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调查报告精编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市场营销调查报告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市场营销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9-9
调查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远路80号
调查对象: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调查内容:人员优化配置问题
一、单位的概况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2日,位于环渤海湾港口群的要冲--大连,占地120万平方米,岸线总长3200米,以船舶修理、改装、制造为主业,市场遍及欧、美、韩、日、新加坡等10个多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国内外知名船公司认可。
公司拥有30万吨级浮船坞、15万吨级浮船坞和8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坞容总量达到53万吨;专用修船码头8座,配有3台200吨门式起重机,1台400吨门式起重机等各类配套吊运设施。公司于20xx年开始进军船舶制造领域,新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和分段装焊厂房、万多平方米的封闭涂装厂房、5000吨、10000吨级滑道两个、250米舾装码头以及船体车间、管子加工及单元组装车间、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的钢材预处理流水线等多个重要生产硬件设施。
大连中远船务年修船能力200余艘,其拥有OBO、PCTC、VLCC、VLOC、FPSO等多种特殊船型的修理和改装实力,并成功改装了FPSO项目“太阳神松寿”轮、“海洋骄傲”轮等多个改装工程。公司还承接了世界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建造项目、系列30000吨重吊船建造项目、系列57000吨、80000吨、92500吨散货船建造项目;为韩国三星自主设计和建造50万吨级系列浮船坞等。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600多人,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者达85%以上,技术实力雄厚,是中远船务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
二、经营管理特点
中远船务以“修造并举,稳步推进,在‘特’字上下功夫”为产业发展方针,以船舶修理为发展起点,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准确把握行业脉搏,整合兼并修造船资源,开发应用先进工艺技术,低成本扩张滚动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修理改装方面,中远船务率先施行先进的总管小组负责制,不断刷新船舶修理坞期,使中远船务在国内外船东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所属企业先后成功完成了集装箱船加长、油轮改半潜船、铺缆船改铺管船、化学品船改装、自卸船改装、汽车滚装船改装、海洋工程船修理改装等大型工程,快速实现了从常规修船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特种船和大型改装船等高端产品的升级,在全球航运界树立了中远船务修理改装品牌,修理改装能力稳居全国修船企业排行榜首位,被誉为中国修船界的“航母”。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方面,中远船务积极学习日韩造船管理模式,开展CIMS造船管理体系建设,建设集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引进多位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的技术设计和生产管理专家,强化精度造船理念,加速建立国际先进的现代化造船管理模式。基于中远船务高效的管理流程、强大的基础设施和稳固的客户群体,目前已建造交付的船型包括: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3万吨重吊多用途船、万吨散货船、8万吨散货船、万吨散货船等;在建海工项目包括:建造并交付了世界首艘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圆筒形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海洋风车安装船等。目前正在建造的有圆筒形钻井平台、半潜式海洋平台、深海钻井船、海洋风车安装船、油船等,其中,“大连开拓者”号深海钻井船是我国船舶企业首艘以总包方式承建的海洋钻井船,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建的最大钻井船。
三、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庞大的外包工人数严重制约了生产经营的高效低成本运作,给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外包管理的基本现状和主要表现也大致概括为三点:
1.数量庞大,管理乏力
技能效率低下,队伍不稳,新员工充斥,质量不稳,事故频发;用工成本高居不下,人耗、能耗、物耗较大,浪费严重。
2.精益管理难以落实
文化、技能低下,(初中以下占70%,中级工不到20%)生产计划、精度质量、安全生产、作业物量的精益管理很难落到实处。
3.劳动力效率难以提升
管理不到位,生产计划、进度、质量难以保证,人多扯皮、指责埋怨,人员调动、任务分配、团队协作很难统一指挥和协调,整体作业效率难以提高。
这种庞大的`外包用工和“以包代管”的用工模式,将面临着四种挑战:
1.船企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船市低迷,真正的“寒冬“尚未到来。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的困局仍未改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抢得先机,赢得订单?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船企只有创新用工管理模式,提升用工整体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船务由大做强战略的挑战
如何走“精兵强企”之路,实现由大到强?首要的是要打造精减高效的用工队伍,并创新管理模式。而目前“以包代管”的外包用工模式与之不相适应,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3.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挑战
随着外包工身份、文化和年龄的变化,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法律和维权意识、利益的诉求意识日趋增强,薪酬保险,甚至环境和文化需求的诉求不断增多,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多方面措施加以适度满足。
4.用工政策日趋完善的挑战
中央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国务院下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涉及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工伤医疗、基本养老等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大幅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
四、思考与建议
外包工因其目前存在的“两多、两低、两高”现状,即施工队伍及人员多;技能及工效低下;流失率高及外包费用高,严重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改革和创新用工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是危机中求生存,转型中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当下中远船务科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棘手的任务。梳理现有人员,平衡“两个”计划,定编精简、淘汰人员
首先要梳理人数和工种,然后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再按照精简原则来定编定置,按照区域、工序、工位和工艺定工种、定岗位。具体做法是:
一是围绕“三下三上”(队伍人员数量和外包成本要下,技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要上,这是去年外包管理科学化提出的基本目标),继续实施两个分(星)级考核,并加大考核覆盖面,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坚决淘汰不胜任队伍及员工。促使分承包方由“量多质低型”向“精
简高效型”转变,并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外包工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以精简与高效的双轮驱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力争20xx年底造船外包劳动力精简
10%—15%,我认为,这是个目标不一定十分科学,但必须有一个目标,目标需要争取,需要跳跳才能够到。
二是要按照“对造船劳动力逐步做到提前筹划管理”的要求,真正做到谋划项目时考虑人力保障,制定计划时考虑人力需求,制定政策时考虑人力导向,部署任务时考虑人力措施。
企业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用工是正常的。虽然20xx年曾经强力招进3000本工,但外包工不适应船舶建造的基本矛盾和造船效率受外包工制约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时隔三年,外包用工数量之大,成本高居不下,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因此探索制定合适的“三工比例”适量组建本工队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可以冲抵部分外包工,减少制约。力争2—3年内实现自有主体工种队伍占造船外包工总量的30%—40%。
三是着力推进协力工队伍组建,组建协力工实施方案和计划已定,组建模式、目标、完成节点、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都已明确。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在已组建3000人的基础上,力争实现20xx年底协力工人数占造船外包用工总数25-30%的目标。
四是实施“三工转换“,企业要建立转换机制和职业上升通道。淡化身份突出岗位,通过考核实现用工良性循环和人员稳定,并以此减外包工。
招聘本工,首先要摆正几个关系:
(1)不同用工性质之间的关系
外包工用工风险较小,但技能、功效低下、不稳定,远不适应造船需要。为此我们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必须组建适量本工,以缓解受外包工的制约。
(2)成本与风险的关系
外包工似乎价格低廉,但工价飞涨,加之因人多“内耗人耗”,“能耗、物耗”,导致成本的高居不下(据统计外包、外协费用及从事一线生产的本工成本占建造总成本的近20%)。
(3)成本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成本和生产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较低的生产效率为代价来换取较低的人工成本,意义不大,这是因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所对应较低的劳动力素质,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建造周期拖长,反而带来更高的建造成本。
市场营销调查报告2
当今是一个物质的社会,当我们这些大学生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之时,才发现,消费是一个多么潮流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少了少年时的那份单纯,多了一丝青年的成熟,但是,对于自己每月的生活消费,又是否有主观的意识呢?因此,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使用情况,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我们组织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的调查。
一、关于调查
1、调查背景与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 x掌握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使用特点 x促进大学生提升财商,科学、理性消费 x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2、调查时间:
3、调查准备:11月20日完成 x实施调查计划:11月21日 x调查日:11月22日 x 数据处理:11月23日 x报告写作:11月24日3.调查对象: 华新学院学生
4.调查内容:
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以及使用金额 x大学生消费方式及消费的特点 x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因素 x调查大学生对于目前消费观的看法
5.调查方式: x学院内部调查
问卷调查为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 x采用数据分析法分析数据
6.调查问卷(附后)
7、调查经费: x费问卷:5元 x报告费:2元 合计:7元
二、正文
1、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总体情况生活费总额在1000元以下的有18人,占调查总数的58%,男女生每月总额差别不是很大。我们认为,在男女方面生活费比较平衡,其他区间占比较小,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的,只有四人。就年级而言,大二的学生,无论男女,生活费的支出,都要大于大一的学生。
由问卷的第2个问题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有98%的都来自于父母,只有2%的人来自于其他收入。由此可见,当代在校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对于父母的依赖是很严重的。
问卷中,第3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女生在社交方面的支出只有%,当然,女生在购物方面有近85%的人支出占生活费比重较大。而男生在社交这方面有24%的人支出占生活费比重较大。
当然,在问卷中,我们也做了在恋爱方面男女生支出的比重调查,不言而喻,男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远远大于女生。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花钱如流水的'行为有51%的人持反对态度,还有48%的人持中立的态度,还有1%的人持支持的态度。
随即问卷得到的结果显示,超过50%的同学认为生活费刚好够用,其中,男女都超过了50%,其中,有%的同学,对于目前生活费的使用情况感到比较满意。对于“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否超支”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选的是刚好够用,可见,我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的支出还是很理性的。
2、调查结论
综上分析可见,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使用生活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
(1)理性使用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大学生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资助,自己兼职赚钱或者其他来源的不多,这使得他们每月可以使用支出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800~1000元左右,家境好一点的大约就1500~2000,而这笔钱主要是用于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往往在花钱的时候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生活费的使用正在慢慢趋向不合理。总体来说,大学生的生活费仍然处于“满意”阶段,即吃饭穿衣还是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满意”已经有向“不满意”的趋势发展。(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社交支出和潜在的恋爱支出以及女生的购物支出就可以看出)
(2)男生恋爱支出多度,女生购物支出更为突出
男生大多数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的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然而女生在购物方面,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大多数女生认为自己在购物方面支出最大,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见识的不断增加,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3)经济独立意识较差,理财能力需要不断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72%的人在自己缺钱的情况下,选择节约着过,而有15%的人选择自己做兼职解决,还有13%的人选择向父母索要。显然,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很薄弱,比起欧美发达国家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要培养和加强。
3、建议与对策
在社会的转型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一方面要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大学生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地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地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奠基,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我们必须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奢侈消费,向父母和周围其他人学习如何有效理财,同时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适度的紧缩自己的支出,也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所以从自身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变改变这种问题,正确引导自己的成长之路。
(2)和谐社会的建立
从社会角度,当代大学生与社会频繁接触,一些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社会的缺乏正确的引导不无关系,社会各界应当给与适当关注,并加强引导、配合家庭、学校,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消费倾向,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3)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大学生的消费不合理和无计划主要是大学校园环境所致,大学处在社会与学校之间,与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中许多诱人的现象,吸引许多大学生都想去尝试,这就引起了许多同学的攀比心理和享乐主义,从而代之错误的消费结构。学校应适当引导学生如何理财,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当宽松又可以有效学习理财的环境,同时应加强教育学生,教育好学生应当如何合理的运用好自己的生活费,将钱用在“刀刃”上。
市场营销调查报告3
一、单位的概况
大连xxxx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2日,位于环渤海湾港口群的要冲-大连,占地120万平方米,岸线总长3200米,以船舶修理、改装、制造为主业,市场遍及欧、美、韩、日、新加坡等10个多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国内外知名船公司认可。
公司拥有30万吨级浮船坞、15万吨级浮船坞和8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坞容总量达到53万吨;专用修船码头8座,配有3台200吨门式起重机,1台400吨门式起重机等各类配套吊运设施。公司于20xx年开始进军船舶制造领域,新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和分段装焊厂房、万多平方米的封闭涂装厂房、5000吨、10000吨级滑道两个、250米舾装码头以及船体车间、管子加工及单元组装车间、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的钢材预处理流水线等多个重要生产硬件设施。
大连中远船务年修船能力200余艘,其拥有OBO、PCTC、VLCC、VLOC、FPSO等多种特殊船型的修理和改装实力,并成功改装了FPSO项目“太阳神松寿”轮、“海洋骄傲”轮等多个改装工程。公司还承接了世界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建造项目、系列30000吨重吊船建造项目、系列57000吨、80000吨、92500吨散货船建造项目;为韩国三星自主设计和建造50万吨级系列浮船坞等。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600多人,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者达85%以上,技术实力雄厚,是中远船务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
二、经营管理特点
中远船务以“修造并举,稳步推进,在‘特’字上下功夫”为产业发展方针,以船舶修理为发展起点,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准确把握行业脉搏,整合兼并修造船资源,开发应用先进工艺技术,低成本扩张滚动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修理改装方面,中远船务率先施行先进的总管小组负责制,不断刷新船舶修理坞期,使中远船务在国内外船东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所属企业先后成功完成了集装箱船加长、油轮改半潜船、铺缆船改铺管船、化学品船改装、自卸船改装、汽车滚装船改装、海洋工程船修理改装等大型工程,快速实现了从常规修船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特种船和大型改装船等高端产品的升级,在全球航运界树立了中远船务修理改装品牌,修理改装能力稳居全国修船企业排行榜首位,被誉为中国修船界的“航母”。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方面,中远船务积极学习日韩造船管理模式,开展CIMS造船管理体系建设,建设集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引进多位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的技术设计和生产管理专家,强化精度造船理念,加速建立国际先进的现代化造船管理模式。基于中远船务高效的管理流程、强大的。基础设施和稳固的客户群体,目前已建造交付的船型包括: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3万吨重吊多用途船、万吨散货船、8万吨散货船、万吨散货船等;在建海工项目包括:建造并交付了世界首艘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圆筒形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海洋风车安装船等。目前正在建造的有圆筒形钻井平台、半潜式海洋平台、深海钻井船、海洋风车安装船、油船等,其中,“大连开拓者”号深海钻井船是我国船舶企业首艘以总包方式承建的海洋钻井船,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建的最大钻井船。
三、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庞大的外包工人数严重制约了生产经营的高效低成本运作,给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外包管理的基本现状和主要表现也大致概括为三点:
1.数量庞大,管理乏力,技能效率低下,队伍不稳,新员工充斥,质量不稳,事故频发;用工成本高居不下,人耗、能耗、物耗较大,浪费严重。
2.精益管理难以落实,文化、技能低下,(初中以下占70%,中级工不到20%)生产计划、精度质量、安全生产、作业物量的精益管理很难落到实处。
3.劳动力效率难以提升,管理不到位,生产计划、进度、质量难以保证,人多扯皮、指责埋怨,人员调动、任务分配、团队协作很难统一指挥和协调,整体作业效率难以提高。
这种庞大的外包用工和“以包代管”的用工模式,将面临着四种挑战:
1.船企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船市低迷,真正的“寒冬“尚未到来。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的困局仍未改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抢得先机,赢得订单?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船企只有创新用工管理模式,提升用工整体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船务由大做强战略的挑战,如何走“精兵强企”之路,实现由大到强?首要的是要打造精减高效的用工队伍,并创新管理模式。而目前“以包代管”的外包用工模式与之不相适应,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3.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挑战,随着外包工身份、文化和年龄的变化,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法律和维权意识、利益的诉求意识日趋增强,薪酬保险,甚至环境和文化需求的诉求不断增多,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多方面措施加以适度满足。
4.用工政策日趋完善的挑战,中央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国务院下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涉及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工伤医疗、基本养老等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大幅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
四、思考与建议
外包工因其目前存在的“两多、两低、两高”现状,即施工队伍及人员多,技能及工效低下;流失率高及外包费用高,严重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改革和创新用工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是危机中求生存,转型中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当下中远船务科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棘手的任务。梳理现有人员,平衡“两个”计划,定编精简、淘汰人员
首先要梳理人数和工种,然后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再按照精简原则来定编定置,按照区域、工序、工位和工艺定工种、定岗位。具体做法是:
一是围绕“三下三上”(队伍人员数量和外包成本要下,技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要上,这是去年外包管理科学化提出的基本目标),继续实施两个分(星)级考核,并加大考核覆盖面,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坚决淘汰不胜任队伍及员工。促使分承包方由“量多质低型”向“精简高效型”转变,并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外包工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以精简与高效的双轮驱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力争20xx年底造船外包劳动力精简
10%—15%,我认为,这是个目标不一定十分科学,但必须有一个目标,目标需要争取,需要跳跳才能够到。
二是要按照“对造船劳动力逐步做到提前筹划管理”的要求,真正做到谋划项目时考虑人力保障,制定计划时考虑人力需求,制定政策时考虑人力导向,部署任务时考虑人力措施。
企业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用工是正常的。虽然20xx年曾经强力招进3000本工,但外包工不适应船舶建造的基本矛盾和造船效率受外包工制约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时隔三年,外包用工数量之大,成本高居不下,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因此探索制定合适的“三工比例”适量组建本工队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可以冲抵部分外包工,减少制约。力争2—3年内实现自有主体工种队伍占造船外包工总量的30%—40%。
三是着力推进协力工队伍组建,组建协力工实施方案和计划已定,组建模式、目标、完成节点、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都已明确,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在已组建3000人的基础上,力争实现20xx年底协力工人数占造船外包用工总数25-30%的目标。
四是实施“三工转换“,企业要建立转换机制和职业上升通道。淡化身份突出岗位,通过考核实现用工良性循环和人员稳定,并以此减外包工。
招聘本工,首先要摆正几个关系:
(1)不同用工性质之间的关系
外包工用工风险较小,但技能、功效低下、不稳定,远不适应造船需要。为此我们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必须组建适量本工,以缓解受外包工的制约。
(2)成本与风险的关系
外包工似乎价格低廉,但工价飞涨,加之因人多“内耗人耗”,“能耗、物耗”,导致成本的高居不下(据统计外包、外协费用及从事一线生产的本工成本占建造总成本的近20%)。
(3)成本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成本和生产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较低的生产效率为代价来换取较低的人工成本,意义不大,这是因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所对应较低的劳动力素质,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建造周期拖长,反而带来更高的建造成本。
市场营销调查报告4
一、引言
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我国城市群建设稳步实施,在交通、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为邮政业务带来更多发展的动力。在这种经济形势之下,邮政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型、团结性为企业发展理念,制定适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市场营销策略。邮政政企分开,实行公司化运营、建立邮政储蓄银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单独运营。邮政营业网点多、信誉度不断增高、能力建设日益增强等等,这些都是邮政企业体制改革进程取得的重大进步。
二、邮政市场SWTO分析
1、竞争优势
邮政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基本建立了横连国际,纵接城乡的网点布局,形成了全国邮政一张大网的一体化优势。邮政企业的传统实物运送、邮政信息传递、邮政金融资金流通“三流合一”业务,能够很好的满足市民的需求,在展现服务的时限、种类、质量等多方面有显著优势。另外,邮政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市民大都信任邮政品牌,邮政明信片、邮政贺卡、邮发报刊、集邮、邮政金融等许多产品一直深受欢迎。可以说,众多的服务种类和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成为邮政最大的竞争实力。除此之外邮政还拥有国家层面上的《邮政法》,地方政府出台的《邮政条例》等政策保护优势。《邮政法》明确规定“信件和具有信函性质的物品”属邮政专营,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直辖市)通过《邮政条例》给予邮运车辆过桥过路费减免等资费优惠。近年来,邮政金融计算机网也得到突飞猛进,网络查询邮件信息,金融信息网全国联网、集邮票品管理系统、量收系统等软件整合统一极大提高了邮政企业的工作效率。针对智能手机用户推出的邮政银行、中邮人寿、掌上邮局等APP更将邮政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效益资源,为邮政的市场化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竞争劣势
相对于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邮政的管理水平、成本效益、市场敏锐度、大客户管理方面还不是很乐观。另外,企业宣传力度缺乏,市场化运作手段欠缺。因此说,管理水平的低下严重阻碍了邮政的发展,导致了企业资源不能充分整合,在银行信用卡,包裹次日递,同城配送等高附加值业务方面,邮政慢人一步,导致这些业务推进缓慢,错失市场机遇,坐看民营资本做大。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良好的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基层邮政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不高,重要技术、营销岗位缺乏新型知识结构新人加入,这些都导致很多业务缺乏相关人才而搁浅。在市场大环境下,相对不高的待遇导致人才容易流失,员工有失落感。这些问题己经成为制约邮政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邮政的核心资源没有得到有力整合,全程全网的利用率低,资产运营效率不高导致成 本支出增多,直接影响了企业盈利水平。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薄弱、资产运营效率低这些问题是目前邮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邮政市场营销策略
邮政的发展要与现代经济发展同步,要满足客户需求。在以后发展中,要抓住县域高新产业区和新农村建设两个经济发展的机遇,结合其他营业网点,以地方经济为落脚点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利用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在经营好窗口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营销渠道的作用,并逐步过渡到以社会营销渠道为主体的经营方式。本文认为可从“政府渠道、企业渠道、服务三农渠道”为突破口,拓展销售渠道。开拓政府市场关键是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增加邮政企业与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关联度。例如,陕西邮政2014年9月与陕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地方政府将支持陕西邮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邮政服务网络布局,充分发挥邮政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资源优势,实现邮政行业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服务三农渠道上,陕西邮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发挥邮政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优势,利用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和投递网络,促进和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建设“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政府公共服务”为切入点,打造县-乡-村基础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完善的农村电商寄递服务。总之。服务三农是基层邮政联系政府,企业形象的重要方向,重点建立邮政服务“三农”新体系,贴近市民生活需求,做到政府支持,百姓满意,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结束语
邮政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形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细化、竞争激烈的新经济环境,邮政企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市场营销策略的关键在于找准市场目标、拓宽营销渠道。同时建立优秀的营销团队,科学的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