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1000字]《教育的细节》读后感范例实用

网友发表时间 3272097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一篇】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这本书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道出了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朱永通先生通过穿插真实教育案例的方式,思考和讨论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细节,传达了对教育抱有的仁爱理念和人文关怀。以下是我的几点读书心得:

一、转变观念,拥抱不同

在“活在观念里”一章中,朱老师阐述了在我们日常教育行为中,时刻扑闪着“观念”的身影,观念的改变有多难,教育就有多难,每个人出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环境,所以每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一样。

书中的这一案例令我印象深刻:朱老师的女儿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有两个不同的舞蹈老师,C老师和W老师。上舞蹈课时学生要自带舞蹈鞋,进舞蹈教室时再换上,但会有学生忘带舞蹈鞋,上C老师的课时,凡是忘带舞鞋的学生一律不准进教室,要么在门口旁观一节课,要么在走廊里面壁思过,她虽严厉,但上她的课时,总有同学忘记带鞋。上W老师的课,开始的时候,每节课总有两三个学生忘记带鞋,但W老师从不生气,在储物间找出大致尺码的鞋给学生,告诉他们课后归还,W老师还教给学生一个方法:买两双舞蹈鞋,其中一双放在书包里,除了换洗不要往外放,就永远不会忘记带了。果真,很快再也没有学生忘记带鞋了。W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避免忘记带鞋的方法,而且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看来,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观念使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做出不同的行为,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二、积少成多,引发改变

班级中难免会有单独的座位,对于老师来说,谁来坐这个座位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但鲜少有人挖掘背后的教育奥妙。大部分老师会将单独的座位用于惩罚教育,当某个孩子表现不佳时,就惩罚他坐到这个座位上。然而,朱教授在深圳市清林小学看到了不同的做法:清林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但不能坐太久。一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就变成了表扬的座位,激励更多的孩子努力表现,争取坐到这个座位上。这样就将消极的处境转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

三、关注细节,坚守本心

教育的细节,并不仅仅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行为当中,更在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以及言语表达当中;行为上的细节容易引起注意,但内在的思维观念和言语表达上的细节却难以引起注意。想来,作为教育者,时时刻刻皆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有所观视。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有人说教育就是一堆的细节。是的,教育无小事,细节更是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而如何能够关注到细节,则需要我们老师给予孩子们极大的耐心与爱。有爱,才有心;有心,才会关注。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二篇】

朱永通是我敬佩的教育行者之一,作为资深的教育人,他说话、行事、作文、编辑,统统散发着平淡气息,满溢着清新味道,蕴含着思想锐度。因为是《教师月刊》的长期读者,朱永通的专栏文章我曾经熟读过,也以此为据来观察过身边的教育现象,反思过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的细节》是百读不厌的案头书,于我而言,这是一面镜子。每次重读,我喜欢随手一翻,与哪一页相遇,就看这一瞬间的缘分了。

这次,我与“观念”投缘。这一辑有6篇文章,我尤其喜欢谈观念特征的3篇。

观念是一种认识和觉悟,是一种思想意识,具有稳定性。观念好比存储在大脑中的一张地图,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行为都受地图的支配,都是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朱永通说:“时间性,是观念的特征之一。”

观念的产生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老教师朗读《狼牙山五壮士》,六七十年代的学生会“留下热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会“表情都很凝重”,零零后的学生却把老教师的朗读当成毫无代入感的戏来看,进而调侃、揶揄甚至嘲讽。老教师认为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三代学生看到的同一个老教师形象也完全不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观念不同,看世界的眼光便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是时代背景巨变期,观念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需要,就可能因为观念滞后而造成行为落后、迂腐甚至可笑。这一点在教育方面也很明显。

在追求“吃饱穿暖”的时代背景下,上学是一种奢求,因为上学是知识传递的最快方式,是区别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主要路径,所以学校是神圣的象牙塔,教师是尊贵的知识权威,学生对校园和教师是仰望、崇拜的姿态。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拓宽,知识也变得极易获取,校园和教师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一条小径。而来到信息遍地开花的互联网时代后,知识已经成为随手可得的碎片,便捷性工具的掌握让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神秘感,知识成了我“想要即可得”的东西。学生和教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急剧缩小,知识获取渠道的平等化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教育者的观念如果严重滞后于时代,就难免有荒唐的教育行为。比如把正常的异性交往看成“早恋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教师点名读错字被学生纠正却屡“纠”不改,根据家长“身份”给予学生不同的“待遇”,用“经营理念”的路子来创建校园文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些带着特定时代背景基因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定会成为不合时宜的朽物,教育者要主动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审视、剖析、辨别、扬弃,从而让自己的观念保持活性和生机。

朱永通说:“空间性是观念的另一个特征。”

观念是“生命深处某种神秘的力量”,是人的“第二本能”。人处在不同的地域里,就形成不同的观念。骆家辉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辞职,被认为有“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在受“千钟粟”优先的文化支配下的人们,很难理解骆家辉奉行“家庭优先”原则的行为表现。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限。坐井观天者,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翱翔长空者,天自然是无边无际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观念,人苑囿于水土,水土对人的影响如影随形,人的观念亦如此。

有段时间,校园广播站每日晚饭后都会播放一首歌——《明天,你好》,这是学生喜欢的东西,耳濡目染,我也研究了一下歌词。“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这首歌很适合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聆听,他们在茁壮的岁月里可能会遇到了核聚变式的烦恼,看似不经意的表情、动作、话语都会激荡起内心的万丈狂澜,但好在还有可以无限憧憬的明天来带领迷茫的少年寻找明亮的方向。每天听着动人的旋律、妥帖的歌词,回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校园生活,再看看眼前或匆匆而过或悠闲信步的少年,我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靠近他们,越来越懂他们。

到黔西南一所学校支教,校园依山而建,虽群山环绕,但因为建筑物偏少、偏低,毫无逼仄局促,反而给人一种空阔辽远的感觉。同样也是傍晚,校园广播里响起了《明天,你好》,学生着装朴素,面容朴素,行为举止朴素,少年的意气奋发和忧郁神情却让人印象更深刻。在这里听到这首歌,我内心有一阵抽搐,明天似乎跟青春无关,只是跟未来有关,我努力相信明天会好,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真的会好吗”。看同一片蓝天,踏同一片厚土,但分割于两地的少年,因地域、经济、文化的差异,他们真的会有意义和内涵完全相同的明天吗?在这样的环境下听这首歌,竟然有一阵流泪的感觉。

人的观念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我在不同的校园听到同一首歌,会引发不同的思考。少年们在不同的的城市、不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也会对“明天”有不同的认知。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难免有自以为是的嫌疑,犯自以为是的错误吧?

时间和空间会影响人的观念,但人也完全有可能突破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自己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这就涉及观念的第三个特征:主体性。朱永通说:“人从来都不是完全被动地为观念所支配,而是经由观念,主动地进行自我塑造”,“人是观念的作品,也是情感的动物,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为阐明这个道理,朱永通举了陈之藩幼年背唐诗的事情,也讲了自己女儿学舞蹈的案例,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小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经历。

小学生曾经拜两个教练为师,老陈教练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带他入门学球、参赛;小胡教练是退役专业运动员,是他获得县级冠军后才拜的师父。在老陈那里,学乒乓球是一种快乐,技术都简单易懂,训练也很快乐,教练也鼓励他多跟别人去切磋切磋,检验一下自己的实战能力,体验胜利的自豪感。在小胡那里,每一个固定的技术动作都要训练千百次,这是训练基本功;在实战方面,教练不允许他跟缺乏专业训练的对手过招,担心他为了赢球胡乱打球,影响专业水平的提高。一开始,他喜欢老陈,不喜欢小胡,主要原因跟老陈学得快乐,跟小胡学得枯燥。但时间久了,他意识到自己的球技确实提高很快,这时候他觉得两位教练各有优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他认为到跟着小胡教练学球,未来的水平肯定会更高。他对教练的评价在变化,对教练的情感态度在变化,实际上也是自己的观念在变化,这就是人的观念的自我更新过程。

人的观念有固化的危险,也有进化的可能。观念的形成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由于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人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观念的不断更新。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是观念三个特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就更精确。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理念我们也有,就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培训只讲理论,对一线老师没有任何帮助”,“专家们说的都对,听上去很在理,但我一做就错,专家的话都是骗人的吧”。甚至有人说得更直白:“不用讲高深的理论,直接告诉我们操作方法就行。”作为教育者,迷恋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教师虽然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教育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人制造产品,教育以人为核心,目的是发展人、培养人。只有教育观念对头了,才能实现人的目标,反观教育乱象,很多错误都是观念偏差导致的。例如:初中生与母亲发生口角后跳河自杀,大学生因延期毕业而滋生悲观自杀念头,家长因学校高考成绩不佳要聚众抗议要求换校长,家长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上每年高考后热捧状元……这些现象都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无关,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家长、教师、学生的观念出了问题。有些观念在一定时间内正确,在一定空间内正确,在一定主体者视野内正确,并不代表它一直正确。作为教育者,认识到观念的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等特征,从而保持对自身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科学,更合理,更正确。

简单说,观念对了,方向就正了,目标也就清晰了,我们培养的人也就有样子了。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三篇】

在拜读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细节》一书时,教育细节的“一厘米之变”引起了我的共鸣,他提到:“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去努力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有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身兼班主任、双班数学教师、备课组长等多职的年轻老师,每天和时间赛跑,甚至经常面对一地鸡毛的状况。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习惯无意识”的教育细节,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阶段性成长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却是取决于教师这个“习惯无意识”教育细节的性质,细思极恐!

记得有次和在初中任职的朋友交流经验时,她跟我分享的一个教育细节。她在组织一场全校性活动时,挑中了七年级一名乖巧女学生来当主持人,这个学生和我那位朋友只有几面之缘。当她把这个事和学生所在合唱团的音乐老师说起时,音乐老师却告知她,这个女孩子最近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跨进校园困难的症状,除了合唱团有排练时她会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勉强进校外,其他时间她基本很难跨进学校。朋友当时十分吃惊,征询音乐老师的意见,是否还要和学生说主持的事,音乐老师表示可以帮她先问问孩子的意见,没想到孩子居然答应。朋友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位学生还是有热爱的事情想做,但也担心孩子到时会不会因为情绪让活动生变。后来当她和孩子见面说起主持的事时,这个孩子刚偷偷在楼上和妈妈哭了一通,睫毛上还挂着泪滴,但是进班级前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很乖巧。说起主持的任务,孩子也是期待的,把主持稿随身携带,一直都在认真准备。在交谈中,朋友明显感觉到孩子因为被老师看中,内心是欣喜的,为了参加这些活动,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踏进校门,坚持不住了就给妈妈打个电话缓解自己心情。朋友说,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一念之举,给了一个正在和成长困难做斗争的孩子一份正向的能量,她能感觉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内心重获的平静和欢乐。

我常常在想,或许教育就是由这一些小细节构成的,所以,我们可能要努力克服一些不良观念上的“习惯无意识”,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下班抽出十几分钟认真回想一下一天的教育细节。在忙碌中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即使是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也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鼓励和爱。我想,要做到这些也不难,先从修炼自己做起,从让自己内心平和,情绪稳定,面带微笑做起。严慈并济向来并行不悖,对孩子严格不意味着要怒骂凶人,对孩子慈爱不意味着纵容偏心。

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远比知识的讲解来得更加重要。我们在追求成绩的大环境下,应该更多的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细节“一厘米之变”来换取学生发展“千里之别”。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如果面对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爱、关注、微笑,那么,内心感到舒适的他们一定会对每天进校园感到快乐,对学习充满兴趣。就像朱永通老师说的,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不能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相当于改变世界,因为我们也是世界的一份子。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一厘米主权”,就是在慢慢改变教育的大环境,积少成多,终有一天,在一批一批的改变者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

而当下,我们个人力量虽有限,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努力用自己正向的教育细节去影响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如果因为能力所限暂时不能给他们提供正面影响,至少,我们先从不“阻碍”学生的成长做起。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四篇】

我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细节》一书。拿到书本,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细节中为何有魔鬼?如何让天使永驻?当我一页一页翻看着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细微之处见真著,教育就藏在一言一行中。

一、教育蕴于言语中

“舌头的摇动,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关乎教育能否绽放人性之美,它理应成为每个教育者自觉去探索的课题。奇怪的是,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在为各种课题忙得团团转,却鲜有人真的把‘怎么和孩子说话’当成一回事,更别提把它当成研究课题来实践了。”朱永通先生在《怎么和孩子说话》一文中提到:教师的语言于学生的重要性。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随口一句消极的话,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痛苦的刺激源,也就是语言暴力。与行为暴力比起来,语言暴力没有看得见的伤痕,但它造成的却是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语言暴力割去了教育中的人性之美。在情绪激动时,如果做不到口吐莲花,至少可以选择闭口藏舌。

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上完课本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作答,只有小李还在窃窃私语。我想:平时她也是挺文静认真的女孩子,最近几节课上却喜欢讲话,要是现在批评肯定让她难堪,不如等下课后再找她谈谈。于是,我走到她的旁边,对她使了使眼色,暗示她认真完成练习。下课后,我找到小李,问她最近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原因。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在借笔,问同桌要写的内容。原来,小李的父母最近比较忙,总要很晚回家,而小李又要等父母回来才肯睡觉,这就导致她睡眠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常常忘带书本、文具。我赶紧联系了小李家长,建议家长抽出一个人来专门陪伴小李,帮孩子把作息时间调整好。小李妈妈采纳了我的建议,每日一下班准时回家陪孩子。此后的课堂上,小李的专注度提升了,丢三落四的行为也不见了。反思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庆幸我的选择:课堂上用眼神暗示小李,课后单独找她了解情况,这才问出真实缘由并对症下药。要是换成直接训斥,我的课堂上可能因此多了一个厌恶学习的孩子。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虽然能给学生语言上的尊重、鼓励和信任,但偶尔也会对学生缺乏耐心,语言粗爆生硬,甚至采用强制式的命令,如“不完成作业就罚下次作业翻倍”“不把单词背完就不许回家”。这些语言暴力并没有帮我实现更正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反倒让孩子更加不听教诲,甚至心怀怨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至关重要。一言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摧毁一个孩子。读完此书,我告诫自己: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避免言语粗暴,要通过关心、爱心与孩子沟通,多表扬多鼓励。时刻谨记:舌头的揺动,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二、教育蕴于行动中

“一个教师对特殊座位上的孩子关注了什么,意味着他对这个孩子倾注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从中往往能读出好教师的样子。”朱永通先生在《润泽的座位》一文中提到班级座位安排的奥妙。当学生人数为奇数时,总要有一名学生自己单独坐,谁去坐这个座位,客观上就成了教室里的“孤单者”。如何安排这个座位上的学生,才既不会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也不会让家长充满了不快的情绪?

朱永通先生在深圳市清林小学杨勇校长那里得到了精彩的回答。有一位班主任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凡本周表现好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下周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乃至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座位,而且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好好表现,争取有机会去坐这个座位。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反观我们有些班级,在安排座位时,一般让好动的学生或者孤僻的学生单独坐,似乎把单独坐当成了一个惩罚。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反之,把单独坐作为一种表扬手段,激励学生争取这个座位,让班级的氛围积极向上,不得不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当课堂上需要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时候,单独坐一桌的学生怎么办呢?朱永通老师在读朱煜老师的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时,发现了王老师的智慧做法。当杨老师请学生与邻座互相演唱给对方听时,听课的王老师发现最后一排单坐的孩子,便走过去,坐在他的身边,让孩子唱给自己听。不仅如此,整堂课上王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温和的目光游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表演结束,她率先鼓掌。王老师的几个细节,让课堂一下子变得无比柔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理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

再反观我的课堂,当有学生同桌互动活动时,也常常忽略了单独坐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前排同学的附庸或当别组的旁观者。看了书中的案例,我忽有“柳暗花明”之感。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取朱永通先生的建议,主动与这个孩子互动,让他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

三、教育蕴于观念中

“在问候礼仪里深埋着平等观念,即它是问候双方在情感上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从回应与不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的行为背后,我们可顺藤摸瓜觅得不同观念的踪迹。”朱永通先生在《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只强调长者之权威与地位的价值导向,使之代代相传,以致许多新任老师严重缺乏平等观念,他们对学生的问候往往无动于衷。书中告诉我们:问候是双向的,是情感上的尊重,漠然处之,则是对情感的破坏,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会导致他们的人格上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我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也对学生热情而又礼貌的问候熟视无睹、漠然处之呢?但还好,我还来得及改变!以后我要热情地回应每个学生每一声的问候,让问候的温暖在我们之间传递。

我又想起了班上的小欣同学:开学初的她,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时候回答得很精彩。而我对于她的发言也只是简单地以“verygood!”回复。渐渐地,我发现她发言的次数少了。在朱永通先生的书里,我找到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时刻注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应积极回应学生,用心多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愉快。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细节会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教师的态度和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改变学生的人生。仔细回味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朴实的文字中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朱永通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我将追随着他,从言行的细节处出发,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用足够的耐心来做好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幸福地成长,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稳步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327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