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管理文档 >

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爱美丽发表时间 3007585

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我国正处在中国金融体制深入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实施国家治理机制、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迫切要求,也是政府的一项政治改革。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实现对单位各项资源科学分配,提高资源应用效率,还能完成单位经营发展目标,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便于保证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真实性和公开向,带动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发展。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点关注的内容,发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价值,对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预算绩效管理内涵概述

一般来说,把预算资金获得的产出和结果统称为预算绩效,是政府相关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衡量标准,也就是过程和结果共同考量后的成果。在一个预算年度中,通过对政府预算效率、绩效成果和公众满意度等一些信息考量取证后,综合评估对其量化分析,利用适宜的绩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政府在预算管理中的投放和产出,结合评估结果,在今后工作中用来指导实践。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分支,预算绩效则是把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根本的一种预算体系,是将资源分配的增加和绩效管理充分融合以后形成的一套干礼系统。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成果和效率,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各级单位作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一部分,不但要获取经济效益,还要实现社会效益,完成社会使命。政府预算绩效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增加社会福利。针对社会群众来说,其缴纳的税款可以实现科学使用,其接收的则是比较专业的服务。针对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其管理活动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政府管理支出的预算资金怎样使用,需要从投放、过程、结果、绩效等方面入手,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促进使用效率的提升。

二、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顺应财政体制改革要求

通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把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预算管理、预算考核等活动中,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满足现代公共财政发展要求,便于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形势均发展明显变化,经济已经从之前单一高速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趋势改变。国家统计调查得知,今后财政收入增长效率将呈现出放缓状态,公共预算支出依然保持高位增长状态,财政收支矛盾比较明显。所以,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便于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目标,让事业单位把本单位职能和单位发展规划与财政支出相融合,通过追踪问责制度的使用,让事业单位主动压缩发展前景小、预算绩效目标差的支出项目,实现单位现有资源科学分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三)实现预算科学化精细化

于2015年,随着《预算法》的发行,提出新的预算绩效管理原则,随后国家相关部门也发布《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在该意见下,给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这将会给单位下阶段预算分配带来一定影响。基层事业单位需要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联系好预算管理各项内容,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实施量化考核,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而言,也就是指基于预算管理基础上对每笔资金支出进行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科学核算和控制。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认为资金支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身没有太大关联,只要本部门费用支出可以顺利报销即可,时常会呈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与此同时,由于事业单位没有给予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注重工作结果,忽略工作过程,重视支出,轻视绩效,没有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不能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控制单位资金支出的主要对策,结合当前情况来说,部分单位缺少对资金使用情况比较分析,没有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专业性。在公共服务职能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容易受到制约,加剧社会矛盾,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事业单位通常需要透支预算或者存在预算外成本大额支出的状况,使得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困难,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实现。

(二)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有待深入

中央部门预算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明确要求绩效目标作为部门预算管理的核心要素,需要每个财政项目都要编制中长期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没有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项目支出,则不能融入到项目库管理范畴内,也无法申请部门预算资金。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价值了解不全面,没有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深入融合,过于关注投入忽略管理,重视支出轻视绩效的思想依然存在,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成为一种过于形式化的管理工作。在编制部门预算过程中,常常敷衍了事,存在年度绩效目标高于中期规划目标、绩效目标和支出内容联系不大、绩效指标表述不清晰等状况。因为事业单位不具备丰富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验,预算编制中部分项目存在“一言堂”现象,前期绩效评估没有得到全面论证,只是根据往年预算基础进行增加或者删减,由于预算编制方案缺少合理性,使得预算执行难度大,无法按照原有计划顺利完成。

(三)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缺乏时效性

从目前情况来说,部分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绩效指标建设缺少有效性和专业性,不能迎合现代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通过建设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可以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稳定进行,是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不同相互合作的结果,但是在实际中,因为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实际情况不相符,预算绩效管理一般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甚至成为某个职工的工作,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此外,由于事业单位中部分人员缺少对预算绩效管理价值的深入了解,采取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普遍把预算绩效管理当做一项和财务相关的工作,认为该项工作应该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无需将工作精力和时间放在预算绩效管理上,没有结合预算管理要求,制订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虽然部分单位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组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但是预算绩效指标设定不合理,没有对其量化处理,阻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升,影响最终工作效果。

(四)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力度不够

在预算绩效管理活动中,预算绩效运行监督作为重要部分,将会给预算管理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动态监管的方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察,及时找出执行问题并处理,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然而,当前一些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效率低下、预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预算绩效监管不到位、缺少有效的预算绩效监管。由于事业单位缺少一套专业的管理机制,不能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无法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并且,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控制,采取的预算绩效管理手段不规范,阻碍绩效目标的实现。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足

合理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可以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单位更好发展。从目前情况来说,部分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即便结合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绩效评价报告,但是没有对评价结果科学应用。首先,预算绩效评价报告不具可比性,缺少专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设定缺乏科学性,不能给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影响最终工作效果。其次,部分单位没有结合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构建完善的反馈体系,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相偏离,绩效评价报告没有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没有结合反馈结果进行修改。最后,缺少完善的挂钩机制。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和预算管理规划相结合,绩效评价过于形式化,绩效考核和绩效结果不融合,即便部分或者个人绩效考核结果较差,也不用接受相应的处罚,使得各个部门不具备预算绩效考核意识,在市级工作中,呈现出敷衍了事的状态,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如果单位各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薄弱,将会给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开展带来直接影响,无法保证工作效果。我国到2020年年底,需要在市县等区域构建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加强单位内部宣传,让每个人员都能明白预算绩效管理价值,给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各个事业单位需要从单位内部入手,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单位各级人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根据单位经营发展要求,调整预算绩效管理计划,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将其落实到位,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单位需要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单位职工实际情况和工作表现,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培训计划,提高相关人员综合水平和素养,让其树立正确的职责意识。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各个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分工,制定完善的追踪管理体系,跟踪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情况,及时找出偏差并处理,保证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二)完善进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想将其管理价值全面发挥,应结合单位工作要求和管理目标,科学设定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完善相应体系,由预算绩效部门负责落实。在现有工作制度中,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分工,可以在各级单位中使用,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因为基层工作内容比较繁琐,这些指标则不具有实用性,指标系数和实际相差甚远,过于理论化,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参考之前年度数据,对单位之前数据比较分析,找出不同年度但是相同项目的风险点和控制点等内容,通过基础数据库,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执行分析结果,对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细化处理,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机制,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将其执行到位,促进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升。另外,事业单位应对预算绩效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结合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工作效果,及时修改管理方案,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获取一定管理效果。

(三)强化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

首先,完善绩效监管及预警机制,秉持“谁支出、谁负责”的运转,对预算执行情况好预算绩效指标实施状况进行有效监管,监管预算执行过程,是否存在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没有按照计划使用资金等状况,强化预算监管手段,建立预算绩效监管模型。其次,构件预算绩效运行偏差分析纠正体系,把预算监督管理活动中获取的预算指标和预算绩效指标相比较分析,分析是否存在执行偏差现象,如果存在,及时找出偏差环节,调整预算管理计划,评估预算绩效目标。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将其实施到具体位置,获取理想工作效果。针对预算绩效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四)提高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事业单位需要对各项支出项目进行评估,提供评估报告。财务部门可以对部分支出项目进行审核,规范考核标准,确保考核效果。财政部门需要重点核查大型资本支出项目。结合财政资金类型和使用途径,制定统一的共性绩效指标机制,保证支出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财政资金在各个部门中应用情况,统一制定由各部门负责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在专业管理人员正确引导下,导洞各个部门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单位工作水平。最后,事业单位科学制定绩效管理指标,调节指标比例,采取定性、定量考核方法,对预算绩效考核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单位绩效管理执行情况有所了解,适当调整工作目标,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

(五)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首先,加强预算绩效考核评估,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科学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对预算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管,及时找出潜在问题并处理,根据预算绩效工作结果,形成绩效管理报告,,并交由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审核。预算管理部门根据反馈结果,建立一套专业的绩效反馈体系,让各级部门明白工作职责,保证绩效管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最后,促进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强化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的辅导体系,在各部门全力配合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安排体系,结合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财政部门需要优先考虑绩效好的项目,删减一些绩效不好的项目,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资金投放,维护单位自身利益。通过建立绩效考核监管体系,把绩效差的项目当做考核重点对象,在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将有限资源高效使用,给单位创造理想效益。构建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绩效考核职责,根据各个部门工作表现,提供相应的奖罚措施,以规范各级人员工作行为,提高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目标顺利完成。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国家健全财政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单位各项资源科学分配的情况下,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发展。从事业单位自身角度来看,为了能够将预算绩效管理应有价值全面发挥,单位领导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经营发展状况,改革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及时找出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处理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单位经营风险,获取真实有效的财政信息,制定合理地发展决策,实现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6 300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