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研究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区正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要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科学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管用等各环节工作,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干部保证。
为此,课题组坚持问题导向,分梯次分领域召开年轻干部、中层干部、国企干部交流座谈会,深入相关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及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充分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区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力求就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主要做法
注重“三个结合”,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突出“战略性”
紧扣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事业为上,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力活力合力战力魄力耐力。
注重干部优势与班子效能有机结合。对标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四五”规划需要,注重配备政治素质过硬、经受斗争考验、善于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局面能力强的优秀领导干部担任处级领导班子党政正职,注重选拔任用熟悉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城建规划等领导干部进入镇街领导班子担任“一把手”。
注重定向储备与精准选用有机结合。探索实施领导班子“建模强链”工程,细化不同班子配备需求和不同岗位领导特质,制定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岗位“说明书”,围绕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和干部适岗匹配建立研判模型,形成人岗适配“晴雨表”,针对领导班子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绘制班子运行“全息图”。实施“四型六类”储将强链行动,按照推荐集中度、干部成熟度分成“随时能用、短期可用、未来有用”三个梯次建立“储备链”,进行重点关注、跟踪培养,解决“急用现找”难题,为高效开展区管处级领导班子选任、助力中心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注重当前结构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逐条分析中央《规划纲要》及市委《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具体政策指标要求,对标*年换届和中央、市委绩效考核要求,研究制定《*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规划建设“挂星作战图”》,定期梳理、查漏补缺。持续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同一单位任职时间较长干部的交流力度,对在现岗位任职满*年的处级领导干部和处科级选调生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轮岗,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聚焦“四个环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突出“系统性”
聚焦市委组织部“瞪羚淬炼”工作部署,着力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战略之举,充分把握数量充足与质量优良、遵循规律与大胆使用、自身努力与组织培养的关系。
多渠道“选”。统筹推进年轻干部“双侧双十”“青苗赋能”“青心用能”等计划,打造优化“督查联络员”“干部监督员”“优青班”等平台载体,做优做大年轻干部蓄水池。积极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项调研和优秀正科级年轻干部推荐工作,每年结合年度考核个别谈话,开展年轻干部大调研,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经常性考察台账,健全完善后备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着力发现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
全方位“育”。强化实践锻炼,大胆放手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关键岗位、改革前沿接受摔打锻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任务要求,实施“青”锋“*”行动,举办“青”锋集训营,把“擅长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优秀年轻干部汇聚起来,打造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青”锋突击队,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严要求“管”。坚持从严从实管理监督年轻干部,抓早抓小抓经常,实施“青风正能”工程,始终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在日常监督、选拔任用全程监督等方面精准发力。定期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工作交流会,谈思路、谈成长,及时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全周期成长纪实档案,详细记录年轻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的表现,结合平时考察情况进行动态更新。
重实绩“用”。连续两年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双侧双十”计划,做实年轻干部“需求侧”和“供给侧”数据库,每年选拔*名*岁左右年轻干部在镇街、国企和委局间交流任职,选派*名*岁左右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岗位实践锻炼。瞄准*年换届需要,面向全区公开选拔*名“*后”正科级领导干部,全部充实到镇街一线任职、摔打磨炼,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用好“五项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突出“统筹性”
持续抓紧抓实激励担当作为这一永恒主题,坚持导向鲜明、泾渭分明,以为论位、大胆使用,激励干部精神抖擞担苦担难担重担险。
用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综合考虑德才表现、工作需要、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坚持好中选优,不搞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晋升,杜绝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立好“有为才有位”的风向标。
用好干部考核制度。围绕加强班子建设,结合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精准把握干部履职能力、业绩质量和作风表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全区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进行年度考核测评、考察调研,建立年度考核得分柱状图、能力素质对比表,及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用好专项激励制度。结合落实中央、全市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激励干部拼经济搞建设谋发展“激拼十条”,引导党员干部把经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选优配强经济部门领导班子和重点项目岗位干部、拓展“青”锋突击队招商分队、选树担当作为先进典型、优化考核评价、激发国企领导人员活力释放等方面提出*条措施,着力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励干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谋发展。
用好能上能下制度。落实能上能上相关制度规定,持续完善干部“下”的“*+*”情形,加强“五看四谈”受问责干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建立“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对“上色”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分级预警、重点跟踪、正反激励三步走,推动“躺平式”干部担当作为。建立重点关注班子及人员信息库,以单位“一把手”或了解情况的人员为“探头”和“侦查员”,每半月形成“特讯报”,动态掌握其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八小时外”的活情况,加强对所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处置。
用好督查专员制度。优化完善督查专员、督查联络员制度,充分调动职级公务员的积极性,在发现储备跟踪培养优秀督查联络员的同时,有效推动全区重点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个督导检查组,先后选派*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督查联络员,形成督导检查“一张网”全覆盖体系,开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新路径。
存在的问题
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标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新要求,以*区为例,整体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干部队伍“面上储备”的多,“里子重质”的少
主要体现在党政正职、年轻干部、专业干部的储备上。街镇党政正职是执政骨干中的“关键少数”,从其储备来看,全区委办局“一把手”、满足基本条件的街镇党政正职后备力量,面上数量不在少数,但考虑街镇基层工作经历欠缺、成熟度不高等因素,事业所需的“熟手”“强手”较少,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经济又懂党建的复合型干部尤为稀缺。从年轻干部培养输送上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正科级干部*人,但*周岁左右及以下科级干部仅*人,占*.*%,“*后”干部仅*人,占*%,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还不够充盈。从专业来看,全区公务员中*.*%为大学及以上学历,但专业的有效均衡配置未能实现,其中法学类占比最大,共*人,占全区总数的*.*%,熟悉城建、经济、融资等紧缺专业的干部尤为缺少,事业所需的专业型优质干部“供给侧”不足。
干部风格“老黄牛型”的多,“小老虎型”的少
随着工作重心转移,拼经济、搞建设成为最大的实际、最大的任务,拼经济时代“选用战将”“以战选将”迫在眉睫,以*区为例,经济大区的定位迫切需要积极活跃、敢拼敢冲、敢闯敢试的“小老虎型”干部。但就现实情况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型”干部占比更大,更多干部满足于按部就班“干事”,发展意识、项目意识、指标意识、比学赶超意识不够浓厚,距离直面风险挑战“干事业”还存在较大差距。
干部工作“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激励干部多是在“锦上添花”,提拔晋升、评优评先很及时,让“干成事”的干部劳有所获,然而真正落实到为“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说公道话却难能可贵,主要体现在容错免责、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三个方面。面对干部因改革发展稳定、拆违治乱、社会治理等各类重难点工作出现试探性错误,不容易把握容错的尺度,导致容错免责难以开展,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敢干敢为的魄力。对澄清正名还存在心理顾虑,担心澄清正名后容易扩大知晓面而造成更大负面影响。对受处理处分干部的重新使用和提拔晋升仍不够积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贯彻得还不够彻底。
对策建议
做在当下、谋在长远,“后继有人”抓量也看质
拓宽干部选任渠道。围绕影响全局、支撑发展、事关长远的关键领域,不断拓宽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选任视野和渠道,着力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切实注重把德才兼备、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探索从市级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引进专业型干部挂职,特别是紧缺的城建规划、产业融资等专业干部,组织部门及时跟进培养。
注重精准考察识别。把“考场”搬到斗争一线的“现场”,通过跑现场、听评价、看业绩等沉浸式考察、蹲点式调研,研判干部做过的实事、解决的难事、经历的大事,坚持近距离考察、多角度分析,对干部精准画像、精准评价。建立常态化考察识别机制,形成一线考察识别的办法措施,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继续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双侧双十”选拔计划*.*,强化专业适任型交流,打破部门界限、条块分割、身份限制,探索规划、税务等跨干部管理权限部门专业干部交流路径,将具备专业背景的优秀干部交流到专业性强、事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岗位,切实提高岗位匹配度。畅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支队伍”交流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学习实践,推动园区、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挂职锻炼。
重点锻炼、赛道相马,干部队伍拼劲闯劲要更足
突出靶向施训赋能。紧密围绕*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发展方向,针对性制定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分级分类组织系列专题培训,使干部的专业精神、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能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培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强化重大斗争磨砺。大力实施“青”锋“*”行动,健全完善干部到基层磨砺、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工作链条,围绕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重点任务,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安排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巡视巡察等关键吃劲岗位扎实历练,让他们经受严峻复杂斗争的考验,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成栋梁。
坚持斗争标准用人。把经受重大斗争历练作为选配吃劲岗位干部的重要条件,大力选拔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坚决调整不敢担事、敷衍应付的干部,坚决不用明哲保身、爱惜羽毛的干部,严肃问责临阵脱逃、畏首畏尾的干部,真心爱护战斗在艰苦一线的干部,激励更多干部到斗争中磨砺、在斗争中成长、从斗争中选拔。
导向鲜明、泾渭分明,干部担当更要组织担当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细化容错免责情形,在法律、党纪允许范围内,合理包容干部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中出现的风险和失误,把“失误”与“失责”,“有禁”与“无禁”,“为公”与“为私”严格区分开来,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防止改革的“领头羊”成为失误的“替罪羊”,切实增强干部放手担难的硬底气。
真心关爱激励干部。给受处理处分干部提供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和干事创业的“舞台”,加强跟踪管理,帮助其真心悔错改错、及时纠偏扶正,综合考虑问题性质、动机原因、轻重程度和一贯表现等因素,把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后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表现优异、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帮助“跌倒者”重新“站起来”,实现“有错”到“有为”的转变。探索全面推行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事业编制管理岗晋升“天花板”,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干部工作积极性。
完善从严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管理、“田间管理”,经常提醒教育、及时“修枝剪叶”,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各项措施,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推动干部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谋发展、抓落实上,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