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77920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范例【4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第一篇】

为迅速扭转__街道信访维稳矛盾纠纷频发工作形势,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将群众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公共安全感,结合__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结合“三基三创”平安创建基层治理要求,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以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指挥中心为龙头,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支撑,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性专业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由党工委领导,整合部门力量,吸收社会力量,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村)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平台,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三调联治”工作机制。优化矛盾纠纷交办分流制度,努力实现信访总量、案发率同比下降,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上升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__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第一副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各站办所负责人、警务中心负责人、各社区(村)支部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由曹__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__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组织指挥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析研判重大矛盾纠纷及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成立__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

主任:黄__、陈__,负责矛调中心全盘工作。

副主任:鄢__、邓__、喻__、肖__、周__,负责矛调中心业务指导。

常驻人员:彭__(负责日常工作)、刘__、邹__、邓__、童__、王__、王__、吴__、邓__

四、具体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

1、街道矛调中心牵头,整合全处调解资源。街道矛调中心负责矛盾纠纷的调处及指导、交办督办、考评考核等工作。横向打通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调解链条,实现警情、诉情、访情“三情”联治,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处;纵向打通街道、社区(村)、最小单元三级联动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各行业性、专业性部门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负责本行业、专业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2、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每天一调度,每周一例会,每月一研判会,每天调度由值班领导调度,例会由副书记或分管政法领导主持,研判会由书记或行政主任主持。例会制度主要任务是调度全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指导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汇总调解建议,会商复杂疑难案件,交办重大矛盾纠纷,研判信访维稳形势,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任务。

3、建立街道矛调中心总值班制度。班子成员轮流坐班,负责调度当日矛盾纠纷的调解及信访案件的接访等日常工作。司法所所长、公共安全办主任、信访办负责人等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社区(村)综治专干轮流跟班学习。

4、建立矛盾纠纷分流交办机制。街道矛调中心负责对纠纷案件进行分流交办,及全处重大复杂案件的调处,如中心研判认为可以直接受理的案件,则由街道矛调中心受理调解。

(二)矛盾纠纷信息排查及报送

1、社区(村)要充分利用网格员、党员干部等人员力量,主动排查矛盾纠纷。

2、社区(村)综治专干对辖区内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需排查当天向街道矛调中心报送相关信息,每周填写矛盾纠纷事件化解排查汇总表,并录入《平安E通》APP。同时,社区(村)每周汇总报送街道矛调中心,街道每月汇总报送区矛调中心。

3、街道各部门及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要明确部门负责人为信息联络员,及时汇总报送本部门受理或排查的矛盾纠纷(信访事件)信息,对新发现或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应于当天报告街道矛调中心,每月的15日和30日将当期的登记汇总表报送至街道矛调中心。

4、信访室登记受理的案件经严格筛选后,确定为矛盾纠纷案件类的,由信访室值班领导分流交办,简单不复杂案件直接分流至社区(村)、相关部门,重大复杂案件分流至街道矛调中心,并将当天排查的矛盾纠纷登记表报送至街道矛调中心。

(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要求

1、社区(村)对辖区内所发生的一般民间矛盾纠纷或上级分流交办的纠纷,在登记受理之日起3日内与对象见面,10日内至少组织两次调解,期间对法律关系或适用法律不明确的,可电话咨询矛调中心调解员,也可申请矛调中心派员指导、参与调解,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销号并向街道矛调中心上报结果;对经两次及以上调解未能成功化解的案件,需在3个工作日内移送街道矛调中心,街道矛调中心经审查并受理登记后社区(村)自动销号。对重大复杂的案件,排查当天应当及时报送街道矛调中心。

2、街道矛调中心负责对上级交办案件、社区(村)调解未成功移送并经矛调中心登记受理的案件、站所等职能部门报矛调中心登记的案件、其他重大复杂由矛调中心直接受理的案件等进行分流处置。其中,上级交办案件、矛调中心直接受理的案件应区别案件类型,根据属地或行业主管原则,对应由社区(村)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调解,但若该案件在交办之前已经由社区(村)或相关站所组织过调解而未成功的,则由矛调中心直接组织调解;社区(村)调解未成功后报送并经矛调中心登记受理的案件由矛调中心直接组织调解或分流至对应的职能部门组织调解;街道职能部门报矛调中心登记的案件原则上由对应的部门组织调解,案情复杂或涉跨部门管理时,由矛调中心牵头组织调解,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矛调中心对分流案件,应当签署拟办意见经街道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向牵头的单位或责任人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送达交办函,交办函中应当明确具体的办理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

3、街道矛调中心受理的案件,在决定受理后1个月内销号并上报区矛调中心,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办结的,应当按程序向区矛调中心申请延期。对已提级申请调解的案件,或已引导进入了行政或诉讼程序的案件可以直接销号。

4、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道矛调中心、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应当将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录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管理平台系统(具体操作咨询司法所喻__,联系电话:135________)。

5、对已转为信访件的矛盾纠纷,可依法组织调解和解,调解和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或和解协议书。

五、考核奖惩及保障

(一)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考核奖惩及责任查究制度

对各社区(村)和各站办所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纳入社区(村)平安建设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组织部门将抓平安创建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实绩,作为干部任用、晋升、晋职联审的重要依据。对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调解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凡因工作不力致使矛盾激化、随意上交矛盾或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启动责任倒查,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队伍保障及经费保障制度

街道、社区(村)矛调机构要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中心领导机构及组织机构,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各成员单位要指派专业精良的人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财政所认真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财行〔20__〕__号)、《__省财政厅、__省司法厅关于印发<__省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的通知》(__财政法〔20__〕__号)、__省委政法委等十部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当地政府落实经费保障责任,足额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经费、调委会补助经费、调解员补贴经费、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经费、人民调解办案补贴和专家咨询费等,并建立经费动态增长保障机制。积极培育人民调解协会、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等社会组织,主动参与承接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推动落实人民调解员的表彰奖励、困难补助、优待抚恤政策,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第二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实施意见》,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绿色生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社区,__街道决定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领导社区建设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坚持以社区为基础

把城市居民小区作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基本单元,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完整的社区环境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营造持久稳定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社区文化,切实将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社区。

(三)坚持以群众为主体

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统筹用好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由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形成各类主体合作、多种手段统筹、多方资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工作路径

(一)决策共谋,达成共识

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坚持问需于民,共同查找社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共谋载体,搭建居民理事会、群众评议会、专业协会等群众沟通平台,畅通政府与群众交流通道。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开群众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决策共谋热情,共同发现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研究回题解决方案。

(二)发展共建,共担责任

坚持以居民为主体,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社区建设。要协调辖区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区下沉党员、志愿者队伍、专业社工机构等各方力量,为社区建设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支持;鼓励群众通过出资、出力、出点子、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并以此促使居民更加珍惜共建的劳动成果。

(三)长效共管,激发活力

发动居民个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共建成果的维护管理,积极推动建立内部竞争良性机制,促进长效管理。要引导居民通过居委会,共同确定民主议事规则、居民公约等;针对公共空间管理、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安全隐患后续管理等内容,共同商议拟订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并监督执行。鼓励群众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共管组织,认领共管区域和事项,共同维护良好环境和建设成果。

(四)效果共评,人人满意

要组织群众建立全过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共同缔造”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使各项工作始终在群众的监督评价下开展,按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行改进。树立“共同缔造”典型社区、先进组织、个人并示范推广。

(五)成果共享,人人受益

要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规则,让全体居民平等享有完整居住社区的设施与服务,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风尚与温馨友好的社区氛围,自觉维护“共同缔造”成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三、重点任务

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类型社区人居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实施载体、建设内容和整治重点,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大力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

依据十五分钟生活圈规模及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综合超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及其他便民商业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水、电、路、气等设施,完备停车及充电设施、无障碍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小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物业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健全社区管理机制、综合管理服务和社区文化。进一步推进居民居住社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二)大力推进智慧治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把社区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信访、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推进社区工作者开展日常性走访巡查,社区做好梳理汇总,街道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反馈。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智慧小区建设、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等工作,形成组织高效、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共建共治的组织体系。

(三)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短板提升

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做好破损路面修缮、背小街巷硬化、主干路面改善等工作;合理利用闲置空地,做好停车场建设、停车位划定等工作,有效增加停车泊位;完善小区内路灯、楼道灯、消防栓、无障碍通行等设施建设;完善供水、排水、污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及管网建设,积极开展“飞线整治”工作,实施管线入地改造项目;采用微改造、微更新等方式,利用门口塘、文化广场、休闲绿地等公共空间建设富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全面探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综合参与机制,激励广大居民、家庭、个体经营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城市环境的共建共管。

(四)大力推进社区服务阵地建设

进一步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实体支撑,按照征求意见全面深入、服务设施布局构建合理、服务人群覆盖广泛的原则,充分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多种功能,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探索设立老年食堂、青年创客、老党员工作室等特色空间服务场所;积极培育引进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整合各类资源、活动阵地,推动政府、社区、企业、物业等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

(五)大力推进小区特色社会组织建设

合理制定小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导向,完善体制机制,结合小区实际培育和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引导小区社会组织在提供小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小区文化、促进小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居民感知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意识,让居民既是服务对象又是社区治理主体,以组织化形式整体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促进社区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建立机制(20__年9月10日前)

各社区要充分结合共同缔造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方联动”机制;完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参与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各科室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申报、资金争取、政策支持,迅速推进各领域、各项目共同缔造活动开展。

(二)明确清单、谋划论证(20__年9月底前)

各社区要充分结合当前实际,认真谋划、大胆探索,全力推进,加大动员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入户走访、小区夜话、进圈入群等途经,组织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同时依据群众建议意见,尽快列出项目清单,对下步工作推进机制进行充实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

(三)稳妥有序、分类推进(20__年9月底至长期推进)

各社区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匹配、个性供给”,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工作清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各科室要积极牵头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主流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长效管理、动态跟踪、持续推进,让共同缔造活动的理念思路进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社区治理氛围。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

成立__街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扎实推进共同缔造工作组织协调、情况综合、业务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督导及建设验收等工作。突出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激励机制

各科室、各社区要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以奖代补”项目激励机制,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且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三)加强监督督导、确保务实管用

及时建立完善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总结分析存在问题,通报进展情况。街道将不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展快、标准高、效果好的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滞后、行动迟缓、整治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共同缔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第三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决策部署,深度应用基层治理“四平台”,现就推进街道“小脑+手脚”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四平台”建设为牵引,统筹条块力量,优化行政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和完善覆盖全面、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上报流转信息化、指挥调度扁平化、管理服务精细化、事件处理专业化、绩效考核制度化,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最大限度解决问题,积极营造矛盾纠纷联调、治安问题联治、社会问题联抓、平安建设联创、为民实事联办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__街道双脑联动深化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倪__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骆__任常务副组长,党工委委员王__、邬__、施__、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__、派出所所长邢__任副组长,街道相关科室及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协调推进整体工作。

三、建立机制

一是建立“智治互联”机制。做强“智慧促和”工程,全面统合综治、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基层治理四平台”数据流、信息流、控制流。依托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平台,逐步联通视联网、数字城管、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餐饮、智慧养老、一表通等数据端口和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智慧小区等智能化建设,构建“一网到底”基层治理新战线。

二是建立“双脑联动”机制。借鉴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经验,大力推进“政务+警务”双向互动,实现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小脑”和派出所指挥室“小脑”之间“双脑”联通。同步落实110警情、各类案件的接收与指令,对警务类警情和案件由派出所牵头处置,对纠纷、求助等非警务类警情和案件由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指令,实现双方协同配合。

三是建立队伍整合机制。根据街道实际情况,充分整合各类辅助力量作为街道“手脚”,进一步打造联勤、联防、联动、联治的基层综合治理队伍。深入抓好公安警力和街道综管队员囤警街面工作,利用表单化管理、标准化流程实现规范化处置,深入做好各部门对警情案件和各类复杂案事件的支撑处置。

四是建立闭环管控机制。发挥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小脑”指挥调度职能,针对“空巡、接处、巡处”等各类情况,着力发挥快速反应、分流回流、联席会商、综合调处等制度优势,达到“发现-办理-处结”全链条处置目标。重点抓好一线处结、综合执法、矛盾调处等关键环节,真正达到基层社会精准化、一体化治理效果。

五是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强化对各职能部门的下沉指导、深度融合和督查考评,确保街道各项基层治理事项得到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撑。针对街道整合的辅助队伍,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考核考评等工作制度,细化任务指标、工作效能等关键考核项目,通过日巡查、周督导、月考评等举措,将考评结果与月度绩效、年终考评相挂钩,提高队伍工作积极性。

六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结合街道自身硬件建设实际,进一步落实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场地、设施、人员、装备等基础性保障工作。配套建立统一着装、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等经费保障制度,确保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有序、高效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施“小脑+小手”模式是深化我区基层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创新之举,能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街道各科室和相关责任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性,认真贯彻上政法〔20__〕__号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专题工作部署会议要求,进一步细化各自工作计划,协调合作、统筹推进。

(二)落实属地责任。各社区和各条线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健全责任体系。具体工作中,按照“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要求,对基层治理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特别针对新领域、新问题,要加强研究,主动与区相关部门对接,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体现属地担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类分层次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并完善“六大机制”。

(三)强化培训考核。构建基层治理专业素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业务培训。街道、社区要加大对街道干部工作人员、下沉专业执法力量、社区干部、专兼职网格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建立健全与平安创建考核有机融合的考核机制,依托常态化平安督查机制,深入基层一线明察暗访,督促各条线和社区抓好问题整改,提升工作实效。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建设方案【第四篇】

为了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辖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和能级,夯实城市运行管理基础,筑强网格作战单元,深化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按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现就推进__街道网格化基层治理,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__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大和市第__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__创新发展再出发,聚焦加快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搭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和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切实推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凝心聚力。

二、工作目标

结合__街道实际,在现有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治理路径,激发治理活力,以探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贯彻落实“四早五最”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网格组织纵横贯通的综合处置能力,构建新形势下平急一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处置高效、便民利民的网格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搭建网格作战单元

1、网格组织架构。在“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整体框架下,与__派出所公安警务责任区管理边界对应融合,__街道辖区以__、__路为界整合调整为3个城运网格。__路以南至__为第一网格责任区;__以南至__路为第二网格责任区;__路以南滨江段全域为第三网格责任区,由滨江城运中心全面负责(此区域非机动车管理除外)。在此基础上以“因地制宜、管理有效、服务便利”为原则,细化治理颗粒度,打造最小作战单元,延伸工作触角,在各居委会设立城运网格工作联系点,形成“架构上下贯通,指令传导有力”的网格工作格局。

2、城运网格工作站。每个城运网格对应设立一个网格工作站,参照区级联勤联动平台运行模式,落实站内常驻力量和报到力量相结合的办公机制。第一网格工作站设立在__路60号(社管办工作场所),第二网格工作站设立在__路188弄4号楼(街道城运中心),第三网格工作站由区滨江办自行安排。常驻力量由“3+3+3”组成,即街道城运中心常驻3名网格监督员,社管办、城建中心、城管中队各派驻1名编制内人员参勤,第三方聘用3名网格巡查员协管。根据网格工作站的职责任务,城市网格管理联勤联动动态工作任务,街道各职能部门,辖区所、院、队按指令落实报到力量,开展“联防、联治、联控、联处”工作。

(二)优化网格队伍结构

1、夯实网格领导力量。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每个城运网格设一名网格长,第一网格责任区由社管办分管领导担任网格长,第二网格责任区由城运中心协管领导担任网格长,网格长对责任区工作牵头领导,向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副网格长由__派出所安排社区警务队队长担任,负责牵头做好网格责任区内案件的协同处置等工作。每个网格工作站设一名站长,由街道科级干部担任,负责站内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第一网格站站长由社管办主任担任,第二网格站站长由城运中心主任担任。城运网格长和站长的任命与调整报区城运中心备案。

2、建设专兼一体网格员队伍。为进一步强化网格内主动发现能力,建立由专职网格监督员、兼职网格员组成的专兼一体网格队伍。每个城运网格责任区应配备不低于3名专职网格监督员,同步推进专职网格监督员队伍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统一工作标识、统一工作设备配置及交通工具等,提高专职网格员队伍管理水平。兼职网格员可吸纳党员、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以及各行各业能人、达人担任。

(三)厘清条块界面

1、明确网格责任边界。在整合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综治信访、安全监管等“多格合一”的基础上,明确网格工作站和相关条线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街道城运网格工作站主要承担该网格内的信息汇集、问题发现、分类处置、联勤联动以及跨部门案件的牵头协调、共同处置、闭环管理等工作职责。

2、制定网格化管理事项清单。在城运网格原有的事(部)件日常巡查职责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管理事项,采取“规定+自选”方式,对照群众投诉热点问题,将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创全”工作、实有人口管理、为老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内容叠加融入,制定出个性化任务清单。

(四)加强基层数字赋能

充分发挥街道城运中心平台枢纽作用,积极与区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接,依托“__公共数据管理门户”实现数据分发落地,夯实街道各职能部门,辖区所、院、队的基层数字底座和数据应用,用好“社区云、数字城管、生活垃圾分类视频监管”等线上平台。推进一网统管系统与市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智能升级和集成整合,充分利用线上事(部)件在网格内归集比对、监督员工作轨迹跟踪、网格工作定量考核等功能,让数据更好赋能基层治理。

四、工作机制

(一)平急一体机制。从“大__保卫战”中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平战转换机制,“平时”强基固本,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战时”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的相应职能部门牵头负总,各支队伍力量联勤联动、高效处置。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联勤联动的应急救援队伍,充实应急工作支援力量储备,编制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设施配置,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

(二)联勤联动机制。要以“机制落实、队伍健全、保障到位、发力精准、作用显著”为原则,以提高联勤联动协调力、处置力为重点,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联勤联动各项工作内容,做到“城运吹哨,部门报到,大家动手”。网格工作站具体承担辖区内常态化管理、多跨问题专项整治、应急处置、值班值守等工作职责;同时,要深化住宅小区物业治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为居民区增能减负。

(三)事项准入机制。在网格化管理现有的15大类183小类部件、事件类别和范围的基础上,与__街道辖区基层治理工作需要相结合,按照“按需纳入、严格准入”原则,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

(四)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网格工作考评方案,从网格基础建设、网格工作成效、网格智能应用三个方面对城运网格进行考评。运用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方式,根据量化数据分析,将网格内的案件处置量、联勤联动的配合度,涉及街道职能部门主要处置或配合处置的案件办结情况同步纳入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街道各职能部门年终评比参考内容。对抓网格管理工作思想不重视、责任不到位、举措不落实的街道各职能部门由街道纪监室进行督查督办。

(五)常态长效培训机制。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一网统管”建设、网格考核指标等内容,定期开展数字治理业务培训,加强单兵等移动终端的技术练兵,持续提升网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网格实战演习与训练,加强面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全街道“一盘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街道各职能部门,辖区所、院、队加强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完善体制机制,选优配强网格工作站力量。

(二)有序推进。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深化网格化基层治理“规定动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大胆尝试“自选动作”,努力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街道各职能部门,辖区所、院、队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重点工作,积极融入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形成合力推进__街道城运网格工作站的组建、实战运作、体制机制建设。

(三)经费保障。要结合实际,保障人员、场地、配套设施设备配置、日常运行经费等相关资金需求,将其纳入街道年度财政预算范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237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