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集聚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94375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新闻大讲堂观后感集聚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1

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张炜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张炜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

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 2023年新闻联播观后感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2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就需要媒体人恪守本职,永记初心。

突发事件报道是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更能检验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作风。突发事件短时间蕴含着爆炸性的信息,迅速成为聚焦全国,是一种富含极大信息量的新闻。大时代需要大文章,在面对重大事件时,需要记者扎根一线,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并且强化理论,把准站位凸显思想力量,用自己的学识和创意带给大众优质的内容。在疫情的至暗时刻,记者不去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但去的理由只有一条:忠实履职。多家媒体深入一线,跟进报道。新闻工作者们临危受命,和白衣天使们并肩逆行,深入红线,不断报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山河无恙。在此期间,媒体人拍下了无数的触目瞬间,还原了最真实的现场感,带来了太多感人的故事。

镜头背后的媒体人,为自己的职业使命而战,以善良为原则传播真实。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们应该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遵守真实原则,还原事实真相,在舆论风波中始终引导正确导向。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同时,将回应社会热点作为正确引导舆论的着力点。当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纷杂的信息时,更要保持媒体人的敏感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记媒体在疫情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抓取典型人物来弘扬主流价值。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代表,新闻媒体把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弘扬主流价值的有效手段,以小见大,更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发展,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媒体人需要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在面对不公现象时,新闻人不能失语。舆论监督的选题,要坚持其公共的传播价值,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结合深度报道,将舆论监督推向新高度。

另外,作为一个媒体人,除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支撑,还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媒体作为道德风尚的倡导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先进价值观的传播者,应当要认真地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要责任。报道的内容不仅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和观众,更要富有人情味,遍洒正能量。尊重困难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感情,是媒体人应该具有的温度,要让受众真切感受到媒体报道的温暖和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媒体人理解国情,理解当前传播业的深刻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媒体人需要坚持正确新闻取向以及政治方向,才能有效提升引导能力,坚持内容为王,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写出新闻精品。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3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舆论监督是人民的刚需,是引导社会情绪的润滑剂,是媒体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流媒体要肩负起使命与担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的体系中来。基于此,我选择了20_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第15集《全媒体时代如何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神秘曹园〉为例》进行观看学习,以求习得做好媒体正向舆论导向,发挥好舆论监督报道的正向价值。这堂课的主讲人管昕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记者,同时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题一等奖获奖作品《神秘曹园》的作者,在此次课程中他细致讲解了《神秘曹园》系列新闻报道的创作心路历程,从报道的选题、到采访、到制作成稿,多角度解析了如何创造1篇优质报道,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下文将对此次学习作个人感悟总结。

思想上,正确认识和理性把握舆论监督是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的前提。舆论监督类报道的题材基本上是负面的,但舆论监督报道要把报道的负面意义降到最低,极力追求其正面传播价值。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并非与正面宣传对立正确理性,科学监督,就能实现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

选题上,“精编一个好的选题,报道的传播价值就成功了一半”。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应具有公共传播价值,符合时代的客观需要,具有典型性、前瞻性。20-年初,新闻记者管昕收到听众的热线反映“牡丹江市有人私毁国有林地,削山挖湖私建庄园,已被认定是违建却未受惩罚”,能够揭示出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国家政策在地方落实不力之现象,具有典型性;报道这一题材,能引起地方相关部门的重视,帮助推动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很强的公共传播价值;帮助这一典型事件解决的同时,为地方相关部门敲响警钟,以媒体的力量促进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具有前瞻性;管昕随即开始了对该选题的深入调查。

与此同时,作为主流媒体要做好选题角度的选择,要选择具有最大公共价值的角度。继《神秘曹园》的首发报道之后,各媒体争相报道起“曹园”,在这一过程中有多家媒体报道了曹园主人的私人恩怨等问题,这些同样也是报道热点,甚至可能是为部分受众更为关心的,但这不是主流媒体应该追求的更具有公共价值的报道切入点,主流媒体在选择角度时要多加考虑。

制作中,调查报道的突破、采访路径的选择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大难点。需要记者具有智慧与勇气,积累采访经验,运用技巧,选择恰当的采访路径同当事人联系,同官方相关部门联系,力求获得真实、权威的信息,打开报道的突破口。但这往往很难,用管昕的话来讲“甚至需要一些运气”,媒体从业者一定要在工作中积攒好经验。

总结来说,舆论监督是媒体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舆论监督报道曝光社会普遍存在的、民众热切关心的热点问题,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在今天,受到地方利益、形象维护、传统观念、官员升迁等因素的影响,舆论监督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形成良性的健康状态。但是,即使无法公开报道,媒体人也绝不能放弃通过内参的途径,给同级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曹园”报道最大的正面意义就在于推动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央工作的时候要敢于甚至善于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通过树立负面典型去影响干部群众,进而发挥负面典型的正面意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239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