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台江县村BA现象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省台江县“村BA”现象的调研报告
12月8日,2023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发布了2023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其中,贵州黔东南州台盘“村BA”篮球赛入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深度破解“村BA”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码”,为本地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取得真经,清丰县委办赴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实地调研考察,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出圈靠什么?
(一)有氛围。贵州地区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各地之间流动较小,当地百姓便在彼此分割的小天地开展篮球、对歌等文体活动,相对封闭的空间为篮球这项门槛低、激情高的体育活动的持续性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资料显示,台盘村最早的篮球赛可以追溯到1936年,比美国NBA还早13年,80多年来从未中断。据台江县文体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台江“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不论是3岁小孩还是80岁的嬢嬢,拿到篮球,都能打两圈。甚至一个只有18户人家的村,也建了一个篮球场。下午4点的开幕式活动,中午12点观众席就已经座无虚席。
(二)有土味。“村BA”从队员、观众、场地、奖品全体系透着质朴的土味。队员是当地村民,他们平时可能还是公司职员、快递小哥、挖掘机师傅,但是每逢赛事都会请假参赛。公司不准假的,甚至会辞职参赛;“赞助商”是参赛球队所在村村民,在外打工人捐个三五百,在村里生活的村民给个三十五十,一场场比赛就是这么办起来的,赛事本身并没有进行商业推广;奖品无论是总决赛的黄牛、香猪,还是小组赛的猪脚、麻鸭,成本代价不高,并且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土特产。观众是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既有满头白发的老人,又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妇女,还有满场乱窜的小朋友,他们呼朋唤友,或席地而坐,或登梯趴墙,并且不需要购票,坐在“看台”上,从白天看到黑夜乃至凌晨三四点钟,当地人充满娱乐精神地把这称为“天亮文化”;解说员更是灵活切换普通话、贵州话开展“双语解说”,风趣幽默引得观众笑声连连。场地是露天球场,“出圈”之后才在水泥地面铺设了硅胶,而所谓“看台”,其实就是水泥台阶,排排坐、人挤人,加上站着的观众,台盘村球场能容纳2万余人。
(三)有人文。自然生态方面,贵州省以苗乡侗寨最具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为由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之一,素有“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栖息地”美誉的黔东南因原生态风貌保存较完整成为了这方面的代表。民族风情方面,台江县有1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比赛间隙极富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苗族非遗古歌、苗族舞蹈以及芦笙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赋予了“村BA”又一抹亮色。特色饮食方面,当地的酸汤鱼、羊瘪面、青岩豆腐极具地方特色,“用舌尖带动指尖”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因素。
(四)有作为。如果说台盘村的网红球场有特殊之处的话,那就是球场旁边的“媒体接待室”。台江县深刻的认识到台盘“村BA”走红离不开新媒体的传播,比赛期间,当地宣传部门及时加强媒体引导,开启全网直播模式充分加密传播频次,国家、省、州、县四级主流媒体和各级新媒体、自媒体视频号纷纷转载直播,形成空间媒体矩阵,为台盘“村BA”快速进入全国人民视野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二、外地学什么?
(一)学就地取材。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是赶齐当地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但也不可邯郸学步、妄自菲薄,甚至迷失自我,对本地资源禀赋熟视无睹。反观台盘村的“村BA”,据台盘村委会主任、村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称,2022年吃新节的篮球赛共有176支球队参加,所有费用均为各村村民集资,整轮比赛官方不出资。同样出圈的榕江县“村超”,今年赛事共有96支球队参赛,赛期9天,该县文体部门称,官方层面一共承担了裁判费等费用3万余元。
(二)学顺势而为。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驱势者独步天下。2022年7月21日,台盘村篮球赛第一次登上抖音全国热榜后,台江县通过协调省直、州直相关单位,又乘势加推了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佛黔协作美丽乡村篮球交流赛、黔粤男女篮跨省交流赛三场赛事,为台盘“村BA”持续燃爆全网拾柴加火。尤其是8月初举办的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是经由台江方面积极争取,由凯里市三棵树中途转移到台江县台盘村“网红”篮球场举行的,展示了台江县积极作为的一面。台江县在“村BA”首次出圈后因势利导、趁热打铁,通过“三场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将台盘村从一个黔东南小山村逆袭为中国乡村篮球“村BA”圣地,是地方政府积极顺势而为的成功案例,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三)学卖独卖缺。俗话讲:“一招鲜,吃遍天”,文旅文创市场亦是如此。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谋划发展被称为“第四产业”的文旅文创产业,但千城一面、贪大求洋成为一些地方的通病。“村BA”能够出圈,既不在于“高大上”的场地,也不在于豪华阵容的球员,而是靠的麻鸭猪脚和塑料小马扎的“土味”,这份返璞归真的“土味”也正是全国各地文旅市场所缺乏的。
(四)学互联网思维。网媒被称为“第四媒体”,相较传统媒体实时、便捷、互动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能将信息传播活动在现实领域的基础上无限扩大。台盘村打了80年的篮球赛之所以在2022年燃爆全网,网媒传播居功至伟。如果不是部分村民将比赛视频上传网络,就不会被姚姓摄影师发现,如果不被姚姓摄影师发现,就不会有专业力量的网媒传播,如果没有专业网媒传播,中国便无“村BA”。总之,是互联网贯通了台盘“村BA”出圈的整个路径。
无独有偶,与台江县同属黔东南州的榕江县,凭“村超”同样出圈网络,该县在培树党政干部互联网思维、提高触网本领方面更是可圈可点。该县“80后”县长主导推动成立新媒体产业园,“村超”比赛期间,发动全县2200余家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和1.2万个新媒体账号参与宣传,并评选“村超”宣传官。通过统一话题,鼓励村民自发在自媒体平台上制作推出村超攻略、视频、笔记,汇聚了走出贵州、走向全国的磅礴伟力。可以说,没有互联网思维的加持,就不会有央视新闻对村超“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至高赞誉。
三、濮阳干什么?
按照村BA“就地取材、顺势而为、卖独卖缺、互联网思维”的做法启示,擦亮我市全国独有的“中华第一龙”“单拐革命旧址”“张姓祭祖大典”“张清丰祭拜活动”和“全奥运项目极限运动基地”四块文旅招牌,锚定“华夏龙都”“中原红都”“孝道之乡”“极限名城”打造“龙”“红”“孝”“极”四大文旅产业。
(一)聚焦于“龙”,打造“华夏龙都”。我市拥有全国唯一的距今6400余年蚌壳“中华第一龙”,并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式命名为“龙乡”。建议充分发挥濮阳“中华龙乡”“龙源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打造四个“基地”,发展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业。一是打造龙文化展示基地。依托“中华第一龙”发现地龙湖,筹建“中国龙文化博物馆”,展示龙文化的要素和遗存,同时把龙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设计市标市徽,命名城市街道,在主要街道的路灯、公交站、广场等公共场所装饰悬挂、设立雕塑,把濮阳打造成为中华龙文化的展示基地。二是打造龙文化产业发展基地。编制濮阳龙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让龙文化产业高起点起步;改造建设龙山公园、龙文化碑林等龙文化景点,研发龙文化旅游纪念品,发展龙文化旅游产业;利用流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龙形象,发挥濮阳当地优势,研发包括麦秸画、草编、剪纸等工艺品;以龙文化为主题,创作文学、演艺作品,依托杂技资源创作龙文化情景剧;持续打造“二月二”龙文化庙会,发展龙文化会展经济,把濮阳打造成为中国龙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三是打造中华龙文化研究基地。依托濮阳高等院校,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专门研究机构,组建“中国龙文化研究院”,集中研究力量,就“龙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龙文化与中国梦”“龙文化产业系列开发”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把濮阳打造成为中国龙文化研究基地。四是打造龙文化实景体验基地。参考迪士尼公园、中华恐龙园等“乐园+IP”模式,与专业公司合作,融入《山海经》等上古传说、古代传统民俗等,运用VR技术、5D沉浸式体验技术增加基地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打造打造全国首个“龙文化IP”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
(二)着眼于“红”,打造“中原红都”。我市拥有单拐革命旧址、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邓小平、宋任穷、黄敬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战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议从“吃”“住”“玩”“拍”四个方面,为红色传统教育注入新鲜的现代元素。一是“吃”方面。依托景区现有的美食一条街,引进卤煮火烧、豆汁焦圈、炒肝、爆肚设置北京小吃部,引进羊肉泡馍、腊羊肉、锅盔设置西北小吃部,引进肠粉、鸭血粉丝汤、烧麦、生煎设置东南小吃部,引进市井火锅、螺蛳粉、酸辣粉、红糖糍粑设置西南小吃部,让“舌尖”带动“脚尖”。二是“住”方面。用好“土楼”资源,面向周边地市开展“0元住土楼”“我与土楼有个约会”等营销活动,开发穴位浴、海盐池等温泉项目,开展推独轮车、踩高跷、滚铁环等趣味比赛,提高旅游参与度。适时推出“灯光秀”、“篝火晚会”、房车营地等项目,丰富游客“夜生活”。三是“玩”方面。按照“无参与不体验,无体验不旅游”的工作思路,设置“磨豆腐”“穴粉皮”“纳军鞋”等体验活动,编演《单拐·红色冀鲁豫》《刘邓大军渡黄河》等实景演出,开发“单拐1944”“强渡黄河”等红色剧本杀,谋划打造首长记忆院落群、军事主题体验基地、兵工文化体验坊、红色主题乐园、节庆民俗庙会、影视基地等,让年轻人拥抱红色文化。四是“拍”方面。依托村内现有民居,谋划建设民国风情体验区。在途经单拐的G342、S209等主干道沿线,根据花期分时段打造油菜花、向日葵、薰衣草等自然景观,做到全年有花可赏、有景可拍。在将军渡遗址售卖、租借传统年代服饰,园区内投放刘伯承、邓小平等特效演员NPC与游客拍照互动,设置符合历史的拍照内景,全方位打造沉浸式场景。同时,在每个拍照打卡处,标注最佳打卡位置并张贴模特拍照造型,更好的服务于游客拍照。
(三)立足于“孝”,打造“孝道之乡”。我市清丰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平民名字命名的县,并设有“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建议积极加以利用。一是引优质资源。加快孝道博物馆建设,启动“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柔性引进大学教授、民间知名人士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重量级大V,积极举办各种研讨、庆典、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孝道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聚超常人气。每年三月二十八继续支持清丰县举办张清丰祭拜活动,并坚持开展孝老子女评选,逐步将评选范围扩大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医专等大中专院校。借势濮阳市张姓祭祖大典的张姓人脉资源,引导张姓人士参与张清丰祭拜活动,不断扩大张清丰的人物IP影响力。力争3-5年,在省市支持下,在清丰县举办全市、全省孝老子女评选活动。三是吸澎湃流量。各类节庆活动期间,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郑州、新乡、安阳等周边高校联合,选取不同省份的大学生代表参加,组织开展“大学生抖音赛”等新媒体平台流量比赛,按照点赞量和转发量的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放金质、银质、铜质“张清丰”人物像,为传统文化盛典插上新媒体的“翅膀”。
(四)致力于“极”,打造“极限名城”。我市具有全国唯一一处可以承办全奥运极限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基地——清丰极限运动基地,并先后承办了2021年全国BMX自由式锦标赛、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国际滑板公开赛(清丰站)等国际性、全国性的赛事。一是探索“院校+”模式。全国极限运动大会的召开和清丰县极限运动基地的诞生,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继续加密与体育总局联系频次,请求总局领导率队莅临我市实地调研,协调国内体育院校冠名联合办学,成立XX体育学院极限运动学院(清丰),并安排国内体育知名专家现场指导办学工作,任校长或者名誉校长,争取把清丰极限运动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极限运动员培训基地。二是探索“赛事+”模式。请求体育总局与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继续支持清丰持续举办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并认定清丰为中国极限运动大会主场永久举办地。协调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极限运动协会、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队等莅临清丰考察指导,支持我县创建自由式小轮车、冲浪、动力冲浪板、桨板、摩托艇、水上飞人等水上项目国家训练基地,扩大极限名城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探索“文旅+”模式。积极与华强方特集团、中奥体育产业集团等文旅体育运营公司对接,利用方特近年来确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契机,用好极限运动基地的独特优势,形成方特专业机构与极限运动基地独特资源的叠加效应,创新方式,丰富业态,打造文旅极限运动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