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汇聚(优质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汇聚(优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第一篇】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
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
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短短三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
但我们选择了坚持。
我们把淮师人永争第一的精神带去了社区,把淮师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
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
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曙光城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
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亲戚开的电脑配件柜台帮忙卖货,过的十分充实。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
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
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
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
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
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
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
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
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
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
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
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
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
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
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招聘会上看到“有经验者优先”的字样,而我们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都拥有了多少经验呢?我们只是把头埋在题海中。
假期,也就成了我们唯一可以去接触社会的时间了。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暑假,我决定去一家电脑店当推销员。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
一早就和老板打好了招呼,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关于电脑的一些行情。
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游览了一些关于电脑的网页。
虽说平时也对电脑也颇有些关注,但这么仔细的看还是第一次。
电脑的价格我也基本上背了下来,算是临时抱佛脚吧。
x月xx日,我便开始了一天的手机推销员的体验。
8点的“上班”时间对我这个大学生来讲还是轻松的,商业城离我家也不远,但为了不迟到,7点40多,我和同伴已经等在了店门口,店还没有开。
等了会,老板才来开门。
这不是家规模很大的店,但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老板先让我们在一旁看她做生意。
x点xx分左右,来了位顾客,操着外地口音,是来买手提电脑的。
他在柜台里看了看,指了指其中一台,“这个拿来看看。
老板就把那台电脑拿出来给他。
他看了一下配置,问道:“多少?”“5999。
老板说。
“太贵了。
他摇摇头。
“那你说吧,多少。
老板说。
他放下电脑,然后就走了。
今天的第一笔生意就告吹了。
老板便转过来和我们说话,“你们谈生意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的,不可以很大声,向吵架一样,不然顾客吓都给吓跑了。
我们被老板的话给逗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将近9点的时候,我们大概看了老板做了4笔生意,加上老板的一些讲解,心中也有了底。
这时候,老板叫我们试试看。
等了会,来了个姑娘牵着他的男朋友。
“要买电脑呀?”我问道。
“嗯。
”那个姑娘说。
我指着柜台下的一排电脑说,“这些是二手的,这些是全新的。
她指指柜台下的一款说:“这个,拿上来让我看看。
我便拿上去了。
“这个是二手的。
我解释着。
她男朋友看了一下,什么也没说两个人就走了。
对于第一笔生意的告吹,我只好无奈地摇摇头,等待第二笔生意到来……
在店里,有些客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老板一样好。
中午的时候,客人却愈发的多了,成群成群的来,使我们一直都没有时间去吃饭。
直到1点多的时候,老板才说,你们先去吃吧。
我早已被饿得头昏眼花,“无情”地丢下老板一人留守“阵地”,和同伴先吃起饭来。
饭是盒饭,有荤有素,也算丰盛。
饥饿使我都顾不得饭菜是否可口,三两口就全部扒到了肚子里。
这顿饭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的也是格外的美味和安心。
十分钟搞定了我的一餐中饭,继续上“阵”。
下午2点左右,我在老板的帮助下,终于做成了一笔生意,老板说,赚了70净利润,不算多,也是一大进步啊。
下午5点多,夕阳西下,客人也基本上没有了。
我的体力也是基本上没有了。
老板还要我们打扫店面。
5点半,准时“下班”。
一天的实践总算是过去了,可能是第一天,我做得格外费劲,到家后,几乎是摊在了床上。
一天虽然制作成了一笔生意,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
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虽然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毕竟,几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
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突然想到很多同学说过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
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可以说,在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第二篇】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由于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平均每天为1000人。报告指出,中国的空气污染使得城市居民的寿命减少了18年。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携手建设美丽中国、天堂杭州,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党四支部积极开展“同呼吸,共命运,用心守护美丽杭城”为主题的党支部活动。
5月13日,金融党四支部走进校医室,了解和学习那些不应不知的关于雾霾的常识。刚进入校医室,宣传板上关于呼吸道疾病的介绍映入眼帘。党支部成员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先后走访了咨询台医员,内科医生,药库医师。尽管医师们自谦道对雾霾天气的了解仍不够充分,但是仍热心地解答了党支部成员的疑问。如下为党支部访谈记录及访谈成果。
1.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医生建议我们在室外尽量使用医用口罩,它比n95口罩对阻挡效果更好。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冼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2.口罩的佩戴时间有什么要求呢?
医生提醒我们不宜长时间佩戴口罩,一方面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3.雾霾对于我们还有什么隐藏的危害呢?
医生指出要少用眼防炎症。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会刺激眼睛,如果觉得眼睛难受就多眨眼,以保持眼睛的湿润度。如感觉眼睛有严重的刺痛、发胀和异物感,可使用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滴眼。
中国自古有食疗养生的传统。那么雾霾天气应如何进行饮食保健呢?
5月15日,党支部走进抗霾行动的第二站流水食堂。经过前期的联系,支部成员一行来到了校后勤服务中心302室,接待一行人的是一个带着点稚气的乔小姐,她很热情地招待并解答了支部成员提出的问题。
去年几乎是杭州天气史上的灾难,严重的雾霾污染震惊了所有人,恰在今年年初柴静女士的《underthedome》更是将雾霾的问题提到了风口浪尖。商大的食堂似乎也没能“置之度外”,近几个月来推出了专门的“抗雾霾窗口”来响应我们同学,老师和社会群众对空气污染的需求。党支部成员的访谈交流由此谈及。
学校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不仅对食物的口感和色泽进行改良,而且也兼有研发时令蔬菜,抗雾霾菜,节日特供等功能。“一切为学生着想”,乔小姐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其实“浙江工商大学抗霾之走进食堂”已在去年被《钱江晚报》报道,节能减排环保清洁等字眼被浙商大一一详尽阐述,不仅在食堂,在热水器的问题上商大也是呕心沥血。
今年的空气相比于去年而言改善了不少,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项目就卓有成效。“国家政策的这只强有力的手一挥,所有人都会往那个地方瞧一瞧”她如是说道。“食堂在夏天还即将推出夏日窗口以对抗炎热,食堂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我们还有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只是未向同学们透明”在我们提到有关食堂市场化的时候她这样讲。
“我们很欢迎学生向我们反映意见,这样食堂才会进步”,她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渠道以供我们学生提意见,食堂外的留言本,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等等。
“雾霾这个话题不会散去的,在中国,它会活得很长”乔小姐对于当前雾霾的现状如是感叹道。
大家对雾霾的认识与了解究竟如何?带着疑问,5月17日,金融学院第四党支部走近浙江工商大学的你我他,一起说说雾霾天气的那些事儿。
下午时分,党支部一行人先后走访了校园的保安、宿管阿姨大叔等,与这些长期长期在室外工作的职员零距离地面对面交流。党支部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在校园北门站岗值勤的保安大哥,面对我们的到来和采访,保安大哥显得有些羞涩和拘谨。然而当深入到他们工作实际,细致了解他们的工作与雾霾问题时,我们仿佛突然从两个世界走进同一个世界。保安大哥谈及说,由于长期在杭州下沙工作,他们对于下沙雾霾天气状况并没有直接的对比认识。然而杭州白天和晚上略有味道的空气还是给人以明显的不适感,尽管平时一般工作时并不会进行特别的保护,但他们在白天和晚上工作时仍会选择戴口罩进行必要的保护。但是由于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欠缺,尽管对于下沙大气污染有较为一致和清晰的认识,但对于雾霾形成的缘由和危害却缺乏了解。
在告别保安大哥后,一行人来到38幢寝室楼见到宿管大叔。面对雾霾问题,大叔尽兴地回忆道,在老家河南,站在高山上,空气质量好到足以看清远在20多里地外的地方。谈及时,大叔的眼睛似乎突然闪着亮光。他的内心似乎充满着对家乡美好环境的激情和自豪,似乎凝聚着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无限向往。
空气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越来越难看到湛蓝的天空、棉花般大片大片的白云以及布满星空的明朗夜晚,甚至连纯净无味的空气都成了种奢望。如今,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减少雾霾,工业污染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受害者的我们也是责无旁贷的。在这里我要呼吁大家:
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所爱的人,为了这个世界能够美好地存在更久,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起来吧:
1、少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2、少开车,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3、节假日里尽可能少放烟火。
4、爱护身边的花草。
5、节约水、电不要等到地球容不下我们了再来哀叹,从现在就开始落实于行动吧。
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第三篇】
2014年7月10日到2014年8月10日期间,我有幸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兰州市广场支行实习,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我却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坚定了我积极学习的信念。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的转变是我学到的重要的一笔人生财富。“技术水平只能让你达到一定的层次,而为人处事的态度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提升你的真正法宝。在实习期间,我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并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行里员工的一致认可。
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电脑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转帐支票的审核内容同现金支票相同,在处理上是由会计记帐员审核记帐,会计复核员复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入帐时间的问题。现金支票以及付款行为本行的转帐支票(如与储蓄所的内部往来,收付双方都是本行开户单位的)都是要直接入帐的。而对于收款人、出票人不在同一家行开户的情况下,如一些委托收款等的转帐支票,经过票据交换后才能入帐,由于县级支行未在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在会计账上就反映在“存放系统内款项”科目,而与央行直接接触的省级分行才使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而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中比较了解的是后者。还有一些科目如“内部往来”,指会计部与储蓄部的资金划拨,如代企业发工资;“存放系统内款项”,指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存放于上级行的清算备付金、调拨资金、存款准备金等。而我们熟知的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则是与中央银行直接往来的省级分行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一些数额比较大的款项的支取(一般是大于或等于5万元)要登记大额款项登记表,并且该笔款项的支票也要由会计主管签字后,方可支取。
主要有支票,电汇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据交换提入,根据交换轧差单编制特种转帐借、贷方凭证等,检查是否有退票。将其他工作人员上门收款提入的支票进行审核,加盖“收妥抵用”章,交予复核员录入计算机交换系统。在本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日终处理,打印本日发生业务的所有相关凭证,对帐;打印“流水轧差”,检查今日的帐务的借贷方是否平衡。
最后,轧帐。这些打印的凭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装订起来,再次审查,看科目章是否盖反、有无漏盖经办人员名章等,然后装订凭证交予上级行进行稽核。这样一天的会计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经过在工行的1个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第四篇】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履行的义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对各大院校提出的全新要求,应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受到良好熏陶以此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总结出其具体表现在缺乏人文教育、追求功利主义以及道德精神匮乏等方面,据此,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加强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突显出传统文化三个维度,提出了以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路径,旨在全方位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现状;提升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有着显著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并在不断继承发展中,衍生出更多全新的思想文化,始终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充分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以不同的方式及形态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甚至主宰着世界文明,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个人修养,对于教育方面,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校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借此来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自国家建立以来,高等教育逐渐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思想政治及道德水平教育,在建国初期,所培养出的优秀人才都相继成为了国家的有用之才,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学识,在良好的品质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在那一时期的大学生是社会人人尊重、崇拜的人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转变,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也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各大院校将自身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变成为专项人才的组织,从某种程度上,即将高等教育同化成职业教育,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构建及具体安排上,更加充分验证这一点。
当前许多院校均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过于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及能力的教育,这种片面化的课程体系,导致当代大学生并未真正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也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忽视人文教育、重视科技的科恒编,让各大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进而致使当代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较低。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充足的物质生活满足了人们心中的物质需求,进而对金钱较为看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功利主义,且逐渐出持续恶化的趋势,而社会的这种不良思想浪潮对当代大学生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专业的选择上,许多大学生并不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上出发,而更多考虑的是所选专业的实用性,甚至有些学生在高考填写志愿时,就已开始想到将来的就业问题,这样过于现实、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的思想,让当前的大学生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与短暂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学习的重点全部放在将来良好的工作岗位上,进而严重忽视了个人道德建设,品质及素养的发展,造成价值观取向偏离正常轨道,个人主义愈发明显,价值观也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个人理想或是目标也更加短期,失去坚定信念,青春活力、心怀梦想等这些大学生应具备的特质正逐渐消失,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没有从日常行为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人文素养更成为了无稽之谈。若长时间维持这种现状,必然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无法挽回的事件发生,影响整体社会的发展。
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教育革新对个性的过分追求,在这样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因而就需要对其进行重建及改善。但并不能为了推动改革而失去原则与理智,否定社会道德水平较低的事实,更不能逃避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状。虽然在学校中存在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却不能因成绩出色而忽视学生道德素养下降的情况,应正视当前学校中各种不道德行为、不文明语言、随意逃作弊小抄、打架斗殴、思想极端等现象,都是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而缺少团结协作精神、独来独往、嘲笑他人、缺乏信任、待人冷漠、没有社会责任感等,则是大学生过于注重个人感受的表现。突显个性并不意味着要我行我素、不考虑集体感受,更不能代表舍弃传统美德及优秀品质。学生的素质主要包含道德及能力两方面,其中道德可以将其视为责任,对社会及其他人的责任,若当代大学生缺乏责任心,将来便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故此,在追求个性、与众不同的现代社会中,各大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素养及道德建设,培养集体意识,强化人文素养。
许多学生可以运用熟练的英语进行交流,但却无法利用成语及华丽的辞藻写出优秀的中文作文,对文言文更是没有任何兴趣可言。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积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勇于承担自身的责任,主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精髓,院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的发展建设有机结合。大学生应充分掌握传统文化,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热爱本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期发展下的产物,不仅包含实物方面的汉字的具象化的载体,同时也含有许多思想上、精神上的抽象化载体,比如气氛、环境、心理情绪等。
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精髓,在各大院校中,大学生应主动弘扬传统文化,而学校在课程编排上,也应增加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将其作为选修与必修课,并加强管理,规定适当的学分,并安排专业的教师,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全方位的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真正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此外,也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虽然大学生人文素养不足、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对他们未来的额就业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阻碍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各大院校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也应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最大化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地区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提供一定的人力与物力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化发展,以传统教育体系为平台,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力度,让学生在自由、舒适的氛围下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在计算机刊物中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当前在网络信息的整体输入量仅占世界的0.2%,其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输入更是寥寥无几。而美国却高达90%以上,这些西方国家有效利用了网络优势,并不断加快本土文化及思想形态在网络中的宣传,外来文化这样迅猛的涌来,各大院校应深刻意识到网络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因而应全面加强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其网络化发展。此外,这样的教育模式也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面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应注重教育内容及方法的创新性,加强师生网络交流,真正实现依托于网络,潜移默化的不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展开了深入探究,国外许多高校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孔子学院,主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而相比西方国家的热情,我国大学生却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认为其枯燥乏味,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在社会当中也没有较好的外部环境加以熏陶,导致当代大学生只关注新潮的事物,追求物质享受。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适应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到处都充满了神奇与未知,他们渴望亲自去探索,主动去了解这个社会、感受一切他们为止好奇的事物,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学校的努力,同时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与配合,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也应积极加入到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共同育人。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特色服饰、饮食以及值得赞扬的精神,无时无刻的不围绕在每个人身上。我国大量的历史著作也同样蕴藏着鲜明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及思想。因此,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具体作品有机结合,利用文字进一步感染更多的学生,转变他们的思想形态,充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各大高等院校中充分加强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继承中华传美德、增强传统文化内涵、提高我国世界竞争力以及和社会的建设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学校真正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从中汲取文化精髓,不断丰富及完善我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他们的文化累积,为民族的繁荣、祖国的伟大复兴培养有效人才。
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第五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研究甚多,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但具有生活化、系统化、微观化的特点。在情境上,强调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上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参与主体上,注重社会、家庭和学校全程参与、分工合作、协调进行;在方法上.将养成教育放在一个可操作性的层面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