普及这一内涵式发展的教育之路上。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历史新兴事物其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第一,办学模式方面,根据投资渠道与合作方式的不同,现有独立学院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公办高校+民营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地方政府+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异地政府”模式。第二,办学机制方面,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三,办学定位方面,独立学院有别于普通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因此其目前定位于单科或多科性、教学应用型的地方民办高校。第四,办学质量方面,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于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其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与专科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综合考虑上述独立学院发展的自身特色,本文认为其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应当界定为一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以重视并加强知识管理建设为长远目标,以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办学机制建设为保障的体现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自身的特色性。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许多学者纷纷作了研究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陈露茜(2014)认为,应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精品课程、试点学院、试点异地高考为着力点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总体来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改革是关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主旋律。安徽农业大学瞿振元(2013)认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做到如下几方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学文化建设。同年,吉林省教育厅卢连大在对如何推动吉林省高教内涵式发展时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二要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三要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四要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五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2012年11月18日,教育部杜玉波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指出,应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立德树人、平安建校这五个方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对每一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来说,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主要集中于提高质量、深化改革、促进公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鉴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别于其他高等学校,其内涵式发展的途径除了上述学者所述的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之外,本文认为应着重从其概念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一)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深化教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尤其是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效益、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根据前文所述独立学院所培养的是兼具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故如何使这二者有效结合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理论基础方面,由于招生生源多为各省份本科第三批次录取,考生成绩、学习自主性较差于一、二本学校,学生入校后难以继续认真学习理论课,甚至有部分学生抱着“混”毕业证的心态读完大学。当然把这种现象完全归因于学生自身是片面的,教师应着力反思如何才能使教学工作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即“老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环境,学生对自主学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据在教学中的多次实践显示,同样的一章内容,让学生分组讲解的效果要比老师纯讲授学生纯听好得多。天津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过“教学二字应当理解为教会学生学”,的确,这样的理解更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工作,教学不应当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听就可以的,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故应当打破传统的老师教为主的模式,实行“教与学共同为主”甚至“学为主教为辅”的模式,这也是西方教育强国所采用的模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另外,在教学的形式上可以更加自由灵活,例如可以打破传统的讲台模式实行更加自由的圆形或环形授课模式,便于老师与学生更灵活地交流。
在教学实践方面,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力强的学生,故在理论课之余还要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所学相关的真实案例,并予以归纳总结之后讲授给全班同学。例如,在讲授完英文版《公司理财》有关投资一章的内容后,让学生分组去搜集讲解一些著名大型公司的投资案例,最好是华尔街一些投行做过的较有影响力的真实案例。第二,切实落实学生实习基地的使用,提高学生自主实习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而且实习基地的数量也达到了有关要求。但在落实环节却做得不彻底,原因是单位不接收学生或者学生不愿意去。当然也有学生自主去寻找单位实习,但从他们的实习报告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只是盖了单位章而已,根本没有真正去实习。这些种种现象说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面临艰巨的考验,独立学院需切实提出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靠拢。
(二)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卢连大在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到,要推动本科院校向社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公布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和招生就业等方面情况,建立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本文认为,这些观点同样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当今独立学院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具体而言,独立学院在质量报告中可以重点公布家长和社会比较关注的学生就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落实、教学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情况,建议在招生环节和学生就读期间向家长和社会予以公布,以便其更多地了解学校和监督学校。同时,在评价制度方面,也应建立社会各行业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在上级政府部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学校内部也应为教师、学生、家长更便捷地反映问题以及提出建议打开通道,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制度。
(三)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加强知识管理建设。知识管理是从1990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学术与商业应用主题,是指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总的来说,知识管理就是一个组织对知识的积累、管理与应用的过程。同样,对于独立学院这个组织而言,知识管理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科研知识的积累、管理与应用的过程,它能够将整个学术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储备起来,形成一个学校自身的知识库,避免由于人才流失或退休而导致的知识短板问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另外,由于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积累更新的过程,因此亦有利于推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完善办学机制建设。现有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教师任用方面实行岗位聘任、绩能考核、多劳多得制,这种管理制度更灵活、更符合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制。但许多学校由于薪资待遇、发展机会不足等原因致使优秀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日益明显,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应当完善教师聘任制,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并适当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科研水平固然重要,但教学才是教育之本,教育之基,学校应建立起相关制度以促进教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学之根本。总之,在办学机制建设中,应着重完善师生权利、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等内容,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规章制度,探索“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露茜。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关政策述评[J].高教管理,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第二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2-02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到重视,但与已有的公办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文化与内涵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基本的看法都认为“文化是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就大学文化而言,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是大学不可轻视的非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则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类,是大学改革发展不可动摇的主导文化。[2]这就是说,大学发展依靠的是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即观念文化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是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引导大学发展的“航标”文化;制度文化是在观念文化下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大学运行发展的制动系统;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气质、道德和能力作用于行为的具体表现。群体的行为文化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提升,只有个体素质提高了,形成的合力才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是大学发展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
就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内涵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3]只有把文化与内涵发展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文化与内涵发展认识不足,办学的定位不明确。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起人和创办人的情况看,他们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板、创业的成功者,而并非业内人士,这种民办高职教育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多是企业管理模式,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制度的强化轻制度的人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及行管人员管理上,重职能部门行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轻教学人员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文化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
其次,把主要重心放在学校建设、环境美化以及制度管理上,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社会信誉度不高,为了吸引生源,只能从学校的外观上造声势。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面积大,校园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对学生来校参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好的生源。可是学校不重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历低,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与现代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到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不少学生要求退学和转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大力塑造外在化的形象上,过分夸大自身的办学力量,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搞面子工程,缺少对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和操作,认为文化与内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务虚”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学院文化的认同上无所适从。
再次,避重就轻,重“招”不重“教”,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密度过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是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存的主要问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质量,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也是学校管理的‘双核心’……学校的管理离开了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像处在黑暗中的城堡没有了光明,它们是共同支撑教育大厦的两个支架,缺少任何一方,学校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4]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国务院2014年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随着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是以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没有文化学校就无以依存。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校园环境、建筑、教学设施等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在学校建设发展时期是处在第一位的;精神文化是主观存在的,是人的观念、知识修养、文化气质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能动反映。“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基于对教育观念、价值、教育规律和时代潮流深刻理解基础上,对高职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和办学战略的认识和把握。”[5]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硬环境;精神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软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室等,学校的一切工作则很难开展,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以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化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观念、教学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教师文化建构应重在确立教师的崇高信念,形成教师的积极态度,并最终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6]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切实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师感受到在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没有任何差别,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民办高职院校工作,并把学校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改善,学校的公信度和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3.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以课程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是一种文化,其内涵莫大精深,是专业建设、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新课程,以课程文化引领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还体现在制度文化、学生文化、学生管理文化以及后勤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制度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生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学生管理文化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在管理模式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今后乃至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2004,().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
[3]李明中。后示范时代,高职教育路向何方[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05(2).
[4]韩文根。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J].山西:教学与管理,2006,10(26).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第三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内涵建设
以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助于解决问题并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继续科学、规范发展。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在吸取优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并将其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是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内涵建设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内在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将其纳入教育发展工作范畴。虽然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一些成绩和成果,但仍显露出问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给成人教育带来发展良机。第一,成人教育内涵寓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事业中,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人教育的内涵可从其字面意义理解,即“成人”与“教育”。“成人”指的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即为成人群体;“教育”指的是高等教育,表明成人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因此,可将成人教育的内涵简要概括为以成人群体为对象的高等教育。这里将“成人群体”的概念定义为法律上已成年、并拥有自主民事和刑事权利的群体。他们往往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无法进入高校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中包含成人教育的全部内容,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一方面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再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善工作能力。在成人群体中,存在一部分人员由于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较早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导致知识水平较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均受到较大限制,这也直接导致其渐渐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从而影响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工作,因此,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社会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发展成人教育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在时展背景下渐渐显露出不容忽视的弊端和缺点,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受教育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成人教育在提高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教师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所在
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是指我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依据现有的办学条件,采取不同方法,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类优势资源,寻求自身内在品质不断提升的科学发展模式,简言之,即不断寻求内在属性持续提升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发展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含义,即为在已有教育条件基础上,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摸索中渐渐稳住脚跟,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和成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同样处于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21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其内涵建设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因此,讨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的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成人教育虽然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内涵建设重视不够。成人教育的宗旨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为广大成人群体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给予成人群体以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二是提高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工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因此,成人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中忽略内涵建设问题,导致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未达到预期目标,其受教育对象即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也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次,当前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总体上有了提升,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成为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瓶颈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进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处于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类世界至关重要的教育事业,也是世界发展规律的一部分,其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不断向前进步与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成人教育的质量反映了内涵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为此,要牢牢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最后,成人教育发展已经由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但是内涵建设的挖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是促进成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对从业人员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师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传播知识,而且要通过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个人素质和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应遵循“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提高成人学生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改善其精神状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成人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成人教育中内涵建设的意识不够,质量不高,这导致该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因此,成人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成人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对策
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根据成人教育当前内涵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
(一)与时俱进革新成人教育理念与观念
1.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与观念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理念和观念在教育事业中起到指导性作用。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体系,教师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成人教育中,由于不注重内涵建设,而将工作重心置于发展外延建设之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以及国外优秀经验借鉴下,发展速度显著提高,教育水平不断改善,但是仍存在成人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理念和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基于教学理念的指导性意义,树立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以指导教学实践非常有必要,因此,应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学理念与观念,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指导教学实践。2.结合社会需要的实际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置。成人教育宗旨之一即为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对成人进行再教育,从而提高成人群体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有所改变,强调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使得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的成人群体渐渐不符合时展需要。传统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的人才,也渐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与深入,一是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设置,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使其在专业素质建设上符合社会人才标准;二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教学,改变传统理论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增强受教育群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设。3.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似但不相同,其相似点之一在于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都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区别在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为成人,并且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由于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落后、僵化等问题,导致该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出来的成人群体依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与时俱进,以马列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精神世界,时刻保持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及科学性;并在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教条化弊端,以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纲领,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结合现代科技,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
1.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推广。现阶段,基于现代科技和设备而产生的新媒体,在对我国传统媒体形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带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启示。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课本均以文字方式,通过“纸”这一载体,结合教师口语化教学,将知识传播给广大学生群体。其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尤其对于成人而言,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本身极为有限,也导致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效果不佳。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科技和设备支持下,通过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视频资料、声音材料等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以图像、视频、声音材料的方式传授知识,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享受,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单调枯燥,也将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直观、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于理解和掌握。2.加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开发与应用。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成人,与高校教育对象不同,成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各方面均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诸多差异,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于成人群体进行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成人教育具有时空分离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内容、学习安排、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的差别性和独立选择性明显,因此,提出远程教育理念。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一定的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远程操控进行教育活动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高速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以及场地限制小、时间安排自由等优点,适用于成人教育内涵建设。3.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应用。在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在成人教育中,也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符合时展等问题,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如项目导向教学法,通过教师设置项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工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1.规范教师队伍人才选拔标准,保证教师队伍质量。教书育人是一个良心职业,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带领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中,从中获得知识;相反,一个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并由于其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首先,应规范人才选拔标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在成人教育中,存在教师队伍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现象,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专业素养缺乏绝对保障,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相关院校应保持重视,规范化制定人才选拔制度,确立选拔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教师招聘,从根源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培训工作比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学校中已有教师而言,也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检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而言,可设立定期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设立,定期考核教师队伍组成人员的素质建设情况,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危机感,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学习、进步和发展。奖惩机制的设立也是基于教师教学成绩的考量,对于认真工作、态度负责的教师给予奖金奖励或者荣誉奖励;对于消极工作、态度恶劣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惩罚,严重者直接开除,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行使“清道夫”职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2]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79-84.
[3]秦凯.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6(1):63-65.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第四篇】
内涵式发展的理性认识
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外延式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实现的发展,主体是国家,是教育发展在“量”上的体现。与之相对应,内涵式发展是通过提高办学质量达到的状态,主体是地方政府、学校,是教育发展在“质”上的体现。鉴于此,笔者认为,内涵式发展是指区域在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前提下,通过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整体优化教师、教学、管理等内部要素而实现发展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内涵式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
从主体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自组织的发展强调立足自身现有条件,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就学校而言,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在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依靠广大教师,借助现有教育教学设施挖掘潜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是节约型发展
从方式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节能型发展。“内涵发展追求的是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低成本运作。”由于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挖掘潜能实现的发展,必然也就是一种节约型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
从目的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和方式决定了其出现标准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每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生源结构各不相同。基础条件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发展路径和结果的差异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发展不是没有原则的,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获得的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追求的教育状态,将这种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借助于某种载体,通过某种教育行为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就学校而言,内涵式发展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是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主要是由于二者在理念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者都强调学校是发展的主体
校本课程开发的强调“在学校中”,学校是校本开发的主体。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将校外力量引入到学校中来,但是这股力量主要起到辅助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学校的教师团队。反观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特征,其强调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是依靠教师的发展。
(二)二者都强调基于学校自身条件的发展
“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强调学校在不依靠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依靠现有资源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的现有条件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与之相类似,内涵式发展也强调不增加投入基础上的节约型发展。
(三)二者都强调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促使学校在国家课程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办学思想、理想追求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确定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校本课程应反映学校的特色,即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特殊要求,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点上来看,校本课程开发与内涵式发展均追求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具有理念上的趋同性。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内涵式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并且校本课程开发更着眼于行为层面,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内涵式发展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内涵式发展策略选择
(一)树立课程开发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明确的课程开发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课程开发行动。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树立起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1.开展讲座、研讨,更新教师观念
在课程开发启动之初,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通过教研组活动和学校论坛等形式进行研讨,从而更新教师观念和教育者观念,让教师转变只做实施者的观念,意识到自己能够捕捉课程的开发时机,并展开相应的开发行动。
2.借助行政力量,描绘课程开发愿景
推动教师更新观念的外在力量,主要依靠学校领导的调动,这就要求领导更新观念,逐渐形成课程开发的共同愿景,不断创生课程开发的文化氛围,进而让大部分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观念,最终成为课程开发自觉自为的主体。
(二)规范课程开发行为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规划、实施和评价这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
1.设计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确定目标、拟定主题和选择内容三个方面。
目标的确定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导向作用。就学校而言,目标确定主要是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第五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17―04
“教育安全”作为一个舶来品,区别于我们一般所讲的“安全教育”问题。“安全教育”主要指向于保障生命安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学生校内活动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而“教育安全”概念倾向于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的意义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从现实的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就历史的角度而言,我国幅员辽阔,边境接壤的国家数量众多且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同时,我国从近代开始频繁借鉴、学习国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对我国本土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首先,教育安全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家综合能力的竞争,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同时突显出这些核心要素的安全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教育作为文化下属的概念,由此可见教育安全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安全的研究轨迹
围绕“教育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三个关键词进行资料搜集,涉及的文献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学术著作,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的学术论文,网络上相关政策文件、讲话报告以及新闻信息等。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的仅程方平的《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一书中有涉及教育安全问题;就刊发的期刊文献而言,输人“教育安全”搜索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查询到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学术论文计62篇,刊发教育安全研究论文的主要刊物是教育类刊物,且大多数发表在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上。
“教育安全”源于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的《国防教育法》,该法案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此后“教育安全”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鉴于“教育安全”并非本土概念,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势必经历从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教育安全”由程方平在2001年的《论西部开发中的教育安全问题》中首次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并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关注。在教育安全研究中,文献法在研究方法中占了绝对优势,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世界各国中包含“教育安全”的法案和报告进行翻译和解读;此后基于对国外“教育安全”解读,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开始深入到本土化的研究,即因地制宜地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上去构建概念,并通过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教育安全现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研究学者将研究视角拓展到教育学、国家安全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领域,丰富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相对于思辨色彩较重的文献研究法而言,使用实证研究的学者对我国当前教育安全问题何以存在、何以可能、何以实践等问题展开论证并有大量研究成果涌现,且使得“教育安全”研究在深度、广度和理论创新程度有了一定的突破。
二、教育安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教育安全的内容研究在我国呈现出梭型,即两头尖中间宽。最初学者的研究重点聚焦在教育主权研究上,此后随着国外研究的深入,我国研究重心由教育主权延伸到文化安全,扩充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但也出现了研究无重点、泛泛而谈的局面。此后,程方平、王北生这两位学者从教育的安全功能以及西部开发中的若干教育安全问题将国内研究由狭隘的教育主权问题探究过渡到深层次、广内涵的教育安全问题研究。教育安全研究又重点聚集在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概念本土化以及我国教育安全现实问题研究上。但对教育安全内涵研究的不清晰、不透彻也阻碍了我国教育安全的后续研究。
由于“教育安全”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我国学者最初的研究处于引进概念阶段,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主要落脚在“安全”、“国家安全”和“教育的安全功能”等概念的理解变化上。就研究内容来看,在教育安全研究文献中涉及次数最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和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三大方面。
(一)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
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了《国防教育法》,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教育安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日本为了应对日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在《日本发展报告2000―2001》中指出:“教育安全意味着本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回归,强调保持日本国民身份的重要性,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2013年5月,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独立工作组提交20t2年《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不足从四个方面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关系国家安全的学科领域人力资源不足;(2)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不具备足够的能力面对日益高技能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3)公民缺乏全球意识,教育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上,还体现在公民的全球意识上;(4)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国家凝聚力、自信心以及美国领导全球的能力和意愿。报告还对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三大政策性建议:(1)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提高教育目标,加强教育评估;(2)推动教育结构性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3)建立“国家安全准备审核”,使学校和决策者为教育的结果负责,并引起公众关注,建议美国教育部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各州共同建立年度教育审核。
(二)教育安全内涵的研究
就当前国内学者针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而言,可谓“百家之言,各执一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程方平提出教育安全是指涉及与国家安全、民族兴衰、社会安定正负相关的各级各类的教育问题。程方平指出:“在诸多‘安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各种需求、思想观念、智能才干、民族特点、宗教习俗等等,及其相互间的差异与矛盾。这类问题本文称之为教育安全问题。”其其格从要素涉及的广度上丰富了教育安全的内涵,她指出“教育安全”不是在描述某一专门领域的问题,而是属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比较教育和教育发展等研究领域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人力资源理论等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涉及与国家民族安全成正负相关的各类教育问题。姚淑君认为,教育安全的内涵应该涵盖了教育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她试图通过“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人们全面宏观的把握教育发展。也有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定义相对简单,例如,殷杰兰认为教育安全的基本内涵是指作为国家主权组成部分的教育主权和教育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性化的教育传统和教育选择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尊重。金孝柏认为,国家教育安全是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教育主权,保护教育制度不受外来干涉和侵蚀,有权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教育利益的制度总和。何伟强指出,国家教育安全指某一特定国家行为体在对本国和别国教育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所判定的其教育领域“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学者们都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去探讨和尝试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例如:有些学者从政治立场来解释教育安全,把教育安全与教育主权、国家主权联系在一起;有些学者则从学科角度去阐释,试图用相关学科涉及的教育安全的问题来诠释教育安全的内涵。虽然学者们对教育安全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定义,但可以看出给教育安全做界定的着眼点主要落在来自国家内部和外部对本国教育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冲击与威胁上。王露茜和王凌认为,教育安全指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
综上所述,目前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主要是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进行演绎。首先,从整个内涵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安全”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政策文件中的,是政府基于对社会现状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考虑的政策规划,是从实践中提升的复合概念。其次,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要强调和澄清的问题是单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是非常片面及单薄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教育安全”中“安全”的标准进行科学、具体的界定,明确作为对立概念“非安全”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讨论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再次,当讨论“教育安全”内涵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这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即必须考虑“教育安全”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每个时间点受到当时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发生的内涵变化。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将“教育安全”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进行思考,故在界定其内涵时势必要谨慎筛选影响因素,务必体现出一般性和普适性。但需要表明的是,当运用到实际的情况中时应找出一个恰当的时间跳点来阐述其表现的独特性。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论述:“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
(三)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讨论国家安全视域中的教育安全研究时,需要从教育本身安全、国家内部影响和国家外部影响等三个维度来进行表现及对策研究。通过对“教育安全”的内涵分析可以明确“教育安全”应做以下解读:教育自身发展的安全问题,即从纯理论层次宏观的分析教育在价值取向、目标、内容选择、功能上出现的偏差及问题;教育在我国内部实际发展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要素的影响,在地域问题上触发的安全问题;教育基于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受到国家外部施加的影响产生的安全问题。国家外部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视野的开阔使人民意识到自身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以及外来未经筛选的文化冲击下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意识的侵蚀以及人才的流失上。这样的解读同样坚持了前面提到的以开放、动态的视角去看待“教育安全”。由于收集到的文献里面还未涉及教育本身安全的研究,就不在此进行讨论了,但这也说明了国内教育安全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
1.国家内部影响下的教育安全。当下,地域因素成为国家内部教育安全的重要触发点,边境地区的教育安全问题尤为严峻,即内源性教育安全问题多发于西部及边境地区。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显示,受国家内部影响的教育安全是基于地域这个基本面上,叠加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形成的叠加性的复合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和何跃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对的代表性,他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论述了地域性的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论述了由于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及政策扶持的相对滞后导致的教育安全问题。他首先论述了学校教育安全本身的问题,即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落后制约下的教育贫困,并以此为结点致力于研究学生学习环境的安全措施、政策等预防保障措施及建立公平的教育秩序和环境。以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将“人的安全”为研究契合点把整个边境教育安全现状提升为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他描述了西部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及教育财政投入短缺,具体表现为教育的普及率、巩固率和合格率低下,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以及没有因地制宜地发挥教育优势。与程方平的宏观视野不同,何跃将教育安全研究聚焦在“国门教育”这个对于国家教育安全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问题上,同时具备地缘文化关系和国家边境地区教育的软实力这两个显著的表现力。何跃就此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教育地图。他指出,在边境口岸的全面开放的政策影响下促进了境内外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多民族杂居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国门教育(跨境民族教育)的多元化。他指出,当前呈现出我国边境人口向边境国家流动教育的问题,直接导致我国跨境民族在本国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上的模糊,引发边境教育危机,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跨省民族的教育缺失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揭露了我国国门基础教育脆弱的根本原因。
2.国际影响下的教育安全问题。由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和政策扶持的优先性,整个中东部的人民比较开放,且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持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上的频繁。外源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中东部及沿海地区。蔡宝来在《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中论证了在新国家安全观下,现代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安全事业,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强大功能。在国际竞争关系下的教育安全研究把教育视为人才生产产业,主要讨论在全球化市场开放的教育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在市场化的教育背景下,张进清、米晓东等学者论证了在全球化教育多元交流掩盖下的霸权主义文化的侵入和扩张对当前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为对“普遍的价值观”的否认,通过以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为借口输出“民主”“人权”等冠冕堂皇的意识概念以摧残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才资源方面,通过“优惠高校政策”及“托福”考试等收割我国优秀人才资源。此外,余睿论证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以及交流的扩大,更日益突显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低、师资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国内教育公平、教育公益性等问题激化,引发教育安全问题。
就国际影响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大多数学者在对策方面的提议基本从政府的政策监管、学校本身的自我调节出发,出发点主要落实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三、教育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一)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刊发的研究论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纵观刊发的论文便不难发现,至今我国学术界对“教育安全”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这也导致“教育安全”在我国表现出“广”的发展而不是“深”的发展,整个研究处于散乱的状态。在2004年之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基本落在将概念引入我国的应用,但在概念还没有清晰界定内涵的前提条件下,有学者陆续着手研究我国教育安全的问题、现状、基础和对策等相关问题,研究范围也扩展到地域性、经济性的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概念的不清晰导致我国的安全教育研究出现断片的现状(即在这方面我国成系列的研究成果很少),且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遭遇“瓶颈”现象(由于概念不清晰的局限而陷入泛泛而谈的局面,无法深入研究发展),这也正是2012年有学者陆续回归研究教育安全概念的原因。因此,当前教育安全研究的当务之急应是明确教育安全的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育安全研究地域性研究欠缺且比较视野不足
1.教育安全地域性研究欠缺。虽然有学者对云南边境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但我国幅员辽阔,中东西部的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尤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多文化的复杂情况下,引发教育安全的因素交叉,难以找到切人点进行深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应加大地域性的研究,比较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地区或地域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中东部较突出的教育安全问题属于外源性,主要是受国外的文化冲击引发的。而西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地复杂的多民族性、地缘性及经济落后重叠引发的问题。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对东中西部进行研究。
2.缺少比较视野。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东西中部的比较研究,即民族单一区对多民族杂居区、单一文化对多元文化、经济发达区对经济落后区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国内与国外间的比较研究。我国对国外的研究多局限于解读、引进,缺乏对国外与我国之间的研究比较。
(三)开阔研究视角,促进研究多元发展
如上所述,已有的教育安全研究视角以教育学为主,国家安全学、市场经济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偶有所见。换而言之,教育安全的问题研究仅在教育学领域收到较高的关注,在其他学科领域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教育作为一门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每个社会人员息息相关的学科,教育安全作为学科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但从教育功能出发就应被视为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如果研究视角能更加多样化,加大相关学科领域对教育安全的重视和研究,那么,更容易发现教育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以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为例,与一般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具有一定区别性。一般性的模式是由于外强内弱,发达国家的社会高速发展及教育跃进给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内社会施加的影响;而在我国边境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上,我国在经济、教育及社会意识整体发展上是相对处于优势状态,但在边境教育不重视、教育投入紧缺的情况下发生的教育安全问题。可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效,也可以从法理的角度探讨教育安全问题。
(四)拓展研究方法,从“单一”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