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5689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第一篇】

得益于微光阅读成长共同体,最近利用闲暇时间,静下心来,细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如沐春风——是读完全文最能贴切形容我感受的词汇。“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这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它的原意是:读书的人,在准备睡觉的时候,夜已深了,将灯吹灭后,就只有月亮相伴了。现在被很多爱好读书的人引用来,形容读书刻苦,也反映出一种读千万孤独,悟万千宁静的读书意境。我们之所以要多读多受教育,就是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飞鸟时,我们能吟诵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看到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时,我们会默念到“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以显露在文字和生活里。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神奇的书,只要用心研读,你会发现,在教学上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而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一些建议与思考,也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推敲。书中有一段话,我感触很深:课堂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让课程变得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不断学习,用心备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作为生物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总的来说,对每一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这段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用心备课,是有全局性,规划性地备课,我们努力备好的不是这一节节的课,教给学生的绝不是局限于这一节的知识点,而是点点滴滴,身体力行。所以,努力做一个博学多才的生物老师吧。

其次,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你对他们的点滴关爱和付出,他们都会明白,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他们爱和尊严。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成为学习的第一执行者。当你拿着这颗赤诚之心去对待学生时,他们也一定会真心地去对待,发自内心地喜欢你,尊重你,这都是相互的。当孩子们每天盼着上生物课,当他们听课时眼里满是星星,这样的课程,如何不高效?所以,努力做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吧。

最后,不断阅读,与时俱进,创意教学。课堂学习其实是无边无际的,生活处处皆科学,生物学科的学习种类有时多种多样。阅读文献、进行探究和实验、演绎推理等等。书中提到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阅读,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这条建议让我深受启发,也在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于生物文字题日理解不透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爱读题,不会读题,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注重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题。

“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还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变成青年时代的学友的朋友,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重要经验。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最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的书,会影响他的知识水平,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要有勇于进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力量就来自于书本。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向我们阐述许多伟大的真理,就像他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能够拔动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如何拨动?我想就是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让学生信你;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倾听,去思考,让学生尊重你;“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献出几分爱心,学生就会回报给你几分真情,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也爱你。其实,如果我们愿意花点好的教育方法,良好的生活心态,不是某一本书,某一句话,教会我们的,而是,长期阅读的时光里,点滴坚持的日子里,书本,积蓄的力量,读书如此,育人如此,人生,亦如此。好运气,藏在你的实力里,也藏在你不为人知的努力里。

夜色阑珊,我轻轻合上书本,这些充满智慧的建议犹如醍醐灌顶,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读完此书,感觉自己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未来,我任重而道远。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第二篇】

利用寒假拜读了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此书是一位新锐校长给教师的建议,也是一位教育改革者的畅想。他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并努力为教师增添职业欢乐。本书文章在《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等杂志上选登后,立即引起广泛反响。

文章中的第84条说到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善待家长。我认为做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只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已经远不够,除此之外,较强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有为尤为重要,我们要具备“五心、五勤”。“五心”是只对待学生以爱心为首,生活要关心,教育要精心,观察要细心,引导要耐心。所谓“五勤”是指眼勤、手勤、脑勤、嘴勤、腿勤。家长之所以要把孩子送入学校,除了想让孩子学会一定的知识,懂得某些道理,提高一些能力外,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让孩子安安全全、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了。那么能否满足孩子的需求,能否满足家长的心愿?这就取决于我们做教师的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了。如果没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知识再渊博,业务素质再好,专业水平再好,愿意去和孩子交谈,给孩子一个微笑、一种抚慰。童年与调皮是自然联系在一起,没有人会说大人调皮。调皮只发生于孩子时代。俗话说:“调皮的小子是好的,调皮的姑娘是巧的。”它是通过许多成长发展的经历得出的结论。因此善待孩子的调皮,调皮是孩子天真、幼稚、活泼的表现,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举动。调皮的行为中会有不恰当的行为,但这是幼稚所至。调皮说明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是健康的、活跃的。调皮说明孩子情绪积极,心智活跃、心态宽松,孩子的调皮中蕴涵着教育契机,要抓住这个机会教导孩子。如:许多孩子因玩水弄湿衣服而遭到训斥。成人要理解孩子,何不抓住机会和孩子做玩水的游戏,做个沉浮小实验,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水的知识,以满足孩子探索的爱好。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孩子犯了错误,要冷静地对待,善待孩子的错误,和孩子谈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一起分析原因,进而分清这错误是有意犯的还是无意犯的。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又能帮助孩子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还能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建立起信任、友好、亲近的关系,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呵护和发展。相反,如果不作具体分析,只是以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简单粗暴地骂,虽然消了自己的怒气,可这种痛快的消气方式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轻者伤害孩子的自尊,重者产生抵触思想或仇视心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更是无可避免。要知道,孩子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还应该告诉家长,请好好控制自己的行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第三篇】

从教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这样难懂的教育专著。在这个假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大年初一也未曾间断,激励着自己阅读,渐渐养成了习惯。夜深人静时,我翻开书籍,仔细品味,慢慢的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仿佛遇到了知音。全书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2年来的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书虽未读完,体会却很多,我就读过的建议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会学生阅读,做他们的引路人。

阅读,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将近三十个章节都讲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第60条建议写道“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多么触目惊心的问题啊!阅读能力的作用之大竟到了如此程度!让我们深思一下这样的现象: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从阅读开始。阅读是改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手段。阅读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施教者要明确阅读之于受教者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中对阅读能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做了如下的归纳:阅读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可以激发探索的兴趣,唤醒困难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是学生的思路清晰,能够促进思考;发现自身的爱好和优势,产生自豪感。了解过阅读对学生的这些益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在阅读时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的表现。

二、参加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为了贯彻实现全面和谐的教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校园外,他把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他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而赞赏家乡自然美景、祖国山川是德育的起始内容和有效途径。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则是综合训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手段。他要求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去“旅行”,到城市、到乡村、到草原、到伏尔加河。利用学生所置身于其间的大自然环境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与周围事物及人的关系和作用中批判吸收。“给儿童以能动的有益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知识的教育。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让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基本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实现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提高师德修养,和谐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要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教师的师德高尚,以身作则,以德动人,学生才能有样可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活动而无评价,学生就不能获得最佳的,积极的和有效的发展。因此,他不仅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还注意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来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幸福中发展。不唯分数,不唯知识,而唯学生的全面发展,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更难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在处理差生的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的差生要么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要么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一贯建议教师采用信任和尊重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要求在实施评价时,要十分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的建议。读书,我们一直在路上。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第四篇】

学生学习需要乐观精神和对自身的信心,这种乐观精神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他们深刻理解规则的实质后,教师再举例反复理解和思考,学生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实上来解释刚才讲过的规则,在这样做的时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识记的目的,以及经过他们的意识思考过的事实越多,那么这条规则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牢固。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但是这种乐观精神需要父母参与以及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这种乐观精神呢?在进校前,让孩子做些入学前的准备能使孩子跟家长在精神上接近起来。进校后父亲和母亲守护孩子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孩子的教学,跟孩子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脑力活动中的自我纪律?让“必须做”成为“我要做”?首先教师集体中需要有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氛围,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来进行,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一百倍,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再对学生提出重要建议:阅读、学会听课、勤劳、安排自我的时间、学会自制、任务先难后易、不间断脑力活动等帮助他们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对于教育条件不好的地区,阅读更加重要,设立一个小图书馆,让读书成为孩子乃至村庄精神文明的发源地。而作为物理教师,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计算题,正是由于学生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让我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自制能力,也需要父母参与帮助他保持对学习的乐观和自信。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第五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0多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结晶。通过阅读这本教育经典,我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丰富、全面和深刻。通过阅读书中生动的案例,我获得了一些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

教育修养的基础是心怀善意。每个儿童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之所以后来的人生不同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不同造成的。教育要心怀善意,教师要心存善意,对待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果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教师都会寻求最适宜的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如果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学生,那么他就做到了心存善意。教师对学生心怀善意,学生亦然,相互心怀善意是在富于情感修养的氛围中培养起来的,这是学校生活最微妙的和谐。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教会孩子感受他遇到的人是否心情沉重,有什么痛苦。他带着一年级的孩子们来到农庄甜菜种植场,静静地观察每个路过他们身边的人。看她们的眼睛、脸庞,听她们的呼吸,体会姑娘们内心的幸福和快乐;体会身为母亲的温柔和慈爱;体会老妇人去墓地看望在战乱中牺牲的丈夫和三个儿子的悲伤……

情感修养就是在观察生活,体会不同人的遭遇后,慢慢培养起来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总是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样是开心快乐,什么是难过悲伤,但是忽视了孩子的真实体验。只有体验过思考过才会在内心形成自己的意识,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更容易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取决于教师的善意,取决于学生对教师善意的接受程度。能够用心灵感受别人的儿童才会变得心存善意。

学生是完整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每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能力不同,这就需要因材施教。对一般学生来说5分就是好成绩,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3分已经是他目前最大的成功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善意的评价和鼓励,而不是“一刀切”。善于正确判断每个孩子的当下学习才能,以后如何发展,这将是教师教育智慧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成绩。我想,只有充分理解学生后,才能对每个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他们得以进步。我记得那是一次口算练习,我们班的赵彦乔用了8分钟完成正确率99%的测试,王子晨用时9分钟,正确率100%。整个疫情我都没有和他们见面,他们却有了这样惊人的进步,真的让我喜出望外。平常这两个学生在班级里不算优秀,在与赵彦乔妈妈交谈得知,孩子是在网课期间,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认真领会老师的批复,慢慢改变的。每次提交作业后,他总会询问妈妈,老师怎么批改的,老师给我发了什么语音,我要注意哪些地方。我才明白我一时兴起的语音评论给了孩子不小的鼓励,虽说是无心的善意和鼓励,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和关心。聪明活泼的王子晨,上课经常调皮,我许诺如果测试成绩优秀会给他买面包吃。于是,他认真地做题,顺利通过了测试。从此以后,王子晨上课回答问题更积极了。

阅读这本教育经典,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认真研究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施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心怀善意地创造属于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影响、互相欣赏,共同快乐地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58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