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汇聚【优秀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43452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苹果落地教学设计汇聚【优秀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一篇】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19+18=□。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10-10=209+8=17。

20+17=37。

算法二:19+10=29。

29+8=37。

算法三:20+18=38。

38-1=37。

算法四:列竖式19。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46+3551+29。

25274651。

+18+24+35+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2、用竖式计算。

44+1852+297+5621+79。

27+2435+1569-1138+19。

3、我们去春游。

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

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二篇】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注意平翘舌)。

(3)新词教学。

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

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

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3)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2、堂练习: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

(1)分析例句。

(2)完成课堂作业3。

3、再读课文,说说你有几个为什么?

1、了解"苹果落地"这件事的经过,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教育。

2、理解"吸引、现象"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看拼音写词语。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其他学生自己批改。

4、讲明本教时的教学目标.

1、看苹果落地的课件展示,自读课文思考:牛顿怎么想,怎么做?

2、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说的话。

(1)连起来读一读。

(2)说说自己的理解。

(3)落实重点词遇"奇怪、自言自语、抛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顿的问题吗?

(1)小小组讨论交流。

(2)一问一答说说内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顿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认真思考、专心研究"的意思。

5、说说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运用"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读2-5段。

1、了解苹果落地的整个过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齐读课后练习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写。

课时目标:

2、懂得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并指导言行。

1、听写生字新词。

2、填空。

(2)牛顿因为_,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

1、个别读最后一段,小小组讨论:学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苹果落地与成为科学家之间的关系)。

3、齐读最后一段。

1、出示词语:动脑筋、遇到、总要、奇怪、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2、小小组交流介绍牛顿。

3、同学评说。

1、抄写课文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4、运用"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问题,自找答案交流。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田",读写并理解"自言自语、思考、吸引、现象、世界、著名、科学家"等新词语的意思。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三篇】

1、会写本课生字,会读“自言自语”等词语。

2、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

3、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

课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开手,会怎么样呢?

揭示课题:普普通通的苹果落地现象,却引发了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世界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板书课题)。

简介牛顿:牛顿是英国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光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大屏幕出示整篇课文,听录音范读,学生听读识字。

2、课文中出现的字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一起读读。(齐读、开火车读。)。

3、打开书,翻到《苹果落地》一课,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请四个同学读。

(1)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认读词语:著名(换词理解)、科学家。

(2)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学生点评第二自然段比较长,他不仅读准了字音,句子也读得很通顺,特别是“习以为常”和“好奇”这两个次词读得最好。“习以为常”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这是一个四字词语(指导朗读)需要连读。“好奇”是单元主题,我们再读读这个词语。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再读读句子。“这件事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

(4)第四自然段指名读老师总结。

4、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引导过渡问题:谁?通过什么?发现什么?

三、学习课文,读出感情。

1、在平常人眼中苹果落地是怎样一种现象?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找一找。

“习以为常”(板书:习以为常)。

(1)“习以为常”是什么意思?

(2)人们为什么会以为苹果落地是习以为常的事?

2、学习“好奇”(板书:好奇)。

(1)“好奇”什么意思?

(2)理解再读“好奇”

(3)牛顿好奇什么?

(4)读一读牛顿提出的问题?

牛顿的好奇让他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了问题,也使他比一般的人多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其实这种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存在,正是因为牛顿的好奇,让他成为了发现这个问题的幸运儿。

3、引出万有引力定律。

(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顿是怎么做的?

(2)牛顿解决苹果落地这个问题容不容易?你从哪些词语中发现的?

重点理解反复专心终于(板书:反复专心终于)。

(3)牛顿经过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秘密是什么?读。

(4)这就是有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现在你们读这个结论时是多么轻松。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现却源于苹果落地这样的自然现象中。“万有引力定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例举生活中的例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点而已,于是人类又有了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想法,在“万有引力”指引下,人们发现要冲破地球的引力才能到达宇宙,于是我们用强于地球引力的巨大推力把人造卫星、宇航飞船送上了太空,它们承载着我们人类的'飞天梦想一次次起航,一次次去探索发现。在此我们不得不说,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深化主题,指导写字。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力学之父”。而他这个惊世骇俗的发现却源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下面我们就来写写“苹”和“落”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孩子们一定有所启发,唤起了当科学家的愿望,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经历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当一个科学家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观察、思考、研究,也许明天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就是今天平凡的你。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个词语“好奇”。今天老师就把这个词语送给你们,希望它能成为你人生的一笔财富。

板书设计:

习以为常。

好奇反复观察。

专心研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终于。

布置作业。

请小朋友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东西落地的情境吗?(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注意平翘舌)。

(3)新词教学。

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

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

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3)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2、堂练习: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

(1)分析例句。

(2)完成课堂作业 3。

3、再读课文,说说你有几个为什么?

六、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苹果落地”这件事的经过,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教育。

2、理解”吸引、现象”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苹果落地》,齐读。

2、看拼音写词语。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其他学生自己批改。

4、讲明本教时的教学目标 .

二、深入学习第2-5自然段。

1、看苹果落地的课件展示,自读课文思考:牛顿怎么想,怎么做?

2、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说的话。

(1)连起来读一读。

(2)说说自己的理解。

(3)落实重点词遇“奇怪、自言自语、抛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顿的问题吗?

(1)小小组讨论交流。

(2)一问一答说说内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顿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认真思考、专心研究”的意思。

5、说说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运用“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读2-5段。

三、总结。

1、了解苹果落地的整个过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齐读课后练习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懂得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并指导言行。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填空。

(2)牛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个别读最后一段,小小组讨论:学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苹果落地与成为科学家之间的关系)。

3、齐读最后一段。

三、用词说句。

1、出示词语:动脑筋、遇到、总要、奇怪、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2、小小组交流介绍牛顿。

3、同学评说。

四、课外作业 选择。

1、抄写课文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4、运用“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问题,自找答案交流。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五篇】

1、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上面的片段中我思考了很多,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牛顿和地球吸引力方面的资料,课后再作一些拓展,这样做一者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具体地运用。

2、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地方,一起探讨的地方,一起寻找答案的地方,而不是为了书本在教学。撇下教参,拿着书本,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我感觉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研究性学习进入语文课堂。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本堂课上,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极有兴趣,很想急切地知道答案,对于地球对哪些东西有吸引力兴趣极大,同时也想找出反驳别人的理由。因此在完成这次的课外寻找资料过程中,学生便表现得非常主动。在课外寻找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并且蕴含其中的探索精神,更显珍贵。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寻找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语文,丰富自己。也使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两名学生板演。

22+936+5。

2、其他同学开火车。

9+86+75+93+87+710+85+8。

口算后订正板演题。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三、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他们摘的苹果放在一个箱子里,能装得下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师:谁愿意先说说你和同桌商量的结果?

生:要知道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才知道够不够装。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38+17。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师:你说得真棒!可是17+38应该怎样算呢?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

3、刚才大家讨论的十分热闹,相信一定想出了很多办法,谁愿意先说说?

方法一:10+30=407+8=1540+15=55。

方法二:20+38=5858-3=55。

方法三:17+40=5757-2=55。

方法四:20+40=6060-5=55。

方法五:17+38。

55。

师:能说说这个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1)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7加8等于15,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5.再算个位上3加1再加1,等于5。

(板书)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55。那么用一个箱子,能装得下吗?生:能。

4、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我们也试着用竖式做几道题,好吗?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能看懂题意吗?

生:能。

师:大家能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生:能。43+19=62,43+38=81,19+38=57。而70颗珠子才能穿成一条项链,所以有43颗珠子和有38颗珠子的两袋合起来能穿成一条项链。

2、“练一练”第2题。

教师找4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

师:大家可以看到,有三组算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三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想。

师:请同学们先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正确解答出来,然后再找出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找正确了,你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快试试吧。

4、“练一练”第5题。

生:愿意。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想吗?

师: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可见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按照一定的规律解决问题,这个进步可不小阿!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你们都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摘苹果。

方法三:17+40=5757-2=55。

方法四:20+40=6060-5=55。

方法五:17+3855。

作业布置:

《同步伴读》第64、65页。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七篇】

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主动探究。

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有感情朗读。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好奇心”是多么重要,进而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的道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一个苹果、录音机、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开手,会怎么样呢?

揭示课题:普普通通的苹果落地现象,却引发了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世界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板书课题)。

简介牛顿:牛顿是英国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光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师范读。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初读课文,师巡视指导,注意导优辅差。

检查初读情况:

重点检查几个字的读音。牛顿、自言自语、抛开、反复、专心、研究。

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注意纠正。

小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觉得很奇怪。为了弄明白,他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指导书写“世、言”。学生练习书写。

理解内容,深入体会。

过渡导语 ,朗读课文。挑选喜欢的段落来读。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夸一夸,读得不好的帮助他。齐读。

汇报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语”,说话造句。

为什么以前没人注意的现象牛顿会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发明的动力)。

比较句子,体会带点词的用法。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观察、研究,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指导读出语气,突出重点词语。自己练读——生范读——指名读——齐读。

总结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要向牛顿学习什么?

师:其实,牛顿小时候,除了数学,其他功课都不好,老师认为他是个差生,但是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四人小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问题吗?

交流汇报。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因为充满好奇、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而产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后,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在这里,洪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发明发现的故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多看好书、多观察、多思考,以后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布置作业 。

请小朋友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或者画下来,下节课进行展评、交流。

教学后记。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八篇】

1.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

3.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4.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与同学分享。

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体会到任何的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激励学生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像,热爱科学研究。

预计学生能够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与同学分享。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概念发展

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不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不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不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不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不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层次 2: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不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层次3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

问:为什么我们掷出去的飞机无论多高最后总是落在地上呢?还有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呢?

2、活动、思考、回答(提出假设)。

3、小组讨论、汇报。

4、挂在树上的苹果,晾在绳子上的衣服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吗?为什么?

5、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6、教师总结:原来,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正是这种吸引作用,才产生了上述现象。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九篇】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注意平翘舌)。

(3)新词教学。

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

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

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3)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2、堂练习: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

(1)分析例句。

(2)完成课堂作业3。

3、再读课文,说说你有几个为什么?

六、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苹果落地”这件事的经过,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教育。

2、理解“吸引、现象”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2、看拼音写词语。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其他学生自己批改。

4、讲明本教时的教学目标.

二、深入学习第2-5自然段。

1、看苹果落地的课件展示,自读课文思考:牛顿怎么想,怎么做?

2、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说的话。

(1)连起来读一读。

(2)说说自己的理解。

(3)落实重点词遇“奇怪、自言自语、抛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顿的问题吗?

(1)小小组讨论交流。

(2)一问一答说说内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顿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认真思考、专心研究”的意思。

5、说说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运用“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读2-5段。

三、总结。

1、了解苹果落地的整个过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齐读课后练习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懂得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并指导言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填空。

(2)牛顿因为_,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个别读最后一段,小小组讨论:学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苹果落地与成为科学家之间的关系)。

3、齐读最后一段。

三、用词说句。

1、出示词语:动脑筋、遇到、总要、奇怪、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2、小小组交流介绍牛顿。

3、同学评说。

四、课外作业选择。

1、抄写课文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4、运用“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问题,自找答案交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田”,读写并理解“自言自语、思考、吸引、现象、世界、著名、科学家”等新词语的意思。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第十篇】

1、学会13个生字,读写“自言自语”等11个词语,会用“思考、吸引力”说话。

2、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会读经过改编的课文句子。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会用“思考、吸引力”说话;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

课件、生字卡片等。

三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2-4段,凭借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学会相应的生字。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5’)。

1、小朋友都吃过苹果,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可是,你看到过苹果长在树上的样子吗?

(出示课件:几棵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看图说说成熟苹果的样子。

2、我们吃的苹果就是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要是不摘苹果熟透了,会怎样呢?

(出示课件:苹果落地的画面,并出示课题《苹果落地》。)。

3、齐读课题,说说你看到苹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却从苹果落地这个现象中发现了问题,并进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6’)。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意思。

2、标上节号,想想课文讲了谁,什么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三、检查:(5’)。

1、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正音。

2、讨论课文讲了谁,什么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四、学习第2-4段:(20’)。

1、那么,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课文是哪几节?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自由读课文2-4节。

2、交流学习:

1)、师边叙述,边出示课件:一天傍晚,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忽然发现……。

2)、出示句式说话: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准备,指名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3)、朗读课文第2节。

4)学习生字“掉”。

3、再读课文,思考: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他开始怎么想,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说话: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说,指名说一说。

2)、读一读3、4两节,说说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结合学习生字“言、而”,说说怎么样是“自言自语”,齐表演。划出自言自语说的话,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这两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抄写生字,并评议。(4’)。

教后感:。

1、继续学习课文1-5节。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几节课文,学习生字“总、思、考、吸、引”。

一、复习检查:(6’)。

1、卡片读生字,并找朋友。

2、读一读2-4节课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3、指导完成作业本题目4,并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0’)。

1、再读一读2-4节课文,说说你从这件事中看出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2、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的`,自己读一读。

3、为什么说“牛顿从小爱动脑筋”呢?

出示句式说话:1)、牛顿从小爱动脑筋,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练说,后指名说。

2)、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练习:因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换一种说法说一说。

4、牛顿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说明他。

5、学习生字“总”,练习用总要说话。

牛顿遇到问题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见到老师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业,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业本题目6。

7、齐读课文第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10’)。

2、交流,结合指导作业本题目5。

3、朗读这一段课文。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4、结合学习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1-5节,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4’)。

五、复习生字:(10’)。

1、卡片认读生字,并说一说注意点。

2、指导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教学时,我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学习第一节和第六节。第二课时学习2-5节。同时,在小组学习后交流时,我让学生回答时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学生兴趣较高。

1、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

2、学习课文第六段,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培养敢于提问的习惯。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0’)。

1、自由读一读1-5节课文,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2、学习用“为什么‘提问。

1)、齐读第一段。

师:牛顿从小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我们也来学习用“为什么“提问。

2)、出示练习提:苹果掉下来。苹果不向天上飞。请小朋友任选一句话练习说话。自由说,指名说。

3)、谁能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呢?

二、学习第六段:(12’)。

1、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结合学习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齐读最后一句,谁能给“牛顿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句提问?

2)、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牛顿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来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3、请你再读一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结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现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现象。

5、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齐读课文,小结:(8’)。

1、自由读一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读一读课后第五题。师小结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并释疑。

四、指导完成作业本:(10’)。

1、抄写生字,并评议。

2、读拼音,写词语。

3、照样子把词语分成三类。

4、书面完成课后题目2、3。

板书:

普通现象。

看见想、又想(提出问题)。

认真思考。

专心研究。

著名科学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24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