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实用乡村建设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14106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实用乡村建设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优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第一篇】

xx村位于xx乡西北方向,平均海拔731米,为xx乡场镇所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26户,人口1220人。全村耕地面积691亩,林地面积15004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务工为主;产业发展以种植纸浆竹、三木药材、有机茶叶、玉米为主;交通要道主要以大老路为主,贯穿xx村1、2、4、5、7组。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以特色产业发展和设施完善提升为抓手,以助农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将灾后重建、旧村落改造、产业发展、连片整治有机结合,全面统筹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加快推动完善新村产业、交通、通讯、饮水、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主权利,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产村相融,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富民增收产业支撑,全面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环境优美整洁、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新村。

(一)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约需资金:60万)。

村群众活动中心前修建便桥一座,跨度15米,宽2米,预计投入12万。

2.新增和维修xx二组到xx村群众活动中心段的青石栏杆500米,每米计划造价400元;xx村一组聚居点路面硬化、化粪池排污设施建设150米,涉及13户,预计总投入资金27万。

3.国道“351”辅道沿线进行微田园打造及房屋改造,预计投入资金21万。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约需资金:2万元)。

1.爱心图书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整合已建成的村农家书屋,室内桌椅能同时满足10人以上使用,各类实用图书不少于2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30种,预计投入资金2万。

1.项目责任。

县农工办: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xx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的推进,协助技术人员实施项目工程等工作。

xx村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项目实施的组织、联系,协助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2.资金管理。

全面推行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的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投入和项目的管理。严格实行资金按项目投入,切实做到立项有论证、预算,中间有检查、监督,完成后有验收、决算,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公正、及时地用于项目实施中。保证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公正、透明。

3.组织保障。

项目村上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专抓项目的建设。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第二篇】

新乡村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进行农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从它的概念以及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下面是有20xx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为贯彻落实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市文明委工作安排,现制定20xx年全市“乡村文明行动”

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

1、抓机制,夯实活动基础。一是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由各级文明委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直各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乡镇成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村设立“乡村文明行动”指导员。二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的调度和整合力度,集中支持、重点投入,为“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的日常通报、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将其纳入各级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纳入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活动,纳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申报评审序列,凡活动开展不力、没有具体成效的不能进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列。

2、抓载体,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搞好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全力实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程,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二是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改善生活为宗旨,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家居净化美化、伦理道德、文化娱乐、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内容,培训基层宣讲骨干人员,为“新农村新生活”进乡到村入户做好准备。三是实施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组织“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等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互联网宽带入户、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院多用”的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

3、抓典型,推动示范引导。为加大典型示范力度,今年市里将依据工作情况和活动实效,公布一批示范乡镇(街道),并向省里推荐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区。各县区要依据《“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和工作实效,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和民俗文化特色村,带动广大农村切实加大乡村文明建设进度。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5%-10%的比例,从基础差的难点村、薄弱村入手,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集中攻坚,强力突破,确保“乡村文明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安排。

1、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3月)。

2、召开20xx年度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就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4月)。

3、组织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参与支持“乡村文明行动”。(5月)。

4、修订颁发《“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乡村文明行动”考核办法》,为“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给予具体指导、提供工作标准。(6月)。

5、根据县区推荐和工作实效,市里公布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街道)。各县区对照执行标准要求,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民俗文化特色村。(7-8月)。

6、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乡村文明行动”采风活动,对各级各部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度报道。(8-9月)。

7、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以现场观摩形式,总结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深化“乡村文明行动”。(10月份)。

8、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作品及微电影视频评选活动。(11月份)。

9、印制发放“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加大“乡村文明行动”标识、主题用语、主题歌词、公益广告社会宣传力度。(下半年)。

10、组织“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教育活动。(全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乡村文明行动”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乡村文明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突出塑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拓展新阵地、建设新文化等重点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到年底,达到生态文明乡镇标准,其中全乡20%以上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

二、工作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村容整治。

1、实施村庄净化工程。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在科学规划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主干道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和偏远村庄等实际情况,分类别确定整治内容和标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活动,集中清理“三堆”,同时逐年加大环卫投入,支持搞好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力争年内全部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各村配齐专兼职的保洁队伍。(责任单位:乡城建办、各自然村)。

2、实施村庄绿化工程。认真落实“三网”绿化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干线路域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和示范片区绿化。积极推进村庄庭院绿化创优活动。发展村片林和环村林带,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绿化庭院,人均树木10株以上。开展乡村公路、连接村庄道路以及河流、渠道的绿化工作,绿化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乡林业站)。

3、实施村庄硬化工程。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畅通水平。加大公路交通升级改造力度,启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县道、乡道好路率均在85%以上,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责任单位:乡城建办)。

4、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村庄主要街道都设有路灯,亮灯率达到20xx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上。(责任单位:乡综治办、供电站)。

5、完善村庄规划。结合旧村改造、撤村并点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强化农房建设规划和指导,重点治理乱搭乱建等行为,继续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责任单位:乡城建办、国土资源所)。

(二)改善生态环境。

1、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集中扶持农村推广实施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鼓励农户使用节柴灶、节能电器。加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力度。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不使用禁用农药,配方施肥、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强化源头治理,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建立农药生产经营违法人员行业禁入制度。(责任单位:乡农业办、环保所、工商所)。

(三)培育优良习惯。

抓好“一池三改”。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改水改厕改灶进度,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推动人畜分离,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畜牧小区,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清洁美化,形成以农户为单元的生态良性循环。(责任单位:乡农业办、环保所)。

(四)倡树文明新风。

依托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道德讲堂”试点,培育道德讲师队伍,组织道德宣讲活动,巩固基层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抓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农村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村民道德评议和“身边好人”、“文明引马人”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针对农村各类困难群体需求,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扶贫帮困、便民服务、法律援助、创业培训、就业转移等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责任单位:乡妇联、各管区)。

(五)促进社会和谐。

重点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打着宗教旗号的各种违法犯罪等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村民自治联防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政法干警回原藉村挂任“村官”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社会矛盾预警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责任单位: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

(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维护农民群众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加强公益性上网场所建设与管理,完善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制定并落实相关文化惠民政策,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发挥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农村文化中介组织的作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发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注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责任单位:乡文化站)。

三、有关要求。

(一)搞好协调联动。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等方式,吸引各部门的项目集中建设农村,各项服务向农村倾斜,形成资金、资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二)坚持典型带动。搞好调查摸底,以农村社区为依托,确定创建试点片区和重点村,推出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和示范社区。及时总结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发挥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镇各行政村提高创建水平,实现村村有新面貌、有新变化。

(三)强化督导考核。把“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单位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巩固乡村文明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推广,指导面上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街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平安村庄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为重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通过文明户、文明村以及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新形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由街道宣传办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各村要设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小组。

2、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的调度和整合力度,设立“乡村文明行动”专项经费,做到“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到哪里,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3、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对“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加强日常通报、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街道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村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

三、主要任务。

一)抓载体,推进工作落实。

1、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搞好小城街道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全力实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程,开展“七清七建”活动,推广“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2、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改善生活为宗旨,以农村妇女为重点,组织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家居净化美化、伦理道德、文化娱乐、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内容,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的骨干力量。

3、实施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组织评选“文明信用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

4、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户户通、乡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院多用”的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

5、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力度建设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开展诵读经典、特长教育、益智于乐等特色活动,做到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各行政村文化大院要在放学、节假日期间向学生开放。

6、完善农村宣传教育阵地设施。力争村村建有宣传栏、阅报栏、文化墙。宣传栏、阅报栏设置要相对集中、位置恰当、美观耐用;宣传内容要常换常新、紧跟形势、贴近群众需求,宣传标语。

口号。

要规范、易懂、易记,充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二)抓典型,推动示范引导。

依据现阶段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推广成功经验做法,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对工作基础好、工作进展快的村要以村所在地、公路沿线、旅游风景区周边村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明村片区。对基础差的难点村、薄弱村要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资金、物资、人才支持力度,集中攻坚,强力突破,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

三)抓共建,整合各方资源。

1、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组织各类文明单位与薄弱村结对,帮助整修村庄道路、建设文化设施、培养乡土人才。

3、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利用区委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第一书记”的有利时机,组织带领农村群众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

四)抓宣传,形成社会热潮。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第三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精神,做好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根据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和《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x建村〔x〕22号)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x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x省财政厅关于公布x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名单的通知》(x建村函[x]44号)的部署要求,我区x镇x村、x南镇x村、x镇x村、x镇大x村为x年美丽乡村;其中x镇x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美丽乡村“五清楚”的整治要求,突出治理环境脏乱差、裸房整治和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确保村庄各项整治成果达到省、市验收标准。

(一)抓好村庄整治建设。

1.改善村庄环境面貌。

(1)整治农村生活污水。结合x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ppp项目的实施,一是各个整治村要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合理确定村庄污水整治方式;各镇、村要认真配合做好村庄污水设施建设用地位置确认和征迁工作,按时净地交地给施工单位,确保村庄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按时开工并完成。二是整治畜禽污染。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严禁饲养家禽家畜。其他区域要合理规划,实行集中规模养殖,推广生态型养殖模式和达标排放环保型养殖模式,配齐配全环保设施,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或改造步伐,合理配建水冲式公厕。

(3)整治公共空间。一是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清理村内和道路两侧杂乱广告、路牌,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设置。二是坚决拆除乱搭乱建、临时搭盖,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破旧房屋,整治农房院落和闲置宅基地;三是结合村庄地域特色,保护好山岭、河流、树林等自然景观,因地制宜植树栽果、抓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河道绿化,加强风水林和古树名木保护,推进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地、坡耕地、坡荒地和裸露地块的绿化;多种乡土乔木、合理搭配花灌木,少种草坪和造型植物,不建大广场和大公园,通过合理布局和树种变化,营造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打造“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居住环境。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

1.村道硬化。村庄内部道路地面铺装优先考虑砂石路面等,不行车的可选择透水砖等生态材料,防止村内场地过度硬化。

2.饮水安全。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条件,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3.防灾避灾。加强村庄防灾避灾场所、防洪和消防设施建设。结合小学、公园、村庄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作为防灾避灾场所,出入口通道应满足规范要求。传统村落或历史建筑集中、存在一定价值古建筑的村落局部应优先配置消防设施。

1.资金补助办法。根据《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x市财政局关于申报x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通知》(x建村[x]6号)和《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x建村〔x〕22号)的文件精神,我区x年美丽乡村x镇x村、x南镇x村为省级补助村,省级补助标准为55万元/村;x镇x村和x镇大x村为市级补助村,参照省级标准由市、区给予补助,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即区级财政补助万元/村);示范村追加奖励20万元/村,由省级财政予以奖励。

2.资金使用范围。根据全省、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精神和“厕所革命”的部署,x年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裸房整治和农村公厕新建改造四项工作重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裸房整治、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新建改造,不得用于大广场、大公园、大村庄标志、大亭子(牌坊、门楼、栈道)、河道边栏杆、铺大理石等形象工程建设。

(一)创新投入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镇政府主导、村组织实施、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乡镇和村集体要积极筹集整治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引导农民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发动乡贤通过赞助、冠名等模式,支持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开发,保护和开发利用传统村落。同时,研究、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二)建立长效机制。村两委要指导成立人居环境改善或美丽乡村建设治理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不搞形象工程,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民主体地位,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并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四)建立月报制度。严格执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度月报表制度,于每月18日前将本月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月份进度报表和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性总结报送区城建局,以便及时汇总上报。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x年3月-4月):各个美丽乡村重点整治村要严格按照省、市、区要求,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整治工作计划,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讨论项目安排事宜。 2.实施阶段(x年5月至10月):各镇要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全面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8月底前完成工程量(或投资额)的70%以上。 3.巩固提升阶段(x年11月):基本完成确定的年度整治任务,镇、村对照“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

五项重点任务的有关标准,对村庄整治的效果进行自查评估,对不完善到位的项目进行整改提高。 4.检查验收阶段(x年12月):对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验收标准进行自查验收;做好迎接省、市组织的验收考评工作。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第四篇】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__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__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__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

(三)推进年(20__)。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__)。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__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哪一年发布的【第五篇】

20-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万平方米,墙体加固万平方米,立面改造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33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