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4261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优秀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第一篇】

各村党支部(总支)、村委会:

为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深化拓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着_办事问题,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现结合实际,制定全乡20__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明确年度发展目标。

各村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选定适宜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确保发展有实质进展,全乡到20__年底努力实现两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三个村达到1万元以上,其它各村均取得较好成效,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二、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

大力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村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搞活集体资产经营。对集体原有“三资”,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搞好资产经营,也可以采取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和企业经营,有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2.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推进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依法经营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建设用地单位或其他经营组织合作、合资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要积极引导、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以入股、租赁和联营等方式流转土地,不断增加集体资产性收入。

3.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挥组织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牵头成立专业经济协会或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提供农技农机、技能培训、产品营销、法律咨询、休闲饮食等服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4.有效开发集体自然资源。立足优势资源,按照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工商、农业等企业投资参股,或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等途径,深度开发集体水面、山场、田地、四荒地等,以建设村级集体光伏电站为重点,积极兴建农产品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产业,形成“资源承载产业实体,产业凸显资源价值”的发展氛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三、规范村集体资产管理。

1.健全村“三资”管理制度。认真实施“阳光村务工程”,严格推行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确保村集体“三资”安全有效管理。对村级集体经济年度财务收支、购置或处理重要固定资产、重大投资项目或举债以及“三资”经济管理有关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运行,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保障广大村民对集体“三资”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

2.坚决遏制村级债务的增加和蔓延。采取有力措施,结合今年上级部门清理村级债务的有利时机,对村级原有债务,要认真进行清理,弄清借债原因,落实债权人,摸清、摸实底子,采取清理往来、盘活资产,积极稳妥地进行清理化解村级债务,严格防范发生新增债务。村级借款要进一步严格程序和范围,村级兴办公益事业和生产项目,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严禁村干部以个人名义私自代集体借款,每年年末要公布一年内发生的债务余额。

四、完善工作措施。

1.加强工作领导。乡领导小组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组织、协调、指导,乡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供良好服务,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年度工作计划,村党组织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狠抓发展。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化结对帮扶。不断深化选派、帮扶、结对共建等成果,继续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结对村出思路、出资金、出人才、出技术,鼓励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3.严格考核奖惩。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农组年度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对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务较好的村给予加分和奖励,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的领办人,从村集体当年纯收入中列支一定比例资金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县级表彰。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第二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优秀5篇”,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xx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xx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xx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xx年底。

精品文章。

xx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xx年初。

xx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xx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xx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xx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精品文章。

xx年9月,明确了到202x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2x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精品文章。

管不到位问题。

——新华社资料。

“选准切入点”是改革顺利起步的关键。

中国改革从何处入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就必须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出工不出力”的人民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不仅使农民收入增加,使农民得到实惠,而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拥护。当时的农村改革实际上产生了经济学上称之为“帕累托改进”,即使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改革波澜壮阔,但起步稳健的关键所在。

“渐进式”是改革稳步推进的基本方略。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先例可资借鉴,所以,改革目标并非一开始就明确的。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改革初期被形象地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其特点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在不断探索中确立改革目标。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渐进式改革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

“先增量后存量”是改革攻坚的正确路径。

精品文章。

国有经济如何改革,始终是我国改革的敏感问题、难点所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改革是非常难的。中国改革的独到之处是,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即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经济“增量”来加速推动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力量从体制外向体制内渗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导向产权制度改革。我国的改革实践说明,只有选择“对”的改革路径,才会有“好”的改革结果。

“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是改革取得高效率的重要条件。

把改革的进程始终置于对外开放的环境之下,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外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源。

经验表明,一些体制弊端,仅仅从内部发起攻击难以奏效,由扩大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往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加入wto后的情况观察到。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wto规则相衔接,对国内各种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

“政府主导”是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保证。

精品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第三篇】

xx~xx年特别的寒假里,在学院领导的号召下,我决定于寒假期间开展主题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奉献青春促和谐”大学生志愿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准备调查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于xx年1月17号返回家乡,但很不幸,我一回到家乡就下了连续10几天的雨,并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在2月3号那天还下了很大的雪,随后就连续性断电,一直到正月初五。由于天气的影响,把我原来的计划全盘打掉而不能更具体的调查。以下是我的几方面的调查结果: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的xx县黎埠镇,小北江中游,位于国道107线和清线一级公路互通处,距县城25公里,到广州约185公里,离小北江河不足10公里,可直通清远、广州珠三角工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石灰石、白石资源和选矿储量更大,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属亚热带雨林气候,风景优美,人口多且密集。

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初级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类主要有:水稻,蔬菜,桔子,李子,马蹄等;养殖业主要有:猪,鱼,牛,鸡等。

另外,近年新兴起了一些小型企业,有:黎埠重质碳酸钙工业园区﹑xx县黎埠镇粉体加工基地﹑深装总公司精细粉体加工厂﹑中矿实业有限公司﹑盈达矿业有限公司﹑11万伏变电站﹑机砖砖厂等。

在寒假期间,从家人(本人是出自农民家庭)和本村一些农民口中得知种一亩水稻所需成本数据: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如果单纯靠耕田种水稻为收入,根本上无法维持现在的基本生活,也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出外打工,他们每年每人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通过过年拜年时,从亲戚朋友口中得知,现在年轻人不会留在家里耕田了,宁愿出外找500元一个月的工都好过在家耕田种地(因为搞养殖业一没技术二没有本钱且很辛苦)现在都留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在家了,偏僻点的地方都没人耕作了,老人带着小孩在家养些家禽罢了。

不过我看见很多人把田租给别人耕做,有些被别人承包统一耕作;有些就起了很多猪舍养起了数十到数百条猪,在镇的集市上政府还用广告做各方面的宣传,近年来国家免学杂费,免税收对很多家庭的贫穷状况有很大帮助且镇上新兴起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家庭的收入。

总体上来说,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镇的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是很多村民一至同意的)现在普遍家庭都盖了洋楼了,且交通通讯设备都跟上来了。但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我们镇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也就是说我们镇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在寒假里发现的一点问题:

a全民总体素质底,特别是农民;

b收入微薄且单一,农产品种类少且粗,收成底;

c人口多,劳动力少;

d交通算不上方便;

e没有自身特色产业,自身资源没利用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e整顿党员政府干部不良作风,严惩污吏,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

当然的,要克服自身不足是不易办到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有步骤的实施,一定会发挥好我们镇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我们的镇也会更加富裕的!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第四篇】

水务局于2004年至2005年对xx村进行包扶,自01年我局第八批包村工作组进驻以来,我多次到村进行蹲点调研,2004年8月份县里开展了“党员联农户闯市场”活动,我局的18名党员与该村的农户结成致富了对子,我定期到所联系的曹维忠家进行座谈,根据这次培训班的调查安排,我利用“十一”期间的时间到该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我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水系,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全村145户,人口499人,土地面积1530亩,现耕地面积980亩,98年底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近年来黄河断流的影响,海水入侵,土地次生盐碱,耕地逐年减少,人均中、高产田亩左右。自xx公社撤离后,该村的水利建设几近停滞,自99年借助宣传部x部长联系该村契机,依托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联合包村的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01年自我局工作组进村以来,先后无偿投资62.2万元,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将村内原饮水坑塘从万方扩容到万方。维修扩建了村里的自来水。二是从十八户干渠上为该村挖了一条长公里的干渠。三是新建了一座立方米每秒的扬水站。并对全村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开挖排碱沟公里,整平土地1200亩。水利建设配套已具雏形。新建了柏油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去年该村种植小麦380亩,每亩投入在50元左右,产出300元,一年收成基本可解决全年温饱,全村今年植棉近200亩,平均亩产180公斤,去年棉花价格较去年低,每公斤皮棉在元左右,亩净效益在290元,村劳动力农闲以外出务工和手工业经营者占到全村人口的1/3,目前全村有石材、油料、零售等商业经营9户,电气焊和机械维修8户,家庭养鸡7户,养羊92户,农产品加工3户,水产养殖4户,2001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为1364元,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人均240元,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现小尾寒羊存栏量达340只左右,户均两只,每只母体年效益大约在700元左右。我所联系的曹维忠一家今年种植小麦亩,棉花亩,大豆亩,农业收入在1000元左右,曹维忠是村里的电工,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其人均收入在2200元,在经济上是村里的中等户。

存在的问题:

一、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近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

第三,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

发展对策:

xx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

xx村现有人口499人,现有耕地1600亩,1999年至2000年在我们的住村帮扶下,对该村1200亩土地进行了整平,并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1000亩已经整平的耕地耕地还未进行开发而弃耕闲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xx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冬枣、薄荷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薄荷每亩投资110元,第一年收入在500元左右,自第二年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今年要搞好村里180亩薄荷的种养管护和销售,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成为该村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xx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xxx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每亩按110棵,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发展。使冬枣成为xx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xx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xx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搞好文化大院建设,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社会帮助与经济发展【第五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国内农机业发生了变化,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其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一、当前我国农机发展的现状。

(1)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受到地理条件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够均衡,而且东西发展差异较大,导致机械化的发展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机械化水平很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对体系也并未建立,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

(2)原始创新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大多采用技术引进、跟踪模仿的发展模式,缺少对各类产品技术的应用机理、设计理论的研究,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3)门类品种问题颇为严重。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环节上的差距很明显,尤其是水田机械的水平过低,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我国水田数量较大,但从其生产情况来看,仍然主要依赖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玉米的机械化水平刚刚起步,棉花机械却处于空白,门类品种的缺陷导致农机产品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组织化程度过低,效益较差。

一直以来,农机使用几乎都是一次性的,维修管理水平太差,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专业服务队、机械等合作服务组织刚刚起步,规范性不足,导致经营总体效益过差,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一)小型低端机械向大型高端机械转化。

目前农机装备存在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端机械多、高端机械少,老旧机械多、新式机械少问题。

开发中高端水平的农业机械,扭转这一传统落后局面。

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性能好,粮食收得净,秸秆打得碎,作业效率高。

(二)农业机械多功能化。

多功能整地机械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项目,能同时实现多种作业,一次作业就可以完成灭茬、旋耕、秸秆破碎、深松、起垄、深施肥等联合作业,是一种密集、高效的耕作方式,具有作业宽幅和效率高等优点,还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涝能力,为植物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

(三)农业机械技术性更强。

跟随科技快速发展的方向,其对于科技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而在以后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当中,会着重要求提高其科技含量,从而增强农业机械各方面的能力,进而综合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

另外,加强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力,更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四)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农业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原有的小部分面积,有很多相关的学者和专家通过相应的研究,预计在2~3a,温室内需要4300套连栋温室。

从这个简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工业已经与农业技术装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与要求相符合的农业技术装备,当下,设施内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会大量减少,并且开始逐步实现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的发展路径。

(五)农业机械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持续满足目前和世世代代的需要,能较好保护现有资源和环境,技术上适应,经济上有活力,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这一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

(六)农业机械向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化方向发展。

精准农业是以“3s”技术为信息基础,这就要求未来农业机械管理实现信息化,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农业生产。

同时,完成精准农业的全过程需要从高新技术到计算机信息网,需要加强农机科研、生产、供销、推广、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即实现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化。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

我国己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大。

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适用,促进农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应依法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

(三)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械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农机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刑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

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总之,先进的农业机械科技发展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共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以及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驰.王健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j].农机化研究,(06)。

[2]王利民.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7)。

[3]张桃林.以农业机械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j].南方农机,(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4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