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业职称论文 农业评职称论文(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60980

【导言】此例“农业职称论文 农业评职称论文(通用8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职称论文【第一篇】

1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路线

采样点布置方案

目前,国外的城市环境调查一般在两个区域进行,即郊区和城区。在郊区的调查一是为了确定城区的背景值,写作论文二是获得城-郊地理变化区域内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变化梯度。如Lind等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调查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时,以城市最繁华地带为中心,分带布置样点,带距为0~3km,3~9km和>9km[5];Birke等在德国柏林市的调查中就包括大范围的郊区区域[3]。通过对比城-郊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来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区地球化学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

为了调查城市不同区域内的环境地球化学状况,研究不同的用地类型对元素分布的影响,分别在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分类取样,即:郊区土壤、工业区土壤、居民区土壤、商业区土壤和农业土壤[3-5]。主要采集表层土壤(0~5cm)。在不同类型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点位取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城区的土壤难以实现均匀的网格化取样,一般按公园和绿地的分布随机布置取样点。

采样介质

环境地球化学的采样介质包括土壤、大气、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样等。但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大气降尘等三种。其中较常用的是采集和分析城市浅层土壤样和降尘样。

在街道两边或高层建筑物顶部收集降尘并结合地面土壤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方法。如Rasmussen等在渥太华市内取居室内灰尘、附近的街道降尘和公园土壤进行比较来研究该市的环境质量[6]。降尘和土壤对比调查,即可查明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污染水平,还有助于分析污染物的来源。

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解释与评价

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解释

城市环境调查结果的地球化学解释是指对城市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解释,写作毕业论文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建立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解释体系。

元素来源判别

对城市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城市环境的物源判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以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主[7-9]。不同来源的元素在因子分析中常常进入不同的主因子或表现为聚类分析中的不同元素组合,根据元素的组合特征来区分元素的来源。如Manta等在意大利的城市土壤中发现了Cu、Pb、Zn人为源的因子组合,而V,Ni,Mn,Co等元素作为自然源进入另一因子,并在聚类分析中组合在一起[8]。

城市环境物源判断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富集因子(EF)法,它是一种能反映不同地质环境的化学元素比率方法,用代表陆地来源的元素(如Al、Ti、Zr和稀土元素等)和代表海洋源的元素(Na)作为参考元素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标准化,以平抑自然差异对元素含量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出现的较高的富集因子值即意味着人为源的存在,这种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判断

元素来源及富集程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0-11],特别是在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介质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其计算公式为[11]:

EF海(X)=(X/Na)气/(X/Na)海(1)

EF壳(X)=(X/Na)气/(X/Na)壳(2)

其中,公式(1)为判断海洋源的计算公式,以Na为参考元素;公式(2)为陆地源的计算公式,以Al为参考元素。(X/Na)气、(X/Na)海、(X/Na)壳分别代表元素X在大气颗粒物、海水及地壳中的含量。

通常将EF>10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人为源标志。但在粒径为μm的大气颗粒物中,EF>5即为人为源的标志[12]。

元素分布类型及成因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偏高,但在不同的城市中变化很大,这依赖于城市的历史年代、经济发达程度、写作硕士论文不同的用地类型、汽油的添加济成分、车辆元件的组成等,在城市环境元素分布及成因的解释中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城市交通是产生重金属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如Cu通常是汽车润滑剂的组分,而Pb曾一度是汽油的防爆剂,Sb可以作为闸垫材料。因此,交通是城市中Cu、Pb、Zn、Sb等元素的主要来源。Romic等发现,燃烧和道路交通,尤其是轮胎的磨损和消耗是城市区域内Cd的主要污染源[7];Moller等在大马士革调查时认为交通是表层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9]。与历史久远的工业化城市相比,相对年轻的城市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如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比悠久的重工业城市伦敦[2]、柏林[3]的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偏低[9],Li等发现,城市公园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与公园的年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即城市历史越长,重金属含量越高。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明显依赖于城市用地及工业类型,如Birke等[3]在柏林市调查中发现,Al,K,Si,Na,Sc和Ti主要是自然源,即与母质的组成有关;工业区域倾向于被Cu,Cd,Zn,Pb,Hg污染;农业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泥,富集Cd,F,Cr,Hg,Ni,Zn和P元素。尽管非洲的哈博罗内市比较年轻,但它的不同区域仍然受Cr,Co,Ni,Cu,Zn和Pb等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的Co,Cu,Pb,Zn等元素污染,农业土壤中的Cr,Ni污染,居民区及工业区的Zn污染[4]。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污染程度评价

将郊区土壤背景值与城市各功能区含量进行比较是了解城市环境污染水平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如瑞典斯德哥你摩市Hg在市中心土壤中的含量是郊区背景值的20倍,Pb和Zn在市区中的含量也远远高于背景值[5];在柏林老工业区,Cu的最大值是背景值的2050倍,Cd是1638倍,Hg是1780倍[3]。通过同一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也常用来评价城市环境的污染水平。

农业土壤与城区内土壤不同,除了农用化学品外,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场等都会对农田中的重金属积累产生重要影响。对这部分的污染评价,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地质积累指标法(Igeo)和富集因子法(EF)。对大气污染物的评价,富集因子法尤为有效。

生态效应评价

(1)气溶胶的生态效应评价。大气固体悬浮物的粒径大小具有来源特征,粗粒源于陆地尘埃,而细粒源于燃料的燃烧[13]。颗粒越细,危害越大,极细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粒径小于10μm(PM10),尤其是小于<μm()的粒子,会导致哮喘,甚至死亡[14]。因此,生物圈气溶胶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高度的生态风险性。

(2)元素生物有效性评价。研究元素生态效应的常规方法是连续偏提取法,在城市环境调查中,也有相关的研究实例,如Zhai等调查发现,写作医学论文由交通引起的人为源的Pb主要以有机质吸附和铁-锰氧化物态存在[4];香港和伦敦的路尘中,Pb,Zn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存在,Cu主要以有机质吸附态存在[15]。影响降尘中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降雨的pH值。一般情况下,在较低pH条件下元素易于溶解,Alloway等报道其可溶性Cd平均为总量(降尘量)的60%[16];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输入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使雨水酸化。因此,在易出现酸雨的城市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3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开展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调查

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和大气,缺乏系统的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料。在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过程中,起源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元素在土壤-大气-水-生物系统内迁移转化,借风力作用进入大气中的元素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世界各国所进行的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大量土壤和大气颗粒物等方面的资料,但结合水体和生物样的调查不多。如果采样介质涵盖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境因子,将有助于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循环演化模型。

确定城市环境调查的污染指示物

城市区域内浅层土壤样及农业土壤深、浅层样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城市环境调查指示物,但是,以何种粒度的样品作为指示物尚没有统一。Birke等在柏林市的土壤调查中分析了<2mm粒度样品[3],写作职称论文而有的作者用沉积物中<2μm的粘土组分进行污染评价,而用<63μm的泥粒作相态分析[17]。细粒组分含有更多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力强,使重金属元素倾向于在细粒组分中富集[1],所以表层土壤的细粒组分,如<63μm适于作为污染评价的指示物。

其次是大气颗粒物或是气溶胶。由工业排污、燃料燃烧、机动车交通等引起的污染物,多以气态、颗粒物或气溶胶等形式存在[5]。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含量依赖于粒径大小,颗粒越细,越具有毒性效应[16],因此Fairley等认为,适于作为颗粒物质引起的风险评估[17]。

另外,重金属通过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圈,它们主要以分子或颗粒物形式通过大气圈进行大规模的迁移[18]。在英国城市区域内Cd的大气沉降速率为~/hm2·a,郊区为~19g/hm2·a[7]。所以,城市区域内的表层土壤和路边尘土是大气沉降污染的有效指示物。

城市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

农业职称论文【第二篇】

为认真贯彻**会精神,根据国家人事部人事工作"两个调整"的要求,为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开发农村乡土人才,实施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我们制定了《*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农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在我市是一项新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重,各有关单位接此通知后,应按照本通知的安排部署,根据"试行意见"中的条款,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评审工作。

二、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采取"先搞试点,后全面推开"的方法步骤。*年为试点段,取得经验后在全市逐步推开。

三、对确定评审的试点单位,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周密安排、指定专人负责、收集资料、总结经验、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四、*年试点单位安排如下:

大通县2-3个乡;湟中县1-2个乡;城北区1个乡(镇),具体试点乡(镇)由县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后上报我局,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试点工作。

实施时间步骤安排如下:

1、6-7月确定试点乡(镇),学习文件,部署工作;

2、8-9月申报、审核材料;

3、10-11月组建评委会并实施评审工作;

4、12月总结、认定评审结果、颁证。

五、申报所需的有关表格请和市职改办联系。

*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市人事局

二0*年*月*日

抄报:省人事厅、省职改办,市委曲青山副书记,政府郭汝琢副市长。

抄送:本局各局长、各科室,市职改办(6)、存档。

*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意见(试行)

为认真贯彻**会精神,根据国家农业部、人事部有关文件规定及1997年12月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职称工作要向多种所有制成份延伸,要把开发农村乡土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人事工作。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是开发乡土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发挥和调动农村乡土人才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在农村、服务在农村的农民科技队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科技兴市、科技兴农服务,现就我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在我市农村一线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经营管理、农村能源、水保水管、林业技术等行业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本试行意见规定任职资格条件的可申报评审农民技术职称。(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另行规定。)在农业第一线工作而属于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不得参加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农民技术职称初、中级职称称谓与社会评价相应系列一致。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在职称后注明专业类别。

二、申报评审条件

农民技术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业、服务农业,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积极钻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评审农民技术人员技术称职必须以工作实绩、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文化程度和专业工作资历,各级职称的任职条件是:

(一)对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任职资格的确认: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聘任为"员"级职务;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可聘任为"助师"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聘任为"助师"级职务。

(二)对相当学历的其他人员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审农民技术"员级"职务:

1、具备中专以上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者;初中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实践二年、高中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实践一年以上工作,且累计参加3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含林业、畜牧、水产下同)技术教育取得结业证书,并分别经过二年、一年以上生产实践,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初步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者;

2、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能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操作工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者;

3、在本专业岗位的技术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者。

(三)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审或晋升农民技术"助师"级职务。

1、取得农民技术员级职务、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四年以上,在本专业岗位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者;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者;初、高中毕业累计参加6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技术教育并获得结业证书,分别经过六年、五年农业生产实践者;

2、能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示范指导或一般的技术咨询者;

3、能参与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的小型计划、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撰写工作小结者。

(四)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审或晋升农民技术"中级"职务:

1、取得农民技术"助师"级职务五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九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者;

2、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承担并胜任本专业工作,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经验者;

3、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某些技术难题,并能撰写技术工作总结,可以指导初级职称人员开展技术工作者;

4、能配合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能对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者;

5、在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获得过县级(含市的局级)以上的奖励和表彰者。

三、申报评审程序

凡符合任职资格条件人员,自愿申报,经基层单位推荐,须填写《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审表》,一式三份,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现任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复印件)。

2、各种培训证书(复印件)。

3、学历证书(复印件)。

4、奖励证书(复印件)。

5、技术工作总结。

6、发表的论文、论著。

7、其它有关材料。

各种证书、证件、刊物等在上报时携带原件,经核实后退回。

农民技术"中级"职务申报材料由区县劳动人事局核定后连同《申报评审----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三份,统一报市职改办审核,符合条件的交评委会评审;农民技术初级职务申报材料由区县劳动人事局审核后交区县评委会评审,评审结果报市职改办备案。

四、评审组织:

各级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一般由十一至十五人组成,在相应职改领导小组指导下工作,中级评委会挂靠市农牧局;初级评委会由各区、县劳动人事局负责组建并实施评审。

(一)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原则上每二年进行一次,不受申报数额限制。

(二)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务,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确保质量。对于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中营私舞弊或打击压制农民技术人员的,视情节轻重建议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于谎报成果、弄虚作假、骗取技术职称的人员,取消其技术资格。

五、组织领导

农业职称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就业;社会公平;矫正路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1―0030―06

引言

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比例的不断提升,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已超过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亿人左右,所占比例已超过了农民工总数的60%,而且每年以600~800万人的速度递增。农民工在各个行业分布广泛,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以及餐饮服务业中普遍存在,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水平,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不绝于报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过低,农民工就业中信息渠道的缺失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种信息缺失导致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农民工求职到顺利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断裂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信息弱势进行考察。

一、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分析与

研究理论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是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三人并因此同时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以二手车市场为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他认为买卖双方对二手车质量信息的掌握程度是不对称的。卖方具有信息优势,因为卖方对车的质量情况肯定比买方清楚得多,而买方则处于“劣势选择”地位,因为买方只能从表面情况上来判断车的质量。因此,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会导致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经常做出“败德行为”,也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如以次充好、不讲诚信等;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要承担风险,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即某一市场上劣质品排斥优质品的现象,结果造成市场萎缩。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而迈克尔・斯彭斯则对人们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以谋取更大收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信息不对称”的涵义可以归结为,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或要了解对方信息成本太高时,交易双方便会在信息掌握上处于不均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少的信息,从而处于信息优势或劣势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食品、药品、会计、房地产、汽车、银行、进出口、工程技术、教育、人才招聘、网络消费等多个领域。然而,应用该理论分析就业问题的还不多见,且多数都集中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的探讨上,而对其他群体的就业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更少。据此,本文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加以延伸,应用于探讨农民工就业问题。在就业市场中,按照农民T和用人单位对双方信息的掌握状况,可以把就业市场信息流动划分为如下四种状态(见图1):即信息完全对称(A+B+)、单位处于信息优势(A+B-)、农民工处于信息优势(A-B+)及信息双盲(A-B+)。第一种情况是信息完全对称,即招聘单位和农民T都对双方的情况完全了解,信息公开透明,这是就业市场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第二种情况是单位处于信息优势,即当买方即招聘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表现为农民工不知道招聘单位的真实情况、诚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职业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具体表现为工资经常被拖欠、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时间长且无休假、职业安全性低等;第三种情况是农民T处于信息优势,即当卖方即农民工拥有更多信息时,表现为招聘单位不能全而掌握在关农民工身体健康、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影响招工进度和以后的生产效率;第四种情况是信息双盲,即招聘单位和农民工都对双方信息缺乏了解,表现为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农民工,农民工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近年来的“民工荒”就属于此种情况。本文在此不对第一、三两种情况予以考虑,而主要侧重于对第二、四两种情况,即农民工就业中信息缺乏及“民工荒”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从农民工的角度分析其就业信息掌握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危机及

社会公平诉求

将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公平问题联系到一起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首先就必须要考虑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而不能忽略对当前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在孙立平在《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书中,曾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有关“马拉松”的比喻来说明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马拉松”赛一种有别于金字塔式等级结构的运作机制。因为人们在金字塔中虽然占有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但始终处于同一结构之中,而在马拉松赛中,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即被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经不再是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是处于社会结构之外,剩下那些坚持跑下去的就是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就业者。在这个意义上,继续赛跑的与被淘汰的就处于结构性的“断裂”之中,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分化趋势。

农民工进城务工,跨出了“农门”,实现了职业上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增加了家庭收入,但却没有真正改变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呈现出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特征。他们因信息不对称而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导致其在社会机会的获得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都难以与城市居民保持平等。他们往往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被抛向城市公共政策和城市管理的社会边缘,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劣势的职业地位又导致其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各种权利,进而导致其更加贫困、更加边缘化,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危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见表1)。因此,研究和探讨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促进农民工就业、提高其社会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农民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本文主要利用2009年8~9月在河南郑州、新乡、焦作以及安阳等地对300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就业与收入、职业安全、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子女教育、社会适应及定居城市意愿等方面,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部分相关数据,用以分析农民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主要将农民工在就业中所缺乏的信息概括为四大方面,即就业信息方面、用人单位信息方面、政策信息方面和法律信息方面,下面将结合实证调研数据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一)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少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民工求职的过程中,以老乡和亲友推荐的途径为主,占样本总数的64%;自己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14人,占样本总数的6%;用人单位人村招的有8人,占样本总数的3%;而通过政府或中介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只有5人,占样本总数的2%;另有61人以其他方式就业,约占样本总数25%。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主要借助以老乡亲友为代表的强关系进行,运用强关系能迅速帮其找到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各种局限性,由此决定了该网络所能获得的就业信息具有数量少、同质性高、重复性强等特点。农民利用强关系获得就业信息,可以有效缩小其就业的范围,节省信息获取的风险和成本,同时,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由于是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联结方式,导致农民工交往方式呈现内倾性的特点,从而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

(二)不能全面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农民工在就业之初,往往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甚了解,在信息掌握上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使处于信息优势的用人单位一方经常做出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而对农民工权益造成损害的败德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801~1200元问的有80人,占样本总数的33%;其次为601~800元,占样本总数的%;收入为1201~1600元的占样本总数的%;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收入在1601~2000元及以上的占%。

对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农民工表示“不了解”,表示“了解”的仅占%。据了解2008年河南省城市居民月均工资为1 200元,调查发现,仅有三成的农民工达到这个标准,大部分农民工还无法达到与城市市民同工同酬的水平。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有%的农民工表示在工作中“偶尔”或“经常”存在着工资被用人单位拖欠的情况,而表示没有发生此种情况的仅占总数的%。由于对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关注不足且缺乏应有的了解,使得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难以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利益受损情况的不断发生。在“现有收入水平能否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这一问题上,回答“勉强可以”的占%,“无法保障”的%,“比较紧张”的占%,只有7%的农民工回答“完全可以”。

(三)对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关注不足

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农民工一直缺乏应有的关注认知,对给自己不能带来直接好处、与自身利益关联不大的政策信息关注不够。由于这种心理倾向的存在,导致农民对于国家政策采取惰性处理方式,不闻不问,冷淡漠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07位农民工表示“不知道”国家出台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占样本总数的%,表示“知道一点”的有31人,占样本总数的%,而“知道”国家出台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的被调查者只有%。

对于国家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有213位农民T表示“不了解”,占样本总数的%,极少一部分人表示“了解”。在参与养老保险问题,有171位农民工表示“不了解”,占样本总数的%,“了解一些”仅有64人,占总数的%,在进一步访谈中还发现,在农民工中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他们不仅对参与养老保险不感兴趣,而且认为“单位给我缴纳保险费不如按时将全额工资发给我”,这说明,农民工自身的利用考虑缺乏长远性,同时由于不了解养老政策,农民工退出养老保险领钱走人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四)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信息不了解

调查中发现,由于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条文不了解,大多数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例如,在被调查的243人中,有近200位农民工不知道有关伤亡补偿标准的规定;并有近一半的农民工不知道《宪法》和《劳动法》,有六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妇女权益保障法》,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人不知道《工伤安全条例》,更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农民工超过的八成。因此,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农民工依然选择找亲戚朋友或者老乡帮忙,而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人则是微乎其微。因为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信息不了解,他们才会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现象。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仅占%。在问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愿意是时,%的人表示是由于临时用工时间较短;%的人表示“自己想签但单位不给签”,另有%的人表示“自己和单位都不想签”,“自己不想签但单位要求签”的占%。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动因,%的人表示是由于单位要求签,%的人表示是出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考虑,%的人表现出从众行为,认为“大家签我也签”,认为是“集体合同必须签”的占%。由于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而大部分农民工也就无法均等的享受到各项城市职工普遍享有的社会保险,从而导致其社会地位低下和受歧视现象的存在。同时,也可以看出,农民工在保护自己权益方面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还不是很强,在求职和工作过程巾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和耐受性。

根据上面的调查分析可知,当前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问题之所在会在农民工就业中广泛存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乡土观念的制约,缺乏广泛的社会资本;二是国内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就业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还没有真正普及到农民工中间;四是农民工文化技能水平低,维权意识不高;五是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力度也不够。

四、农民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

改进对策

为减少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安全地就业,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如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

(一)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扩大其社交网络

以血缘、地缘和亲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强关系网络,以信任为基础,注重人情、面子和缘分,强调关系的亲疏远近,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却由于高度信任的存在,他们更愿意依赖这种强关系,越是重复性的信息,他们就会越相信信息的真实性,而不认为是多余的,从而使农民工感到心理成本最小,更容易为有意外出务工者所接受。大量研究也证明,在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过程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李培林认为,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相对于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赵延东也提出,在农民工经济地位获得过程中,社会资本所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其作用可能比人力资本等因素更为显著,甚至连他们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可能要依靠其社会资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农民工利用他们的强关系获取就业信息,是一种节约求职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理性选择,求职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主张在巩固原有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打造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进行互动和交往的文化环境,以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范围,帮助其顺利地找到工作,以便改善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

(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

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相关研究表明,文化水平高低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劳动力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对转移后职业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文化水平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完成职业或技术转换也更容易,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也越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可通过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的方式,使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同时,加强对社会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政府可考虑采取无偿或低收费的方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对技能、技术的要求,定点、定向地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掌握一些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另外,在具体的教育层面上,还应加强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网络信息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

(三)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首先,政府要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互联网、咨询专场等方式,拓展信息渠道。如发展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性的网站和监督型网络平台等等,都有利于国家政策法律信息的有效传播。其次,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力度,这将有助于农民工认知信息的本意,了解与其自身利益的相关度,进而提高农民工的关注政策的热情。再有,还应在社会中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组织,通过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途径,帮助他们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可通过文艺演出、法制电影、板报、标语、橱窗、展览等多种手段,经常性的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工宣传劳动、治安、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养,增加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四)创立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

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可以农民工就业搭建“信息桥”,弥补因“弱关系”缺失而导致的就业范围狭小等问题,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健全和完善建立起相关的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方便与农民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为其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以帮助农民工更好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同时,还要规范劳动力市场,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降低职业介绍费用。这样就可以使农民工能够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工作,从而降低他们对原初社会关系网络的动员程度和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民工突破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与内倾性,与城市居民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社交网络,可以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从而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民就业的质量。

(五)加强法制背景下的社会监管,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政府的强力干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最有效的手段。政府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出台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相关法律,制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求所有用工单位在雇用农民工时必须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对农民工权益造成损害的单位,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要对私营、民营企业和重点行业如建筑、服务行业等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监督机制,对于信息传播的路径、地方政府的传播中介行为以及农民工的信息接受效果进行追踪监察,从而促进农民工实现相对稳定的就业。信息相对对称的流转。

参考文献:

[1]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去年总量超亿[EB/OL].[2012-04-27].http:∥/nongye/nygd/20120427/

[2]李俏,张波,王建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超越――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调查发现[J].城市发展研究,2010(1):80-86.

[3]李坚。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工具的设计[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12(1):90-95.

[4]李红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断裂现象[J].青年研究,2011(2):15 22.

[5]杨利娟。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北方经贸,2009(5):20-22.

[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7]季文,应瑞瑶。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J].江汉论坛,2006(4):63-66.

[8]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T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J].求实,2007(8):51-54.

[9]蔡晓芳。不了解养老政策1688民工退出养老保险领钱走人[EB/OL].[2005-08-11].http:∥.

[10]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3-6.

[11]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44-54.

[12]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约束:理论范式及其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8(6):16-23.

农业职称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其乡村旅游更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代欧美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国去农场度假的有1800万人次;法国的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该国当年旅游总收入的1/4。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1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1.2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1.3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1.4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2.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2.1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2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2.3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2.4旅游购品

欧美各国各个农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购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借此推销农副产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购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产品。其次是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购品销售收入往往是全部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来自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竟占其乡村旅游总产值的1/3。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在同类产品中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农场当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从农场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职称论文

3.旅游市场的取向特征

3.1本地化

在欧美乡村旅游市场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总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国,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2~3小时车程之内;在西班牙,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100~200公里范围内。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乡村旅游景点众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人们对乡村旅游景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并不很强,只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相应情境,就可满足游客需求,他们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苛求,也就无需跨区旅游。

3.2城市化

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国家人口的主体,又是国家旅游人口的主体,更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乡村旅游市场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压迫着城市居民的神经,他们更加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就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3家庭化

据英国一些农场的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乡村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也是较普遍一种的形式。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中的观光、休闲和参与性旅游更是如此。

3.4学生化

农业职称论文【第五篇】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1年。全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不懈加强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部门政(行)建设两项工作,大力实施制度创新工程、人才战略工程、公益服务工程、强基固本工程、管理创新工程五大工程,不时提升人事部门服务效能和人事干部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时加强

报名并参加考试7133多人,一是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我市公务员招录计划共406人。最后实际录用364人。全省第二次全市农村道路交巡警招考,市共拿出109个岗位,报名人数1173人,最后实际录用109人。为做好这项工作,精心安排,统筹布置,认真抓好报名、口试、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六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知识培训工作,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认真开展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化知识培训考核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个班次,考试60余场,市直参与培训考试人数共2180人。及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骨干培训班,市直机关300多名人员参加了培训。继续做好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组织我市40名科级干部赴苏州参与公务员对口培训。做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作,市直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学习考试。

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备案。加强惩办奖励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审批的惩办奖励事项国家安排5批次,三是公务员考核奖惩严格规范。依照年度考核工作要求。省里安排6批次。经过审核不予惩处的1次。

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四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实施了市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审批工作。料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70人。同时。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效果。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我市120多家用人单位,1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明显。4月份。赴东北三省招聘人才。此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1550个。招聘吸引了二十余所高校万名毕业生参与应聘,收到就业意向书万份,现场签约280人。市政府还与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组织新创软件、开远科技、群英互联网、大华软件等12家企业,先后赴成都和西安两地举办软件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招聘活动,达成引进意向205人,现场签约67人,其中研究生11人。

向社会公开许诺,2积极实施公益人才招聘活动。为发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公益性职能。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是公益性人才资源配置场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今年以来,通过公开征集人才招聘活动“冠名权”等方式,相继举办了创新之春”西楚之风”守业之园”圆梦之桥”等20多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求职人员近2万多人次,达成意向6500多人,为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示范区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3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开展人才人事政策宣传调研。虚心听取企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2011年度高层次创新守业人才引进工作。完成2007年度高层次守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第二批人员现场考察工作。举办现代高效农业高研班,分4个专题,对市、县、乡三级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围绕我市六大支住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2011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4项。组织县区人事局对申报的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进行洽谈,已为6个项目单位落实外国专家,3个项目已执行。

以及现在事业单位工作,4统筹各类人才资源开发。一是推进人才能力提升。继续开展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但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含不具备中级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人员进行培训,举办第五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培训班,参与人员75人。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出台《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363工程”实施方法》从2011年至2010年,本市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3千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完成第一轮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的同时,推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题的新一轮公共课培训。全市共有3800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选修课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完成了对2007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情况进行了登记、审验。组织实施了201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申报工作和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报名工作。二是落实激励措施。深化“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模式,加强重点行业的人才引进,全年新增派遣人才411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继续开展申报中级职称人员撰写论文鉴定工作,全市共申报中级职称论文鉴定739篇,共有422篇论文通过鉴定合格。认真做好各类专家待遇落实工作,公布市“135二期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名单,开展了2011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三是做好外国专家管理。加强聘专单位管理。为市师范学校、泗阳育才中学等单位审查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协助料理聘专资格申请。征集外国文教专家需求信息,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学院、宿豫中学、等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共16名人员参加了外国文教专家招聘会,达成初步聘用意向35个。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时提升

农业职称论文【第六篇】

1.现行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评审内容缺乏导向性

职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行职称管理缺乏明确的方向引导。现行的评价偏重于水平、能力,欠缺对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缺乏对闭队、单位和社会的贡献的评价。要更好地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就要顺应单位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拘泥于门槛、条件,忽视对真实水平的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追逐数量和业绩分,舍本逐末,忽视了职称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评价。现有量质结合,“门槛”+“量化分”的评价方式,虽有效地保证了评审的质量,但也容易使专业技术人员产生唯指标心态。专业技术人员为尽早晋升职称,对照着晋升条件工作,忽视了对自身实际能力的锤炼和提高。致力于发表SCI论文的篇数,忽视了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致力于实验室工作,忽视了田间地头的实践工作[3-4]。

缺乏弹性条件,人才不易脱颖而出

现行评价主要围绕对物化产出的评价,缺少对软实力的评价,缺乏对学术水平评价的弹性条件。应当突破形式和数量的桎梏,鼓励人才脱颖而出,不拘泥于对任务、论文和成果数量的要求,鼓励科技人员出大成果、高水平的论文以及完成高级别的科研任务。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是达到相应水平,就要创造机会,使其尽早取得相应的职称,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5]。

指标间的权重不尽合理

评价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中科研任务的权重过大。现行量化体系重点突出了科研到位经费,科研任务的计分权重较高。客观原因是,建立业绩量化体系时,科研到位经费总量较低,当务之急是争取经费。但经过10多年的努力,科研到位经费已今非昔比(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科研经费由2001年的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亿元),现行权重已经不尽合理。

缺乏对团队绩效的评价

现有评价属于个人业绩的考评,缺乏对闭队绩效的评价。个人评价有利于明确个人的工作绩效,能够防止滥竽充数,但个人评价会埋没其对闭队的贡献,忽视个人对闭队的责任感,削弱闭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闭队间的协作与配合。在评价个人水平的同时,更应当体现贡献,评价其对闭队的贡献、对单位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

2.解决职称评审现存问题的措施

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职称体系

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职称制度的创新力度,不断优化职称的导向作用和管理职能,让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精力搞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引人新理念,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现代农业。

一是加大引导激励力度,研究出台推动协同创新,保证现代农业科研单位高效运行,加快新兴学科建设的职称制度。突出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机制,促进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目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系列农业综合体项目,以首席科学家牵头,通过建设一支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责任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的多层次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以解决生产问题衡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了科研针对性。二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将职称工作与人才、学科和标准化研究所建设相结合,以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水平、贡献和影响力为内涵,设计评价指标,克服浮躁,协同创新。努力推进现代农业科研单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三农”能力和政策咨询能力。三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的视角重新审视职称工作,引入新理念,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现代农业,为浙江省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现代农业,设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先推荐业绩突出、工作出色的现代农业人才晋升职称;建立推广高聘制,将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责任农技员与职称聘任结合起来,对岗聘任;给予农业综合体闭队成员适当的业绩激励,努力构建一支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内涵的评审

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内涵(水平、贡献和影响力)的评审,重点考量其学术、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遵循农业科研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个人最具代表性业绩为评价对象,突破形式的桎梏、数量的要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克服浮躁,协同创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通过论文送审、专家推荐和评审答辩等多种方式,评审出有能力、有潜力和有水平的科技人员,使评审结果更令人信服,水平与称号更相称,更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宝贵财富,是加快发展的生力军。突破任职年限的束缚,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尝试建立多渠道解决办法,使水平高、能力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能尽早取得高级资格,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低职高聘能解决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但不能尽早取得相应任职资格一直是他们的“心病”。直接申请认定人选国家、省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确认其他不同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任职资格,为有真才实学的高层次归国人才提前取得任职资格开辟绿色通道。一是引进的青年归国人才,通过知名专家推荐、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核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委员会评审,确认其副高级任职资格。二是引进的归国学科带头人,与聘期考核相结合,中期考核优秀,考核期满合格的,直接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委员会评审,确认其正高级任职资格。

调整完善业绩量化评价体系

继续调整完善职称业绩量化计分办法,解决现有评价办法中的一些短板,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相匹配的职称量化评价体系。把弹性指标与刚性指标、个人能力与闭队绩效、主观评价与客观计分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个人在闭队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在闭队创新中的地位与贡献。调整评价指标间(任务、论文、成果)的权重,突出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保证科学研究高效运行。

1)增加弹性指标的评价。以个人最具代表性业绩为载体,增加对弹性指标的评价。将SCI最高影响因子、引用率、他引率,TOP分区的SCI,作物的主栽面积,动物的只/羽数,推广效益效果,品种在全省的占有率等因素作为弹性考量指标,为高评会评委提供评审依据。

2)增加闭队绩效的评价。以个人对闭队、单位的贡献为载体,增加对闭队绩效的评价。通过对闭队绩效的评价,以及个人在闭队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在闭队绩效中的贡献率,来印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判断个人对闭队的责任感,闭队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在以三大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排名计分的同时,增加业绩贡献率的标注,甚至考虑以贡献率代替排名。用贡献率来计分,业绩计分更合理和科学,量化分数与个人实际贡献更为一致。作为完善闭队结构的标准,使闭队绩效与资源配置挂钩,进一步对学科及学科群设置开展动态调整,以适应科学研究路径要求。具体公式如下:其中,R为贡献率,主要指个人在任务中所起的作用,按个人在任务中所起作用的贡献率百分比来计;M为经费数;J为项目级别系数。

3)调整指标间的权重。降低科研任务在评价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中的权重。按投入产出比,更小的投入,更大的产出,是最佳的绩效状况。目前,科研经费已经足以保证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克服浮躁,协同创新,就应当把工作重心逐步从争取科研经费,转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和发表高质量论文上,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

3.发展与展望

继续改革和完善评聘分开制度

继续改革完善职称任职资格与聘任相分离的制度,建立更合理有效的职称评审体系。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的职称制度。通过实施的岗位设置,科学设置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核定岗位职数,强化岗位聘任管理和任期考核,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业创新热情。

通用专业委托社会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严格执行通用专业委托社会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对社会通用性强、有专门评定委员会的专业,委托省级会计、审计、编辑、卫生、档案和经济等专业评委评审,用专业评审保证专业技术水平。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将职称任职资格与职业上岗资格对接起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工程师、注册药师和环评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提高科研辅助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部分岗位试行聘任替代评审

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彻底打破了重评审、轻聘任及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将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员直接聘任上岗。鉴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只聘不评的做法,试行一部分岗位用聘任替代评审,强化聘期考核管理。对符合年限及聘任考核优秀的人员,直接取得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证书。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第七篇】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2009年11月至12月对湖南农业大学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发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问卷483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为64%。调查对象包括2005到2008级的各级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涉及农业推广硕士的所有领域。通过文献检索所收集到的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

2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但校外导师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偏低

农业推广硕士校内导师数据是抽取作物、园艺、植物保护、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利用等几个领域作为样本得出来的结果,表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士学位的78人,占教师总数的%;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9人,占教师总数的%;具有学士学位的有39人,占教师总数的%。总的来讲硕士以上学位的占到%;正高职称的人数明显高于副教授占到总数的%,副高占%;师资队伍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到%,但是30~40岁之间的比例比51岁以上的小,分别为%、%。这说明校内导师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专家,指导力量相对较强。校外导师的数据是收集2002年度至2009年校外导师数的总和,其中高学历的比例偏低,博士、硕士的比例仅到%、%,即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为%,比校内导师硕士以上学历%要低很多,其本科及以下的比例较大,占到60%;正高职称的仅占到%,比校内导师%低了42个百分点,副高职称所占比例明显较高,比校内导师%的比例高出40个百分点,占到%;年龄结构上40~50岁的中年骨干占到%,50岁以上的占到%,40岁以下的仅占%。可见,校外导师硕士以上学历以及正高职称的比例不大,这说明在选聘校外导师时,对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的要求没有校内导师那么高,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应该要更加严格。农业推广硕士任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了%,硕士学历占到%,即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到%;正高职称的比例为%,副高职称占到%;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大多是中年骨干40~50岁之间,占到%,而且50岁以上的比例较小,仅占到%,20~40岁之间的青年教师占到27%。这说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任课教师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较大,有较高的科研究水平。年龄结构中中年比例最大,而且青年教师比例比老龄比例要大,其整体结构是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双导师”培养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需加大力度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采用校内导师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必须是本校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过一届以上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责任感强,指导学生的经验丰富,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包括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以及写作与答辩等等。校外导师必须业务水平高,责任感强,具有高级职称的本行业专家、领导或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能手,是为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而配备的,主要为了在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指导,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结果表明:有194名研究生配备了校外导师,占总数的63%,有115名研究生未配备校外导师,占总数的37%。从表2也可以看出,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至2009年校外导师与硕士生的配备比例为1:~之间,也就是说平均70%的专业学位硕士生配备了校外导师。因为专业学位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再加上专业领域的增加,其生源也正在逐年增加,2009年配备校外导师的比例比以往有所下降,66%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生配备校外导师,同问卷调查63%的结果基本一致。“双导师”模式培养有一定规模,但仍有30%以上的学生未配备校外导师。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不高,外聘教师数量偏少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教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生产实践背景往往不足。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湖南农业大学有三个月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教师占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有三个月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为%,湖南农业大学外聘任课教师数仅占%,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零。很显然,教师队伍的实际经验还需加强,外聘任课教师的数量未达到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其比例应该加大,选聘本行业的专家及突出贡献者来校担任授课教师,对提高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学生的工学矛盾较严重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教学效果要求高,旨在对其自身有较大的指导与帮助作用。据笔者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56%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优,36%的学生评价是良,总体来讲86%以上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但是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招收的都是在职人员,其也有自身的局性,通过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基础对硕士期间的学习有大的影响,在几个主要的因素中占第一位;58%的学生认为工学矛盾也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应采取针对性的弹性管理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

课程体系基本合理,应增加专业动手能力培养及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

目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专用教材很少,几乎没有。任课教师只可参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使用教材,经过教师不断改进,总结与归纳,其课程体系趋于合理。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课程体系是合理的,53%的学生认为是基本合理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总体来讲符合专业学位的要求,但是仍然有7%的人认为不合理。在考虑课程设计时,69%的学生认为应该关注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计最重要的部分;62%的学生认为农业推广案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它主张知识结构、学科前沿与进展、理论知识重要的比例分别为50%、46%、34%。调查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计仍需进一步改革,多增加案例分析与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的环节。

教学及考核方式单一,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根据调查显示:59%的研究生认为教学及考核方法有待于完善,78%的学生主张案例式教学,65%的学生主张讨论式,另外主张启发式、自学式、传统讲授式的也分别占到46%、26%、26%。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学术型学位教育,应该偏重实践部分的考核,轻化纯理论知识的记忆。目前大多数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显示60%的人主张多种方法相结合,主张讨论式、开卷式、面试及闭卷式的分别占到48%、43%、40%、12%。由此可见:以案例式为主的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适合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显示区别,也是培养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途经。

研究生对双导师满意率高,导师指导方式需改进

笔者通过对309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的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对导师工作的评价方面,无论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超过了90%。说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目前双导师指导总体上是满意的,对校内导师的满意度比校外导师要高。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导师的指导方式采取单一的师徒式(一对一进行指导),实践证明师徒式的指导方式有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专业学位的发展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协作式(各学科交叉共同指导)指导较适合专业学位教育;52%的人主张专业式(相关专业联合指导);34%的赞成师徒式。因此,目前应该采取联合指导方式,各取所长,达到共同培养的目的。

校内校外导师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达到联合指导的目的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方向涉及面广、学科多,学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对研究生的培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培养方面各有侧重。问卷调查发现:77%的人认为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与帮助,占到第一位;其次63%的人认为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认为课程学习、农业推广实践方面需校内导师的帮助的分别占到28%、27%。在对校外导师的需求方面:59%认为农业推广实践方面需校外导师指导;57%的认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需指导;论文选题与开题方面需指导的占43%。可以看出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方面是起重大的作用的,对校外导师的要求,主要是丰富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其次是对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指导,因为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来自于自身的岗位与实践,校外导师在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

农业职称论文【第八篇】

关键词: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资信评估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金融的二元性”,即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的金融市场并存。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体系(以下简称农发行、农行、农信社);而非正规金融市场主要以民间借贷为主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一)正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分别代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农发行成立于1994年,它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显然,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是不与农户在信贷业务上发生具体关系的。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支持农村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好的贸工农龙头企业和重点乡镇企业,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个人消费信贷要求,促进小城镇的建设等。农行虽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农民来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就存贷款笔数所占比例而言,农户%的存款活动与农行有关(向农信社存款占%),从农行借款仅占%(从农信社借款占%,其它银行占%,合作基金会占%,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民间放贷主体占%)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农行在很多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地带,还没有分支机构,原来不少设置在乡镇的分支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减员增效”的呼声中被大量撤并。这对农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它的本质特征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其业务主要包括办理个人储蓄,办理农户、个体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贷款,银行委托业务及办理批准的其他业务。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农民金融活动的中介,甚至在不少边远地区,信用社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

(二)非正规金融组织民间借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正规金融部门相比,民间借贷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以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为基础,很少需要抵押和担保,对农民来说,是一种交易成本低廉、简单可行的借款方式。虽然交易成本低,但民间借贷要付出很高的利息。根据有关资料,其一年期借款的平均月利率为%,最高借款月利率达3%,其一年期放款的平均月利率为%,最高放款月利率为%。农户之所以花较高成本融资,是因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缘故。非正规金融组织还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自发的乡村组织。农基会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法律地位,由于发展过快和管理不够规范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度建设落后、违规操作严重、逾期贷款增多等。因此,1996年国务院对其进行整改,1999年已被一刀切并全部停业,清理整顿。其他各种自发的乡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以其实行民用民管的制度优势,将村民的储蓄和分期付款活动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实行贷款监督,既以低廉的交易成本给予农户获得小额借款的机会,又保障本机构的贷款得以回收。但这些组织的发展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制和排挤,至少政府没有明确地支持其发展,所以这些金融组织也很难顺利地成长起来。

二、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发展长期偏重于城市。尽管农村金融市场中有农发行,农行和农信社三大体系,还有邮政储蓄、工行、建行、中行等设立的分支机构,但农发行根本不与单个农民打交道,农行对个体农民的借款有限,而邮储、工行、建行、中行等又是只吸储,而不向农民贷款,所以对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而言,能接触到的只有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农信社常常难以满足农民的借款要求,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还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的落后。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系统根本不可能延伸到农村乡镇,农村居民能够参与交易的金融商品相当有限,他们甚至连各种常规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交易机会都很少,对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如期货、期权交易、股票指数交易等,不要说参与,很多人可能更是闻所未闻。

(二)信用社问题严重1996年8月,国务院部署了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意在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金融性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直到目前为止,农信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1)产权关系不清。由于历史上遗留的对合作金融理论和政策上的误区没有解决好,对社员私人财产所有权而形成农信社积累之间的内在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在农信社净资产中,社员股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占绝大多数的积累,是作为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同各个社员之间没有现实的财产所有权关系,出现了所有者虚置的状况。这种不明晰的产权关系,很难激发社员形成企业资产为合作者自己财产的理念。(2)信贷资金质量不佳,人才匮乏。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农信社信贷资金质量不佳,加上目前的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的改制、破产,造成逾期贷款有增无减。而且,大多数信用社存在着职工素质偏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经营管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等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信贷质量低下的问题。(3)基础设施差,竞争能力低。大部分农信社设备都非常陈旧落后,服务手段也比较少。例如,云南省3832个农信社营业网点中,只有%的网点运用计算机②。农信社支持的银行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纷纷转户到国有商业银行。(4)管理体制不顺。农信社缺乏应有的管理手段,如其它行均建立了贷款授信制度,而信用社和联社两级法人,即使人民银行有规定,一般情况下也难以执行。而且当前对农信社的组织性质、所有权、服务宗旨、经营原则、管理体制以及政府的态度等还没被系统地法律化,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各地农信社的内在行为和外部干预的随意性就难以避免。

(三)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农村保险供给严重不足。我国保险业的侧重点一般都放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在同等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经营效益相对低下的农村保险业务存有偏见和轻视。保险机构一般设置在离农村较远的城市、县城,有些地区目前仍然是中保一家办保险,经营方式较为传统和老化,险种的设计也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保费只有元,远远落后于其他诸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保费占有量,而农村人均就更少了,农村保险供给严重不足。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还表现在农村居民对保险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保险宣传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加上保险理赔服务上的不到位,使农民产生了“保险不合算”、“保险公司为赚钱”的误解。有关数据显示,仅有%的农户有投保行为,占投保农户%的出险户中,有%的出险户没有得到理赔,%的保险事故没有及时得到理赔,而且有%的保险事故不是按照保险合同进行理赔的③。这也进一步打击了农民投资于保险市场的积极性。

三、推进农村金融深化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合作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必要适当放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它形式的金融组织的发展,例如鼓励农村民营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立在农村居民自愿基础上的规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新出现的金融组织,要尽量对其进行组织、规范和引导,而非排挤和限制。这有利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一种金融竞争的局面,便于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资金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排挤农村高利贷活动,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务员之家

(二)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根据合作制原则的基本内涵,对照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对体现合作制基本精神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集中体现在规范信用社的股权设置、民主管理、服务方向及财务分配等方面。完善股权结构,应本着入股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清理老股,扩充和规范新股,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股金起点。在扩大吸收农民个人股的同时,适当吸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股。完善管理体制,应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同时还要完善民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约的经营机制,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官办色彩浓和商业化倾向重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独立法人模式,规范运作。

(三)完善农村保险业推进金融深化,要大力发农村保险市场。为此,要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合理的保险体系,走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与农民互助保险共同发展的路子。国家应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把它作为政府的政策性农险机构。在广大农村按照自愿互助原则组建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继续发展民政部门、地方政府自办或与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合办形式的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社会保险要逐步尝试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同时,商业保险公司要尽快改革现有设置,走多渠道、广之路,加大向农村市场的辐射力度。在险种设置上,要注意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不断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险种。比如,运输业和服务业在农村经济中增长较快,险种的开发要考虑到相应的需求。同时,要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尤其要改善理赔状况,这样才能提升保险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加快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注释:

①③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

②张耀。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1).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6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