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汇编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汇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第一篇】
:高校的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高校中关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随着中国的发展一直进行着,不断的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而高校之中“教育学”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关于“教育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从未中断,它关系着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教育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的进行教育领域新理论的探索,基于此,本文中笔者针对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教学模式;改革;教育学;学生
当前高校“教育学”已经被十分的重视,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的强力支持以及着力强调对于教学的培养,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正同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一样,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也在飞速的变革中。高校“教育学”的重要性从很多方面的可以看出来,只有良好的教师培养模式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适应学生的高素质、高能力教师,而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本身也是高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当今高校“教育学”的重要性不断的增加,国家教育局对于它的投入力度也是不断增大。出台了很多关于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方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当然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仅仅依靠颁布相关的政策就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仅仅通过这些就能够改善、完善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网络视频和网络教学等等的方式不断的更迭,教育学必须要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不断的改变,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不容停歇,应当迅速打破当前“教育学”教育的瓶颈,提升教育学之中与现代科技和现代观念的结合。加强对于新时代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师范类学生具有更好的教育新时代学生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学领域的变革无时无刻都不在更新改进当中,随着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学的变革便于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迅速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去改变现状。
1、当前世界的发展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信息模式丰富多彩,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给当代的学生带来极大的枯燥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难以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学生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是以“一纲一书一案”为教材,每一科的教学都是在教案的基础之上按照知识结构来进行的,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难以感受到课程中生动灵活的一面,主要是教师按照模板来讲解案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难以得到真正的知识和理解,对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摧残。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看似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一旦进行真正的教学模拟,结果一塌糊涂,完全没有表现出的那种从容和生动。当教育失去了鲜活和生动的特性,学生的热情和对于未来教学的憧憬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当前的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之中,极大的缺乏了讲课授课的真实性。“教育学”的授课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很全面的一种授课过程。而当前的授课却十分的单一,只采用了教师按照教案讲课的形式,几乎没有基础教育教学的时间课程,无法把教学当中的最重要的实践经验体现出来,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实例进行演示,学生很难想象出真是的情景和形象。当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育学”的课时安排很少,限于课时安排的时间短、场景单一,教师也只能进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尽力去给学生们示范真实的情况,去给学生传授真实的教学经验。但是着不仅仅是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而且也极大的浪费了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形成了教育上的各种浪费的同时也偏离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教育学的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不能出差错也不能随意采取方案。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良,依托真实的案例和真实的依据去解决改进方案的更新。首先要结合时代发展,将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作为核心,从整体出发,完成教学模式的变革。
1、采用灵活生动的授课模式,把教育事业的伟大性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灵活独特性的理解。高校“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是一名学生的同时,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还要把自己带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理解自己教师的课程特色和教学技巧,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时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特点。不能单一的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老师的教学内容,这之间的平衡需要老师很好的去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学生和老师身份的未来教育领域的人的提升。
2、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老师教授的内容,更要思考老师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技巧,用什么方式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选题,学生不仅仅从在做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能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个人的教学理念的行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于同学的交流与老师的讨论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概念。
3、督促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很好的帮助“教育学”专业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学实践之中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领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执行能力,处理课堂各种情况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当在这一块增加课时,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时间,去完成对于自己学到的知识的验证。对于学生的排课,尽量集中实践课程的时间。学校也应当去主动创建相关的教学情景,增加真实场景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精心选择含有丰富知识和学术信息的案例,让学生去更好的在好的实践环境之中得以更好的提升[5]。
4、给学生更加自由和有趣的学术作业。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于作业的认可程度,更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应到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提升。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形成多样式的交流模式,增加学生在学业完成过程中同其他学友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升学生使用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对于现代教育模式的理解。
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亘古以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教育从事者的培养更加是重中之重,对于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不可挡。但是改革的内容要慎而又慎,要不断的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实践同理论结合不断的推动教学模式的改进。
[2]曾必好,鲍秀梅。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英语学科教育学”课程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05):123-127.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第二篇】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其优势明显,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此外,案例教学的优势就是能够真实和直观的展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参与。
在案例选取时,要遵循真实可信和典型性等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案例发挥出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能够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揭示出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贯穿教学所用到的案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简单的探讨,提出几点应用意见。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精编的案例作为情境,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难题的方法。
和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性。
学生可以自觉运用学习到的教育学原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解决真实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教学难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次,情境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二特殊性。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利用案例为学生建造一个有多种教育问题的复杂情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案例所创设的教育情境下开展,在案例情境中,运用案例内容,解决教育面临的困难情境。
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有一定的情境性的。
再次,整合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三特性。
案例教学法中运用到的案例,不仅只涉及当前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问题时,新旧知识并行,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说案例教学法还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新旧知识的过程。
最后,案例教学法还具有开放性。
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就会运用到“头脑风暴法”,在这种方法的刺激下,学生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能力,师生共同进步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
因此在进行案例讨论时,教师不能旁观,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促进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使自身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二)调动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满堂灌,只顾自身能够讲完要讲的内容,对于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想发表是不关注的,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参与不了课堂教学,也无法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学习过程只是被动听课。
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机会进行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积极性被调动,共同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直观呈现事件,更易于参与
案例是指在一个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客观并真实的事件,利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加入其中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以前的教育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枯燥知识不感兴趣,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教育学课堂教学后,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进行案例讨论,这些真实的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此外,案例教学法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使全班都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
三、教学案例的选用原则
(一)真实可信
真实性是指教育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是对现实世界真实事件的描述。
教学案例反映的内容既要系统又要全面,要展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应该有相关的数据和图片。
教学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对案例的介绍不能凭空想象,不能随意增减案例情节,一定要做到如实的介绍。
真实的案例能够给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同时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体验到案例教学带来的乐趣。
为此,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关注更多的领域,开拓自身的视野,使自身有更敏锐的教育感悟性。
(二)矛盾冲突
案例设置核心是两种矛盾的冲突,在这种两难情境下,没有特定的处理方法,教师和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一个好的案例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桥梁,通过案例,教师可以将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拿到课堂与学生分析,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用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就能在案例讨论中了解很多处理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型性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有要求,要有价值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将教育事件的矛盾和冲突展示出来,从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典型的案例所包含的关系更全面,涵盖更多的知识,能够给学生更多利用理论进行验证的方向。
以此来开拓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思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中整理出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习的举一反三。
四、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甄选案例
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学中运用案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敏感性。
教师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实施者、实施情境来进行遴选,教师对所选取的案例要有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
另外,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案例选择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不能选择难度过大的案例,内容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贴近教育实践同时要有矛盾和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案例的时机很重要。
引入案例前,可向学生简单介绍原理概念,再引出课程,最后进行案例分析。
也可以在新内容讲授之前,将案例介绍给学生,学生私下进行案例分析,复习学习的知识,并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此外,案例的呈现方式也有讲究,教师要根据具体案例选择文字、视频、真实情境模拟或音频等。
另外,案例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穿插。
当教师在解释知识点,感觉言语已经不能准确阐释时,就可以引进案例教学法来解释这个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识。
(三)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中,讨论案例是最关键的,通过讨论,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案例,领会案例包含的教育理论,最终达到理论知识内化的效果。
学生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发表各自的看到,利用头脑风暴进行陈述,最后达到一个较为理性的认知。
每个学生都可以挖掘出案例的不同意义,剥离一些细枝末节,就能够看到教育所要呈现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同时,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案例教学氛围,组织学生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要给予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并要表现出欣赏和认同的情感。
(四)总结案例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个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环节。
在进行案例总结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课程中的原理来进行案例内容解释。
帮助学生进行案例总结,体会通过案例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意义,利用案例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另外,教师在案例总结时,对于学生的合理见解要进行肯定,并且尊重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指出并指导学生改进。
也可以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补充,切忌不可以直接公布标准答案,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探讨。
五、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课程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社会实践中难题的机会,通过选择真实可以并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最后进行案例总结,真正达到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明海,庞君,郭哲璐,郭永升.案例教学法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6).
[2]张正茂,戴余军.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第三篇】
数学教师应明确的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陶冶个性品质的作用,而数学思维的个性品质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有明显的后天性,是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在其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可培养性和可变性。那么,在数学思维教育中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哪些内容呢?数学思维活动的心理关系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动机与意志,情感、情境与兴趣,性格与态度,精神与作风等。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动机有纯的和不纯的,高尚的和“现实”的。很多数学家在小时候就已确立了高尚的学习动机,但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复杂化,也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动机,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走进学生心灵,以尊重为前提,可以恰当地利用学生主体的“不纯动机”,然后加以正确引导,也会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而且还要克服各种困难,能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去实现预定的学习目的。这种能自觉确定学习目的,及时调节学习行动,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就是学习意志。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提高数学思维的志向水平,即不能把数学教学看成是纯粹知识的教学,而应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应实现“从以知识为目标到以活生生的学生自己成才为目标”的转化。
意志品质的培养有两个方面:
(1)自觉性:数学教育也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情感,激发学习的责任心,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刻苦学习,这是学习意志培养的基础。
(2)坚韧性:这是数学思维教育和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尤其重要的意志品质。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数学教育中要表现出对知识的执着和热爱,从而教育、指导和感染学生满怀信心地迎接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奋力拼搏,坚持不懈去战胜困难,如遇到不易理解的内容或难题,数学思维受阻时,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成功,从而磨练自己坚韧的意志,形成学习的坚强意志。
(1)正确认识数学对祖国的建设及繁荣富强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自己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今后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和意义,真正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对成功的关注,激励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刚学数学时,不一定有稳定的动机与兴趣,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形成与增强学习动机与兴趣。因为对学生的努力和思维过程中的合理部分给予肯定和表扬,会让他感受成功,会增强他的自信和良好的自我表象,增强他对数学和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
(3)积极感受“数学美”数学的美可分为“形态美”和“神秘美”,“数学的形态美,视觉的因素相当强,而神秘美是由内心深处来体验的,即心理因素非常强。”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对称及和谐的美是形态美的体现。因此就需要教师和教材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那么,在教学时,尽量有意识地:揭露提出的数学问题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优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思维方式、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它。教师应善于寓兴趣于知识内容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培养兴趣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如还可采取能刺激学生认识的各种手段,包括恰当地设计问题情景;引起认知冲突,造成对问题解决的渴望;以及选用新颖的教具,变幻叙述的方式,改变教学的形式,采取新鲜生动的实例,使用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语言,进行一题多变等,以利于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
而勤奋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肯付出艰苦劳动的性格特征,它是数学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勤奋,对数学学习而言,就是勤于动脑筋,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对所学内容不断深化,决不满足于只记住公式定理的结论或表面上的了解。教师的教学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这种勤奋好学,能积极主动且善于动脑筋的习惯。
数学思维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由于数学知识及其体系的逻辑的严密和结论的精确,通过数学思维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求实态度。
数学思维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有不同的角度和多种多样的途径,即教师力求“一题多解”等方法,那么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就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的钻研精神。
数学思维教育是一个隐形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意识化并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变化期,结合思维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思维教育。一般认为,思维发展成熟前,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比成熟后的变动性可塑性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好成熟期前的教育,及时促进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第四篇】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其优势明显,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此外,案例教学的优势就是能够真实和直观的展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参与。
在案例选取时,要遵循真实可信和典型性等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案例发挥出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能够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揭示出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贯穿教学所用到的案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简单的探讨,提出几点应用意见。
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精编的案例作为情境,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难题的方法。
和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性。
学生可以自觉运用学习到的教育学原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解决真实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教学难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次,情境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二特殊性。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利用案例为学生建造一个有多种教育问题的复杂情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案例所创设的教育情境下开展,在案例情境中,运用案例内容,解决教育面临的困难情境。
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有一定的情境性的。
再次,整合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三特性。
案例教学法中运用到的案例,不仅只涉及当前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问题时,新旧知识并行,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说案例教学法还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新旧知识的过程。
最后,案例教学法还具有开放性。
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就会运用到“头脑风暴法”,在这种方法的刺激下,学生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一)提升能力,师生共同进步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
因此在进行案例讨论时,教师不能旁观,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促进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使自身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二)调动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满堂灌,只顾自身能够讲完要讲的内容,对于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想发表是不关注的,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参与不了课堂教学,也无法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学习过程只是被动听课。
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机会进行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积极性被调动,共同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直观呈现事件,更易于参与
案例是指在一个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客观并真实的事件,利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加入其中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以前的教育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枯燥知识不感兴趣,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教育学课堂教学后,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进行案例讨论,这些真实的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此外,案例教学法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使全班都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
(一)真实可信
真实性是指教育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是对现实世界真实事件的描述。
教学案例反映的内容既要系统又要全面,要展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应该有相关的数据和图片。
教学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对案例的介绍不能凭空想象,不能随意增减案例情节,一定要做到如实的介绍。
真实的案例能够给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同时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体验到案例教学带来的乐趣。
为此,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关注更多的领域,开拓自身的视野,使自身有更敏锐的教育感悟性。
(二)矛盾冲突
案例设置核心是两种矛盾的冲突,在这种两难情境下,没有特定的处理方法,教师和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一个好的案例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桥梁,通过案例,教师可以将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拿到课堂与学生分析,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用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就能在案例讨论中了解很多处理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型性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有要求,要有价值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将教育事件的矛盾和冲突展示出来,从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典型的案例所包含的关系更全面,涵盖更多的知识,能够给学生更多利用理论进行验证的方向。
以此来开拓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思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中整理出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习的举一反三。
(一)甄选案例
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学中运用案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敏感性。
教师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实施者、实施情境来进行遴选,教师对所选取的案例要有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
另外,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案例选择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不能选择难度过大的案例,内容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贴近教育实践同时要有矛盾和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案例的时机很重要。
引入案例前,可向学生简单介绍原理概念,再引出课程,最后进行案例分析。
也可以在新内容讲授之前,将案例介绍给学生,学生私下进行案例分析,复习学习的知识,并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此外,案例的呈现方式也有讲究,教师要根据具体案例选择文字、视频、真实情境模拟或音频等。
另外,案例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穿插。
当教师在解释知识点,感觉言语已经不能准确阐释时,就可以引进案例教学法来解释这个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识。
(三)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中,讨论案例是最关键的,通过讨论,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案例,领会案例包含的教育理论,最终达到理论知识内化的效果。
学生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发表各自的看到,利用头脑风暴进行陈述,最后达到一个较为理性的认知。
每个学生都可以挖掘出案例的不同意义,剥离一些细枝末节,就能够看到教育所要呈现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同时,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案例教学氛围,组织学生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要给予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并要表现出欣赏和认同的情感。
(四)总结案例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个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环节。
在进行案例总结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课程中的原理来进行案例内容解释。
帮助学生进行案例总结,体会通过案例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意义,利用案例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另外,教师在案例总结时,对于学生的合理见解要进行肯定,并且尊重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指出并指导学生改进。
也可以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补充,切忌不可以直接公布标准答案,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探讨。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课程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社会实践中难题的机会,通过选择真实可以并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最后进行案例总结,真正达到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1]董明海,庞君,郭哲璐,郭永升。案例教学法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2]张正茂,戴余军。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