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进一步深化棚户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云海发表时间 3687808

完善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规划设计,提升居民参与,注重生态环保,确保社会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进一步深化棚户区改造的几点建议”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关于进一步深化棚户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和省市委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7月11日,李克强总理来我市宏文路片区视察,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做出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棚改工作做实做细,尽快满足居民出棚进楼的期盼。"这为加快我市棚户区改造提供了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的民心工程,落实责任,精心实施,一大批居民喜迁新居,城市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金台区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自200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代家湾、东仁堡、光明村等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住房万套,惠及群众12325户、万人。2017年纳入省棚改计划14127户,占全市计划的60%。

虽然我市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土地权属性质复杂。涉及棚户区改造的老旧企业多,房屋和土地权属、性质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加之企事业单位主管上级多、级别高,问题协调难度大,在很多方面迟滞了棚改工作的进程。二是区位优势不断弱化。经过多年的开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价值高的区域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房地产行业已整体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棚户区改造成本不断提高,群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开发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参与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资金使用问题突出。首先是时间紧迫,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是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支撑,目前离享受利用国家棚改政策只剩2年时间,2017年项目若在2019年没有开工建设,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未使用资金就要被收回,不再保留额度。其次是资金使用率低,为保证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偿还安全,政府要求参与企业必须提供抵押,目前参与棚改的均为本地开发商,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够雄厚,无法提供相应的资产作为抵押,资金安全无法保证,导致目前的到账资金使用难度加大。四是改造后续问题较多。从建设布局看,有的区域改造还不够全面,学校、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及时跟进,社区办公用房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落实不到位。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城中村,在完成"村转居"后,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新老居民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原村委会的集体资金分配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品质。坚持"大规划引领、大片区改造、大项目支撑、全方位配套"的工作思路,由市规划局、住建局、棚改办等单位牵头制定全市整体"大规划",指导各县区科学编制棚改"小计划"。尤其对棚户区改造体量大的金台、渭滨、陈仓三区棚改项目要统一规划,对商业开发效益不大、单独改造存在困难的区域,要与其它开发项目捆绑实施,协调推进。合理布局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生态休闲区域等服务设施,加大道路、供水、供气、公厕、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城市立体化改造,实现综合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

二是健全机制,加大协调力度。棚户区改造涉及土地、规划、财政、住建、城投、政策性银行等多个方面,政策性强,协调难度大。在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安徽芜湖的经验做法,建立市、县(区)两级联动协调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市级职能部门和相关县区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棚改工作联席会议,加大与国资委及相关中省属单位的协调力度,研究解决国有企业土地权属、拆迁补偿等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棚户区改造的工作阻力。

三是分类安置,回应群众关切。要积极搭建货币化安置平台,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存量商品房,个人以现金或房票自行购买安置住房等形式,提高安置率。采取多元化的安置方式,兼顾不同家庭、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设计多种安置房产权类型,对经济条件好的,就近靠档,扩购优惠;对经济条件不足的,采取"产权后置,先租后买"的方式进行安置;对特困家庭,实行安置房共有产权,或配租廉租房,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四是加大引资,吸引社会资本。要坚持"对内挖潜、对外吸引、对上争取、对下合作"的原则,加强项目整体策划,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形式,向社会各界积极宣传我市的良好投资环境。各县(区)政府要做好开发企业资格审查、开发保证金管理,落实安置成本抵补土地出让金、人防设施异地建设费减免等中省市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

五是明确政策,疏通操作路径。结合全市棚改"大规划",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棚改项目,从市级层面建立棚改专项资金使用机制,各县(区)拆迁腾出土地由市上统一挂牌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收入,由市上统一管理、调配。土地收益除返还县(区)财政投入的资本金外,剩余部分统一偿还各县(区)政策性银行贷款本息,最大限度做到全市范围内各棚改项目统一平衡,使政策性银行贷款资金能够充分、高效、合理利用。

六是探索创新,优化管理模式。要对"村转居"社区的性质、地位、工作任务等进行明确定位,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配套落实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及时调整户籍管理、城市低保、就业再就业等政策,尽快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解决"村转居"群众的后顾之忧。通过"四个转变",稳妥推进社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和公司化管理运营,滚动发展,增值扩张,保障"村转居"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68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